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明聖國師> 第二十二章 造船的意義

第二十二章 造船的意義

  15-17世紀是大航海的時代,西方的航海家發現了隔絕數千年的美洲大陸,然後利用非洲的人力大肆掠奪美洲的資源。前期當然是黃金和白銀,最終這些白銀大半流入中國,使得明朝成了以白銀為主要貨幣的國家。


  這段時間,明朝前期的時候參與了一下,被後世無數人稱讚的鄭和下西洋被人津津樂道。更有學者考證是鄭和先到了澳大利亞、美洲,這還獲得了鄭和家鄉地方政府的支持。


  後世中國人骨子裡多少有些自卑,就像魯迅先生小說里說的阿Q那樣,以祖上闊過為榮。動不動就5000年的文明,當年四大發明如何如何。就連導彈的介紹,也說中國古代發明過火箭,原理是一樣的。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古代在長達千餘年的時間裡確實各方面領先於世界。巨大的人力資源和龐大的帝國,為這個古老的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不過鄭和之後,因為明朝實力的下降,再加上常年的朝貢體系天生的弊端,讓政府停止了這種勞民傷財的活動。中國的大航海是為了示威、宣揚國力,與西方那種掠奪資源,到處殖民有著本質的區別。


  王韜讓朱由校重視造船當然不是為了以後再宣揚國力,而是為了四處搶佔地盤。後世的人誰都知道這是佔地盤最好的時機,幾乎也是最後的機會。


  遠的地方不說,東南亞島嶼和澳洲大陸,這家門口的肉是要吃到嘴裡的。如果可能的話,寒冷富饒的西伯利亞,王韜也不準備讓給俄羅斯人。


  朱由校當然不知道王韜抱著這種想法,他想的是怎麼樣才能超越前人的水平,造出更大更好的船來。


  這種想法確實不錯,不過由於技術的失傳,再加上倉促上馬。縱然有一些當年蛛絲馬跡的技術和圖紙流傳,造船也不是一帆風順。好在皇帝辦事有無數的人為之操勞,加上能工巧匠不少。當年最大的寶船雖然沒能造出來,不過小一點的卻是有了方案。


  朱由校叫王韜來當然不是來看造好的船,而是看已經鋪設好的龍骨。


  造船用的木材是從HN桐柏山運來的杉木,朱由校也不是想一步登天造出當年最大的寶船,而是選擇了當年只算是二等的寶船。


  關於明朝大寶船的尺寸究竟有多大,歷來存在爭議,但是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想造出張44丈,寬18丈的船基本是不可能的。140多米長的木質戰船,別說是古代就算是現代的技術也難以實現。


  比如王韜眼前這艘船,鋪設的龍骨也就是40來米。完全不懂船舶知識的王韜對此毫無感覺,卻不知道這船如果真能建造成功,也算得上是這個時代最大的木質戰船了。


  「王師傅請看,這船長十八丈,寬六丈,當年三寶太監出洋的大船比這個還要大。可是工匠們都沒有把握,這船他們多少還有些信心。」朱由校言語之中帶著些許的遺憾,不過更多的還是高興,畢竟大明早就沒有這麼大的船了。


  王韜估算了一下,十八丈換算成後世的米也有60米了,這樣的船並應該不算小。


  「科技都是一步步的進步的,上界造船現在用的都是鋼鐵,木船隻是作為遊船使用。不過皇上能帶人造出十八丈的船也是非常了不起的,這船裝上大炮,縱橫大洋應該不是問題。」王韜先是普及了一下後世的船,見朱由校有些失落,隨即也誇了他兩句。


  「上界的確是神仙手段,用鋼鐵造船,簡直匪夷所思。」朱由校倒不是失落,而是震驚王韜說的話,鋼鐵造船這聽起來就很厲害。


  「不是什麼神仙手段,而是鋼鐵冶鍊技術比大明發達而已。待日後造出了蒸汽機,這船就不需要桅杆,用蒸汽機帶動機輪,船的速度不但快,逆風航行也不是問題。」王韜聽朱由校說神仙手段,當下笑了笑,後世的輪船當然不是什麼神仙手段。


  反倒是龍騰大陸才真正算得上神仙手段,以靈石為動力,銘刻符文驅動大船、飛船,在後世地球人眼裡也是神仙手段。


  「不知道師傅說的蒸汽機什麼時候能造出來,這蒸汽機真有這麼厲害?」朱由校不止一次聽王韜說蒸汽機,心裡有些好奇。


  「上界蒸汽機都已經淘汰不用了,蒸汽機發明的幾十年的時間,創造的財富相當於自開天闢地以來人類創造財富的總數還要多。就以織布為例,據上界記載,一台織布機的效率是一個熟練織工的幾十倍,按照這個演算法,一台織布機一年就頂得上一個織工一輩子,那麼一百台呢?一千台呢?要知道一個工人可以同時看著十幾台織布機工作,這就相當於一個人干十幾個人的活。幾十年前的產出,頂得上一個人幾千年的勞動。這還只是一個行業,蒸汽機可以說能用在各行各業,比如採礦、運輸、航運。當所有的行業都用上蒸汽機,帶來的連鎖反應是非常巨大的。」王韜對這些問題沒有仔細思考過,只是簡單的向朱由校表述蒸汽機能帶來的巨大改變。


  「話雖如此,可是生產出來這麼多的東西,賣給誰呢?」朱由校想了一下,突然想到這個問題。


  「當然是賣給百姓,我給皇上打個比方。一到天旱,就會出現旱災,會有大量的流民。這需要朝廷賑災,一般來說朝廷都是直接給百姓發糧食,百姓吃了糧食沒別的事干。可是如果皇上將災民聚集到一起,讓他們幹活:比如修路。他們幹活,皇上管飯。等旱災過去,百姓們有吃的,皇上也修了路。與以前的賑災相比,就是多修了一條路。如果皇上不光管飯,還發銀子,那麼百姓有了銀子就會買東西,賣東西的人有了錢就會擴大生產,擴大生產需要招更多的人,這些人做工有了錢還可以買東西。這樣錢就活了起來,如果皇上把錢留著,那麼這些錢就只是錢,百姓沒有錢自然不會買東西,百姓不買東西,商家沒有錢賺,商家沒錢賺,雇的勞力就少,百姓就會更沒有錢,這錢就只是死錢。紡織的布多了,布就要降價,買布的百姓就更多,有了錢的商家會幹些別的生意,更多的人就會有活干,賺了錢再買東西。這樣,幹活的人越來越多,商家也越來越多,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王韜笑了笑,向朱由校解釋起來。


  「王師傅說的有道理,這恐怕就是前人說的以工代賑。」以工代賑的說話自古就有,朱由校作為皇帝也不陌生。


  「確實是以工代賑,百姓有了活干,有飯吃,自然不會想別的事情,若是朝廷不賑災,百姓沒有吃的,自然鋌而走險。大明這些年來各地都出現了災情,所以我們要造船從海外買糧食。皇上應該也知道我讓人從海外引來高產作物,那些作物一畝產出相當小麥好幾倍。就算大明有幾個地方有旱災,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國家有了錢糧才能賑災。大明雖然沒錢,可是有瓷器、茶葉,這些到了海外都能賣幾十倍以上的價格,換來很多的糧食。就拿鐘錶來說,幾個工匠一個月所得,足以買來數萬升糧食,能活數千百姓。若是沒有這鐘表技術,我們自然也沒有辦法買米糧。大明富戶很多,可是富戶有了錢喜歡買地、或者存在家裡,這錢就成了死錢,若是能以一些稀奇器具將他們的錢變活,也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皇上造大船,就是為了能運更多的東西到海外,到時候能換來更多的稀奇器具,富商也就會用更多的錢,他們看到瓷器、茶葉、鐘錶賺錢,自然會多造瓷器、多種茶葉,國家也能收更多的稅,這樣以來國家也就有了更多的錢。「


  王韜的一番話讓朱由校知道,自己造船居然還有這樣的意義,當下心裡感到非常高興。


  」聽了王師傅一番話,才知道什麼叫治國之道,以前的老師總是講仁政、愛護百姓,從來沒像王師傅說的這麼具體、簡單,朕一聽就明白是怎麼回事。「朱由校高興的說道。


  他本來就不笨,只是以前的帝師不會教他這些東西,因為帝師們也不一定懂這些東西,他們教的恐怕就是輕徭薄賦,盡量少擾民,讓百姓安居樂業。


  明白這些道理的朱由校更是找到了自己造船的理由,心裡按下決定要讓魏忠賢好好駁斥一番那些不讓自己造船的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