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醫宰江山> 第八十七章 三甲

第八十七章 三甲

  天下文會舉辦之際,長安城表面上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涌動。一個是來自朝政上的動蕩局勢,一個則是長安茶葉被秦商洗劫一空。這兩件貌似無關的事情,卻因為莫非的存在,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並以一種詭異的狀態同時發展。


  在莫非說了「魚兒上鉤了」的第二日,便是十甲爭奪三甲的公試。


  早上,莫非和丫丫照例前往城郊,進行武道訓練。約摸著時間差不多了,兩人快速趕回天下文會地方。


  今日的文會現場,與昨日的情形沒什麼區別,人依舊那麼多,情緒依舊那麼高漲。葉臣、葉靈竹等一批止步十甲的才子,如今無事一身輕,也前來文會現場觀看盛會。


  而在這些人中間,心情最為複雜的就是裴紙南,作為秦國四君子,他對自己的文采十分自信。但是,昨日的公試中,他名落孫山,反觀自己的情敵莫非,卻是穩妥的晉級,兩相比較,心中萬分不爽。


  但是無論如何,莫非能以短暫的時間,輕輕鬆鬆的寫出十首詩,便晉級十甲。也沒人再會置疑他是沽名釣譽之輩,要不是莫非頭上有大唐才子這個毒光環籠罩,只怕他昨日的還要更讓人驚艷幾分。


  不過這些虛名,莫非也不甚在意。


  隨著眾人上了考台。


  從這一輪開始,文會將會進入慘烈的廝殺狀態,連題目,也不是只有詩詞這麼簡單。莫非拿到題目后,粗略的看了一眼,便看到了宣紙上邊的三類題。這三類題中,第一類是主題限定的五首詩,第二類是主題限定的五首詞,第三類則是一篇文章。


  題目很多,時間有限。


  對這十人來說,想要做完,幾乎是不可能。因為想要寫出一篇文章,不管是立意、結構還是行文思路,都會消耗到大量的時間。再加上還有十首詩詞,更是加大了題量。


  所以,往年天下文會上,一到這輪公試,鮮少有人能將題目做完。


  不過,這種情況,對於莫非來說,自然是不存在。作為一個文抄公,所有的答案都他的腦海中,只要能夠找出恰當的答案,題目匹配在一起,便足以應付這種文會。


  燕國無道,戰國興義兵,伐君王,一統中州,數百年後,戰國重蹈覆轍。


  借古諷今,諷喻朝政嗎?


  相對於中國古代,這個時代的言論比較自由,人們的思想也不封閉。凡是涉及到文會之類的,政策會相應的放寬鬆。雖然還不到暢所欲言的程度,但是適當的討論時政,是當局者比較鼓勵的一種行為。


  「就寫阿房宮賦吧!」莫非嘀咕了一聲,直接下筆:「阿旁宮賦: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一人之心,千萬之心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這篇文章中雖然涉及到了秦國,但莫非沒有更改。一個是時間倉促,不允許字斟句酌,考究典故。一個則是這篇文章中的典故,並非這個世界過往的歷史,拋過有心人引喻失義,禍水東引,他完全能自圓其說。


  阿房宮賦寫完后,莫非開始斟酌著那十首詩詞。說是斟酌,也只是短暫的思考所想的詩是否合乎題目,因此,每道題目,莫非幾乎是一眼掃過便開始作答。


  「過故人庄: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南浦別: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辛苦最憐天上月,一夕如環,夕夕都成玦。」


  當莫非完成全部的題目后,「咚咚咚!」鑼鼓已經敲響,這些萬眾矚目的天才型的少年,雖然習慣了在這緊促的時間內寫詩作詞,但莫非還是聽見了一聲微不可聞的嘆息。


  「哼!」


  莫非正在往台下走去,在他旁邊擦肩而過的楊子健,淡淡冷哼一聲。這聲冷哼,暗含不屑與譏諷,隨後,楊子健似乎勝券在握,趾高氣昂的走下台去。


  跟在莫非身後的顏心塵,剛才在答題的時候,偶然瞥了一眼莫非,見他答題依舊是不假思索,直接下筆。心中除了驚訝,更多的則是疑惑,原本想上前問他是否答完所有題目,不料注意到了楊子健的舉動。


  對於楊子健的態度,她心中不喜。擔憂的朝莫非看了一眼,見他受到這種輕視,不驕不躁,鎮定自若,渾身透露著一種洒脫自然的氣質,倒是心生佩服。


  「心塵姐,怎麼了?」


  看著顏心塵發獃,雲瑤在旁邊不遠處喊了一聲。顏心塵這才發現,自己不自覺的跟著莫非走了一段路。顏心塵似怯似羞的低了低頭,趕緊轉身朝雲瑤走去。


  這下糗大了。


  高台之上的考官們,在昨日見識過莫非的詩詞后,被震撼到無以復加。所以當面對今日的考卷后,不管再出現什麼精彩絕倫的詩作,他們也不覺稀奇。


  於是,看到過故人庄、南浦別、蝶戀花等詩詞時,總要不自禁的想一下,這個是莫非寫的吧!

  高台之上,考官忙忙碌碌。


  忽然,有人批閱到阿房宮賦,遲疑道:「這篇文章,好是極好,可會不會惹出事端?」


  說話的是位古板的老學究,觀念頗為老舊封建,說完后將手中的宣紙遞給了游宰父。


  游宰父等人拿過去看了看,擺手道:「不妨事!這典故並非真實的歷史,許是化用了秦國這個名字吧!無傷大雅。恩文章極好,倒不像年輕人所寫,筆力很是老道。」


  有人聽了游宰父的話,以開玩笑的口吻嘀咕道:「不會又是那莫非吧?」


  眾人聞言一愣,有人附和道:「也許是吧。」


  那人說完,眾考官又忙碌起來,繼續批閱卷子,進行分卷、排名以及記錄。


  前三甲的確定,需要慎重甄選,反覆衡量。


  不過,眾人剛分完卷,就心照不宣的讓莫非進入前三甲。


  這些詩詞實在是太好了,在這緊促的時間裡,莫非所作的詩詞,放在所有的詩詞裡邊,高低立判。


  而且,眾人發現,莫非的詩詞,文風並不固定,或悲或喜,或豪邁或婉約。換一種題材,換一種立意,他寫詩作詞的風格馬上隨之改變,絕不拘泥於一種形式。


  能夠做到這種境界,實在令人讚歎。


  高台之上,那些考官表態之後,四大儒賢嘀咕了一會兒,便在冊子上將名次排布下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