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國殺> 終章 回憶 (上)

終章 回憶 (上)

  《大國殺》第五卷《壕》終章回憶


  結束了,終於結束。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血色的混沌歷史,文明的蒙難記憶。


  災難過後,回顧災難,總讓人感慨萬千。那片土地上的人們至今仍然在訴說那段歷史,講述那個時代的混亂,也回憶波旁帝國時代的輝煌。各色專家出於各種目的研究這段歷史,得出了不少所謂「社會科學真理」。其中之一:一切國家的本質都是暴力機器,也必然符合暴力定理,決定一個整體存亡的關鍵因素,也幾乎是唯一要素——軍隊。


  當然,你或許不這麼認為,多數人在這一問題上大都是高調回答「民心」,子曰「得民心者得天下」。古話里一直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各種古代治國典籍一再教導,民心向背是一個政權存在的根本。


  孔子:「有道伐無道,解民於倒懸,天地經義。「,「以有道師伐無道,曰仁。「,「邦無道,天下共伐。「


  孟子:「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就連當今中國某電視劇主題曲的歌詞里也是這麼唱的。你有沒有想過,那首歌是逗你玩的呢?

  回顧真實歷史,以純正的非漢人政權元朝(其實是大蒙古帝國的一個汗國)作為例子,這也是最有說服力的例子。


  蒙古人,全世界公認的野蠻人,完全靠殺戮實施征服,完全執行民族壓迫政策,動輒對佔領區民眾實施恐怖屠殺。種族滅絕政策似乎是成吉思汗的一種生活態度。1215年,成吉思汗親自率領蒙古軍攻下金國中都(今北京),然後在那裡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大屠殺,全城幾乎沒有倖存者,隨後蒙古軍隊將中都(今北京)全城焚毀,這也就是現在北京幾乎見不到明代以前建築物的原因。一年後,一個外國使者寫下了這樣的描述:「(中都)城內沒有一座沒被燒毀的建築,街道上因為布滿了被燒化的人的油脂而滑溜難行,城市背後有一座全部由人骨堆成的骨頭山。」這一百幾十萬人幾乎都在蒙古軍的屠城過程中遇難。1227年,野蠻人成吉思汗發泄時,被西夏婦女咬掉了小弟弟(此說有爭議),狗血噴了一地,這個殺人狂最終惡貫滿盈,作死死於六盤山。其後它的繼承者實現了對西夏的征服,出於報復,下令將西夏從皇帝到乞丐全部殺絕,上千萬人被屠殺,党項民族也從此滅絕於中華大地。僅西夏都城興慶府(今銀川)就有超過80萬的居民被屠殺。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金國統治的北中國,包括現在的北京、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等地,共有人口七百六十八萬餘戶,約4581萬餘人。1234年蒙古滅金后,只剩下87萬餘戶,約475萬餘人,北方人口銳減了90%。南宋境內,蒙古軍曾經屠城二百多座,例如常州屠城。除了中國北方90%的平民慘遭種族滅絕,蒙古帝國在四川進行大屠殺造成的災難更是觸目驚心。在蒙古軍入侵之前,四川人口至少有1300多萬人,而在蒙古軍屠殺后竟然不滿80萬人。例如,南宋時期的四川四路,包括今陝西所屬的大安軍、興元府、沔州、洋州、金州,甘肅所屬的天水軍、西和州、階州、成州、文州,其戶數從蒙古入侵前1175年的258萬(估計數,包含上述陝甘兩省地區),減至戰後1290年的15萬(估計數,包含上述陝甘兩省地區),人口減少到1/15……


  蒙古人在征服過程中,熱衷於實施大範圍屠城;在征服之後,蒙古人瘋狂實施民族壓迫政策。換而言之,元朝的統治必然是絕對是不符合民心的,除非草民腦子有病,受虐狂沒得治,被了蒙古變態們虐出了快感。不過絕大多數人民確實真的沒有病,那就必然會揭竿而起。忽必烈1271年建立元朝,從1276年至1367年起元朝境內就多次發生大規模民變,每隔一二年就發生一次。但是,不得民心的蒙古人屁股就是穩穩坐著,粉碎了一次次的各種起義,宋人,南人,漢人,金人,幾乎所有的抵抗力量都被蒙古大軍碾壓的粉碎。夫暴元者不得人心,然反元者皆亡。直到若干年後,蒙古大軍又一次內訌了,四大汗國開啟了混戰模式……華夏大地上,蒙古軍主力被自家兄弟消耗殆盡,這或許才是元朝能夠結束的真正原因。


  1368年,蒙古征服者終於被明軍趕出中原。從1271年元朝建立,到1368年惠宗出逃,足足接近一個世紀。蒙古野蠻人野蠻暴虐的統治下,可憐的被征服者至少是經歷了三代人。如果不是蒙古軍主力毀於內訌,也許他們的壓迫式統治會延續到工業革命之後。


  毫無疑問,蒙元是一個沒有絲毫道理可講也沒有任何人性的強權,這廝也絕對不會得人心。從建國開始就天天有人起義的非主流蠻人王朝,居然穩坐中原天下一個世紀,征服並統治知書達理的文明人。由此可見,民心的作用絕對沒有儒家宣稱的那麼重要;而面對擁有足夠實力的強權,民心這一因素本身能否有作用都值得懷疑。


  韓國電影《鳴梁海戰》裡面某膽怯難民說了句實話,「沒敢跟著你們鬧的時候受壓迫受剝削吃不飽,只能勉強活著,但這樣也比跟著你們有生命危險好啊!」面對不得人心的倭寇,多數草民的選擇是苟活。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心的不一定得天下,不得民心的也不一定得不到天下。得民心只是得到天下的一種途徑,是在沒有其他資源時可以利用的一個武器,但真正起關鍵作用的還是軍隊。


  這場波旁帝國的災難似乎再次印證了這一點。數百年歷史的波旁帝國實際是因首都巴黎的帝國軍倒戈而滅亡的。要知道沒有軍隊支持和參與,在這熱兵器時代,這些革命激情四溢的下層草民們恐怕只能是橫屍街頭。政局混亂的第一共和國倚仗軍隊立國十年,即使徹底沒了相當一部分民心,「有兵在」,這國還是很穩。最後,因為忠於第一共和國政府的軍隊不敵多國部隊干涉軍,第一共和國滅亡,另一新國家在外軍協助下順利建國。


  歷史上,決定歷史的,不是民心,而是軍隊,也只能是軍隊,當下的文明時代更是如此。不過你可能又要笑了,馬上用最近的土耳其政變作為反例,可這次失敗的軍人政變正是由於軍隊自己的原因才會失敗。土雞的軍隊心理素質太差,沒有投入足夠的力量,甚至連一切政變軍人必須要有的決死精神都不具備。這些土耳其叛軍或許武器裝備能算是精良,卻有一顆脆弱的玻璃心,天使一樣的軍人。所以,他們的結果,「有槍的成建制正規軍居然被沒武裝的暴怒老百姓打敗,這種軍隊留著也是一堆無用的垃圾,活該被清洗。」


  那時那地,曾經是中央大陸王牌陸軍之一的前波旁帝國帝國軍,那時的巴黎第一共和國國防軍,似乎也同樣進入垃圾狀態。幾百年來,這支軍隊一直是宣誓效忠國王,那時已經有段日子沒國王了,議會政府的議員們人太多、換的太勤,軍隊也不知道效忠誰。其實就連聽誰的命令,該不該聽命令,該怎樣執行上級命令,這些在其他軍隊中不可能是問題的問題,在這支軍隊中卻成了重要問題,也是關乎基層官兵自身存亡的首要問題。


  WHY?Because他嘛的革命。


  由帝國軍轉換為國防軍后,這支軍隊的靈魂就已經不存在了,接下來革命者的工作就是切割那具軀殼。


  在一次次各種內部鬥爭中,這支昔日王牌軍隊的中高級指揮官和大部分參謀機構也已經不存在了,或者說軍隊的中樞神經系統已經被所謂革命完全破壞了。由於沒有絕對可靠的高級將領,議會一步步拆散了軍隊,一盤散沙的議會在分裂軍隊上態度和目標反倒是空前一致。帝國軍最高司令部沒了,總參謀部沒了,地方軍區司令部沒了,各級軍團也被撤銷了。軍團下轄的軍一度成為國防軍最大建制,這也是能有效作戰的最小軍事集群了,可議會依然意猶未盡,軍級建制也沒有留下。最終,波旁帝國大軍被拆分為若干各種師級建制,只是在某些重要地段的軍級守備司令部被保留下來。


  師級團級基層部隊的情況師級團級部隊的指揮官都是由火箭提拔的積極分子擔任,甚至還有相當一部分部隊是外行指揮內行,理髮師團長,廚師師長……注意,他們在擔任軍隊職務之前一直是理髮師或廚師……


  外行指揮內行,不僅僅發生在軍隊上,軍隊的後勤供應和軍工生產體系也是這樣。


  就這樣,昔日的中央大陸王牌軍隊悲劇了。


  要了解這支軍隊,我們來回顧一下這支軍隊的前身,曾經的波旁帝國陸軍。


  依據B世紀90版的《白洋民主聯邦陸軍常備軍編製條例》規定,白洋聯幫陸軍以軍團為獨立的戰役集群,軍隊基本戰略單位是師級編製。軍團依據任務及駐防地域由不同種類和數量的師級編製構成。


  軍團屬陸軍師下轄兩個步兵旅、騎兵、炮兵各一團,工程兵、輜重兵各一營。


  其中步兵旅每旅下轄2個團,1個3連18門制57毫米小步兵炮炮營。


  步兵團,每團轄3個步兵營,1個機槍連(8挺11.43毫米馬克辛原理重機槍),1個小炮連(8門60毫米手持小炮,類似於單發榴彈發射器);每營轄4個步兵連,連轄有三個步兵排,每排一個小炮班,40毫米手持小炮一門(類似於單兵榴彈發射器),每班通常有2支11.43mm衝鋒槍,營以下編製無機槍火力。全團官兵約2700人。


  騎兵團,分為甲乙兩種,甲種團由6個騎兵連組成,乙種團由4個騎兵連組成,視駐地的情形而定。甲種團,全團共有戰鬥兵672名,另有勤雜兵447名,備補兵81名,戰馬792匹。乙種團占絕大多數,每團戰鬥兵448人,戰馬528匹。各團均為純野戰衝擊型騎兵團,沒有重武器,騎兵裝備有卡賓槍和衝鋒槍,可執行偵查護送任務。


  師屬炮兵團炮兵團下轄兩個18門制野戰炮營,一個18門制山炮營。均為75毫米山野炮,全團共計有炮54門。


  每師官兵大約兩萬餘人,戰時算上配屬的輔助部隊能到24000人。


  每個主力軍團或戰備值班軍團通常有3個陸軍師構成。內地的非戰備值班軍團只有兩個陸軍師。聯邦陸軍有三個主力軍團,番號分別是第一軍團,第五軍團,第六軍團。


  標準型炮兵師,下轄兩個炮兵旅,一個輜重旅。每師4個炮兵團,團轄3營6個6門制炮兵連,每團共編壓制火炮36門,全師火炮144門。通常為105毫米輕型榴彈炮。按照標準編製每個軍團有一個炮兵師,但只有主力軍團編有炮兵師。全軍炮兵師共計5個。兩個屬於獨立師,戰時配屬某軍團。


  獨立陸軍師,團以上編製同軍團屬陸軍師。團以下,炮團少了一個炮營,步兵團沒有機槍連。


  獨立重炮旅(副師級級別),一炮兵團,一輜重旅,裝備36門150毫米榴彈炮。這種口徑火炮購自國外,價格不菲,數量較少,這種旅全國只有兩個。戰時配屬重點部隊。


  獨立混成旅(副師級級別),白洋聯邦陸軍一種特殊的靈活編製。混成旅的編成也各有不同。一般來說,混成旅下轄有步兵2至3個團,騎兵1個連至1個營,炮兵一到兩個營,工兵、輜重兵1個連。混成旅通常編有一到兩個3連12門制野炮營(75mm)。編製小一些的有六千多官兵,多的則超過萬人,從兵種組成上可以看出,混成旅具備戰鬥、戰鬥支持和戰鬥勤務支持全方面功能,可以獨立承擔作戰任務。


  獨立坦克旅,這是白洋聯邦軍專業的坦克戰部隊和衝突破口的坦克部隊,裝備本國仿造的當時世紀先進水平的輕型坦克。旅轄一個坦克團,一個步兵團,一個維修大隊,一個工兵大隊,一個輜重大隊。坦克團轄兩個坦克營,每營坦克58輛,有一個7輛坦克的營部排,三個連,每連17輛坦克(5車一排,15車一連,外加連長副連長指揮坦克2輛),全團共裝備坦克116輛。仿德國編製啊,按理說,當時該國的裝甲戰理論水平應該不比蘇聯和德國落後。


  獨立裝甲旅,裝甲團兩個,輕便炮兵營一個(75野炮18門),每個團三個裝甲大隊,6個裝甲中隊。每個裝甲中隊有5輛重型坦克、6名軍官和170名士兵。外加維修輜重團一個。全旅坦克30輛。這時候居然就知道機械化部隊多兵種協同了。


  獨立裝甲步兵旅,裝機步兵團兩個,維修輜重營一個。每團,裝甲步兵營兩個,每營裝甲車42輛,戰鬥步兵400人;裝備重型坦克的裝甲大隊一個,下轄兩個裝甲中隊。


  上面各種部隊的編製顯示白洋聯邦軍的基本戰術單位的兵種合成是到位的,甚至在某些部隊兵種合成戰術認知上接近了二戰蘇軍的水準。尤其是炮兵師和重炮旅這種編製,說明該國對大炮兵主義的理解和應用還是十分到位的。


  從上面的步兵團級基層編製可以看出白洋聯邦軍對炮兵極為重視,小炮配到了排上,獨立師屬步兵團不要重機槍也得要小炮,營以下火力居然沒有機槍。為都是啥捏?


  是不是李中堂的那句「太貴了」?絕對不是。不過,重機槍確實比小炮貴,輕機槍可能也要比40mm小炮貴些。機槍機槍噠噠噠打,子彈消耗那是嘩嘩的,花錢肯定也多。但絕不是買不起花錢多的原因。


  在白洋民主聯邦陸軍眼裡,炮要比槍好的多,能轟掉碉堡火力點的小步兵炮絕對要強於只能壓制步兵的重機槍。另外,白洋民主聯邦大量裝備了簡化版湯姆森衝鋒槍和大口徑卡賓槍,每班兩支衝鋒槍,其餘都是半自動卡賓槍,不缺自動火力。這仿M1921式「芝加哥打字機」被中國人俗稱「衝鋒機關槍」、「手提機槍」,連排級部隊似乎真的用不著班用輕機槍,團里的重機槍甚至都顯得多餘。因認為重機槍這一武器純屬雞肋,部分野戰部隊甚至取消了重機槍連建制。


  機關槍總是在國內軍盲導演拍的戰爭片中充當重要角色,「老兵怕機槍,新兵怕大炮。」這一所謂軍隊格言也給人留下了印象深刻,但這裡,我告訴大家火炮才是真正統治戰場的武器。形象一點說,大規模戰爭(不是幾個散兵游勇的混戰也不是特種作戰)就是拼大炮拼重武器的戰爭。美國學者梅爾在《一戰秘史》一書中說:「大炮殺死的人比輕武器和空襲殺死的人要多,比其他任何武器殺死的人都要多,這種情況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也有可能是最後一次。在大戰的後期,大炮的優勢被充分發揮,機關槍失去作用。沒有大炮,步兵既不能在進攻中取勝,也無法在防守中不敗。」於是就形成了「炮兵征服,步兵佔領」的新作戰模式。大炮成為戰場上勝利女神的代言人。


  白洋民主聯邦軍炮兵與當時多數國家相比,至少在編製上要先進的多,採用當時在國際上都少見的18門炮的炮兵營編製(白洋聯邦常備軍的炮兵營採用3連每連6門的編製)。18門炮的炮兵營編製與當時各國普遍採用的12炮製炮兵營比起來火力更加兇猛不提,單就火力打擊速度來看要比12炮製炮兵營,尤其是當時採用3連4炮製的西魯帝國陸軍要快要猛。尤其是液壓彈簧管退位速射炮(簡稱退管炮,現代火炮幾乎都是這一模式)大量裝備白洋聯邦陸軍后這一效果更加突出。


  具體武器裝備上,自產仿德式克虜伯75毫米炮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各部隊的野炮均為克虜伯75毫米炮系列(克虜伯原裝野炮,自產仿造克式野炮),山炮則為克虜伯14倍75毫米后裝管退炮系列(仿造原裝都有)。而且還有一點很值得稱讚,當時各部隊火炮的裝備數量,每師54門山野炮滿編,這點是西魯帝國陸軍全軍任何一支軍隊所望塵莫及的。


  整個陸軍只有72門克虜伯150毫米重榴彈炮,雖然不多,但編為兩個旅集中使用,殺傷力確實驚人。直到今天,任何國家的軍隊都很難抗住這樣的火力。


  白洋聯邦軍步兵團級支援火力使用當時流行的輕便步兵炮,炮兵隨時可以出現在需要的地方。營級連級也有炮兵火力,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聯邦軍有了團以上建制的坦克部隊和機械化步兵部隊。她的坦克可以算是集中使用的,還有編製內專業負責跟坦克協同作戰的步兵。


  獨立坦克旅全部裝備仿製的德國LKⅡ坦克。


  LKⅡ坦克的戰鬥全重為8.5噸,乘員3人,裝1門57毫米火炮或2挺7.92毫米機槍,動力裝置為「戴姆勒一賓士」型5缸汽油機,最大功率為60馬力(44.1千瓦)。坦克的最大速度為16千米/小時,最大行程為65千米。車體為鋼板鉚接結構,最大裝甲厚度為14毫米。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仿製的坦克上還裝上了無線電台,成為世界上最早裝上無線電台的坦克之一。


  白洋聯邦軍裝甲旅和裝甲步兵旅的坦克全部是仿造普魯士A7V坦克,並加以改進的產物。每個旅只裝備一種基本型號坦克,其餘坦克由此型號改進,便於維護和後勤供應。


  A7V坦克基本型武器系統,可以用「一炮六槍」來加以概括。坦克上的主要武器是1門57毫米低速火炮,身管長為26.3倍口徑,1504毫米;火炮全重為193千克。炮彈的彈藥基數為180發(后增加到300發!),堪稱是又一項「世界之最」。火炮的高低射界為±20度,方向射界為左右各40度。發射減裝葯彈時的初速為395米/秒,射程為4000米;發射全裝葯彈時的初速為487米/秒,最大射程為6400米。


  輔助武器為6挺「馬克沁」7.92毫米重機槍,車體兩側各2挺,車體後部2挺,彈藥基數為18000發,由12名乘員來操縱這6挺機槍。不妨說,機槍在當時起到主要武器的作用。由於有「一炮六槍」,其綜合火力性能要優於英國的Ⅰ型和Ⅳ型坦克。A7V坦克的整個車體為鉚接結構,但是,它只採用普通鋼板,不是裝甲鋼板,其抗彈性一般。前甲板的厚度為30毫米,側甲板的厚度為15毫米,底裝甲為6毫米。作為對比,英國的Ⅰ型坦克的裝甲厚度只有6~12毫米,也是普通鋼板。看來A7V的防護性能要優於Ⅰ型坦克。A7V坦克的火力較強,防護性能也不錯。在戰鬥中,發生過英國的Ⅳ型坦克以3發炮彈命中一輛A7V坦克的事件,但那輛A7V坦克仍能繼續戰鬥。


  白洋聯邦主要裝備的是這種坦克的改進型,「三炮頂槍」,三門57毫米火炮,頂部旋轉機槍塔。這一產品顯露出白洋聯邦軍對炮兵火力的重視,炮確實比機槍更有威力。


  在這種武器的具體使用上,白洋聯邦仿照普魯士人把A7V坦克編成若干個坦克小隊,每個坦克小隊有5輛坦克、6名軍官和170名士兵,5輛坦克加一個連的步兵,步兵坦克協同作戰。這點值得稱讚。不過步兵比例有些高。


  輕武器方面,白洋聯邦軍更為超前,甚至有些當代軍隊流行的武器配置理念。


  從上次換裝開始就全軍盡量執行同一個口徑標準,在那個時代頗有些現代後勤系統工程的味道。這也確實給彈藥生產商提供了方便,只需要製造同一種口徑的兩種子彈,已經極大的降低了成本。聯邦還放棄用量較少的手槍彈國產,國內軍工廠只生產中間威力型槍彈,這可以說是比較經濟學在軍工領域的成功應用。


  重機槍,全部是11.43毫米大口徑馬克沁原理水冷式,使用11.43mm中間威力槍彈。


  單兵步槍(更類似於卡賓槍),11.43毫米,外形類似M-1卡賓槍及其改進型,可半自動射擊,後期型號可連發,使用中間威力型槍彈,有效射程450米。


  輕機槍,沒有裝備,有衝鋒槍重機槍,這貨顯得多餘了。為便於後勤供應,果斷省了。


  衝鋒槍,仿11.43mm湯普森衝鋒槍,但改為發射中間威力型槍彈。40發或100發彈鼓供彈,有效射程350米,威力巨大。


  手槍,口徑11.43mm,勃朗寧大威力,就是至今仍在使用的M1911,使用進口手槍彈。


  手榴彈自然是仿造M18式長柄手榴彈,也就是久負盛譽的M-24了。


  手雷貴又扔不遠,所以沒有裝備。


  後來,因為重機槍過於笨重行軍不便、價格昂貴、結構複雜不宜維護、在聯邦軍眼裡性價比遠不如火炮等諸多原因致使多數部隊都不願裝備重機槍。B世紀98年,在聯邦軍總司令部裝備司和編製司一致同意下,取消了團屬重機槍連的建制。此舉順應基層官兵心愿又降低了裝備採購支出,全軍上下都很滿意。


  步兵裝備似乎簡化了太多,不過總體上還是能滿足當時作戰需求的,後勤也很輕鬆。商人都是會算計的,何況這國的領導是做了上千年買賣的商人,人家懂得少花錢多辦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