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那些年》(三)
在AWM官網,《那些年,我們一起》下面的評論也越來越多,置頂的是一條五星評分的長評。
《那些年,我們一起》
「青春是一生都無法治癒的傳染病,即便到了耄耄之年依舊如此。難以忘卻的青春、無法割捨的校園愛戀、過剩的男性荷爾蒙、好好學習的清純女學生,但是當時光回溯,鄭辰宇與安允晶再一次相遇,我們發現這個真誠的故事無論是對主人公還是對每一位觀眾而言都那麼重要,在安宇昔導演個人化的青春書寫中,影片映照出我們每個人熟悉的自己的影像,進而迸發出觀眾對青春的集體感懷。
作為青春片,《那些年》所專註的始終是具有共通性的青春情感,所以能夠在韓國、台灣、香港和內地先後引發大規模熱潮。無論是熱血兄弟還是青春初戀,所指向的都是對青春的膜拜和讚美,那些青春朦朧的愛戀、感傷和困惑,單純而直接地點綴其中,沒有刀光相向的殘酷物語,有的是小清新里積極健康的心態,就像影片里的安允晶那樣單純向上。不過完全將影片歸為「小清新」的行列顯然有失偏頗,鄭辰宇們時常脫口而出的「污言穢語」,在一向講求清新風格的青春片里,這些標準的重口味場景可謂兇猛異常。但是,恰恰是對重口味的自信且合理地運用,才使影片脫離了單純溫情催淚的清新,這完全是自信爆棚的安宇昔才敢做的事情。小清新與重口味完美結合在一起,你很難將兩者嚴格區分開來,觀眾既為小清新所感動,也為重口味會心一笑,兩者的結合,共同導向溫暖的記憶,引發觀眾的青春感懷。
在兄弟友情與校園愛情之間,影片顯然更專註於後者。主次分明的敘事線索有效地將觀眾情感引導向鄭辰宇與安允晶的戀愛故事。愛情是永恆的主題,卻也最容易走向俗套。其實,《那些年》中的愛情同樣是由一些俗套情節組合而成,好學生與壞學生總會被捆綁成一對一的互助小組而後漸生情愫,壞男生總會變著花樣以自虐的方式討女孩歡心,還總是出現偶像劇一樣的台詞和互打互鬧的場景。不過安宇昔卻成功的化腐朽為神奇,將俗套情節變成整體敘事中錯落有致的組成部分,在音樂、鏡頭、台詞烘托下的純美情感,成功地引發共鳴。
其實不論是安宇昔還是觀眾,都很難清楚的形容校園愛情的模樣以及它為什麼能夠發生,就像鄭辰宇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把英語課本拿給安允晶而不是看她當眾出醜一樣。對鄭辰宇來說,愛情就是把原本無聊的生活變得不無聊。不過當後背漸漸習慣了那些年男女生獨特的打招呼方式時,他才發覺努力用功讀書已經變成了一件非常熱血的事情,而原因就是那沒說出口前曖昧的情感。鄭辰宇好像永遠都不會成熟,他以為打架最能夠展現男性魅力,最能夠博得女孩的喜愛,安允晶討厭他這種自以為是的幼稚,但又很難否認安允晶喜歡的正是這份無所畏懼的幼稚。婚禮上,安允晶對鄭辰宇的幼稚說:一定要。
婚禮段落給那些年的青春畫上最完美的驚嘆號,也使影片抵達情感高峰。鄭辰宇和安允晶沒有像俗套的偶像劇般走到一起,他也沒有以伸腳絆新郎的方式證明自己的愛。新婚快樂,我的青春,原來愛一個女孩,你會真心真意祝福她永遠幸福。不過,到底我們還是更相信美好,那盞悠悠飄去的許願燈,去向了另一個時空里,在那裡,寫好了的一問一答成為誓言,永遠在一起。」
在這個長評後邊也是跟評無數。
蒼岩:
「大神,我是來膜拜大神的!」
寂家流雲使:
「那些年,不同的故事,一樣的青春。
昨天看了電影,看到鄭辰宇親新郎的時候全場爆笑。
接著電影就回放男女主角點點滴滴的回憶。
頓時就哭了。
好希望他們在一起。」
最近萌CP:
「一切都是青春的顏色。
愛情這種東西,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走。
人生很多事情本來就是徒勞無功的。
我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讓這個世界因為我有一點點不一樣。」
一口違心:
「有新意有誠意,有笑點有淚點,熱血與柔情的結合。也許多年後我會忘記這電影講了什麼,但是不會忘記當時的感動。
從裡面的那種小清新足以吸引很多人,勾起很多回憶。總是會想到鄭辰宇說:我就是那麼幼稚,才會追你那麼久。聽著這種話會莫名墜入一種時間的洪流。」
水與流年:
「青春彷彿因我愛你開始。」
CLCA:
「人生總有很多事是徒勞無功的,好喜歡這個伏筆。」
非常想學游泳的貓:
「最難忘的,原來最簡單。」
卷甲:
「尼瑪,看影評都看哭了的人真心傷不起!」
葉勝云:
「為什麼韓國的影迷7月份就可以看,大陸非要等到8月20號!羨慕嫉妒恨!
為什麼韓國的影迷7月份就可以看,大陸非要等到8月20號!羨慕嫉妒恨!」
蘋果樹下的小河:
「每個男生的心中,都有一個安允晶。在那17歲的光景里,像一張白紙的兩面,正面寫著你所有美好的憧憬,背面寫著可惜不是你的遺憾。每一次看見影評里署著你的名字,總是趕緊打開,生怕遺漏過那些沒有撩撥的心弦。一如既往,還是如此美好。
恆影之手:
「鄭辰宇吻新郎的那場戲,確實是全場爆笑,卻偏偏點到了我的哭點。看著就覺得心酸,哭得都發出聲來。
是如何的愛才會這樣想接近。
命運就是這樣會開玩笑,是不是那時候看到孔明燈的另一面,一切都會不一樣?」
耀武01:
「終於看了最近火爆到不行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院幾乎清一色全是年輕人,大部分是學生,或者有些像我一樣看似不老,實際上已經步入」后青春期」的觀眾。雖然年齡有些落差,但所有人的笑點和哭點出奇一致,因此我完全能理解為何這部看似平常的青春電影,竟能在5天創下破200萬的驚人票房。它沒有令人意料之外的情節,也沒有風花雪月浪漫到不行的求愛攻勢,有的只是一個幼稚男孩對一個女孩多年堅持的情感過程。
腦海中不斷出現鄭辰宇對安允晶說:「我就是幼稚,才會追妳這麼久。「
就是這樣的幼稚,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從不再幼稚也不能幼稚的現實中,隨鄭辰宇進入另一個能隨心所欲的平行時空。
那裡,有我們曾經幼稚的青春;青春里,有與我們攜手共度的死黨;和死黨形影不離的歲月里,有我們共同心儀的男孩和一起追的女孩。我們深深喜歡的,其實是當時儘管傻氣到底也要理直氣壯幼稚的自己;以及和自己一樣傻氣,卻總在關鍵時刻心甘情願陪自己失落的同伴。
鄭辰宇的平行時空存放著我們摯愛的「青春「,當以為早已遠行的青春翩然出現在眼前,你不會以」好」或」不好」來看待,只會以」喜歡」或」不喜歡」等情感辭彙來描述。就像這部生動自然的青春紀實電影,它不僅是安宇昔的青春,鄭辰宇的青春,安允晶的青春,它同時也是每個人的青春。
我的青春,雖不完美,但我很喜歡;也因為它並不完美,才更顯真實可愛。
在我眼中,「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一如我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