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天下大亂
蘇雲對外界的反應早有估計,一到宛城就住到廄置里不再冒頭,還特地囑咐了驛卒不見外客。
直到劉玄的諭旨送到,蘇雲和鄧禹交流了一下眼色,整理好衣裝獨自進了宮。
太監把他引進了偏殿,除了劉玄,朱鮪、李松、王匡和李通也在殿中。
「罪臣劉秀拜見陛下。」蘇雲一進門就跪倒在地。
朱鮪和李松本以為蘇雲進來會對劉縯之死興師問罪,已經想好了應對之法,把他也牽連進去,想不到對方一進來就擺了如此低的姿態,一時有點措手不及。
「你何罪之有?」劉玄也感到有點意外,順著他的話問道。
「臣領兵在外,未能規勸兄長,以至於犯下忤逆之罪,還請陛下責罰!」蘇雲低著頭誠懇地說道。
「劉將軍還真是有自知之明,劉縯罪該萬死,你現在想要撇清關係嗎?」李鬆開口發難。
「臣有罪,不敢推諉。」蘇雲一副任打任罵的樣子。
「你就不為你兄長辯解幾句?」劉玄問道。
「陛下既然作此決定,必然有陛下的考慮,臣沒有任何意見。」蘇雲一臉認真地答道,這馬屁拍得簡直喪心病狂了,可是劉玄非常受用,微微點了點頭,「眾卿有什麼看法?」
「劉縯仗著軍功,目中無人,忤逆犯上,罪不可赦,劉秀作為他的親弟,自然也難逃其咎,陛下斷不可法外容情!」朱鮪根本不願放過劉秀。
王匡當初被蘇雲羞辱,自然恨不得他早點死,也附和道:「有其兄必有其弟,絕對不能放過他!」
李通與劉氏兄弟關係一向很好,劉縯之死已經讓他痛心疾首,現在看到這些人還想斬草除根,連忙說道:「劉縯一事已了,現在再牽連他人實在不該,況且劉將軍在昆陽立有大功,不賞也就罷了,還要治罪,未免會讓眾將士心寒啊。」
劉玄沉默良久,這才緩緩對蘇雲說道,「劉秀,你覺得呢?」
「臣是陛下的臣子,一切由陛下定奪。」蘇雲把頭俯到了地上。
「嗯。」劉玄對他的回到很是滿意,「劉將軍有此覺悟,很得朕心,劉縯之事確實於你無關,既然你來了宛城,不如就留在這裡,為朕效力。」
「臣願聽陛下差遣。」蘇雲又拜。
「萬萬不可啊!怎能讓他逃了責罰!」王匡根本咽不下之前受的氣,焦急說道。
劉玄面色一沉,「君無戲言,王大人是要質疑我嗎?」
王匡這才反應過來,劉玄早就不是那個唯唯諾諾的傀儡了,他剛才一著急連敬語也沒帶上,連忙告罪道:「臣不敢。」
「哼!」劉玄冷哼一聲,心中更是堅定了必須留著劉秀,不然沒了制約,王匡一系的勢力定然大漲,他親自走了下來,扶起蘇雲,和顏悅色地說道,「愛卿一路勞頓,先回去歇息吧,過得幾****命人整理個府邸賜予你,以後我們多多親近。」
蘇雲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連連謝恩,這才出了偏殿。
「媽的真是噁心死我了。」看到無人跟來,他大鬆了口氣,剛才他的一切姿態都是和鄧禹事先商量好的,為的就是示弱與敵,讓對方沒有治罪的借口,這一招果然湊效了。
此時殿中王匡和李通已經退下,只剩下朱鮪和李松,這兩人是劉玄一手提拔上來的班底,想必之下更受他信任。
朱鮪首先說道,「那劉秀一看就不是易與之輩,雖然口上說得漂亮,未必真心信服陛下,今天把他放走,很可能會放虎歸山。」
李松卻不以為然,「他如果是聰明人,直接在昆陽反了豈不是更好?我看他只是個膽小之輩,早已被陛下的氣勢震懾,斷然不敢再生二心。」
劉玄擺了擺手,「我把他留在宛城,就是奪了他的兵權,不管他有沒有二心,都翻不起什麼浪花了,現在劉縯的風波還沒過去,實在不宜再生事端,況且留著他也是為了制衡王匡之流。」
「一隻聽話的狗,比死人更有用,不是嗎?」
偏殿里響起劉玄得意的笑聲。
就這樣,蘇雲暫時逃過了一劫,在宛城落了腳,沒過幾天,劉玄果然命人送來一張地契,一座頗為豪華的宅府,還有一份言真意切的諭旨,上面都是些施以恩澤的鼓勵,蘇雲看了一眼,隨手扔給了鄧禹。
「我們的計劃可以開始了。」鄧禹笑道。
先不管宛城的風雨欲來,昆陽一戰的後遺症開始顯露。
新軍四十多萬大軍出征,只有不到三十萬逃回長安,這個消息讓王莽的新朝聲威大損,一時間各地的郡縣紛紛揭竿自立,亂世終於全面開啟。
在北方,出現數十支起義軍,有銅馬部、青犢部、上江部、城頭子路部等。在南方,有張霸在南郡的起義、羊牧在江夏的起義、秦豐在南郡的起義、王州公在廬江的起義。這些義軍人數不等,少則數千,多則數萬。
但是論勢大,綠林軍一時風頭無二,不少州郡都倒向了劉玄,更始政權的版圖擴大了一倍,吞下了湖北、河南等地。
長安城,王莽的怒火已經直衝天際,他實在想不到自己的大軍為何連小小的昆陽都沒有辦法拿下,還被殺得鎩羽而歸,這是他絕對不能容忍的。
「陛下,如今天下大變,形勢難以挽回,好在朝廷根基還在,後事可圖,為今之計應該堅守陽關,抵禦賊軍對長安的覬覦,這些賊人不守禮法,必然自相殘殺,我們只要坐山觀虎鬥,等到他們精疲力盡再出關剿賊,必然可以一戰定之。」大將軍哀章說道。
「你是想讓我做縮頭烏龜?那我大新朝的臉面何在!」王莽怒道,他這些年開疆拓土,好不威風,剛想好好享幾年皇帝福,就趕上國內大亂,怎麼能甘心。
「陛下,賊軍現在勢頭太猛,在他們的蠱惑之下那些亂民都忘記了陛下的恩德,只要天下大亂,他們自然會念想陛下的好,到時候我們必然事半功倍。」王邑經過昆陽一戰,已經嚇破了膽,叫他再去打仗他可不樂意,也在一旁相勸。
「你還有臉說!要不是你,現在我已經可以拿那些賊軍的人頭斟酒了!」王莽氣從心來,王邑逃回長安以後,他一怒之下治了他的罪,把他丟進了大牢。
可是這些年來被王邑服侍慣了,這個傢伙察言觀色的本領別人可替代不來,又花了重金收買了後宮,天天吹枕頭風求情,結果沒關上幾天又官復原職。
王莽現在異常煩躁,現在的他早已經沒有了雄心壯志,甚至埋怨老天為什麼讓他穿越到這個朝代,要是去到個盛世,直接坐享其成,天天醉生夢死豈不是更好。
可惜這不是遊戲,不能讀檔重來啊!
這時史皇后收到風聲過來勸慰,「陛下不要再怒了,臣妾和姐妹們已經準備好了酒席,為陛下除晦。」
王莽的臉色這才好轉,人生在世,聲色犬馬才是王道,他現在急需麻痹自己,什麼綠林軍、什麼劉秀,這些人要是懂的什麼叫生活就不會那麼折騰了。
「就按你們說的辦吧!但是給我看緊了,要是再讓賊軍攻進關內,定斬不饒!」
王莽拋下句狠話就和史皇后回了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