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濟世之論
各道封賞令傳下去之後,讓許多人都羨慕不已。而當各地官員將錢財和撫恤之物送到陣亡兵士家中時,那些兵士的妻兒父母都感激萬分。
在這個時代,許多人當兵隻是為了有口飯吃,偶爾能領些俸祿就很不錯了。
漢軍兵士不但領雙倍俸祿,死後還能得到撫恤,這些都是漢王的大恩呀!
各個兵團在招募兵士時,百姓的熱情非常高。再加上學子們的宣傳,當兵是為了保家衛國,無上光榮,就連其他州的青年,也來到漢王領地參軍。
劉琮議完將士的封賞和將領的調派之後,本想帶著妻子兒女出去遊玩,可聽說管寧來到了洛陽書院,於是馬上過去。
“不知王爺到來,草民有失遠迎,望王爺恕罪!”管寧看見劉琮,拱手行禮。
“幼安公乃當世大儒,能來洛陽書院,本王當掃榻相迎,今日才來,實在有所怠慢!”劉琮也向管寧拱了拱手。
劉琮仔細打量管寧,隻見他大約三四十歲,頭發胡須有些花白,一身儒士長袍,一塵不染,雙目炯炯有神。劉琮在看管寧的同時,管寧也在看劉琮。
片刻之後,兩人來到管寧的住處,分賓主落坐。
劉琮發現管寧的案桌上放著好幾本新書,《詩經》、《尚書》、《左傳》、《史記》以及劉琮與曹操的詩集。
“聽聞幼安公在遼東時,曾為學子講解《詩經》、《尚書》,這些都是我大漢的經典,然時間長了之後,理解和認識都會發生偏差,誤傳先賢之義,還望幼安公能為書院學子解惑啊!”
“王爺印製新書,乃千古之盛事,所有學子的幸事,能為學子講學,乃是草民平生之願。”對於講學,管寧是不會拒絕的。
管寧與龐德公、司馬徽等人一樣,非常博學,客套之後,兩人開始探討百家經典。
通過探討,管寧對劉琮的認識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劉琮對百家學說,不是簡單的了解,而是有很深的見解。
也就是說,劉琮對百家經典,不止是學習,而是有很深的研究了。
管寧曾自詡自己精通百家,對儒家經典更是見解獨到。可是今天,他發現,和劉琮相比,自己有時就是一個學子。許多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劉琮簡單的幾句話,竟然說得無比透徹。
看著劉琮二十多歲,顯得還有些稚嫩的麵容,管寧覺得這太不相稱了。有這樣見解的人,應該是曾經的鄭玄、馬融等,也應該是年過半百呀!
“漢王乃是天命所歸之人,非尋常之理能解釋的。”管寧最後在心中認定了這個結論。
“幼安公,你對醫家之學也有研究?”劉琮看到管寧的案桌上竟然有一本張機的《傷寒雜病論》,驚奇的問道。
東漢並非像西漢那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尤其到了亂世,人們對兵家和墨家的學說更是推崇。可是醫家例外,士子們對學醫者都很不屑。
“不瞞王爺,我以前也對醫家不屑,認為那隻是小道,並非大理。然王爺的醫館,改變了我原有的認知。”管寧一邊說,一邊向劉琮行了一禮。
“幼安公去過醫館?”
“王爺的醫館,功在當下,利在千秋。上古神農氏嚐百草,開創醫家先河,無數聖賢努力,方有我大漢盛世。今王爺創辦醫館,解除百姓疾苦,堪比上古聖賢。草民代百姓謝王爺之大恩!”管寧說完,向劉琮行了一大禮。
“幼安公快快請起,本王不敢當!”劉琮急忙伸手,扶起管寧。
“王爺擋得起,自黃巾之亂,朝綱淩遲,諸侯並起。跨州並郡,搜刮錢糧,招兵買馬,爭霸天下。而王爺之醫館,耗費許多錢糧,為百姓治病,為學子傳授醫道,卻分文不取。若是王爺用此錢財,不知可招募多少兵馬,如果那樣,恐怕這天下已經讓王爺一統了!”
“幼安公說的沒錯,然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本王手持三尺青鋒,率有誌之士,爭霸天下,乃是不忍社稷淪喪,庶民倒懸。而若是為了爭霸天下,不顧百姓死活,窮兵黷武,本王不為也!”
“王爺高義!”管寧再次對劉琮無比欽佩。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如此亂世,我皇室之過也,平定亂世,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我之責任也,縱然前路再艱險,縱然是粉身碎骨,我亦不會退縮!”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管寧默默念著劉琮說的這兩句,“王爺天命所歸,所說皆至理真言也!有王爺在,真乃天不亡我大漢,草民相信,這一天會很快到來!草民曾與張機和華佗談論過,二人皆說,他們所醫者,隻是百姓的小病小傷,而王爺所醫者,卻是這大漢天下的病與傷啊!聽王爺一席話,果真如此!”
“其實我與元放和仲景所做之事,意義相同,醫者父母心,而治理天下,也要有父母心。從這個角度來說,並無兩樣。比如仲景這本《傷寒雜病論》,後世之醫者隻要見到此書,便可將頑疾傷寒治愈,從而救治很多人,這難道能說是小道嗎?還有元放的《麻沸散》,用縫合的方法治傷,也將開創醫家獨特之法,既是救人,也是濟世呀!”劉琮又看了看管寧,“將領平定亂世,剿殺叛逆,是濟世,先生教化學子,傳往聖之絕學,是濟世。就連百姓種田,商賈經營,也都是濟世,這便是先賢所說的民以食為天!”
“草民受教了!”管寧語氣非常誠懇。
兩人談論了足足兩個時辰,直到紅日偏西,劉琮才離開。
與管寧的探討,劉琮心情非常好,大賢果然是大賢,自己的一些思想,尤其是關於濟世的思想,若是其他人,可能很難接受,但是管寧,很快便接受了。
剛回來府中,史阿來報,工部尚書王璨已經在書房等了好一會兒了。
王璨來,必然有新的東西製作出來,於是劉琮又匆匆去了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