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老蔣看人的眼光
黃埔軍校的教育,一直是老蔣最得意的地方。
這些都是老蔣最得意的地方。
精神教育就不用說了。黃埔軍校出來的學生名聲顯赫,國共許多高級將領都出身於此校。
尤其是在國民黨軍中,黃埔軍校師生出身的將領更是蔣介石的嫡係。
大多數國民黨軍將領見蔣稱呼“委座”,而黃埔師生皆稱“校長”,就能看出黃埔軍校在國軍部隊中的地位。
而在軍校的戰術科目中,刺槍和體操一直是軍校的基本訊訓科目。
重視體育在全國軍隊裏麵都是有名的。
黃埔軍校體育訓練內容;跳馬、雙杠、單杠、爬高、過天橋、 等。
而且為了備戰這次全軍大賽。
老蔣特意從德國請來了專業的軍事體能專家,選撥出了身體素質出眾的士兵和軍官進行培訓和各項器械訓練。
而且比賽項目都是量身打造,可以說器械體操對中央軍的參賽隊伍來說,就是一道送分題。
為了給中央軍打氣和鼓舞士氣,老蔣決定親自出馬。
來到了器械體操的比賽現場,親自坐鎮。
他想看一看他的經過精心準備和訓練的選手是如何秒殺和碾壓那些地方的軍閥部隊的。
器械體操可是專業性極強的項目。
首先要有基礎,還要有條件,還要有能力,還有有技術,還要有專家培訓。
這些因素加起來,可不是那些所謂的地方雜牌軍能夠玩出花樣來的。
所以老蔣信心滿滿的來到器械體操的現場。
可是一到現場,卻發現有一支奇怪的隊伍。
這支隊伍裏麵有白人,黑人,還有金發女郎,這是什麽隊伍啊?
這是中國軍隊的參賽選手嗎?
老蔣回頭手一招,將何應欽叫道身前。
對這這支由白人,黑人,女人等奇形怪狀的隊伍指手畫腳的問著。
何應欽其實知道原因。
告之這是稅警總團的特務營,派出來的器械體操的參賽隊伍。
老蔣眉頭一擰問道;“稅警總團不是中國的軍隊嗎。怎麽會有外國銀?”
何應欽答道;“這是他們的特務營,由各個關係和各方麵安排過來的關係戶等組成的。您的老鄉毛小寧也在特務營裏麵。“
果然老蔣看到了自己安插到稅警總團的內線奉化老鄉前妻毛氏的遠方親戚毛小寧。
“另外那些所謂的白人還有黑人以及金發女人都是在中國出生的混血兒。
他們都是美國,英國和法國,俄國等使館的私生子和不知道哪裏冒出來的。
都是聽說財政部稅警總團是央企,福利待遇好,所以寫了條子或者打了招呼才進去稅警總團的。“
何應欽補充說道。
看見稅警總團裏麵還有自己安排的人員,老蔣也不好多說什麽了。
可是由這樣一些多國部隊組成的隊伍,能夠比得過自己請專家專門訓練的參賽選手嗎?
老蔣冷哼一聲,不再言語。
嗬嗬。其實老蔣看人的眼光一向不怎麽樣!
說句公平話,老蔣看人,十看九不準。
蔣介石麵對日本人的進攻打抗日戰爭還撐了八年,不管搭便車也好怎麽也好,反正好歹算是打贏了。
而國共爭雄的解放戰爭才短短四年時間就敗下陣來。
從原先的號稱幾個月消滅共產黨到黯然退出大陸退到台灣僅僅花了四年時間。
拋開政治、經濟和情報等方麵因素,軍事上的失敗是首要的一個因素。
老蔣手下沒有能打的良將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那為什麽蔣介石手下沒有良將咧?
第一,老蔣看人的眼光很有問題。
韓愈曾言道: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也就是說千裏馬本身是存在的,奈何你的眼光有問題看不出來,你能怪誰?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解放軍的徐XX元帥,老蔣在黃埔軍校當校長時,就看不起徐帥,認為徐“難成大器”。
這是典型的以貌取人。估計是覺得徐帥的長相不咋的,所以認定這個人難成大器
(話說老蔣怎麽會看相咧?是從哪本相書上自學成才學來的看相?估計也沒時間好好專研,結果二把刀的看相水平放跑了徐帥這個帥才)。
我們看蔣介石看中和重用的是那些人咧?
胡宗南、劉峙、顧祝同、湯恩伯、上官雲湘等等,大多數一些庸才。
要說老蔣完全不會看人估計也不會(前麵說過,老蔣自學過看相嘛,雖然說是二把刀的水平,好歹還是可以看得出一些的。)
為什麽還要重用這些人咧?
沒辦法,這些人聽話啊。 老蔣這個人心胸不夠開闊,不像共產黨這麽胸懷寬廣、唯才是舉。
衛立煌、傅作義、白崇禧這些將領在國軍裏麵屬於能打的良將,由於不屬於蔣介石的嫡係,都沒有得到蔣介石的重用,反而受到排擠。
老蔣還非常看中陳誠。
其實陳誠,能力是不差的,搞軍隊政工和組織的好手。
應該是類似於羅帥的角色,但是陳誠不擅長軍事指揮,老蔣非讓陳誠去直接指揮打仗,讓他去不敗才怪。
杜垏明也是國軍中能打的,讓老蔣瞎指揮,折騰得死去活來。
這就是老蔣看人和有人的眼光和水準!
其實評價曆史人物,是吃力不討好的活兒。評價蔣介石,更是困難。
台灣曆史學家說過;現在各方對蔣介石的評價非常混亂。
台灣地區民主化以後,一旦有了言論自由,所有意見都發表出來了,蔣介石的地位急劇下降。
而大陸開放以後,越來越講究事實,蔣介石不是蔣匪,地位變高了,比台灣還高。
曆史學家認為,實際上“蔣介石的地位比台灣現在的評價高一點,比大陸評價低一點”。
真實的蔣介石是個什麽人?
姑且拋開其政治觀點不談,談其人品,請諸君了解以下事實,我們就可知道一個真實的蔣介石;
1:生活樸素,不煙不酒不茶,冷水洗臉,早起晚睡.幾十年如一日。
不管生活如何動蕩不安,麵臨的處境如何惡劣,都保持不變的生活習慣。
每晚還要堅持打坐練氣功,寫日記,作禱告,從未逾矩.
2:在朋友陳其美被刺身亡後,陳在上海的一大幫朋友懾於袁世凱的勢力,無人敢收屍。
隻有蔣寫下遺書,冒著生命危險從老家千裏迢迢趕到上海,處理善後,並寫下情真意切憾人肺腑的祭文,為其守靈,並安置陳一家老小。
3:孫中山遇上陳炯明叛亂寡不敵眾,凶多吉少,一個電報,蔣即不顧個人安危,從老家浙江遠赴廣東,到艦上保護孫中山。
並多次冒著猛烈的炮火上岸找食品為中山先生充饑,並日夜守護在先生身邊,沉著指揮應戰,籌劃方略,四十多天後才脫險.
4:張學良西安事變,壞了大局,很多人要求殺張以謝國人,蔣念在朋友情分上諒解其為別人利用,一時糊塗,隻是解除兵權。
生活上仍舊無微不至地關照,讓他活了百餘歲,蔣公去世,張深情揮毫::關懷之殷,情同骨肉!
5:最重要的是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強捍衛者,提倡禮義廉恥,四維八德,做人的氣節,致力於複興中華文化。
三十年代的新生活運動是符合中國的國情民情的,同時具備民主思想,言論相對自由開放。
魯訊,付斯年,馬演初等一大批曾經激烈反對國民者能得善終,毫發無損,郭沫若曾發表言辭激烈的反蔣文章,仍在抗日中得蔣重用,李敖言談狂妄,無中生有地誣蔑蔣,仍讓他得以存活且活得滋潤。
就是關在牢裏,也是有相當的自由,吃好住好有會客看書的自由,出來時紅光滿麵],便是明證.
6:事母至孝,在其母病重期間親熬湯藥侍奉,有時為不違母親心願,寧願犧牲自已的愛好心願,在其母去世後。
蔣在文章日記中時時提到母親,繾綣孝心躍然紙上!
此外蔣介石在台灣時期,在台灣26年堅決反對搞台獨方麵有著不可或缺的貢獻。
一句話,蔣對長輩至孝,對朋友忠厚,對敵寬大,律已以嚴,待人精誠,這是不爭的事實。
其卓越的人品是值得任何有良知的國人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