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王牌之師第四航空大隊
防空警報就是戰鬥警報。當兩人聽到防空警報後,不顧一切的朝著航校跑去。
隻進過短短的五分鍾不到,就回到了航校的駐地。此時整個中央航空學校的教官和學員到列隊整齊的集合在飛機的跑道邊。
兩人迅速的歸入到自己的隊列當中。
這時,原航校校長周至柔已經調至航空委員會,新任航校校長陳慶雲校長站在隊列前訓話。
陳校長講道;“自七七事變以來,日軍覬覦我中華國土之心不死,在我國最大的城市上海修築了大量的軍事設施。並在黃浦江和東海上,也停泊了大量的軍艦。
而據情報機構的消息,日軍近日還在不斷的向上海增兵。上海局勢極其險峻,戰事一觸即發。
為此我們中央航校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舉行了多次飛機的緊急演練和防空警報的演習。就是為了模擬真實的戰事,讓大家提高警惕,保持戰備狀態。
我現在宣布;從即日起,中央航空學校的所有學員和員工,停止一切休假,進入戰時緊急狀態。”
隨後整個隊伍分成各個小隊,分別由隊長及負責人對演習的內容進行講解並對個人進行評估。
可以說從現在開始,整個航校都忙綠和緊張起來。
機場跑道進行了全麵的保養,停機坪和機庫裏麵的飛機也進行了檢測和加油。
機場的空勤和地勤人員也不停的對飛機和各項設施進行保養,而且所有的戰鬥機,轟炸機竟然都裝上了實彈和彈藥,處於隨時可以起飛作戰的狀態。
這年是1937年的八月中旬,1937年“七七”盧溝橋抗戰爆發後,日軍發動全麵侵華戰爭。
8月13日,日軍以重兵向上海發動進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急令駐河南周家口的空軍第4驅逐機大隊調杭州,加強淞滬地區的防空力量。
此時的中央航校已經換了兩任校長。
第五任校長周至柔1934/04——1936/02。
第六任校長陳慶雲1936/02——1936/08。
第七任校長黃光銳1936/09——1937/05。
第八任校長陳慶雲以前就做過航校的校長,而第五任校長周至柔調到南京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委員主任,現在是淞滬抗戰的空軍前敵總指揮。
此時張小虎和周誌開兩人還是航校第七期航空班的學生,還在刻苦努力學習著飛行技術。這時從天空中緩緩降落下來一架機翼上寫著2201編號的霍克3型戰鬥機。
航空班的學員們看見這架飛機準備降落時,頓時齊聲發出了歡呼聲;“高大隊回來啦!”
霍克3型戰鬥機是中國空軍的主力戰機,而這架2201編號的飛機則是空軍第四驅逐機大隊22中隊的一號機,也是大隊長高誌航的座機。
隨著高誌航的座機緩緩降落,緊隨著陸續又降落下來一批霍克3型戰鬥機,竟然整整有27架之多。
筧橋航校的所有飛機當時隻有三個中隊。分別是偵察機中隊,轟炸機中隊和驅逐機中隊,每個中隊各有九架飛機。
一起合編為航校暫編大隊。
而現在高誌航的中國空軍第第4航空大隊全部進入筧橋航校,說明有大戰要打了。
因為中國空軍第第4航空大隊是國軍最精銳的空軍,大隊長高誌航有著軍中戰神之稱。
由於他先後赴意大利和法國等西方先進國家學習飛行技術,加上自己刻苦練習,練就了一身極其優秀的飛行技術。
掌握了夜間不打燈起飛、倒飛和弧形飛等飛行絕技。
當時掌握這些技術的人在國際飛行界鳳毛麟角,在中國飛行員中更是獨一無二,培養出如劉粹剛、柳哲生、董明德、李桂丹、鄭少愚、樂以琴、羅英德等優秀飛行員。
如今這些當時中國空軍最優秀的飛行員基本上都集中在第四航空大隊。第四航空大隊下轄21,22,23三個中隊。
大隊長是空中戰神高誌航。
21中隊的中隊長是優秀飛機駕駛員李桂丹,為中央航空學校第二期航空班畢業生。
22中隊的中隊長是鄭少愚,為中央航空學校第三期航空班畢業生,當時以總分第三、飛行技術第一而留校任教。後加入最精銳的第四航空大隊任22中隊中隊長。
優秀飛機駕駛員董明德,中央航空學校第二期航空班畢業生。現為22中隊分隊長。
優秀飛機駕駛員柳哲生,中央航空學校第二期航空班畢業生,現為21中隊中隊長李桂丹的僚機。
優秀飛機駕駛員樂以琴,中央航空學校第二期航空班畢業生,因成績優異留校任教官,現為22中隊的分隊長。
優秀飛機駕駛員羅英德,金陵大學物理係學生,後報考中央航校,為中央航空學校第二期航空班畢業生,現為第四航空大隊23中隊分隊長。
可以說中央航校二期,三期當中最優秀的航空班畢業生都在第四航空大隊,並且得到過高誌航的親自指點和教學,這個第四航空大隊可謂是精英薈萃,戰鬥力為當時所有中國空軍最強的飛行大隊。
這樣一支精銳王牌之師來到筧橋航校,說明戰事一觸即發,進入到了最後的狀態。
1937年8月13日,日本海軍陸戰隊同中國守軍在上海閘北發生交火,日本海軍第三艦隊司令長穀川清曾計劃在14日空襲杭州、南昌、虹橋等幾個中國機場,一舉覆滅中國軍隊的航空兵力。
但是,長穀川清沒有想到,他根本沒有放入眼裏的中國空軍卻在暴風雨中準備出擊了。
“八·一四”空戰就此拉開序幕。俗話說,軍令如山倒。淩晨2點鍾,空軍司令部命令一下達,不到1個小時,最早出發的一批戰機就起飛了。
淩晨2點30分,第二十四中隊中隊長劉粹剛率領9架霍克-3型戰鬥機,從揚州機場起飛,沿著長江往東搜索前進,尋找敵蹤。他們一直搜索到川沙縣附近才發現日艦。
中國戰機立即往下俯衝,對準敵艦投彈,擊中了敵艦尾部,敵艦馬上冒起滾滾濃煙。
隨後,中國飛機陸續起飛,給日軍以沉重打擊。這一天,中國空軍共出動飛機76架次,分9批集中轟炸了日軍司令部、彈藥庫、登陸碼頭等重要軍事目標。
從1937年8月14日天不亮開始,日本海軍第三艦隊司令長官長穀川清連連接到關於中國空軍轟炸日本軍隊的消息。
一會兒是軍艦挨炸了,一會兒是登陸碼頭挨炸了,一會兒是陸戰隊司令部挨炸了。
他大為惱火。長穀川清一向不相信中國空軍有什麽力量,沒想到中國空軍竟大顯威風,到處把日本軍隊炸得狼狽不堪。
於是他命令航空隊出動,打擊中國空軍。不過,老天爺都和他作對,強烈的台風使得九州的航空隊和航空母艦上的飛機都不能起飛。
最後,隻有駐台北的18架“九六式”陸上攻擊機全部出動。他們分成兩隊,一隊空襲杭州筧橋機場,一隊空襲廣德機場,目的是破壞摧毀中國空軍力量和機場設備。
14時50分,日軍飛機從台北出發,18時10分,杭州發出空襲警報,八一四空戰由此拉開戰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