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逆天的畫靈筆
蔚藍天空,天邊卻是霞光一片,已是黃昏時刻,山麓炊煙再升,山溪流水不斷。
還未日落山下時,村落鄰居前來串門,他們左右打量著張承,又交頭互耳議論紛紛,隨後有人壯著膽子走上前來指責。
也有好心姑婆,苦口良心勸及張承,三日約定,因當儘早放棄,你個外地人,還想翻天不成?
也有孩童憐憫張承,稚嫩童顏顯出几絲痛楚:「六子哥要是把他給打成殘廢了,這該如何是好呀!」
對於陸續來人,張承依依笑顏回應:「柳六子所說,要做男人之間的戰鬥。」
張承意思說白了,這是他倆之間的事情,與你們有何干係?對此村裡鄰舍只能無奈暗罵數聲離去。
這不,一會兒功夫便到了黃昏之際,張承幾度驅趕院落籬笆處分散的數只老母雞進了雞舍,他沒有想到,這些咯咯噠的老母雞還讓他費了點功夫。
更加令他沒料到的是柳大柱在密室內所得白丸竟然是悠久年月自成,據柳大柱所說,那白色小丸乃祖上靈識孕育生成,具備活血解毒,延年益壽,再造靈海等逆天功效。
正是因為此白丸,所以柳大柱才會引來張承試取畫靈筆,畢竟只有等畫靈筆被人獲取過後,才會從青岩石檯面出現小凸槽,方能拿下小白丸。
只是沒有料到,他張承居然真就取得畫靈筆,看上去是那麼隨意,那麼輕而易舉。
至於柳大柱為何想獲取白色小丸的緣由,正是因為柳欣煙此女!
張承步子輕巧的邁到古井旁,舀起一瓢井水準備清洗下髮絲,他望著水面波動中的容顏,不禁微微愣了會兒神,沒料到這數月來憔悴不少,此番模樣,極像飽經歲月摧殘,成熟了許多。
清洗完髮絲,而後進了堂屋,今日所得畫靈筆實在過於逆天,令他久久無法平復心情,十萬斤,這可是重達十萬斤的畫靈筆啊,倘若此筆對任何人都有效果,那麼自己也有保命手段,回到青元城殺他個血漫城主府,替王苗兒與李義報仇!
張承不是殺人狂魔,但他同樣也不是聖人,他只是普通的人罷了,普通的容顏,普通的心理。
誰有恩於我,我便湧泉相報,誰與我仇恨,殺草要除根!
那名老者既然沒將我滅殺,實屬我命大,來日相遇,他必定會將我毀滅。
事情說來也是巧合,噬魂殿老者陳長老,或許打死也無法料到,張承會前往去反撲。
張承也是最近才知曉柳欣煙之所以無法聚集靈力於靈海,原來是因為靈海堵塞,導致至今無法成為幻靈師。
俗話所說,女子無才便是德,但在強者為尊,實力至上的世界里,倘若無法修得幻術,必定遭到他人欺辱,不過話又說回來,畢竟此地乃世外桃源般存在,按道理成與否已經無關緊要了。
可是柳大柱清楚,他自己懷揣無法實現的夢想,只能寄託柳欣煙身上,可自己愛女卻天生靈海堵塞,無法修的幻術,更加無法習得畫靈術了,所以他才會將注意打在祖訓上所述的小白丸上。
正是因為祖訓所述,當某天帝球來人,取得畫靈筆后,以青岩石檯面下方的小槽內白丸,做以後人守護畫靈筆功勞的獎賞。
先別說是柳大柱,再來說說張承此人,哪怕張承也看出柳欣煙具備畫靈師的天賦,初曉時分,自己以素描成畫,在地面畫著幾幅圖像,然而柳欣煙此女竟然看出了端倪,按道理來講,在外人看來,自己所畫只能說是鬼畫符,亂做塗鴉,可柳欣煙卻能看出,自己所畫是畫靈圖形中的紋路。
這還只是其一,以往柳欣煙對於圖像特別敏感,只要是圖像,她必能銘記於心,也從其餘地方透露出了,此女具備畫靈天賦。
此時身處卧居的張承面對凌亂的地面,不禁苦笑不已,剛才自己只是上了床榻,結果睡床塌陷,先前倚在外門,結果門檐倒塌。
這如何不令張承感到納悶?懷內的畫靈筆重達十萬斤,不能眠覺,也不能倚坐,只能將畫靈筆擺放地面,方能完成。
當然,張承可不會覺得有何太過不妥,畢竟此筆過於逆天。
重達十萬斤的逆天畫靈筆被張承隨意擺放地面,他可不會擔心有人敢偷取,還會有誰能夠拿動此筆?這可不是十斤,而是十萬斤。
自從得到逆天畫靈筆后,他心情愉悅許多,去報大仇多了份希望,但是他一直想不明白,這畫靈筆為何只有自己可以拿動,而且柳家村祖上識所化虛淡人形,又為何令自己感到親切,似曾相識呢?
自從得到逆天畫靈筆,他恍然大悟知曉一件秘密,原來自己無法畫靈成功,不是因為畫靈手法不夠精粹,而是因為畫靈筆缺少一物。
此物正是靈性!
何謂靈性,這就得講講天地萬物,俗話所說,萬物皆有靈性,一草一木,可不止生物才具備靈性,那只是開啟了靈智罷了。
張承似乎有點患得患失,畢竟多年來畫靈,原來問題卻是出在基礎設備方面,這還真就有點尷尬了。畢竟在青元城時,根本無法接觸到其餘畫靈師,更加別說是通過李義了,因為張承無法得知問題處在畫靈筆上。
倘若此時擁有畫靈材料,想必他會立馬試手畫靈,只是頗為可惜,柳家村此地無法獲取畫靈材料,當然村裡那些畫靈師存在的長老還是有點私藏的。
甩掉一絲雜念,張承挽起袖子,而後朝廚房方向趕去,他除了會作圖以外,還能燒菜。
這數月來,柳欣煙飽嘗美食,可謂令她陶醉,問及張承這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為何名,張承都會思索一番,然後告之,此菜乃帝球菜,至於菜名師父未從告之。
柳欣煙雖然狐疑,不曉得這帝球為何物,但她還是相信了這個啞哥哥。
炊煙四起,煙霧繚繞,張承掌勺炒菜,幾番下來,便將燒好的美味送上了餐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