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夜襲
“你滴,滾回老家去,不然我就死啦死啦滴。”丁鼎學著那個矮將軍說話的樣子,輕蔑地嘲笑道。
那個矮個子將軍氣得哇哇直叫:“好,你等著,我會讓死啦死啦的。”
“好吧,那就看誰先讓誰死啦死啦的。”
苻堅和秦諒聽丁鼎這麽說話,不由得哈哈笑了起來,這什麽狗屁語言說起來似乎還挺逗的。
看見苻堅和秦諒笑了,眾人哄得一聲,也跟著大笑了起來。
一陣笑過之後,先前的那種緊張和威壓感似乎就小了不少。
矮個子將軍用馬鞭指著丁鼎,嘰裏呱啦地罵了一通之後,拍馬而去。
丁鼎等人正不知道這個用意,隻見戎夷人忽然向後移了幾裏地,然後就此安營紮寨。
那麽多頂帳篷下來,就如同平地上突然堆起了一個個白色的小饅頭。
秦諒對丁鼎道:“主帥,你看那些小帳篷像什麽?”
丁鼎看著秦諒一臉喜氣,不由得笑了笑:“你是說像一個個小墳塚是吧。”
秦諒哈哈大笑:“主帥英明。”
城樓之上又是一陣歡聲笑語。能在大戰之前,如此談笑風生。這不僅僅是愉悅心情,更是給黃粱城的守城將士吃一顆定心丸。人家主帥和主要將領這麽輕鬆。一定是有辦法。那麽還擔心什麽呢?
不過玩笑歸玩笑。丁鼎讓秦諒等人,認真布防,在每個城樓處都布滿了精銳部隊。其餘的將士養精蓄銳,以逸待勞。
丁鼎看那個矮個子將軍的樣子,一定是準備夜襲黃粱城。
今天丁鼎特意讓夥房給眾士兵加菜。吃飽飯,大家就會更有力氣打勝仗了。
吃過晚飯之後,丁鼎帶著苻堅等人去巡城。
月朗星稀,站在城牆之上,吹著漱漱的冷風,丁鼎眺望著遠方。
敵軍的兵營裏一片漆黑,隻有星星點點的火把。好像已經沉睡了一般。
不對,這是兩軍對壘,不是出來度假旅遊,搭個帳篷,吹燈撥蠟,睡個安穩覺。這裏麵一定有情況,丁鼎的直覺告訴自己,這裏麵有不對勁的地方。
這也許隻能說明一個問題,敵軍故意要這樣做。這麽做的目的,顯然隻能有一個,就是為了麻痹己方。
想到這,丁鼎讓人傳令下去,加緊戒備。
他想到了望遠鏡,這個時候要是有個望遠鏡就好了。隻是這是不可能的事。
丁鼎自嘲地笑了笑。忽然他仿佛被定住一般。
不可能?為什麽不可能?
他像突然想起了什麽似的,一陣風一般地衝下了城樓,苻堅等人都看傻了,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也隻得跟著跑下了城樓。
丁鼎一口氣跑到住處,他在包裏尋找眼鏡。那天突然穿越之前,自己買了這副眼鏡本來準備給小雪的。可惜沒有還沒來得及送就突然穿越過來了。
眼鏡的鏡片是凹透鏡。他可以利用這兩片凹透鏡製成簡易的望遠鏡。
通常我們看到的望遠鏡都是用一片凸鏡和一片凹鏡,很少有這種兩片都是凹鏡。因為如果用兩片都是凹鏡的話,放大是可以放大,但是看到事物的景象是倒的。
望遠鏡有兩種架構,一種是開普勒架構,一種是伽利略架構。伽利略架構就是利用一片凹鏡和凸鏡,這樣看起來的圖像是正常的。而丁鼎製成的這種兩片凹鏡,是伽利略架構,看成像是倒過來的。
現在倒的也就倒的,將就使用了。
一個時辰之後,簡易的望遠鏡做好了。
丁鼎風一般地衝上了城樓。望遠鏡望去。
那原本一片漆黑的夜幕之下,有著星星點點的人頭在攢動著。這些人竟然全部都穿上了夜行服,所以在夜色的掩護下,什麽都看不出來。
好啊,你竟然要來個夜襲。那我就將計就計。
丁鼎一邊讓人傳令下去,全城戒備。一邊讓城樓之上偃旗息鼓,隻留少數火把在風中忽明忽滅,裝作戒備很鬆懈的樣子。
丁鼎拿著簡易望遠鏡,用心地觀察著敵軍的動向。那黑壓壓的黑影更近了。這些人顯然是從敵軍中精心挑選出來的士兵,行動十分迅速,而且近乎無聲。
丁鼎讓苻堅帶著一撥人,先行埋伏在離城牆不遠的路上。寧州邊關多山,所以苻堅帶著兩千名士兵埋伏在山丘之上,甚是隱蔽。
那一大片黑影迅速前行,就像一片黑色的大潮一般湧向黃粱城。
苻堅他們根據丁鼎先前的命令,先行放過這批人。然後準備像紮口袋一般,把這夥人盡數殲滅。
原本在城牆之上,還沒能看清到底有多少人。
苻堅趴在山丘之上,認真地數了數。竟然有足足八千餘人。
那八千餘人,一步步地逼向了黃粱城。
丁鼎緊緊握著手裏的望遠鏡,他在等待著最佳的攻擊時機。
城樓之上的士兵,或是因為緊張,或是因為興奮。他們的手心裏都冒著汗。他們一直著憋屈著自己,蓄勢待發。這也是丁鼎所想期待的。
放,丁鼎終於放出了攻擊的信號。
登時,原本暗淡的城樓之上,燈火通明,旌旗招展。嘶喊聲震天。
然後城牆之上如同下了場箭雨。有無數的箭矢從城樓之上射出。
城樓之下,立即傳來了一陣陣慘叫聲。那箭矢猛地射出,射殺了不少人。
戎夷人的將領知道行蹤已然被發現了,懊惱不已,卻也不得不退兵。
然而當戎夷人退到一半的時候,苻堅等人卻突然從山丘之上掩殺下來。戎夷人隻得倉惶應戰。
苻堅等人按照丁鼎先前的吩咐,每人燃亮一把火把,故意扯開嗓門高喊,以壯聲勢。
戎夷人此時已經如同驚弓之鳥一半,苻堅等人再這麽一喊,立即讓戎夷人感到有如四麵楚歌的場景,戎夷人的士兵一下子低落到了極點。
此消彼此,苻堅帶著士氣高漲的士兵,趁勢衝下來一陣砍殺。
頃刻間八千多戎夷人士兵死傷過半,到處都是戎夷人的鮮血和慘叫聲。
遠處戎夷人負責接應的部隊聽到了前方的廝殺聲,趕忙前來救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