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帝國校尉> 第222章 皇族親情

第222章 皇族親情

  王位更迭,於權貴人家又是一場收穫或失落,平民百姓帶幾天白布條表過孝心,繼續為柴米油鹽而奔波。邊陲戰事停歇,京都戒嚴解除,公侯子弟以奔喪為由接連從封地回京,塵封三年的院落客來客往依舊一片繁華景象。


  王陵早就備好,依禮停喪三月,國王領百官送靈車啟行,在司儀官員攙扶下,扶著靈柩三步一哭五步一停,哀傷之意讓官民感動。


  靈車前,兩條白綾數丈長,王后臂挽白綾立於右側首位,睿王妃隔開幾步隨在身後,十幾名皇族女眷一字排開。左側白綾首位,獨孤英肩膀套著白綾,雙手抱著曦渺郡主,有意將繩頭系在小女孩身上,在學部禮儀官拉長的腔調中,或走或停臉色木然,自老國王病重,她的淚水幾乎已流完。靈車后,英王帶一眾皇族男丁護靈,目光不時越過人群落在獨孤英身上,心中不知是何滋味。


  按清輝禮制,在靈車前拉靈之人,本應王后執一端,睿王妃執一端,學部照例將擬出的順序名單先呈翠華宮,不料數月不理政務的清輝郡主看過後大怒,撕碎名單將禮儀司郎中責打五軍棍趕出宮門去。學部要員聚在一塊商議,實在看不出順序有何不妥,學部大臣親筆重寫一份進了皇宮,想要請旨定奪,他不敢去翠華宮,梅林的血腥至今猶縈繞在夢中。


  太子看后不置可否,讓高林拿去請王后裁定,說是皇族家務事。學部大臣在殿外沒等多久,高林回來複旨,王后以送靈排位牽扯爵位榮辱為由,掃眼學部名單就扔回來了。


  「學部,清輝郡主既不準又不說緣由,你且先去與睿王商議。」


  學部大臣進了睿王府,先將事情經過原原本本訴說一遍,才把名單呈上去,睿王也沒察覺有何不妥,沉吟間想起王后曾看過,讓人去請王妃來參詳。睿王妃仔細詢問過高林回傳的王后原話,將手中名單放到桌上。


  「老大人,先王在日,在朝班中清輝排於何處?」


  「回稟王妃,文臣以太子為首,清輝郡主排於睿王殿下之後。」


  睿王回過神來,清輝郡主開府儀如親王,英王已去,在朝中爵位僅次於他,靈車前的位置怎能位於睿王妃后!


  「糊塗!王後送靈,皇族兒媳於其後自成一列,本王之妃豈敢與王后并行。另一行皇族女子,理應以清輝為首,按親疏爵位排序,不得以輩份年齒相論。若非國喪,禮儀司郎中的人頭早已落地。」


  學部大臣如大夢方醒,王後母儀天下,國王外誰有資格與她並肩,清輝郡主先王時已位同親王,而今與儲君無異,在朝中論爵論官論親疏,睿王爺也得退後半步,以國法而論,學部名單實屬大逆不道。


  「多謝殿下和王妃教誨,老臣這便去翠華宮請罪。」


  「算了,清輝不發一言,在給你留臉面。國喪大禮儀使諸事繁雜,未能事必躬親,論起來不過小錯,你去請罪豈非讓她為難,若不重罰威嚴何在。以後學部大事,奏本前先報翠華宮,不管清輝理也不理,文書程式切莫出錯。」


  禮儀司郎中跛著腿重返翠華宮,獨孤英在名單上籤個名退回去,讓他給學部大臣傳話:「朝中元老無幾,望凡事以國法禮儀相處置,老大臣德高望重,何須擠權門以求子孫富貴,皇家何曾虧待過重臣。」學部大臣聽過後百感交集,傳話既是警告也是勸慰,往日之事不再追究,以後若再參與王位之爭,子孫別說得享富貴,性命能否保住還在兩可之間。


  皇陵安葬了老國王,獨孤英不顧眾臣勸阻,領小郡主留下守陵,睿王妃見狀將一對兒女託付於她,姐弟四人每日在靈前或哭或笑,老國王如泉下有知也當欣慰,英王總算留有血脈,孫兒輩的感情不像太子兄弟般形如陌路,獨孤皇家子孫不知多少代未有過此親情樂趣。


  皇族嫡系孫輩全留在城外守陵,國王想調禁衛右營保護,軍部以三衛拱衛京都不能輕離做借口,請旨准許調動兩營驍騎,六千最精銳的騎兵守在王陵外,護陵衛兵和姐妹四人的衛隊又不止兩千人,內外巡邏隊往來不絕,或曾有人起過歹心惡念,見此也只能另做打算。


  老軍政大臣接到命令涕淚交流,星夜兼程趕回京都,朝拜國王參見郡主,奉旨重掌軍政部,看得開國公侯們目瞪口呆,猜不透皇家此番布局意欲何為,紛紛約束前方部隊忍讓為先,切不可與帝國軍隊再起衝突,派人催促王子們快些去與清輝郡主商議。


  「回破軍營去,溫家子弟不得在三衛任職!」


  老軍政大臣上任第一件事,先把孫兒溫輕寒的禁衛標長免職,接著又把仇星辰調去驍騎營,京都三衛絕不容許溫家人掌握兵權。第二件事拿秦如風開刀,華岳離去前要辭掉所有職務,但沒有旨意免去其翠華宮使,既然如此,秦如風就得走人,兄妹兩人不得同營掌兵,調到軍政部任職。第三件事將火燒向三衛各營校尉,凡任職滿五年且考功合格者,全部升職調離三衛,各校尉親衛隊每年調換一隊新人。


  細看過軍政大臣報來的方案,獨孤英召來軍令和民部兩大臣,兩人翻閱后臉泛苦色,軍令大臣笑道:「殿下,老臣總算明白,秦國公和武聖做軍令,他為何都能與兩人多年分庭抗禮,軍政得其人矣。」


  「老大人,我心中謎底也才得以解開,老軍政大臣從沒想背叛皇家和帝國,當年做錯事,大概是父王太令他失望了,唉——我進宮請旨去。」


  國王與王后皆在梅林,獨孤英方要跪下行禮,王后一把拉到身旁坐下,國王瀏覽一遍軍政部整頓方案,沉吟道:「你爺爺尚未入陵,莫要引來大臣私議,人亡政息於皇家不大好看,三衛將校是否緩些時日再做調整?」


  「軍政乃先王時重臣,怎會引來非議。朝中大臣三五成群,已讓陛下夠煩心,軍務聽由英兒處置吧。」王后輕描淡寫幾句話,國王看向她:「算不算後宮干政呢?」王后指向他手中文書,低語道:「一眼未看,升何人貶何人皆不知情,心向自家女兒有錯嘛。」


  「心向女兒,她今年多大?國喪后,該籌辦婚事了。」國王讓內監拿來筆墨,在方案上寫了兩行字:「准。日常軍務聽清輝處置。」交給她時叮囑道:「你師傅當日也是一番好意,有空常去看望。」王后聞言側臉望向梅林,父母和師傅的恩怨多少有些耳聞,獨孤英不敢亂接話,捧起文書快步出林。


  「唉,過去事,何必在女兒前擺臉色。」


  「政務軍機,以後皆不問。皇宮,她如進來,我出去。」


  軍部奉旨整頓驍騎營和京都三衛,獨孤英在翠華宮坐鎮三月,四家王子相繼入京,卓越進宮見了她一面,其他人全擋在宮外,傳話待國喪后商議戰事不遲。王子尚且不見,回京的公侯子弟更不消說,翠華宮似乎不願參與帝國政務,郡王和公侯猜不透謎底,大軍還在前方對峙,每日耗費錢糧甚巨,帝國耗得起,聯軍就有些困窘,戰時尚能一致對外,停戰後誰也不願多出力,何況邊境還有強國虎視眈眈,催促的書信使節來往不停,王子們卻唯有苦笑等待。


  在皇陵停留七七四十九天,獨孤英姐弟揮淚辭陵回京,曦渺郡主與睿王幼女玩得起興難以分離,見到翠華宮景色更不願回府,獨孤英沒辦法,只好又給她騰個院落居住。沒幾天頭就大了,兩個小女孩在宮中橫衝直闖到處搗亂不說,每天還要纏著她玩耍,堂堂帝國郡主變成了哄孩子的宮女,常常得扔下文書陪兩人嬉鬧。


  睿王妃過府探望,恰看到姐妹三人玩耍打鬧,獨孤英蹲在地上跳,臉上身上全是泥土,兩個小女孩還不停追著扔泥巴,獨孤英蹲在地上跳,臉上身上全是泥土,小女孩還不停追著扔泥巴,她幾乎不敢相信眼前景象,心說怪不得兒子總吵著要來翠華宮。


  見到母親,睿王幼女跑過去撒嬌,曦渺郡主見狀哇地一聲哭起來,獨孤英不及與王妃見禮,忙將她抱進懷中,眼角也滴下淚來,幼年去標營前,她何嘗不是眼淚漣漣,不願離開母親身邊。睿王妃在宮中停留到天晚,走時沒有帶走女兒,回府後立即令人給曦渺郡主準備院落,一應物品只能比自家女兒好,妥當后將兩個小女孩一同接過去住了幾天,耐不住哭鬧又一同送回來。


  「清輝,此非常遠之道,王叔有個想法,供你參詳。」


  睿王得知詳情后,苦思幾日方進了翠華宮。皇家子女長在深宮,每人身邊環繞一大群宮女太監,看似尊貴其實與關在籠中無異,本就很難感受到兄弟姐妹間的親情,長大成人又有了權位誘惑,親情變得更為單薄,血脈至親不如路人。


  「在各地辦學,無分貧賤富貴,適齡皆要入學,貧窮人家,官府補其費用。王子郡主,公侯兒孫,如你當年例,隱姓埋名與平民無異。撤銷民部學兵司,童營子弟官府依然供養,但不要再將烈士子女培養成烈士,貴族子弟更應先去沙場征戰。」


  獨孤英早有此意,卻知實施起來困難重重,王子郡主的安危就難徹底解決,當年她差點都死在翔雲王手下。


  「王叔,我意先不動童營,由學部在京都試辦幾所,曦渺兄妹也暫時莫要入學,皇家嫡系人丁單薄,我擔心遭人暗算。」


  睿王搖頭道:「子弟安危,王叔亦曾細思,今日與它時不同,誰會冒滅族之險,去行刺幾個沒希望繼承大位的孩子。倒是你和翠華宮務須要加強警戒,王叔多說兩句,宗門中人不可靠,其對帝國和皇家的忠誠,遠不如對修鍊那麼熱衷。」


  爺爺禁止師傅入宮進府,母親寧將她送去標營,也不讓留在幻劍門學藝,端皇妃死前的話意有所指,如今睿王叔又提說宗門,言下之意似乎說曦渺等人留在翠華宮,還不如入學安全,獨孤英沉吟會有所決定。


  「王叔,貴族子弟與平民兒女同堂求學,我怕會有所欺凌,不妨先讓學部在京都專為貴族辦所學,但設施不能比平民優越,曦渺姐妹稍年長些再入學,免得受人哄騙。」


  睿王想想確實如此,戰事還未完全停歇,在全國難以推開,京都試辦幾所,將來好為典範,當下笑道:「好,就如此辦,王叔去請旨。呵呵,曦渺兩人不可太寵溺,來時看到纏著宇文潔要出宮呢,讓王叔訓斥回去了。」往門口走幾步又停下,輕嘆道:「清輝,你英王叔如見此情,大概也會三思而行吧。唉,為權勢,王叔也沒少做錯事,唯獨從不敢同室操戈,祈求列祖護佑,皇家慘劇再莫重演。」


  「王叔,削藩必行,對皇權更要制約,沒有太多的權勢,誰還願用生命做代價,冒險去謀奪王位,獨孤子孫方可既有王位又享親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