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漢末三國封神> 第一章 中平六年

第一章 中平六年

  中平六年東,司州河南郡中牟縣官道上。


  入夜,整條通往中牟縣的官道都隱藏在一片隱晦無光的天色之中。此時官道上的亭驛前雖然掛著幾盞搖搖欲墜的油燈,由於人煙罕見,使這裡充滿空空蕩蕩的寂冷。


  陸一坐在亭驛大院里的石桌前,嘴角泛起一絲苦笑。


  他本是二十一世紀的四好青年,然而在一次糊裡糊塗的事故中意外死亡,莫名其妙穿越到二千年前的東漢末年。


  只是,他所處的東漢三國時代,卻與歷史上的時空有所不同。在這個時空里,所有的英雄人物並非是普通的文臣武將那麼簡單。這是一個修真與法寶同在的時代。


  這個時空,按修真劃分,分別是混沌、先天、上古、萬仙、封神與如今的初法時代。


  混沌時代,世間似乎只有鴻鈞與盤古,由於年代久遠,已不可考據。而先天時代,便是三皇與巫神共存的時代。上古時代,則是五帝與共工祝融等後天聖人的時代。這個時代,以共工亞聖之力,依舊可以撞倒不周山,而無須借仗法寶。到了萬仙時代,鍊氣者遍地叢生,最正統的宗門分為道教玄都洞八景宮、闡教昆崙山玉虛宮、截教蓬萊島碧游宮以及極樂梵天西方教、栗廣野蝸皇宮。其掌教都是天道聖人,不染因果。


  而後三界引殺劫,故而三教合出封神榜,以此消化因果。在封神大戰後,三教淡出時間,天庭被扶持而高高在上。老子化胡為佛,佛教東傳。而先天孕育的金仙無論有無入榜封神,至此都銷聲匿跡,很少顯身人間。


  此後,便是凡人以修鍊希冀羽化飛升的修真時代。與現代所處的末法時代不同,從春秋到秦漢,真是散仙鍊氣的初法時代。


  此後出現了各種流派,各種後天法寶,也出現了號稱「萬人敵」的超絕武將。如幾百年前的西楚霸王項羽,便以一己之力臻至人仙巔峰之境。


  「所謂力拔山兮氣蓋世」,並非是無稽之談。垓下一戰,集合漢軍與六國無數散仙之力,最後張良以黃石公授予的青蓮寶色旗與離地焰光旗兩大上古法寶,布下周天五道大陣,混亂陰陽、顛倒五行,才終於將無敵一世的楚霸王困殺。


  而歷史也跟陸一所處的時空那樣,一致無二的發展。此後演化到東漢時期,雖然衍生了天師道,太平道以及許多名盛一時的散仙,但終究沒有出現項羽、張良、韓信等凡體化仙的人物。


  歷史是相同的,但現實卻沒有那麼平凡。如今的東漢帝國,在擁有呼風喚雨,撒豆成兵之能的張角三兄弟掀翻舊格局后,在如今的中平六年冬,新的時代已經劃開序幕。


  這一年,執政東漢十多年的漢靈帝劉宏駕崩后,執掌帝國軍權的大將軍何進與宦官十常侍擁兵火併。何進被宦官所殺,而強極一時的十常侍又被中軍校尉袁紹、后將軍袁術兄弟盡全誅殺。


  外戚、宦官這兩大風雲百年的勢力因此煙消雲散。然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場大變最終的受益者,是號稱「西國魔王」的前將軍董卓。


  此人在北邙山擊敗劫持少帝劉辯、陳留王劉協的張讓等宦官后,挾持天子回京,將何進以及其弟車騎將軍何苗的軍隊據為己有。


  并州刺史、執金吾丁原不滿董卓專橫跋扈,引軍在洛陽城外搦戰勤王,聲勢浩大。而董卓居然出乎意料的以一己之力擊殺靈虛境大天位實力的丁原,並收服其義子——號稱天下無敵的呂布。


  隨後董卓以雷霆萬鈞之勢廢少帝劉辯,立陳留王劉協為帝,自稱相國。詔除漢少帝光熹、昭寧、永漢三個年號,復稱中平六年,以明年為初平元年。四百年大漢帝國的權力,自此被董卓一人所操控。


  而造成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自己與太平道掌教張角的老師,南華老仙。


  「我自秦漢起,便在這天地之間修行了四百餘年,已經是地仙之數,積累無數善德功德后,終於渡劫成聖在即。然而畢竟放不下塵世間的芸芸眾生,本見張角乃是個敦厚善人,便傳他三卷太平要術。不想這張角擁有仙道之力后,竟然萌生無上野心。此人天資極高,竟然參悟了三卷天書內的陰陽輪轉陣法奧義,行逆天改命之數,將人間掀得天翻地覆。」


  印象里,南華老仙的神色如同他的心情一樣,充滿晦暗懊悔之色,他嘆了嘆氣道:「有因必有果,既然我傳授張角三卷天書導致時間紛亂,那麼便該想辦法找到一個能化解浩劫的果。」


  南華老仙如是說,於是自己很倒霉的被選到,然後在現代21世紀被意外死亡后,魂身一體穿越到這個稍微有點扭曲的時空。


  在修行了兩個月後,陸一以修真者的身份,帶著南華老仙給的三樣法寶以及賦予的神秘使命后,終於橫空出世。


  而如今的中牟縣,是南華老仙吩咐他到達的首要地點。在說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廢話后,南華老仙終於說:「你的機緣,你的因,便在中牟縣開始。」


  陸一拿起一柄宛如秋水,通體散發青芒的寶劍,這是「畫影劍」,南華老仙說是五帝之一的顓頊高陽氏的兩把神劍之一,是上古靈寶法器。


  傳說此劍飛撲,指其方則克,不用時在匣中常如龍吟虎嘯。然而,陸一帶了這把劍兩個月,除了驚嘆這把劍自帶發光特效外,並沒看到此劍其它了不得的地方。


  就在陸一沉思凝想的時候,亭驛大門突然傳來一陣聲振屋瓦的吶喊:「亭長,投宿!」


  陸一回過頭來,卻見一個壯年男子背著個行囊,風塵僕僕地踏入驛館大門后,眼睛便滑溜溜地往院內四處了逡巡一圈,長長吸了一口氣。


  這男子身子有點矮胖,身高看起來大概一米六左右。圓圓的臉上鋪滿黃土灰塵,稍顯些厚的嘴唇留著一道短髭鬚,一雙大眼睛到處溜來溜去,看起來有點滑稽。


  「賊眉鼠眼,一看就不是個好東西。」陸一眉頭一皺,盯著這男子的身軀掃視一圈,待眼光回到男子臉上時,卻發現那男子也正直直盯著自己看。


  「這樣盯著陌生人看,我要是女的,非大聲喊非禮不可。」兩人相覷片刻后,陸一終於忍受不住對方眼睛那熾熱的目光,直接把頭轉了過去。


  「閣下也是來投宿的?」見陸一不理會他,男子洒然一笑,自個走過來打招呼道:「閣下是哪裡人?」


  「這人臉皮真厚。」陸一見這男子一副自來熟的模樣,也不好板著臉,只得擠了個笑容回復道:「吾乃琅琊山清流洞鍊氣士陸一。」


  「琅琊山清流洞鍊氣士?」男子聞言一怔,隨即又是見怪不怪的點頭問道:「陸君是太平道人?」


  太平道便是張角三兄弟所創立的宗門,不過因為黃巾之亂,太平道的聲譽在世間褒貶不一。


  「在下方外散修,與太平道,天師道都毫無關係。」陸一笑著搖頭道。


  男子正要回話,一個深衣絹袍的中年男子忽然提著籠燈從館舍里慢慢吞吞走了出來,睡眼惺忪的臉上帶著不悅之色,顯然是因自己睡夢中被吵醒而帶著怨氣。


  陸一認得這人是此處亭驛的亭長王貴。


  秦、漢時期朝廷在鄉村每十里設一亭。亭有亭長,掌治安警衛,兼管停留旅客。陸一所住的館驛便是王貴管治下的亭。這種亭不僅掌治安民事,還帶有驛傳作用,被稱為「郵亭」;除此外還兼有迎送過往官員和住宿職能,也就是帶有館驛的作用,以便官員百姓路上有個著落之地。


  王貴不耐煩地大量了男子幾眼后,煩躁地擺手道:「通關符書在哪,給我看看。」


  秦漢兩朝,有類似於今天居民身份證的通關文書「符」。「符」上面寫著持有者的姓名、社會關係、身份、籍貫等。


  在秦漢兩朝,它作為出入要塞、渡口等重要場所的身份憑證而存在。沒有通關符便無法住宿,這種律法自商鞅變法后便存在,以至於商鞅逃命時因沒有憑證被拒絕入宿,才有了「作法自斃」這個典故。


  「有,當然有。」男子嘿嘿一笑,從囊中取出一個竹簡,小心翼翼地遞給亭長王貴。


  「沛國譙縣戶人夏侯瞞。三十四歲。世代務農?」王貴一邊對著竹簡,不時打量這位叫做夏侯瞞的男子。


  「是。小老頭世代務農,家世清白的很。」夏侯瞞眼睛一溜,諂笑地拿回竹簡,又順手將幾塊銅錢放進王貴的手上。這是住宿所交的費用,並非是賄賂。


  「三十歲出頭的人,居然也自稱小老頭。」陸一忍俊不禁,這個男人從進門到現在都散發著一股滑稽之感。


  「進去吧。二樓乙字房。」王貴收起夏侯瞞遞給的銅錢,隨手一指道:「這年頭,來這裡的人哪個不是家世清白的,就你話多。」


  「亭長說的是。」夏侯瞞訕笑道:「那麼小老頭就先進去休息了。」他向亭長王貴作了個恭恭敬敬的揖禮,隨即意識到陸一還在旁邊看著,也順手作揖道:「天色已晚,還請陸君早點休息。」


  陸一也報之以微笑,心裡卻鬱悶道:「也不知道南華老頭說的機緣是什麼,我哪裡睡得著啊。」


  陸一抬頭卻見天色的確已濃,心道多想無益,還是早點休息為妙,踢腿起身正要回館舍,卻見亭長王貴不知什麼時候拿著一塊絹布看的津津入神,臉上浮現起一絲凝重之色。


  「亭長,什麼東西看的這麼入神?」陸一神不知鬼不覺地走到王貴後面,拍著他肩膀問道。


  王貴正看的入神,被陸一這麼一拍,頓時渾身劇震,面如土色地轉過來,勉強擠出一絲苦笑道:「沒事,沒事。天色已晚,閣下也早點睡吧。」


  他說罷,急忙把絹布塞進懷裡,對陸一拱了拱手,帶著急躁之色匆匆忙忙地往館舍進去。


  「莫名其妙。」陸一皺了皺眉,心道:「那個叫夏侯瞞的男人瘋瘋癲癲不說,這個亭長什麼時候也變得這麼一驚一乍,神神秘秘的?」


  搖了搖頭,正要回到驛舍內,卻發現院子牆角邊貼著一塊絹布,陸一蹙了蹙眉道:「怎麼這東西跟王貴懷裡那塊絹布長得很像?」


  懷著好奇心快步走到絹布前,卻見上面畫著一個人頭上半身。陸一眉頭大皺,似乎感到似曾相識,但腦子一時短路,竟然是想不起來。


  人頭畫像下面是一小段文字。雖然是用漢隸所寫,但陸一倒也勉勉強強能看懂。


  「案犯曹操字孟德,原西園典軍校尉。世受國恩,然狡詐鋒協,竟欲傾覆重器,圖謀刺殺相國董公。曹操恣行兇忒,天理喪盡。河南三川有見此人者,綁縛送公,囚往洛陽。擒捕者超擢三階,食邑千戶。若有窩藏包庇者,格殺勿論!」


  「原來是道通緝令。」陸一點了點頭,喃喃自語道:「難怪王貴剛才忽然那麼緊張。」


  「咦,為什麼王貴看到那男子後會忽然那麼緊張?」陸一精神一動,靈光一閃,抬頭瞥了通緝令,渾身劇震道:「朝廷通緝曹操令——剛才那個矮胖的賊眼男子,居然是曹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