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汽車黑科技> 第490章:挺起你們的脊梁骨(求訂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0章:挺起你們的脊梁骨(求訂閱!)

  在正信的研發團隊有了一定的技術基礎之後,李凡愚是樂得讓眾人對從空間之中兌換出來的原車型,進行一定程度優化和改進的。


  基於這個心態,對於研發過程中一些有益的改動持支持態度。


  反正車型完成設計之後是要進行測試的,在不影響車輛安全性的情況下,適當的優化和針對原設計的改動,有利於增強正信的研發實力和研發團隊的積極性。


  所以在了解到柳青和王瑞的動作后,他便沒說什麼。


  但是……


  這倆貨見凡愚默認還蹬鼻子上臉了,倆人一合計,竟然找到了李凡愚,說是要對宏光的內飾和外觀也進行優化!


  這就不得不叫停了;宏光從本質上來講是要走量的,既然是走量就不得不考慮到成本問題。做太多的提升,把成本搞上去就得不償失了。畢竟宏光的定位擺在那裡,它就是一款針對低端大眾市場的車型。


  太過粉飾,曲高和寡.……要不得!

  所以針對這一點,無奈的李凡愚只好將研發團隊的負責人叫到一起,給他們開了個會。


  再次給他們明確宏光的定位和對於集團發展的意義,並且重申了這款車型的研發原則——做好根本,把誠意放在車型本身上。不要看重所謂的面子和逼格。


  正信這次要做的,是一款讓消費者能用的好,用的久,用的實惠之車!


  聽到這一番話后,老張簡直不能太認同、


  回過頭來就發動了人師大法,好好的教育了眾人一遍。


  被他洗了一遍腦,眾人終於消停了下來。


  柳青和王瑞乖乖的針對底盤進行了優化,借鑒了f150上的經驗,小幅度提升了宏光的後橋承載能力。內飾雖然不能更改,但是仍然協同博園公司的研發員,在材質上下功夫,增強了座椅設計,提升了座椅舒適度和整體乘坐感。


  當然,這一切都是在成本可控的原則先進行的。


  將有差一點兒走偏的研發進程扶回了原位,李凡愚便放下了心展開了出巡。說的出巡就是去那十二家聯合車企,去看一看生產線整合升級的情況。


  之前,以西工大那群已經在正信生產線里實習了四個多月的學生為基礎,由去美國參加了f150生產,將oem的生產體系模式瞭然於胸的技術工程師帶領所組成的團隊,已經在逐家的對這些廠子進行生產線改造了。


  這一回的產能升級,正信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正信自己的生產線也還在改造之中。對於這方面沒有什麼總結出來的經驗,所以放心不下的李凡愚決定要去實地看看。


  按照他的計劃,對於這些廠家生產線的改造是有層次進行的。


  考慮到廠家數量很多,改造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按照正信一貫的研發速度,怕是宏光很有可能在兩個月之內就完成研發工作。


  所以在專家小組出發之前,李凡愚定下了先大后小,先近后遠的優先原則。力圖在宏光完成研發審核之前,完成一到兩個距離正信較近的大廠,以便宏光的上市進程可以無縫銜接,不至於耽誤試生產和生產任務。


  基於這個原則,專家小組第一站就到了距離天城最近的一家整車製造廠——淮成汽車。


  淮成之所以叫做淮成,是因為地處淮水起源的桐柏山左近,距離桐柏縣不到一百公里的成縣。


  這其實也是一個老廠了,前身是淮成鈑金廠,一家國營企業。但是在九十年代初的國有企業私有化浪潮中,被當時的廠長承包變成了私企。後來鈑金廠失去了國家項目訂單,廠子一度面臨倒閉。當時的廠長見摩托車市場火爆,就做起了摩托車製造生意。


  後來隨著國情變化,摩托車生意也逐漸沒落,廠子就花大價錢引進了汽車生產線。但是一沒研發能力,二沒技術支持,再次差點兒倒閉。直到後來大宇汽車進入中華,這家廠才靠著給大宇做代工活了下來。逐漸攢了些家底兒,弄了條還算馬馬虎虎的生產線。


  因為生產設備是一步一步補充添置的,所以淮成的這條線情況很複雜;


  焊接鉚接機器人也有,焊接鉚接手工工位也有,裝配台也有,靠著技術工人手動裝備的工位也有。總而言之,就是九十年代和現代生產技術都混合在一起了,一切目的以能造出車來為基準。


  總結了現有生產線的情況,正信小組針對現有情況進行了調整。對於一些混在的工位進行重新安排整合,又建議補充了一些國內有售的自動化的生產設備。


  當李凡愚到達的時候,正趕上廠里熱火朝天的時候。讓他意外的是,另外十一家車企的老闆,也都在淮成廠。


  淮成廠的辦公室。


  當李凡愚問起生產線改造的進行情況時,淮成老闆老俞連連豎起大拇指。


  「李董,不瞞你說、看著這些技術工程師,老俞我臉上燒得慌啊!原來咱想的是只要做出來的車子合格,不費工不費料就成了。雖然有意識的去規整,但是不知道怎麼搞,生產線還是正規不起來。


  這些工程師一來,咔嚓咔嚓一頓評估加規劃。從生產流程到檢驗流程,再到各工位的順序都給捋了一遍,雖然現在升級還沒完成,但是按照他們做出的計劃書來看,可是比咱之前的產能強多了!」


  李凡愚哈哈一笑;那必須是強多了,不然大動干戈搞它幹什麼?

  他點了點頭,笑道:「咱們搞工業的,就得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積累,不斷的提升。你也不用臊得慌,別看正信發展到現在呼呼幺幺的,但其實需要完善的地方還太多太多。


  就拿我之前去美國來說,美國那邊的分公司收購了一家叫做oem的整車製造公司。他們的生產體系是把檢驗和生產按照科學的順序摻雜到一起,生產線上汽車從頭走到尾,在生產過程中就完成絕大部分的檢測。


  對比國內正信先生產再檢驗的方式,是又省心又省時。當時看到那條生產線,我臉上也燒得慌。


  其實咱想啊,這方法挺簡單,沒啥稀奇的。但是就是一套看似簡單卻非常合理科學的方式體系,卻是我們欠缺的。所以我派人學了回來。現在對你們廠的產能升級,也是以這套體系模板進行的。」


  見到眾人臉上的欣喜,他又接著道:「說這些話,不是為了給各位宣揚美國怎麼怎麼好。而是想借著這個,跟各位說點兒掏心窩子的話。」


  眾人見他有話要說,忙做洗耳恭聽狀。


  李凡愚笑著擺了擺手,「別這樣,咱就當朋友之間的閑聊。」待眾人放鬆下來,他舒了口氣,「大傢伙也知道,咱們十二家車企聯合起來的事情,遭到了其他國內車企很強的抵觸。其實把你們聯合起來,我沒有要獨霸市場的意思。


  說句不太中聽的話,再上一輪的造車熱潮里,列位的心態是有問題的。


  不可否認,企業存在的目的就是創造價值。但是這個價值,可不僅僅是賺錢。作為民族企業,咱們要有一個立身之本,也就是說得有一個初心。到底是為了啥做車,這一點大伙兒心裡得有個數。


  你們也知道,咱們國家的汽車行業一直都沒發展起來。可能除了國營八大廠之外,整車企業混得都不怎麼好,一直都是靠著給外企做代工過活。


  在別人屁股後面撿食吃,這脊梁骨是直不起來的。後來國家給了政策。大夥想接著這股東風站起來。但是我得說,各位都太急太浮躁了。所以在這一輪里,各位吃虧並不稀奇。」


  他說到這兒,在場的眾人都有點兒訕訕。


  這話說的不客氣,但是卻句句說在點子上。


  要說在場的這些人里,在之前誰不是奔著賺快錢搶市場去的,那絕對沒有一個敢反駁。


  正是因為這種浮躁,在種種功底都沒有做足的情況下,他們就貿然進入了整車市場。


  也正是因為這種浮躁,面對複雜的市場時他們的競爭力小得可憐,乃至於經不起一點點的風吹雨打。


  「李董說的是、其實之前的事兒,現在想想都怨我們自己。」


  李凡愚擺了擺手,「沒有挖苦諸位的意思,今天咱不提以前的事兒了,就說說以後。


  現在針對各位進行的產能優化正在進行,針對各位的生產情況而研發的車型也馬上進入到了檢測階段,想必不久之後就可以進入試生產。


  這個車型,不僅僅是為了養活各位的,可是有著更深層次的意義;

  可以說各位的脊梁骨能不能挺起來,以後在同行業里站著說話,甚至再往大了說,咱們中華的汽車行業能不能抬起頭,就看你們能不能把這個車型做好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