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有武神> 第十章 聖王劍法

第十章 聖王劍法

  弘農王府今日很熱鬧!

  里裡外外,上上下下都很熱鬧。


  對於劉辯、何太后和唐姬而言,最高興的莫過於劉辯連破三級,達到了武士圓滿境。


  而對於弘農王府的家丁下人而言,自家主子即將離開這個繁華的大都市雒陽,向一個名為弘農的陌生地方飄蕩,全府上下正在打包行李,顯得很「熱鬧」。


  為了不引來殺身之禍,劉辯連破三級的消息暫時只有何太后和唐姬知道,其餘人等一無所知。


  書房。


  劉辯手持毛筆想要寫些什麼,突然發現自己竟然不會用毛筆。


  「殿下,臣妾來研磨!」唐姬道。


  劉辯擺了擺手:「不了!」


  隨手翻了翻穿越前劉辯的手書,字裡行間透著一股子秀氣,還真是漂亮,把這些東西帶上,沒事兒的時候練練,否則到時候該穿幫了。


  嘴角微翹笑笑,一抬頭,書房的牆角處,斜掛著一柄劍。


  不知是何原因吸引,劉辯來到了佩劍跟前,佩劍長三尺,劍鞘之上雕有花紋,鑲嵌九華美玉,劍柄墜七彩珠,拔劍出鞘,一抹寒光逼人,刃如霜雪,冷森森的寒芒刺骨。


  嗡~~~~

  劉辯似乎聽到一絲劍鳴,長劍緊握在手,一股熟悉而又模糊的感覺油然而生。


  這劍……

  「殿下,可還記得師傅的聖王劍法?」


  劉辯回頭輕瞥一眼,史阿正在門口侯著,收劍回鞘,劉辯擺手道:「史兄請入內一敘。」


  「聖王劍法?」


  劉辯眉頭微沉,這名字聽著挺高大上的,怎麼腦海里一點印象都沒有,莫非是穿越之前虎賁王越教劉辯的劍法嗎?

  從劉辯模稜兩可的表情里,再結合上原本腦海中對劉辯的印象,史阿大概也明白了,不過是忘記了而已,沒關係,吃人家的最短,我這不是來教你了嘛!


  「聖王劍法乃是師傅集畢生所學精華創造,這套劍法他老人家也僅僅教過殿下和我兩人而已。今日有幸,莫不如咱們師兄弟共舞此劍法,何如?」


  舞劍嗎?

  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劉辯鬥膽猜測,史阿這傢伙是因為收了昨日的那盒粹髓丹,心中有愧,所以這才想著靠舞劍這種方式償還一二吧。


  粹髓丹原本只是用來安定其心的,沒想到竟能起到這麼大的作用,還真是意外之喜呢!

  不過,想要藉此機會償還可以,能不能還得完便不清楚了。


  劉辯順水推舟,拱手一禮:「史兄文韜武略,乃當世青年才俊,能得史兄指點,實辯之福分,辯求之不得。」


  「小姬!」劉辯丟個眼色過去,招呼道:「給史兄取兵器來。」


  唐姬會心一笑:「殿下稍後!」


  出了書房,唐姬輕聲吩咐小太監阿奎,把那柄天璣劍帶上來。


  少頃,阿奎回來,手中多了一把長劍。


  天璣劍乃是七星神劍之一,是當初劉辯稱帝時,外臣供奉的一柄神劍。


  劍鞘上鑲嵌著一顆晶瑩剔透的玉石,隱隱透著一股犀利,史阿原本便是愛劍之人,當拔劍出鞘之時,寒芒閃過眼眸,嗡的劍鳴清脆,不禁感慨:「真是把好劍!」


  「喜歡嗎?」劉辯輕聲問道。


  「當然!」史阿不假思索,脫口而出。


  「喜歡便送給你。」劉辯風輕雲淡道,似乎根本沒有把天璣劍當回事兒。


  「這個.……草民本是粗鄙之人……」


  劉辯嘿嘿一笑,打斷道:「史兄切莫推辭了,正所謂寶劍贈英雄,這柄天璣劍只有在史兄的手裡,才能發揮出它最大的威力,擱在我的手裡.……可是糟蹋嘍。」


  劉辯的語氣平緩,帶著一抹淡淡的調侃意味,絲毫沒有上位者的睥睨自大姿態,給人以謙和近人之感,一下子拉近了二人的距離。


  至少,此時的史阿在劉辯跟前已經變得不再像當初那樣驕橫。


  「史兄切莫推辭了,若是讓人知道了我堂堂弘農王連送一柄劍都送不出去,這張臉可往哪擱?更何況史兄還兼做我的師傅,這點禮物若是再不笑納,連唐姬都該說我不會做人了。」


  一旁唐姬附和:「是啊是啊!史家兄弟少年英雄,威武不凡,與這柄天璣劍正好相配,就算是殿下送你的見面禮了。」


  「額……」史阿還在猶豫。


  「拿著吧!」劉辯更進一步道:「史兄難道真的要在小姬面前折我的面子?」


  「好吧!這柄劍我收下了。」史阿收劍回鞘,微微一禮:「來而不往非禮也!剛才殿下也說了,在下算是殿下的師傅,既然如此,那麼在下也應當做點師傅該做的事情。」


  成了!劉辯暗自偷笑,還想逃出我的手掌心?門兒都沒有!


  「聖王劍法共分九重!第一重!杏花春雨!」


  演武場內,兩個年輕的身影交織在一起,劍光舞動,身影綽綽。


  「對,就是這個樣子!在劍法中注入真元之力,幻化成無數劍影朝敵人刺去!」


  「殿下好棒!」


  「殿下加油!」


  「.……」


  這一切都被閣樓上的何太后看在眼裡,她心中隱隱有個感覺,似乎自己的兒子變了,變得不再木訥,不再懦弱,甚至在她內心深處有了這樣一個不真切的幻想,未來似乎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糕。


  明天!明天便要離開了這個是非之地了,可能再也回不來了。


  何太後轉身離開閣樓,向前廳方向走去,家裡的一應物件當歸置妥當,為明天的離開做好準備。


  前廳中,小太監阿奎左右來回踱步,顯得有些焦急。


  「阿奎!有什麼事兒嗎?」何太后詢問道。


  阿奎欠身一禮:「回太後娘娘的話,小的.……小的……」


  最近一段時間,有太多人向何太后辭行,何太后以為阿奎會像別人一樣,在這個關鍵時刻捲鋪蓋走人,雖然表面上沒有表現出來憤怒之色,但內心已有小小的不爽:「有話直說,不必吞吞吐吐。」


  阿奎頓了頓,終於言道:「是這樣的,小的家裡……還有……還有幾個兄弟,想著能不能跟著咱們一起遷往弘農……」


  何太后一怔,她實在是沒有想到,在如此危險的處境之下,依然有人能死心塌地的跟隨,欣慰道:「阿奎啊!你們家能有這份心思,我心甚慰!」


  「讓他們來吧!弘農雖然不及雒陽,但也絕非窮鄉僻壤,我家辯兒雖然只是個王,但至少保你們家吃穿不愁沒什麼問題!你們家人今日之舉,我銘記於心!」


  「太後娘娘.……您不再考慮考慮了?」阿奎試探性性問道。


  「不用了!這件事我難道還做不了主嗎?」


  29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