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暴君顏良> 第八百五十一章 遁 術

第八百五十一章 遁 術

  離開鄴城?


  劉備驚詫了一瞬,但隨即想想,諸葛亮所說似乎也不無道理。


  鄴城的被圍只是遲早的事情,一旦他劉備和漢國的主力,盡被圍在鄴城之中,似黎陽那般失去了與外界的聯繫,整個大漢國的崩潰將無可挽回。


  想想黎陽被圍,關羽被迫吃人的境遇,劉備心中就惡寒無比。


  「沒錯,我必須離開鄴城,必須!」


  劉備心中已有主意,卻又憂慮道:「丞相言之極是,可是鄴城乃大漢國都,朕若就此放棄的話,只怕對軍民士氣也將造成不小的打擊呀。」


  諸葛亮深吸了一口氣,正色道:「如果陛下信任臣,臣願率一軍固守鄴城,而陛下則率另一軍駐於邯鄲,為臣保證糧道,如此內外呼應,必可堅持到顏賊退兵而去。」


  這一次,諸葛亮選擇了主動站出來,固守這鄴城。


  因為諸葛亮很清楚,鄴城乃是漢國的核心所在,鄴城一旦失守,縱然劉備還活著,也將再無力回天。


  只有守住鄴城,漢國才有存在下去的可能。


  而以眼下的形勢,諸葛亮自思劉備麾下,已無一人能勝任堅守鄴城的重擔,這個時候,他也只有主動站出來,擔此重任。


  諸葛亮對自己極有信心,他相信,只要由自己來統帥鄴城,再加上劉備的在外呼應,必可守住此堅城。


  劉備也有些驚訝,似乎沒想到一向求穩的諸葛亮,這一次竟然願主動守此孤城。


  事到如今,似乎也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劉備沉思了片刻,當場就想答應諸葛亮的所請。


  但就在他開口答應的前一秒,劉備的腦海之中,突然浮現出了諸葛鈴的那封招降之書。


  劉備的心頭,頓時便又添幾分隱憂。


  思緒急轉,權衡半晌,劉備眼眸微微一動,卻又有了主意。


  他便撫著諸葛亮的肩膀,說道:「丞相深明大義,這個時候願為朕鋌身而出,朕實在是欣慰不已,不過,朕也不能讓丞相獨自扛起這份重擔。」


  諸葛亮先是一喜,接著又是一奇,不知劉備言外之意。


  「這樣吧,朕就留曹仁在鄴城,與丞相共掌兵馬,互相扶持一同堅守城池,朕就移兵邯鄲,為你們死守住糧道。」


  劉備並沒有讓諸葛亮獨守鄴城,而是選擇留曹仁在鄴城,明為協助諸葛亮,實則在分諸葛亮的兵權,令他不能獨斷專行。


  劉備雖然相信諸葛亮對他的忠誠,但諸葛鈴的這封招降信,多多少少讓他對諸葛亮的信任打了折扣。


  便是因此,劉備才決定留下一員大將來鉗制諸葛亮。


  那曹仁乃曹家第一大將,精通用兵之道不說,對顏良又是恨之入骨,單憑這一點,劉備就絕對相信曹仁不會投降顏良。


  有曹仁,再加上諸葛亮,鄴城必可保無憂。


  諸葛亮並不知道那封信的事,只以為劉備是覺得他未曾領過兵,留他單獨守城不放心,所以才會把曹仁也留下來。


  諸葛亮便也沒有疑心,只拱手道:「陛下英明,臣與曹子孝必當竭盡全力,為陛下守得帝都不失。」


  「嗯,朕相信你,如果說天下間只餘下一人可以讓朕相信,那個人,只有丞相。」劉備正視著諸葛亮,滿臉的信任。


  諸葛亮身形一震,眼眸中也流露出欣慰感動之色


  兩天之後,劉備率領著四萬兵馬,趁夜出城,往北撤往了幾十裡外的邯鄲城。


  隨劉備出城的,還有他的皇后劉氏,太子劉禪,以及眾多的後宮妃嬪。


  張綉、韓猛、徐晃、陳到等諸將,也皆隨御駕而去。


  當然,劉備不可能明言自己是為了避險,所以才撤出鄴城的,他給自己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北狩。


  自古以來,皇帝都有離京巡狩的傳統,期間把妻兒老小帶上也是正常,只不過,劉備在這個時候宣告北狩,明眼人卻都看得出來,他是在避險。


  劉備退往邯鄲的情報,很快就傳到了楚營。


  楚國文武們對這個情報,都感到有些意外,不敢相信劉備會在這麼關鍵的時候,選擇離開鄴城。


  顏良卻冷笑一聲:「爾等都忘了嗎,劉備這輩子最擅長的就是遁走,這個人可是從來都不會把自己置於險地,如今他從鄴城逃走,又有什麼可奇怪。」


  顏良太了解劉備了,一語便戳破了劉備的心思。


  「陛下言之有理,劉備留在鄴城,只能等著被我們包圍,他若是被圍了,漢國其他州郡,不土崩瓦解才怪。」法正也贊同顏良的判斷。


  如此一來,眾臣們對於劉備的遁走,便不再那麼驚奇。


  此時,龐統捋須笑道:「劉備自己退走邯鄲,卻留諸葛亮和曹仁守鄴城,顯然是想內外呼應,撐到我軍久攻不下,退兵而去呢。」


  「哼,劉備和諸葛亮這兩人,始終還是不了解朕,這一次,朕若不拿下鄴城,絕不會退兵而去。」


  這時,顏良騰的站了起來,環視眾將,豪然道:「諸位,今劉備已遁,鄴城中只餘下幾萬殘敵,從今日起,朕要爾等竭盡全力,不破鄴城,絕不罷休。」


  顏良干天的豪氣,激勵著眾將,這些當世良將身上,熱血在瘋狂的燃燒

  「不破鄴城,絕不罷休——」


  「不破鄴城,絕不罷休——」


  鬥志振奮的諸將,揮舞著拳頭,狂吼怒嘯,獵獵的戰意,在這大帳中瘋狂的燃燒。


  當日軍議已定,顏良遂做出了新的布署。


  顏良下令文丑和法正,率六萬兵馬,於鄴城以北十五裡外的小城臨水設防,以阻擋位於邯鄲的劉備。


  顏良則自將十四萬大軍,命諸將對鄴城進行四面合圍。


  合圍完成,為了儘快拿下鄴城,顏良一連十天,命大軍對鄴城進行狂攻。


  破城炮、弩車、地道、土山……


  諸般的攻城方式用盡,楚軍將士損傷無數,鄴城依舊是巍然不動。


  鄴城的城牆有原先的兩倍之厚,強大的破城炮轟擊,對鄴城城牆根本造不成實質性的損失。


  而曹仁的統軍能力又極強,再加上有諸葛亮從旁出謀劃策,連連破解了楚軍土山以及地道的攻擊,挫敗了楚軍的數度強攻。


  一連十天的進攻,讓顏良意識到,用強攻的手段拿下鄴城這座堅城,顯然不太現實。


  當天黃昏,又是一場強攻失利,顏良駐馬遠望著巍巍的鄴城,沉吟許久,方是下令全軍撤退。


  城頭上,諸葛亮輕搖著羽扇,俯視著楚軍撤去,嘴角不禁揚起一抹冷笑。


  「顏賊,有我諸葛亮在,你想攻下鄴城,休想。」諸葛亮口中喃喃自語著,一臉的蔑視。


  而在不遠處,曹仁也是滿臉傲色,冷哼道:「顏賊,我曹仁現在雖不能殺你,為我曹家報仇,但這一次,我拼盡全力也要讓你嘗嘗兵敗城下的滋味!」


  兩員漢臣心氣得意,那些抵退了楚軍的漢卒,低落的士氣也皆大漲,沖著退去的楚軍呼喊叫罵,一個個皆是得意張狂。


  顏良收兵還營,徑直還往御帳,下旨召集諸文武,共商新的破城之策。


  「鄴城極是堅固,曹仁這廝也極有統軍之能,再加上還有個諸葛亮,臣以為我軍再強攻下去,只能是徒損士卒而已。」會議一開始,趙雲便站出來反對繼續強攻。


  這時,龐統也道:「我們原先的強攻,本來也只是試探性的,臣以為現在結果已經很明顯,強攻可以停止,應該改為圍困戰術了。」


  顏良微微點頭,表示贊同兩位文武的提議,遂道:「既是強攻不下,也只有困死鄴城,困死漢軍糧盡,自生內亂了,爾等可有何圍困糧策。」


  顏良這麼一問,眾臣們馬上各抒己見。


  大多數人的意見,自然是仿效黎陽一役,在鄴城四周修築土牆,完全斷絕鄴城與外界的聯繫。


  龐統對眾人的計策,卻提出了反對意見。


  龐統認為此一時彼一時,鄴城的情況與黎陽大不相同,同樣的手段未必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首先鄴城城池極廣,光其面積就比黎陽城大三倍,這也就意味著,至少要修築比黎陽那道長五六倍的圍牆,才能徹底的隔絕鄴城與外界的聯繫。


  五六倍的長度,也就是至少有四五十里,修築如此一道漫長的圍牆,其工程量之大,可相而知。


  如果只是單純的修牆也就罷了,關鍵卻在於,如何能夠保證修牆之時,城中的漢軍不出來破壞。


  黎陽之時,那是因為關羽損兵失將,不敢出兵,而今鄴城之中,曹仁和諸葛亮至少還有三萬多兵馬,以二人的能力,自不會坐視楚軍堂而皇之的修牆,必會發兵破壞。


  再者,就算修好了這座圍牆,但在四十里的漫長圍牆線上,楚軍縱有十四萬的圍軍,也無法保證在圍牆外處處布署兵馬。


  這樣一來,漢軍就依然能夠隨是出兵破壞圍牆。


  同樣的修牆圍城,適用於黎陽,卻顯然不適用於圍困鄴城這樣超大型城池。


  龐統一番解釋后,眾人才意識他們的提議不妥,一時間又無他法,原本熱議的氣氛,很快的沉默下來。


  而龐統雖然提出反對意見,但他自己一時片刻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顏良的眉頭,也微微一皺。


  一片沉默中,卻有人乾咳了一聲,緩緩說道:「陛下,老臣倒是有一計,或可將鄴城圍個水泄不通。」


  顏良精神一振,抬頭看去,卻見進言之人,正是賈詡。RS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