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洪承疇
洪承疇,一個許多喜歡看歷史小說的人如雷貫耳的名字,雖然大多數人不知道這個疇字怎麼讀。
根據百科所言,洪承疇是萬曆四十四年進士,累官至陝西布政使參政,布政使相當於省長,參政是副手,差不多就是副省長。崇禎時官至兵部尚書、薊遼總督,松錦之戰戰敗后被清朝俘虜,后投降成為清朝漢人大學士,為清朝一統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總之就是一個大漢奸。
坊間有傳言說他與清朝著名的孝庄皇后大玉兒有一腿,之所以投降是因為大玉兒親自去勸,不過這只是民間野史所言,便不多言。
此時,洪承疇官拜延綏巡撫,總理延綏軍政、民政,在陝北的地面上,除了三邊總督楊鶴之外,就屬他最大。
作為楊鶴手下大將,洪承疇並不支持楊鶴的招撫政策,反而大力剿匪,因為他知道招撫的流寇信不過,確切地說是他知道朝廷無力養活這些饑民,所以他們遲早還會再反。
王志一路從延長走來,萬餘人浩浩蕩蕩,是再明顯不過,就算是延安知府張輦為他遮掩,也無法瞞過楊鶴、洪承疇這些地頭蛇,他剛打下延川,他向北出兵的消息就傳到了楊鶴、洪承疇耳中。
綏德州是洪承疇的治下,得知有數萬流寇來攻,急忙調兵遣將,徵集了一萬大軍,號稱三萬,在綏德嚴陣以待。
——若不是他一直防備著招撫后被安置在陝北各地的流寇,兵力本來就比較集中,否則還真無法一下子召集這麼多大軍。
過了清澗縣,便是綏德州,因為洪承疇沒有打要伏擊的想法,領著大軍在綏德城外嚴陣以待,所以剛進綏德境內,王志的派出去的偵騎就打聽到了在綏德城外駐守著一支大軍。
「洪承疇,到這個世界這麼久,終於碰到第一個歷史名人了。」
感慨了一下,王志命令大軍向綏德城進發,準備和官兵決戰了,畢竟他這次出兵的主要目的就是消滅陝北地區一切不受自己控制的武裝力量,現在他們聚在一起剛好,省得一個個找過去。
直撲綏德城的王志很快就和駐守在綏德城外的洪承疇大軍不期而遇。
王志大軍抵達綏德城外是在晚上,雖說他手下沒人有夜盲症,但夜戰總歸是不方便,所以王志還是下令在官兵營地旁不足五里的地方紮營,挑釁意味十足,激得明軍的一些千戶要立即出戰,給這群狂妄的賊人一點顏色看看。
但都被洪承疇壓了下去:「都急躁什麼,傳令下去,讓諸位將士好好休息,明日和賊軍決一死戰。」
三邊軍將大多在去年末領兵去京城勤王了,現在還沒回來,留下的只有大貓小貓兩三隻,沒有人敢反駁身為巡撫的洪承疇,只得偃旗息鼓。
看著對面燈火通明、亮如白晝的營地,洪承疇心情很不好,光從紮營這一點就能看出,這股賊軍很不簡單。
看洪承疇一臉憂愁的樣子,他身邊的一個謀士問道:「大人為何憂愁?」
「這股賊軍不簡單啊!」
「這股賊軍的確算是紀律嚴明,但畢竟是賊軍,乃無根浮萍,只要大軍一發,必能將其連根拔起。」謀士自信地道,目前為止,都是官軍追著流寇打的,在許多人心裡,流寇也就是會跑,只要被官軍碰上就是一個死。
「無根浮萍嗎?他們可不是無根浮萍,別的流寇都只靠掠奪過活,搶完一地便去下一地,所以才被稱作流寇。而這股賊軍,在延長的所作所為,實在令人心中發冷啊,他們不攻縣城,卻攻鄉村,不聞名於朝廷,卻暗中召集流民屯田,這分明走的是太祖多積糧、緩稱王的路子啊,這樣的人才是朝廷的心頭大患。」
「大人多慮了,據我所知,現在整個陝北的流民都往延長涌去,他們有這麼多糧食供養流民嗎,此種行徑無非是自取滅亡罷了。」謀士笑著說道,這也是許多大人物知道王志的存在卻一直當他不存在的原因,就是想等他坐吃山空自己把自己玩死。
「沒有糧食可以搶,他們這不是來了嗎?幸好他們只是往北,而不是往南,否則朝廷危矣!」洪承疇感慨著說道,如此強大的一股賊軍如果往南走,南方還真沒有什麼軍隊能攔住他們,一旦被其沖入江南腹地,整個北方就完了,此時北方几乎完全靠南方供養。
夏日的夜,過得很快,大概在凌晨四五點的時候,天就開始亮了,嘹亮而綿長的起床號在王志營地中響起,士兵和力工們都緩緩醒了。
後勤隊早已做好早飯,諸人吃了,便出營開始排兵布陣,所謂的兵陣,也很簡單,就是以排為單位,縱列拉開。火槍隊居中,長矛隊分列兩側。
隨著王志一聲令下,一字排開的王家軍踏著緊促的步伐,逐步朝明軍軍營壓去。
因為兩軍軍營相距太近,王家軍的起床號也吵醒了明軍,所以王家軍這邊剛發起進攻,明軍那邊也開始組織防守了,一台台大炮被從營寨里推了出來。
明朝很重視火器,火銃雖然因為質量問題許多部隊不願意使用,但大炮卻是人人想要的好東西,作為邊鎮,陝北地區本來就有不少大炮,為了對付王志,洪承疇把這些大炮都徵集過來了,有一百多門,密密麻麻地排在明軍陣前。
明朝的火炮,王志只知道兩種,虎蹲炮和紅衣大炮,前者屬於野戰炮,射程在五百至一千米之間,後者是重炮,一般用來守城,最大射程據說能達到兩千米。
根據王志的觀察,這些大炮里沒有紅衣大炮之類的重炮,都是跟虎蹲炮差不多的野戰炮,射程不會超過一千米,所以王志等王家軍和明軍相距一千米左右就立即讓他們停下。
「機槍上架(三腳架)。」
通用機槍重機槍形態的有效射程一般在一千米以上,最大射程遠遠超過這個數,在這個距離就開火是完全沒問題的。
對面正嚴陣以待的明軍見王家軍突然停下,十分疑惑,這個時代的交戰距離一般在一百米左右,因為弓箭的有效射程就只有這麼長,現在這個距離,火炮都打不到,還要打嗎?諸將紛紛看向了洪承疇,等他拿主意。
洪承疇不認識機槍,也不知道機槍的威力,只當其是一種奇怪的火器,見敵軍只有步兵,還不結戰陣,立即下達了以他的見識而言最合適的命令:「讓騎兵出擊。」
在洪承疇看來,對面的軍隊一個弓箭手都沒有,都是步卒,還不結軍陣,戰線拉得這麼長,只消用騎兵一衝,定然潰散。
可是,他不知道,王家軍手裡的奇怪火器是號稱騎兵剋星的機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