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狠辣如故
在這個年頭,消息傳遞的最快方式莫過於口口相傳,這可比書信和什麼加急文書快得多,而在口口相傳里,讀書人之間流傳的消息傳遞又比一般百姓流傳的消息走得更快,同樣一條消息,如果讀書人敢興趣,那麼其傳播的速度是匪夷所思的。
曹丕曾經思考過這個現象,最後得出的結果是讀書人加緊比較好,不用為生活奔忙,所以日子過起來比較舒心,呼朋喚友一起喝酒吟詩那是肯定少不了的,既然一起喝酒,就會說些天南地北的事情,如果這事兒大家都感興趣,再下一個呼朋喚友的場子里自然也會被提起,朋友的朋友還有朋友,加上豪族子弟狩獵、經商、相互走訪的距離都比被困在地理等收成吃飯的百姓遠,自然而然消息就傳播得快了。
把賣酒的鋪子遷到鄴城是曹丕一直都有的計劃,因為曹操必然會把自己掌握的軍事力量遷到鄴城來了,原因無他,現在的許都終究還是帝都,天子劉協依然還是皇帝,而大權獨攬的曹操實際上則控制著軍政所有大權,這本身就是一個衝突點,現在擁護天子的人還是很多的,比如荀彧、荀攸這種在曹軍地位崇高的文人也擁立這搖搖欲墜的大漢江山,他們輔佐曹操的理由不過就是相信曹操是能夠撥亂反正的那個人而已。
朝中的九卿以及百官抱著這種心態的人就更多了,如果曹操一直跟天子劉協共處一城的話,久而久之,誰都不能擔保他掌握的軍政大權會不會慢慢跑到劉協的身上去,現在的曹操能夠佔據著主動,原因就是他掌控者一支強大的軍隊,在董承一案中,朝廷掌握的力量已經被曹操肅清。這也是沒人敢公然反對曹操的原因。
可是在漢朝四百年的延續之下,大漢天子這個名聲有著難以估量的潛力和號召力,當年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這名聲可以幫助曹操興起,自然也會分化他的權利,特別是在平定了北邊四州的前提下,因為無數的降將、降卒都會進入曹軍的系統中。這讓曹軍本來由曹家子弟兵、到青州兵、再到融合了袁軍降將的隊伍更加的不純粹。
越是不純粹的隊伍月容易讓別的力量滲透。在後世,滲透軍隊可以是政治信仰、政治主張甚至是對未來的憧憬,可是在現在,滲透軍隊的東西只有兩個字—皇威!不管現在的劉協多麼的無為、軟弱、就像一個被曹操供起來的雕像,他的身上終究有著皇威,那是四百年大漢國運加持在他身上和所有漢朝子民心中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是天然的誰也拿不走。
曹軍中的將領、士兵,有哪一個不是大漢子民?又哪一個不認同大漢的皇權?恐怕只有曹家子弟和夏侯家的子弟會更認同曹操一點,反之,那些從後來投降曹操的將領和士卒之所以投降,或多或少會認為自己不過是在向大漢天子投降。
對著軍隊建制的不斷擴大,要防止別有用心的人用皇威滲透入自己的軍隊已經很難了,如果繼續把自己的大軍留在許都,忠於朝廷的官員、甚至是自己曹軍陣營中的荀彧、荀攸們,都極有可能用漢室皇威這個滲透力極強的概念去改變將士們效忠的對象,這對曹操絕對的掌控力無疑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到了最後,恐怕連曹操自己都分不清自己的軍隊到底是在認自己,還是認劉協。
離開許都,是曹操勢在必行的選擇,而鄴城,則是一個理想的地點,第一,它在冀中平原的中央,地勢開闊,可以駐紮大軍;第二,冀中平原想必中原之地更加適合開闢馬場,自從有了馬鐙、馬蹄鐵和高橋馬鞍之後,曹操一直想擴充自己的騎兵,第四,冀中平原往西可入并州、北上則入幽州,往東可控青州,要掌握北地四州這裡絕對是居中的戰略要地。第五,袁紹在鄴城駐紮多年,修繕了很多次,鄴城已經有大城池的雛形,是一個久守之地。
曹丕要李典放出話自己將會在來年於鄴城開店,一來昭告天下,鄴城來年必破,二來也在隱晦的提醒曹操,鄴城才是曹氏安居的最好地點。尤其是第二點尤為重要,如果曹操沒有想到這些,這算是一個提醒,如果曹操想到了,那他智慧覺得曹丕深知父心,更何況如果能夠吸引更多讀書人來的鄴城,那對於曹軍充實人才來了,也是一件好事情,這年頭,只是識字會算數,就是一個能用之人,畢竟在紙張都沒有普及的年代,知識是最昂貴的奢侈品。
李典不會明白曹丕的良苦用心,但是他依舊寫信給了那些同鄉,告訴他們有膽子來年就來鄴城買酒,至於今年許都的酒,已經不用想了,一來因為存量不多,二來因為提前下訂的人太多,肯定沒這些外地人的份了。
之後的日子,曹丕過上了讀書。練劍的日子,呂玲綺雖然也在軍中,可對那所謂的比武之約隻字不提,曹丕也好像忘記了一般,黎陽的日子看起來很祥和,根本不像打仗,只有不斷運輸出去的糧草和輜重在提醒這曹丕,冀中平原的戰爭還在繼續。
光陰荏苒,幾個月的時間轉眼就過,建安八年的八月,賈詡找到了曹丕,對曹丕笑道:「司空要撤軍了。」
「鄴城拿不下來?」
「冀中平原不止一座鄴城,袁紹在那裡經略良久,很多城池都設在馳道之旁,更有不少城池靠水而建,地勢險要,袁譚、袁尚兩人分兵扼守地勢險要的城池,各成掎角之勢,呼應鄴城,司空軍力不足以把冀中平原所有城池控制,是以難以拿下鄴城,祭酒獻計:袁譚和袁尚兩人嫌隙已成,不如撤軍,駐守黎陽。等他們相互攻伐之時再趁機強攻,一舉而下。」
曹丕點點頭說道:「外患一松,兄弟倆必然會鬧起來。」
賈詡笑道:「司空謹慎,怕兩人鬧不起來,祭酒隨即獻計,分兵護送民夫收割冀州平原所有看得見的麥子,讓整個冀州軍民缺糧,北地寒冷,沒糧食那就是要命的,袁尚必然會跟并州、幽州和借糧,但是青州HN之地盡失,袁譚倉促北歸,恐怕也沒糧,袁譚也需要借糧,幽州近青州,并州近冀州,兄弟兩隻能一人向一州借糧,袁譚還罷了,冀州人口眾多,恐怕會餓死很多人,袁尚對袁譚也會不滿,加上袁譚對袁尚心中有氣,不打起來那才奇怪。」
曹丕明白搶秋收糧對於冀州百姓來說有多麼的殘酷,過冬的糧食沒了他就是一個死,而且不止百姓死,恐怕不少大族也要死,郭嘉還是一如既往的狠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