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騎扣
2015年10月4日的檀香山,湖人對陣爵士的季前賽,爵士這邊的首發陣容為:
中鋒魯迪-戈貝爾,大前鋒德里克-費沃斯,小前鋒戈登-海沃德,得分後衛亞力克-伯克斯,組織後衛勞爾-內托。
這也算是一個高個陣容,在聯盟當中也是平均數以上的水準。
魯迪-戈貝爾身高有216CM,與希伯特相差無幾;其他幾個位置上的身高,兩隊也是不分伯仲;唯一有明顯差距的,就是在組織後衛上了,克拉克森比183CM的勞爾-內托高出足有半個頭。
其實上賽季爵士隊的首發控球後衛丹特-艾克薩姆的身高和克拉克森差不多,只不過這位來自澳大利亞的天才控衛在8月份的時候,代表國家隊比賽時左膝十字韌帶撕裂,保守估計他的康復時間要超過6個月。
於是這位來自巴西的、2013年的次輪秀勞爾-內托頂替了他在季前賽首發出場。
勞爾-內托聲明不顯,目前為止職業生涯數據為:得分5.9,籃板1.5,助攻2.1,命中率為43.1%,相比之下拿得出手的只有39.5%的三分球命中率。
或許因為主力控衛的突然缺席,讓爵士隊的陣容和戰術受到了很大影響,把勞爾-內托擺上首發組織後衛的位置,或許只是讓他發揮自己的防守能力和充當三分炮台,純粹的一個藍領苦力。
而且選擇在季前賽這樣並不很重要的賽事當中,使用勞爾-內托作為首發組織後衛,應該是打著練兵的意圖。
湖人主教練拜倫-斯科特在看到爵士隊這邊的排兵布陣之後,腦子裡很快就有了如是的猜想。
「我們的優勢在外線,待會兒我們一定要堅決在外線上做文章!按照昨天演練的戰術去打,這場比賽沒問題的!」
斯科特做著戰前的簡單布置。
有句話叫做「計劃趕不上變化」,主教練即使在戰前做了再多的布置,做了再多的準備,賽場上的情況也不可能被他完全料到,否則他也不需要做主教練,直接飛升成仙了。
戰場上攻無不克的名將,從來沒有紙上談兵的,全都是臨場反應機敏過人,往往能在第一時間搶得主動權。
即便是料事如神的諸葛孔明,能向天借來東風贏得赤壁之戰,卻還是無法讓自己免於五丈原之殤。
籃球場上也是一樣,兩方都想贏得一場勝利,如果這場勝利比較重要的話,可能還會不擇手段。
籃球作為一個多人共同參與的集體運動項目,同樣講究排兵布陣。而做為一支球隊的主教練,要有著過人的臨場反應才能算得上優秀。
當然,NBA的主教練基本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主教練群體了,他們的臨場反應都是出類拔萃的。
但是,正如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所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世界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正是構成人類世界的豐富多彩的重要因素之一。
NBA的主教練都非常優秀,但是這個所謂的「優秀」也是有高下之分的。同樣的,他們的臨場反應雖然都很不錯,但是也要快慢之別。
舉例而言,馬刺隊名帥格雷格-波波維奇的臨場反應,要比快船隊主教練道格-里弗斯要快得多。
因為波波維奇會在對手起勢之前,及時叫暫停、做出布置,把對手的苗頭撲滅;相比之下,而里弗斯在這方面則顯得「智商餘額不足」,多次葬送了大好局面。
因此賽前的布置並不需要多麼複雜。斯科特見時間差不多了,便讓首發5人準備上場了。
「Lakers!!」
「GOGOGO!!!」
湖人眾將圍成一圈,大聲的互相鼓勵。在互相擊掌之後,科比、易風等5個首發走向了球場中央,而剩餘湖人隊員則在替補席找位置坐下。
爵士這邊的首發5人,都和科比打著招呼。科比不僅僅是湖人的老大哥,也是整個聯盟的老大哥,而且近些年進入聯盟的球員,很多都是看著他的球長大的,幾乎都是他的球迷。
因此,即便是到了職業生涯後期,科比的人氣在聯盟當中依然居高不下。
裁判拿著球來到中圈,示意兩隊中鋒準備跳球。
裁判哨音響起,比賽開始!
高高拋起的籃球被爵士隊中鋒魯迪-戈貝爾長臂點回己方半場,爵士隊組織後衛勞爾-內托拿住球之後,小心翼翼的運球過半場。
這是勞爾-內托第一次首發上場,因此他格外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機會,生怕一個失誤就被教練換下。
奎因-斯奈德看到勞爾-內托如此謹慎,略為滿意的點了點頭。
雖然這個賽季是他正式成為一支NBA球隊主教練的第二個賽季,但他卻有著豐富的執教經驗。
在成為主教練之前,奎因-斯奈德曾做過老鷹、湖人、快船、76人等多支NBA球隊的助理教練,輔佐過拉里-布朗、邁克-沙舍夫斯基(K教練)等大牌教練。
而且在1999-2006年期間,他作為密蘇里大學老虎隊教練,帶領球隊四次殺入NCAA錦標賽,其中2002年殺入了精英八強。
現在正在場上比賽的科比,曾經與奎因-斯奈德一起共事。科比曾經盛讚斯奈德具有很高的籃球智商,這當然不只是一句恭維,否則剛好50歲的斯奈德也不會成為爵士隊的主教練。
因為主力控衛丹特-艾克薩姆在夏天突然受傷,爵士主教練奎因-斯奈德為了保持替補陣容的攻擊活力,又不能把特雷-伯克放在首發一號位上,無奈只能讓勞爾-內托頂上去了。
但是勞爾-內托顯然沒有丹特-艾克薩姆那樣的天賦才情,他的攻擊力和組織能力都達不到首發一號位的要求,頂多只能做一個防守者和三分炮台了。
至於一號位上的進攻任務,只能分配到其他四個位置了。
勞爾-內托小心翼翼的把球擊地傳給兜了一圈出來的戈登-海沃德。
戈登-海沃德是2010年的9號秀,一路走來波瀾不驚,卻也穩步上升,逐漸成長為爵士隊的領袖。
他或許沒有同屆狀元約翰-沃*爾那樣的超級速度,或許沒有國王隊的同屆5號秀德馬庫斯-考辛斯那樣笑傲聯盟內線的得分能力,或許沒有在步行者突然崛起的同屆10號秀保羅-喬治的身體天賦,但是憑藉自己的籃球智商、穩定的表現,海沃德居然能在同屆探花秀德里克-費沃斯的頭上搶得球隊老大的位置!
持球面對科比,海沃德擺出三威脅姿勢,進可突破,退可投籃,技術全面的他還有一手不錯的傳球。
然而老辣的科比不為所動。
海沃德見科比沒有動靜之後,右腳前伸,做出試探步,同時身體重心降低,雙手持球自左向右揮動。
科比身體重心稍一移動,海沃德馬上收回腳步,身體重心上移,跳投出手。等科比反應過來,時機已晚,只能無奈施展封眼防守。
或許是科比的干擾起到了作用,又或者是剛開場的海沃德手還沒熱起來,總之他的投籃崩筐而出。
爵士隊球員都很年輕,沖搶籃板很積極,但也失敗告終。羅伊-希伯特罕見的卡住了位置,舉起大長胳膊收下了后場籃板,然後傳給接應的克拉克森。
球權轉換,攻守易位。
克拉克森把球給到科比的手中,作為球隊老大,理所應當的享有球隊第一次進攻權。
科比也當仁不讓,簡單幾次試探之後,干拔出手。
科比經過夏天的訓練,狀態一直維持在一個比較好的水準,今天的感覺也還不錯,第一次出手投籃就有了。
科比為湖人首開記錄,2:0領先爵士。
爵士隊捲土重來,這次還是把球交給了戈登-海沃德處理。
海沃德第二次進攻選擇了突破,科比並沒有全力阻擋,海沃德突進內線。
季前賽的防守壓力不大,比常規賽要小一些。然而湖人這邊首發5人,除了科比和希伯特,其餘3人都是年輕人。年輕人不會放棄任何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
坐鎮內線的蘭德爾很積極的補防過來,連同緊跟著的科比,海沃德此刻面對著湖人隊兩個人的防守。
海沃德沒有粘球,一個擊地給到被蘭德爾放掉的德里克-費沃斯。
籃下就只剩下腳步慢悠悠的希伯特了,身體素質出眾的德里克-費沃斯直接無視了他,轉身就是一記暴扣!
爵士這邊馬上就換了一球,雙方2:2打平。
易風過來拍了拍蘭德爾的屁股,以示安慰。
唉,果然還是太年輕,毛毛躁躁的,而且也太急功近利了。
希伯特底線發球,克拉克森帶球到前場后,給到科比。
科比試探性的突了一下,發現海沃德防守還挺賣力的,準備這賽季打打輔助的他,靠住海沃德之後開始觀察隊友的位置。
科比最先關注的當然還是易風,因為無論是從他付出過的代價,還是自己對易風的期望值來說,易風都是科比球權讓出對象的第一選擇。
易風雖然一直以來都是核心球員的打法,需要有球在手才有足夠的威力;但是他的靈活性、移動速度和超快的神經反射速度,讓他的無球移動也很有威脅。
尤其是在認識到自己在湖人隊里的地位,並不是絕對的球隊核心之後,他在夏天特別提升過了關於無球跑位的能力。
因為科比只要不退役,他就是湖人的絕對領袖,球權當然會在他的手裡。而易風想要得到出手機會,當然得讓科比心甘情願的把球權讓出來。
用一次助攻來換取一次傳球,是很多球員都非常樂意做的事情。而且科比雖然總給人「毒瘤」的印象,但其實他生涯場均助攻數達到4.7次。他並不是一個不傳球的後衛。
雖然球隊前兩次進攻都沒有給自己球權的意思,但是易風並沒有站著不動等傳球,看見科比持球突破遭遇到對手嚴防之後,易風趕緊上前給科比做了一個掩護。
科比借勢左路突破,殺入內線。
易風擋住了海沃德,原本防守易風的爵士隊二號位球員亞力克-伯克斯便換防科比。
而易風掩護完之後並沒有站在原地,而是往右側底角移動。
對於易風這樣一個菜鳥,雖然有著狀元秀的身份,但是海沃德仍舊把他放在了次要位置。相較之下,威脅更大的還是科比!
所以海沃德放掉易風,追著科比就要與隊友亞力克-伯克斯形成合圍之勢。
科比餘光瞥見易風出現在無人防守的右側底角,果斷把球分了過去。
海沃德見勢不妙,急忙調整身體,朝易風撲了過去。
易風接球之後,作勢就要三分出手。
急速撲來的海沃德下意識便起跳封蓋!
然而這只是易風的假動作!
易風矮身躲過飛撲而來的海沃德,持球殺入。
亞力克-伯克斯年輕有活力,然而想及時補防的他被經驗老到的科比擋住,擠過之後已然補防不及。
易風速度很快,兩步的加速之後,兩條長腿已然邁進禁區腹地,此時站在他面前的是魯迪-戈貝爾!
雖然知道魯迪-戈貝爾臂展頎長、運動能力出色,擁有充滿爆炸力的彈跳能力,也曾有過單場7次封蓋的超級表現,但是易風年少氣盛,夷然不懼。
雙腿蓄慢能量之後,易風在右側底線距離三秒區一米之外拔地而起!
魯迪-戈貝爾怒目圓睜,面對來犯的易風,他心中沒有絲毫畏懼。他的一雙大手之下,幾年來不知帽翻了多少想在他頭上扣籃的愣頭青,相信眼前的這個新科狀元會是下一個。
看準時機,魯迪-戈貝爾蓄勢而起,一雙大長胳膊朝易風籠罩而去!
幾個眨眼之後,兩人在空中發生了碰撞。
易風憑藉自己超人一等的彈跳,獲得了制空權。並且加上速度帶來的動能,讓他能和體重大自己20公斤的戈貝爾在空中對抗而不落下風。
兩人在空中的對抗,肌肉與肌肉之間發出沉悶的碰撞聲。
在對抗之後,兩人的身體在空中都出現了明顯停滯。
這時候體重更大的戈貝爾開始下降,而易風則憑藉自己的腰腹能力,施展除了逆天的滯空能力。
在戈貝爾開始下降的時候,易風彷彿掙脫了地心引力的束縛一般,停滯在了空中!
然而戈貝爾沒有就此放棄,努力想憑藉身高和臂展優勢,干擾易風的扣籃。
易風右手抓球往後拉,左手前伸擋住戈貝爾最後的反撲,加上他向後蜷縮的小腿,整個身體在空中拉成了弓形。
戈貝爾雖然沒能封蓋住易風的扣籃,但是他的防守還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易風被擋在了三秒區之外,雖然高度夠了,但這樣的距離還不足以讓他完成扣籃。
扣籃無法完成,而且眼看就要下落,易風急中生智,左手猛的一按戈貝爾的肩膀,再度獲得了向上向前的動力,而且在反作用力之下,戈貝爾一下子就被按了下去!
身高216CM的7尺大中鋒魯迪-戈貝爾竟然已經被易風騎在了身下!
看著越來越近的籃筐,易風抓球的右手猛然向前一砸。
「砰!!」
易風扣籃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