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重生之吳霸春秋> 第125章 與民爭利

第125章 與民爭利

  范蠡所提出的這一番論言,著實是無懈可擊的。

  齊國有屬、縣、鄉、卒、邑五個不同的地方行政區域劃分,政令得以層層上達,暢通無阻。

  而吳國雖有縣、邑、鄉、都等不同的行政區域劃分,卻都互不統屬!

  莫說是國家遭遇戰事,恐怕就是尋常的政令傳遞,都要在路上耽擱不少時日。

  所以, 慶忌這才迫切的想在吳國建立縣制,縣下轄若干鄉、都、亭、里,各置一長,以加強吳都與各地的聯繫。

  一眾公卿大夫都無法辯駁范蠡,但又不服氣!

  因為他們心中所不滿的,是自己這樣的封君, 以後在地方上要聽從縣令的差遣,不得插手地方政務!

  對於自己的封地, 最基本的治理權都沒有, 他們如何能甘心?

  「再說平糴法。」

  范蠡又趁熱打鐵,趁著公卿大夫們還未反應過來的時候,就此揭過,道:「國府在豐年以平價收購農戶餘糧,防止商賈壓價傷農;在災年則平價出售儲備糧,防止商賈抬價傷民,防止穀賤傷農,谷貴傷民。」

  「有何不可?」

  頓了頓,范蠡又沖著申息、被離等一眾公卿大夫譏笑一聲,道:「二三子這般極力反對國府推行平糴法,莫非是早已跟那些見利忘義的奸商沆瀣一氣,圖謀趁著災荒之年大發橫財乎?」

  「我……」

  在場的公卿大夫無不被范蠡的這番話懟得啞口無言,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來。

  回過神來的上大夫申息氣得吹鬍子瞪眼的,斥道:「范蠡,你少在這裡含血噴人!我袞袞諸公, 社稷之臣,豈是你這等破落戶所能非議的!」

  「正是!范蠡這是在污衊!」

  「你怎能憑空污人清白!」

  「大王, 范蠡誹謗朝臣,便是在藐視朝堂,藐視大王!臣請大王將范蠡治罪,以儆效尤!」

  公卿大夫們辯不過范蠡,只能抓住話頭,請慶忌將他治罪。

  但,慶忌豈能遂了他們的心愿?

  自始至終,慶忌都是高高的坐於陛台之上,一副不怒自威的態勢,不發一言。

  這種無聲的沉默,實際上就是在聲援范蠡!

  范蠡立即回懟道:「爾等何須如此惱恨?我只是隨口一說,二三子究竟有無官商勾結,牟取私利,自己心中清楚。」

  一聽這話,心裡有鬼的公卿大夫無不為之啞然,不敢說話。

  上大夫被離見狀,不得不硬著頭皮回懟道:「治粟內史,縱使平糴法可適用於我吳國, 鹽鐵專營之制, 與民爭利, 豈不荒謬?」

  「吳國居於東南一隅,比鄰大海,盛產魚鹽,且有銅、惡金(鐵)之礦。」

  「自古以來,吳人大多以捕魚、產鹽、鍛銅為生,現在國府擅自將鹽鐵交易之權收歸國有,唯恐國人生變,怨聲載道矣!」

  「正是!」

  在一側的上大夫申息立即附和道:「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此仇此恨,不共戴天!」

  「君不見自鹽鐵專營之政頒布以來,依然有許多販夫走卒鋌而走險,走私鹽鐵?是故,鹽鐵專營之法斷不可為之!」

  谷黚

  「若執意在吳國推行鹽鐵專營之制,唯恐吳人暴動,禍國殃民矣!」

  「上大夫此言差矣。」

  范蠡輕笑一聲,說道:「鹽鐵專營之制,並非吳國首創。昔日管仲治齊,首創鹽鐵專營之制,齊人尚且能接受,使國庫充盈,何以吳人不可?」

  「這……」

  申息愣了一下,旋即咬咬牙回道:「吳齊兩國國情不同,自當因地制宜。我吳人桀驁,少習中原禮儀。」

  「而齊國接壤中原,得益於地理位置之優越,是故常年經受大周風氣之洗禮,能接受鹽鐵專營之制,並無不妥!」

  申息所說的這番話,不無道理。

  齊地,原本屬於東夷族的地盤,常年跟華夏爆發衝突,戰爭不斷。

  夏、商兩個朝代,一直在儘力東擴,試圖征服東方的東夷人。

  直到商紂王時期,華夏人這才迫使東夷部族臣服,但隨著武王伐紂,周滅殷商,東夷人再次叛亂!

  不得已,周天子只能派姜子牙在東方立國,這就是齊國。

  姜尚立國后,尊重東夷族的風俗習慣,再用周禮予以同化,此後「通商工之業,便漁鹽之利」,使齊國由地薄民寡的一個小國一躍而成為經濟富庶,人口眾多的泱泱大國。

  到齊桓公這一代,齊國更是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這正是得益於管仲變法。

  但,眼下申息非要說鹽鐵專營之制適用於齊國,而不適用於吳國,范蠡可不敢苟同!

  范蠡眯著眼睛道:「上大夫,依我看,鹽鐵專營之制,與平糴法一般,適用於天下任何一國!」

  「二三子這般極力反對國府推行平糴法與鹽鐵專營之制,只說與民爭利?此『民』是何民?是卿士?是農人?是工匠?是商賈?」

  「或四者皆是?或四者皆不是?」

  頓了頓,范蠡擲地有聲的道:「人所共知,鹽鐵之業,是為暴利之業!故而人人能為此等暴利鋌而走險,追求暴富!」

  「我大吳傳承六百年之久,鹽鐵皆由私人生產、販賣,國府只斂賦稅,而無多少鹽鐵之利。」

  「是故,長久以來,吳國只是兵戈強盛,而國庫一直都算不得充盈!此鹽鐵專營之制,所為者,乃是吸納鹽鐵之利,充盈國庫,以達到國富民強之夙願。」

  「二三子這般極力反對,究竟是何居心?爾等豈能為一己私利,而枉顧國家大義?」

  「彩!」

  計然、孫憑、孫武、伯噽等人立馬叫好喝彩起來,力挺范蠡。

  「你!」

  申息、被離都辯不過范蠡,又不甘心服軟,只能咬牙切齒的道:「好一個伶牙俐齒之徒!」

  「范蠡,即便你說得都對,那國家鼓勵消費,豈可倡議?」

  「老夫只聽聞治世之國,人人莫不以勤儉自強,而奢靡之風不可長。此風若長,恐國人愈發追名逐利,貪圖享樂,而不能各司其職,耽於奢侈浪費矣!」

  「上大夫此言,更是荒謬。」

  范蠡不慌不忙的辯駁道:「我吳國既然要通貿於天下,自然當有所物,而有所需,若不然,豈可使財貨流通無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