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血火河山> 第四百三十三章 - 協約國的進攻

第四百三十三章 - 協約國的進攻

  戰爭爆發之後對於中國來說從亞洲的戰場到歐洲戰場在中國人的戰俘營里已經關押了70萬以上的各國戰俘其中以俄國戰俘最多居然已經達到了驚人的55萬。


  這些戰俘是一種特殊的人力資源除了派往大中華聯邦各地進行礦產開發之外中國政府還想進一步開發他們的潛力組建一支特別的部隊。


  在俄國戰俘中官銜最高的當屬加坦達基上將和卡爾文斯基上將。加坦達基上將在軍事指揮上雖然昏庸無能但對於俄羅斯的衷心卻不是其他人可以比擬的他每天在戰俘營里除了參加正常的體力勞動外就是睡覺鐵了心的要為沙皇效忠到底。倒是卡爾文斯基上將立場顯得不是那麼的堅定幾次通過各種場合向中國軍官表達了某種善意和當初日本的立見尚文中將很有些相像。


  卡爾文斯基上將出身於俄羅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貴族家族在俄羅斯擁有著相當的名望在中國看來這是一個可以好好利用的對象但為了挫挫他的銳氣中國人始終沒有和他正面接觸一直到卡爾文斯基上將自己再也忍不住主動找到了中國軍官為止。


  負責接待他的是新晉陞為黨衛軍歐洲事物部負責人的王對中將這些黨衛軍的軍官一個個都傲氣得很卡爾文斯基中將早就聽過他們地名聲。所以在王琦中將面前卡爾文斯基顯得有些局促不安。


  「上將請放鬆一些我也是一個軍人可不是什麼吃人的惡魔。」中國軍官王琦上來的態度倒非常和藹「聽說你要求見我請問有什麼事情嗎?」


  卡爾文斯基定了定神說道「將軍。我已經被關押有幾天了您知道我是一名俄國上將並且還是一個貴族。是不應該和那些士兵一樣待遇的對此我僅表示個人的一些抗議。」


  王琦詫異地說道「我對於您的抗議簡直覺得太奇怪了我們已經保證了你們地生命安全難道還要我們在戰俘營里用貴族的待遇來對待你嗎?難道世界各地的戰俘營里也分等級和階級來分別對待嗎?卡爾文斯基上將如果你今天來僅僅是為了這個那麼我想我無法答應你。中國人遵守戰俘協議。但並不代表就可以無限制的遷就你們任何過分地要求我可以很遺憾的告訴你都是我們無法接受的。」


  卡爾文斯基非常尷尬他來的真實目的可不是為了這個躊躇了一會他才說道「我想您誤會我的意思了和您說實話吧在戰俘營里我過得非常不習慣。沒有魚子醬沒有伏特加。也沒有舒適地被褥。這些都讓我幾乎就要發瘋。王將軍我知道世界上沒有無緣元故的施捨但我願意和您做一些交換。俄國的戰敗在我看來是無法避免的了。為了我個人以及我的整個家族的利益我非常樂意為貴國政府服務。」


  王王琦眯起了眼睛似笑非笑的看著俄國的上將。這是他自己主動找上門來地下面的事情就好辦多了但是王琦並沒有立刻說什麼而是在等待著卡爾文斯基自己繼續說下去。


  「那麼我就明說了吧。」


  卡爾文斯基咬了下嘴唇「我願意向中國政府效忠並會幫你們從戰俘營里挑選一批和我一樣對中國懷有深切好感的人組建一支軍隊為中國征戰。您得知道雖然貴國士兵英勇善戰但對於俄羅斯的了解還是我們具有一些優勢。比如從伊爾庫茨克到彼得格勒哪條道路最近比如彼得格勒市內的各條街道的地形毫不隱瞞的說我都了如指掌有了我地幫忙加上中國無敵於天下的軍隊也許要不了幾個月尼古拉二世就不得不在投降書上簽字!」


  王琦站了起來走到辦公桌前拿起兩個酒杯滿滿倒了兩杯酒將其中一杯遞給了卡爾文斯基「這是中國的茅台酒你嘗一嘗比起你們地伏特加來味道怎麼樣。」


  好久沒有聞到酒味的卡爾文斯基貪婪的將滿滿的一杯茅台酒一飲而盡純厚的酒味讓他的表情看起來回味無窮他討好似的看了眼中國軍官王琦笑了又為他倒上了一杯。


  「卡爾文斯基上將我很高興看到你的態度。」


  見時機已經差不多了王琦慢慢地說道「中國人是寬宏大量的我們非常樂意看到過去的敵人變成現在的朋友。我想您一定知道立見尚文中將這個人吧他曾經帶著軍隊攻擊過我們但當他向中國投誠以後您完全可以看到現在他享盡了富貴對待你上將我們的態度也是一樣的。歡迎你在不久的將來和中國軍隊一起並肩戰鬥你和你的家族的一切利益將得到我們充分的保障。」


  卡爾文斯基興奮的一連喝了幾杯酒到最後乾脆絲毫不顧禮儀的將茅台酒一把拿了過來大口大口的灌下肚子對於這樣失禮的舉動王椅倒也沒有責怪只是饒有興趣的在一邊看著。


  不一會茅台酒的後勁湧上卡爾文斯基雙頰通紅舌頭有些不靈光地說道「將軍請您儘管放心一個月之內我就可以在戰俘營中組建一支十萬人以上的軍隊只要你們允許隨時都可以進入俄羅斯戰場把尼古拉從他的皇座上拉下來狠狠地踹他的屁股!」


  要是尼古拉二世知道他一門心思想要搭救的將軍居然是這種態度不知道會做何感想。


  第二天一大早卡爾文斯基上將就興緻勃勃的做起了組建軍隊的工作。但是一開始進行地並不是非常順利遭到了加坦達基上將的百般阻饒俄國戰俘們也一個心寸疑慮不敢輕易加入到卡爾文斯基招募的隊伍當中兩天下來募兵處只有可憐的十幾個人報名。


  就在卡爾文斯基一籌莫展的時候中國人再次幫了他的忙加坦達基上將以破壞戰俘營規矩。不服從管教地名義被強行帶走從此後再也沒有人知道加坦達基上將的下落……而第一批響應卡爾文斯基的戰俘則得到了中國方面的善待。中國人為他們提供了精美地食物和醇香誘人的美酒陣陣食物的香味和酒氣惹得其他的俄國戰俘們大口大口咽著口水。眼睜睜看著那些聰明的同伴大口吞咽著食物和美酒。


  接下來的徵兵工作就順利了許多戰俘們踴躍報名參軍誰不願意早日離開這骯髒地戰俘營。不到一個月的功夫就遠遠超過了卡爾文斯基的預計他整整徵召到了接近二十萬的軍隊。


  卡爾文斯基剔除了一部分人組建了一支十五萬俄國人組建的軍隊。並由中國人給這支隊伍取名叫「俄羅斯忠勇挺進軍」任命卡爾文斯基上將為總司令中國黨衛軍軍官劉軍為中國軍事總督導。


  俄羅斯挺進軍正式參加戰鬥的時間為97年的5月份這支被中國軍隊重新武裝起來的部隊在俄羅斯地戰場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他們憑藉著對俄羅斯的熟悉屢屢打擊著曾經的同胞軍隊。尤其是卡爾文斯基上將憑著自己在俄羅斯的聲望爭取到了很大一部分俄羅斯上層階級和普通民眾的支持為帝國在俄羅斯的戰爭發揮了莫大地作用。曾被中國的元首李國勇親切地稱之為「俄羅斯的田中建四郎」戰後卡爾文斯基被任命為中國外籍軍團上將授予帝國一級服務勳章授予俄羅斯大公地至高爵位這對於卡爾文斯基來說也足夠光宗耀祖的了。


  在俄羅斯遭遇到安加拉河大會戰的慘敗之後德國和奧地利軍隊又在極度苦難的情況下對俄羅斯邊境發動了幾次攻勢雖然都不是非常成功。但大大加深了俄羅斯國內的恐慌情緒。


  為了減輕俄羅斯的壓力在達達尼爾登陸戰失敗后協約國在97年3月底對奧斯曼帝國發動了第二次攻擊。這次英法聯軍的準備更加充分。他們總共出動了英軍35萬人法軍7萬人希臘軍隊0萬的龐大聯軍並出動了以兩艘無畏級戰列艦、六艘戰列巡洋艦為主力的艦隊協助進攻。而這次協約國依然將主攻目標選擇在了曾讓他們遭到慘敗的達達尼爾海峽只不過這次協約國的準備更加充分。他們完善了特尼多斯島和利姆諾島這兩個海軍補給基地並且戰前盡量做了最完善的戰爭工作。


  這個時候的伊斯坦布爾卻正在發生著一些變化。穩固了自己的王權的穆罕默德五世越發變得驕橫荒淫而自從協約國在達達尼爾遭到慘敗俄國人被中國和德奧軍隊牽制無力對奧斯曼帝國發動大型進攻之後奧斯曼帝國一下子成為了同盟國中最太平的國家它們前有德國和奧地利的保護後有中國這個穩定強大的後盾似乎戰爭已經遠離了他們。至於奧斯曼帝國的軍事大臣恩維爾則更加樂意於爭權奪利軍隊的組建和訓練已經不再是他主要要考慮的東西了。


  德國軍事顧問團的團長曼.馮.桑德斯上將為此憂心忡忡他幾次勸告恩維爾必須小心敵人有可能發動的進攻但都被恩維爾置若罔聞到了後來實在受不了桑德斯將軍羅嗦的恩維爾竟然建議德國將桑德斯上將調回國內。當時在歐洲戰場焦頭爛額的德國人為了同盟國內部的穩定不得不採納了恩維爾的建議將桑德斯召回了國內。在桑德斯上將離開的時候他曾經嘆息著說過「奧斯曼帝國從蘇丹到大臣都是這樣總有一天他們會吃到天大苦頭那時除了中國直接出兵否則誰也救不了他們!」


  隨著桑德斯上將的離開中國軍事顧問團也陸續撤離了奧斯曼帝國現在這個國家所有的防衛工作將由他們自己的軍官來獨力完成。


  恩維爾大臣當然非常高興隨著中德兩國軍官的離開奧斯曼帝國的軍政大權終於真正落到了自己的手中現在整個帝國將由自己說了算那個穆罕默德五世在他看來完全只是個漂亮的擺設而已。


  但恩維爾沒有想到的是桑德斯上將的預言很快就要成真。97年3月30日英國艦隊突然出現在達達尼爾海峽土爾其人的陣地外的海面上僅僅兩個小時不到的炮擊土爾其的灘頭要塞就被轟成了廢墟。接著在海軍炮火和海岸爆破組的相互配合下協約國軍隊陸續對奧斯曼帝國的岸防力量進行著摧毀性的破壞。


  奧斯曼帝國的岸防軍隊對協約國的突然攻擊沒有任何的防備在英國海軍第一輪的攻擊之後」慌了神的奧斯曼帝國的士兵一轟而散少數一些勇敢的士兵奮起反擊但人數和炮火上的巨大劣勢已經準備上的不足很快讓他們淹沒在不停頓的炮火轟擊之中。


  到了3月3日中午奧斯曼帝國在達達尼爾海峽的要塞炮火被協約國全部摧毀六萬五千人的英國士兵做為先頭部隊開始登陸作戰。在第一的戰鬥中他們就擊潰了土爾其兩萬人的部隊並迅速穩固了登陸陣地大批的英法希聯軍士兵陸續登陸。


  驚慌失措的軍事大臣恩維爾急忙調集奧斯曼帝國最精銳的第7軍投入戰鬥。在一天一夜的戰鬥之中雖然第7軍的士兵表現得非常勇敢但在人數上遠不如聯軍士兵的他們儘管給了敵人重大殺傷但很快就不得不因為大量的消耗而集中力量固守一些主要據點。


  4月2日上午聯軍對第7軍把守的陣地進行了幾個小時的炮火準備在幾乎炸平了第7軍的所有工事之後聯軍開始進攻。


  戰鬥打得相當的慘烈有些陣地上甚至打到一個土爾其士兵也都看不到了這才丟失。到了2日下午第7軍幾乎陣亡了一半以上的士兵他們不得不退出了陣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