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成為孫悟空> 第二百五十六章 雨禍長安

第二百五十六章 雨禍長安

  「每少一寸就能活人無數?」龍王聽了一愣,脫口問道。


  涇河龍王因是大國上邦都城龍神,貴為江河龍王之首,地位之尊,僅次於四海龍王,就是黃河水神見了他,彼此也甚是客氣,私下更是平輩論交兄弟相稱。


  行雨已有無數年,雨禍水災更是見過無數次,像這般少一寸就能活人無數這般,他也是聞所未聞。


  話說完,龍王才見袁守誠還跪著,慌忙扶起道:「先生如此大禮,折煞小龍了,敢問先生,後日雨水點數幾何?」


  袁守誠沉聲道:「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


  「啊??!!」聽聞先生所言,龍王驚呼一聲愣在當場,他是龍王最懂水勢,雨過三寸可成災,更何況十倍於此。


  良久,龍王回過神來,嘆道:「若真如此,真是天下大禍!」


  袁守誠道:「如此雨禍,長安倒也罷了,雨水匯入黃河,過孟津后才是天下大禍,若黃河因此決口,河北道,河南道,河東道,三道之千千萬萬百姓焉有命在?」


  龍王心中有數,黯然點頭道:「誠如先生所說!小龍這就去知會黃河水神,先生速去告於唐王,就此別過!」


  雙方拱手為禮,告辭而去,龍王跳入城中河水遁去不提,單說袁守誠。


  先生顧不得卦攤,一步踏出已到街口,下一步就消失不見,看的卦攤前的孩童們驚訝至極。


  朱雀門下,先生高叫道:「袁守誠有十萬火急的大事求見陛下!」


  先生名揚大國,術冠長安,宮門守衛誰不知曉?他說十萬火急的大事,守將哪敢怠慢,急拽一匹快馬同行,更是一路高呼:「袁先生求見陛下!讓路!開城門!」


  朱雀門與承天門號角聲起,這號角非是重大之事不可輕響,自世民登基以來,十八年只響過三次,兩次軍中大捷,一次黃河決口。


  號角聲起,但有人盡皆避開道路正中,在那牆根下驚疑不定的看著。


  一路暢行無阻,世民聽到號角聲,也顧不得帝王威儀,自兩儀殿急奔太極殿。


  世民剛坐上龍椅,就見一人一騎遠來,見那縮地成寸之術,世民哪能坐得住,起身迎上,見是袁守誠,問道:「先生何來?」


  袁守誠道:「今日涇河龍王在我處卜算,算出後日長安有雨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特來告知陛下!」


  「多少?!」世民驚問道。


  「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袁守誠一字一句的說道。


  世民一聽也急了,急道:「先生請稍待!」


  又向隨駕的太監道:「速去撞鐘!十三響!」


  很快,皇城鐘響十三聲,鐘聲悠揚,全城鐘樓鼓樓幾十處,聽得皇宮鐘響,一時間鐘鼓齊鳴,聲震全城。


  城中從七品以上官員將領,不管在不在職,也坐不得轎子,各騎快馬,盡皆湧向皇宮。


  鐘聲十三響,皇宮馬匹不禁,本是事急所設,今日又用上了。


  太極殿外放滿了馬匹,太監侍衛們人手一匹牽了,百官們山呼了萬歲,半數官將認識袁守誠,禮畢,一個個驚異的看向先生。


  世民請先生再說一遍,朝堂上經過片刻的寂靜,隨後一片嘩然。


  此事事急,百官各有進言獻策,很快又論出個輕重緩急。


  長孫無忌,房玄齡,高士廉被封做欽差,去往河南道,河北道,河東道防災抗災。


  尉遲恭,程知節各自領兵,分往黃河兩岸,前去加固堤防。


  這五位都有聖旨在身,有先斬後奏的重權,著兩位將軍巡堤,更看出世民的決心。


  城內城外更是各處張榜,銅鑼聲聲召來百姓,有識字的大聲宣讀,百姓口口相傳,只一個時辰,長安周邊盡知後日大雨。


  ————————————


  次日,涇河龍宮,涇河龍王坐在宮中,與龍子龍孫共魚卿蟹士苦飲,正敘間,只聽半空叫道:「涇河龍王接旨!」


  龍王整肅衣冠,帶了水族將天使迎進宮內,焚香接旨,待那金衣力士去后,龍王展開金旨來看,就見上面寫著:

  敕命八河總,

  驅雷掣電行,

  明朝施雨澤,

  普濟長安城。


  旨意上面點數,果與先生所說一般,正是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龍王嘆道:「這袁家名不虛傳,真箇神算無雙,如今我已許諾與他,諸位以為怎生嘗諾?」


  龜相奏道:「大王,這旨意是九天應元府下的,這三尺之數是無論如何動不得的,不然就是欺天,只可在零頭上動手腳!」


  鯉將軍道:「龜相說的有理,巡水的報說昨日大唐已有異動,大王若是有心,將那下雨的時辰向後延延,也算對得起他了。」


  商議一番,最終定下剋扣三寸八點,向後拖延一個時辰。


  次日一早,果有九天應元府差下的風婆,雷公,雲童,電母來涇河龍宮報道,龍宮上下熱情招待,好歹捱到巳時,一同到了長安城上。


  九霄天上,風婆先展巽風袋,雲童大施推雲手,一時風起雲湧。


  午時雷響,未時雨落,大雨勢成瓢潑,直下到申時,龍王與風婆雷公等道別,各自散去。


  這一場豪雨,長安內外已成水澤,城內高處寥寥無幾,低洼處水深足丈,朱雀街上都已水深五尺,可淹沒成人。


  城門處與出城河道水流最是湍急,城內民居官衙不知淹沒衝倒了多少。


  在雨落之前,自卯時世民就吩咐大開了宮門,後宮分庭按院安置當朝臣工,整個前朝讓與百姓避雨。


  前日已看過皇榜,百姓提前得了消息,各帶了細軟,有往皇宮的,有往安定坊修德坊的,有往化生寺的,有往大慈恩寺的,也有上了城牆的,城內各高處在皇榜上寫的明明白白,下雨的時辰也寫的清清楚楚,百姓們倒不驚慌,雖然腳步匆匆,卻也秩序使然。


  雖然不明白怎麼晚了一個時辰,看著那瓢潑的大雨,百姓們無不慶幸朝廷有道,終捱到雨停,不知誰招呼一聲:「皇上聖明,准許我等百姓入宮避災,此乃救命之恩!如今雨過,官府各處還泡在水中,有水性好的兄弟,隨我去官衙里搶救一二,好方便朝中大人災后布政救災哩!」


  此話一說,當真是一呼百應,有心急的奔出大殿遊走,也有人推出事先抬進宮內的扁舟,一人使稿駕馭,眾人推船而走的。


  轉眼之間,皇宮內避禍的百姓里,不顧滿城大水離去的百姓竟有大半。


  ————————————


  PS:風雨大唐和公主出閣是因果關係,下一章歸下一卷了,第十八卷:公主出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