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抗戰之獨立團> 第一百五十九章 武器裝備到啦

第一百五十九章 武器裝備到啦

  下午,兩輛大馬車嘚嘚的駛了過來,車上蓋著軍用帆布,車前坐著的正是趙大海。


  後麵還有一個班的戰士武裝押運,看來這車上裝的一定是重要的物資。


  果然,趙大海一下來就拉著汪寒的手說道;“給你們送好東西來了。”


  說完命令戰士解開帆布。我的天啊,整整兩大車,全是最新式的武器裝備。


  四十隻原裝德國20響的駁殼槍,二十隻MP18衝鋒槍。


  看著MP18衝鋒槍,汪寒心裏一陣發緊,這可是好東西啊。


  他在中國有個極為響亮的名字,叫做花機關。


  所謂花機關,主要是MP18。MP18相比其他的衝鋒槍,外部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槍管上有一個全是散熱孔的槍套,看起來很像花一樣。


  而當時中國人並不太了解什麽衝鋒槍,手提式機槍,他們把可以連發的槍械一律叫做機關槍。


  帶花口的機關槍,也就是花機關,大名就這樣傳開了。


  以前紅軍由於裝備上的差距,往往會盡量避免中遠距離作戰,而采用近戰肉搏形式。


  紅軍之所以能夠經常作戰勝利,依靠的就是近戰這個法寶。


  無論是井岡山還是五次圍剿,紅軍大多采用近戰對抗敵人。


  紅軍在中遠距離一般不隨便射擊,而集中在100米甚至50米內,突然用步槍連續射擊,然後投出大量手榴彈,接著就挺起刺刀衝鋒。


  這個距離,最精銳的中央軍德械師的武器裝備,跟紅軍也差不多。


  所以前四次圍剿期間,國軍都傷亡慘重,連主力的18軍都曾經遭受重創。


  由於近戰武器缺乏,裝彈10發,20發,可以連續半自動發射的毛瑟軍用手槍,也就是盒子炮,駁殼槍,居然成為一個利器。


  既然如此,連隻能半自動射擊,射擊距離25米到50米,且裝彈10發的毛瑟軍用手槍都可以成為近戰火力的支柱。


  那麽可以全自動連射20發,射擊距離50米到150米的MP18/28衝鋒槍的性能高於毛瑟軍用手槍十倍。


  自然是各派軍閥,包括中央軍都希望得到的近戰利器。誰裝備花機關,誰就能在近戰中獲勝!

  在中國工農紅軍的曆次反“圍剿”作戰中,紅軍總司令經常率領全部裝備MP18的警衛部隊投入關鍵戰鬥。


  在飛奪瀘定橋的戰鬥中,紅軍勇士也是每人一支MP18衝鋒槍、一把大刀,硬是虎口奪橋,保證大部隊的前進。


  當年的紅軍優秀的MP18衝鋒槍手,可以準確擊中50米外的青磚。


  在實戰中,甚至可以做到三五發的短連射,在100米距離內準確爆頭。


  在幾次圍剿和長征中,紅軍衝鋒槍都發揮極大的作用,基本做到指哪兒打哪兒。


  這種精度,實在是非常驚人了。


  在國民黨軍的作戰報告中,每每有“紅軍裝備雖劣,但往往集中手提機槍(衝鋒槍)猛撲一點,致頻頻得逞”的字眼。


  此外還有軍毯、雨披、幹糧袋,防毒麵具盒,防毒麵具和急救包,水壺,製式軍鞋,德製M—35型鋼盔,軍用匕首,二十箱手榴彈,若幹彈藥等。


  看來國民黨這次是真下血本了,這麽好的武器成建製的軍用裝備都給送來了。這也說明了國民黨對“荊軻行動”的重視和重要性。


  “好了好了,大家現在領槍,每人一隻花機關,兩把盒子炮。”


  汪寒大聲宣布道。


  “哦咧,太爽了。”隊員一聲歡呼都過來領武器裝備。


  大家先領取了盒子炮及專用槍套,還有皮質彈匣包。


  汪寒先給大家示範。先紮好武裝帶,將毛瑟槍的木殼槍套直接插入開放式的半截槍套中,同時還配有毛瑟槍專用皮質彈匣包。


  正麵有可裝20發彈匣的彈包12個,用皮帶扣係在後腰,“Y”字形肩帶分3點支撐彈包組。


  同時毛瑟槍手在著裝時,先將槍套以左肩右肋或右肩左肋的方式背負,再將彈包組穿上。


  如此手槍套即被固定於彈包組之下,而不會晃動。


  然後再給大家講解單兵裝備;先拿起一個水壺。軍用水壺為橢圓形,主要由水壺、水壺套及背帶三部分組成,非常具有中國特色(日式是平底的)。


  大聲講道;“水不僅是生命之源,同時也是維持軍人戰鬥力的必需品。


  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戰士們體內水分的流失強度非常的大,這就需要及時喝水來補充,這就體現了水壺的重要性。


  特別是在野外,叢林,山區,水壺可以用來燒水、做湯、還能夠

  燒水煮飯,大家注意,野外的生水一定不能生喝,要燒開以後再喝。


  這是製式二四式防毒麵具。下麵我給大家講解使用方法,,,,,,。


  這款製式軍鞋,是黑色布製軟膠鞋。質量上乘,也很結實,非常好用,另外膠鞋輕便,宜於長途步行。


  而日軍的昭五式軍鞋,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鬼子的翻毛皮靴”相比各有優劣。


  我們曾經有的戰士穿的草鞋打起戰來跑的飛快,但磨損也快,很容易就磨爛了。


  繳獲了鬼子的翻毛皮靴穿上去後,又笨又重,怪不得鬼子一個個像笨牛似的。


  其實大家不知道,鬼子的這種皮鞋還是相當不錯的。做工精良,鞋麵是上等牛皮,鞋底是多達七層的牛皮底。


  底部,有32~38顆鋼製防滑釘,所以走起路來“踏踏”響,我們常說“鬼子的鐵蹄”,不是憑空說的。”


  這時旁邊的隊員們都笑了起來。


  汪寒接著講道;“日軍的軍鞋耐用、防滑、防水、保護性強,所以並不特別考慮輕便性。日本鬼子跋山涉水的侵略我國

  長時間長距離作戰,所以要堅固耐用的鞋子,而另一方麵,耐用就意味著減少後勤的壓力。


  汪寒正在給特戰隊員一一講解這些武器裝備的使用以及保養時,場外的軍統行動組組長李晨和助手葉知秋


  在認真的觀看和聽著,不是頻頻點頭。


  看到兩人,汪寒不由問道;“二位是來監督貴軍武器的安全和去向的吧,

  如果不放心可以全部拿回去。我們八路軍新四軍就是不用這些武器,用大刀長矛也一樣將日寇從中國的土地上趕出去!”


  “汪隊長見笑了,我們不是那個意思。剛才聽到汪隊長的講解,不遜於任何一個國軍的教官,絕對是武器方麵的專家和高手。


  軍統行動組組長李晨笑著解釋道。


  “嗯,武器裝備是行家,就是不知道戰鬥力如何?”


  一旁的葉知秋說道。


  “是比刀還是比槍,殺人還是放火?”


  土匪出身的巴勁鬆脾氣暴躁,一聽軍統的人瞧不起他們特戰隊頓時不高興了,脫口而出的說道。


  “曾經有人說過,一個中國人是一條龍,一群中國人就是一條蟲。


  雖然你們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獨特的本領,但是這次執行的任務關係重大,需要集體的配合,也就是一個小隊團隊的力量有多大?如果沒有配合。


  團隊的力量發揮不出來,還是一群散兵遊勇,去了也是送死。”


  葉知秋冷靜的說道。


  不得不說,這家夥的話還是有一定道理。


  如果一個團隊沒有配合沒有凝聚力,這樣的團隊是沒有真正的戰鬥力的。


  但是在八路軍的地盤上,怎能讓國民黨的人看不起。


  汪寒接過話說道;“為什麽會這樣呢?因為一個中國人在外,無論怎樣,總會想到自己是中國人,會為了中國人的榮譽而努力。


  但是一群中國人在一起,如果不是同一幫人,他們就會自己先打起來,直到有一個勝出為止。


  甚至還和外國勢力一起來殘害自己人,還說什麽‘攘外必先安內’,現在雖然國共合作,可能某些人還是另外在打著小算盤吧!”


  說到這裏,軍統李晨的臉色有些難看。


  汪寒也不想故意難為他繼續說道;“是的,團隊緊密配合才能發揮最大的戰鬥力。但你怎麽知道我們的戰鬥力呢?”


  “不如比一比”葉知秋說道。


  “好啊,怎麽比?”


  汪寒當然不會示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