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大明逍遙行> 第九十七回 秘籍丟失

第九十七回 秘籍丟失

  顧驍楠一見機會來了,趕忙召喚玄明開道,只要是官兵擋在前面,便立刻被打死打傷無數,眾人趕忙跟在顧驍楠與玄明身後,青岩在最後面用「赤焰火烈」斷後,就這樣,顧驍楠等人再次從汝南侯梅思祖的眼皮子底下逃走了,進了深山,使得汝南侯梅思祖的官兵根本就跟不上來,遠遠的被甩在了後面,進了深山,梅思祖看到冥王被擊殺,自己的兵將死傷無數,勃然大怒,但是卻毫無辦法,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顧驍楠等人逃離。


  昕瑤一邊走一邊說道:「這裡我的道路熟悉,大家跟著我走,我們要在天黑以前離開大望山,明天就可以到達黃陵了」。大家一聽這才有了精神頭,趕忙拿著剩下的行李,跟著李昕瑤和青岩,把梅思祖的兵將儘快甩掉,一瘸一拐的走向了黃陵的方向。


  大家一邊走一邊回憶著剛才從水道里遇到巨蟒到滿地的蜘蛛,還有那潛在水裡的血妖和汝南侯梅思祖的官兵,心有餘悸。這時,雪喬挽著顧驍楠的胳膊說道:「師兄!剛才真是太玄了,這血妖是如何找到我們的啊?」


  顧驍楠說道:「天書中記載,這魔族共有九法王,十八魔,十八妖,三十六靈,冥法王是九大法王之首,精通玄學妖術,可以預測未來,可以算出我們的位置,而且魔功深厚,今日若不是有青岩與玄明在,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這回好了,我們三人聯手將他除去,他們就再也不能算出我們的位置了。」


  道衍說道:「此番有驚無險,我們再次逢凶化吉,此乃祥照啊!」


  燕王說道:「這汝南侯梅思祖跟著我們甚是緊,剛才要是將他除去就好了。」


  洪玉堂說道:「王爺放心!沒有了那血妖指路,他們就如同廢人一樣,奈何不了我們,原來那血妖有如此手段,怪不得我們的行蹤總會讓他們先知。」


  昕瑤說道:「這回真是給大家添麻煩了,他們竟然能夠埋伏在大望山的水道裡面,真是讓我沒想到。」


  小郡主趕忙說道:「昕瑤!這和你有什麼關係啊,這回幸虧你帶路,我們才能來到這,不必自責,這回你看到了那血妖的厲害了吧?」


  昕瑤點點頭說道:「恩!這些血妖確實是厲害,幸虧有天武和玄明。」


  雪喬笑道:「還有青岩!」


  昕瑤也笑道:「對!還有青岩!」


  苗震也說道:「是啊!等到了黃陵,還得依靠青岩的本事呢!我們才能安全的下到地宮,找到天魔的軀體。」


  青岩說道:「大家就放心吧!我們這一路上,幾經磨難,終於走到這裡,我們就快到達黃陵了。」說罷,大家一路走,一路聊。跟著李昕瑤,一直穿過了茂密的樹林,繞過了幾道小河,終於走出了大望山。


  大家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顧驍楠等眾人便繼續跟著昕瑤來到了房山的黃陵腳下。一來到黃陵,顧驍楠立刻感慨萬千,因為他上一次來到這裡就是在穿越到大明的武當山之前的那一天,顧驍楠依然記憶猶新。那天是顧驍楠來到NA市S大學的第一個中秋節,屆時四方百姓雲集,進香祭奠;各種民間花會,爭相登山獻藝。那日山上熱鬧非凡,山間小路兩側,各類活動層出不窮。而此時,他的心緒立刻再次回到了大明。因為眼前只有深山,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


  雪喬忽然拉著顧驍楠的胳臂說道:「師兄!你為什麼發獃啊?好像你來過黃陵似的!」


  顧驍楠笑道:「呵呵!沒有了,只是很好奇,我們走吧!」說罷,顧驍楠也拉著雪喬的手,一同跟著李昕瑤與青岩登上了花崗岩石階抬。昕瑤與青岩在前面帶路,顧驍楠與眾人都跟在後面。


  昕瑤回頭說道:「這裡便是橋山,山上就是軒轅台,黃帝的陵寢就在上面了。」


  洪玉堂也感慨萬千說道:「十年沒有來軒轅台了。」


  顧驍楠問道:「洪伯伯!當年你們就是在這參加的軒轅台武林大會嗎?」


  洪玉堂點點頭說道:「是啊!當時少林與武當號召召開武林大會,江湖上各門各派都提議到這軒轅台一較高下,其實目的便是為了尋找寶藏與天書,可是今日誰又能想到,這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啊!讓你機緣之下得到了天書與《軒轅寶鑒》。」


  顧驍楠笑了笑,摸了摸身上的天書與人皮秘籍。忽然顧驍楠大驚失色。洪玉堂趕忙問道:「天武!怎麼了?」


  顧驍楠趕忙站定,仔細的摸著身上的每一個口袋,說道:「糟了!人皮秘籍不見了!」


  雪喬幹嘛說道:「師兄!你都找遍了嗎?怎麼會丟失呢?」


  顧驍楠仔細的想把秘籍丟在哪了,可是就是想不起來。


  玄明說道:「是不是昨天打鬥中遺失了?」


  顧驍楠想了半天說道:「可能吧!」


  道衍問道:「算了吧!天武!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隨遇而安,也許這些都是上天的安排,玄明當初不也是撿來的神功秘籍嗎?」


  顧驍楠聽道衍大師這麼一說,便安心了不少,他趕緊摸摸天書,依然還在,而黃陵的地圖在青岩的手上。


  眾人安慰了顧驍楠半天,大家再次背起行囊,登上了軒轅台。大家順著花崗岩石階抬級而上,首映眼帘的是高大的闕門,闕門兩側朱雀展翅,雄獅虎踞。進入闕門,是初唐詩人陳子昂隨軍北征作《軒轅台》詩的石碑遺迹和《重修軒轅廟記》漢白玉石碑,正殿為漢代重修檐廡殿式建築,廊前紅柱矗立,斗拱昂然。殿內正中彩塑黃帝坐像,上懸漢篆金字巨幅「人文始祖」,兩側為伏羲、神農、迎面四幅帛書體楹聯並立抱柱之上。顧驍楠依稀記得這一切依然與未來的軒轅台一樣。顧驍楠心中感慨,一邊走一邊想,不一會兒便跟著大家來到了軒轅台正殿廣場,一路上,再也沒有看見那賣雜貨的老奶奶,也沒有看見神仙姐姐。


  到了軒轅台正殿廣場,顧驍楠想起穿越前的人山人海,各種看台和看桌,各方人士,無論是賣貨的,出燈謎的,做買賣的都集聚一堂,正在互相寒暄,討價還價,熱鬧非凡的景象此刻已經蕩然無存。顧驍楠獨自一人穿梭於歷史的洪流之中,有誰能真正讀懂他的心思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