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世子出生(二)
瑞王爺的女人生了第一個男孩,那可是大事,嫡福晉無所出,當然側福晉生的第一個兒子也就是長子了。長子封為世子的機會最大了,親王世子可不是白當的,歲俸銀六千兩,祿米六千斛,比一個郡王的俸祿還多呢。
第二天早上,王爺就進宮稟告皇上、太後去了,向他們報喜。親王喜得貴子,也是皇家的喜事,添人進口嘛,必須報喜,這是規矩。順治皇上當即擬旨、傳旨:冊封瑞親王長子為親王世子,賜名「洪煊」,即刻頒發冊封金冊,發放瑞親王世子全年的年俸、祿米,還有賞賜給側福晉陳氏瑞雲的一大堆補品、錦緞、和古董字畫。給皇家添人進口就是功勞。
煊兒一出生就封了世子,這是很出格的。別的府上親王的妻妾眾多,生的兒子也多,冊封世子的事情很是棘手,簡直和立皇太子差不多了。所以很多王府的世子遲遲不能冊封,因為他們要在眾多的兒子裡面挑又挑、選又選的,多少年才能選出一個各方面都很優秀的人。皇上是覺得錦繡姐姐再生育不大可能了,索性就封了側福晉的長子。既然以後二皇兄府上的世子只能在側福晉生的兒子里選,選誰還不一樣呢?洪煊是長子,就是這孩子了。其實是皇上是想通過冊立世子再次感謝二皇兄的救命之恩:早立世子就可以早領年俸,讓皇兄增加一些進項才是皇上的本意,總歸是要立世子的,先立了也合乎常情。就是側福晉陳氏再能生養,也只能立一位世子。何不趁現在就封了?
對此,太后很有意見,提醒皇上說:「這麼小的孩子一出生就封了世子,其他府上的王爺能服氣嗎?不說別人,就說安親王,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多少年,第一步冊封也只是個貝勒,然後是郡王,一步一步走上來的。那麼小的一個小奶娃,寸功未立就是世子,不知皇上是怎麼想的。就算是瑞王爺有兩次救駕的功勞,也別做太過呀。」
皇上說了:「皇額娘,朕當年繼承皇位的時候可曾立過寸功?二皇兄兩次救駕,第一次為了救護父皇,陷進幾百人敵軍的包圍,拼力拖延時間,讓父皇遠離危險,自己被敵人砍得血肉模糊,流盡鮮血而死。如果不是甘霖大師用起死回生的甘霖之水救活了皇兄,他已經作古多年了。第二次為了保護朕不被刺客射中,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刺客的毒箭,如果不是錦繡姐姐當機立斷把毒血給吸了出來,二皇兄的命也沒了。父皇和朕的江山都是皇兄用命換來的,他的兒子早一點立世子很過分嗎?如果當年中箭的是朕,以當時朕的年齡還能活嗎?朕不當皇上有您今天皇太后的尊位嗎?二皇兄為我們兩代君主獻出過兩次生命,給他的兒子冊封個世子就過分了?還有父皇早年曾經欲立皇兄為儲君,被皇兄和他的師父拒絕,否則這個江山不就是他的嗎?他把這個江山、這把龍椅讓出來,讓咱們母子高高在上,發號施令,您不覺得這是皇兄對咱們的天高地厚之恩嗎?您不一直在說點水之恩湧泉相報嗎?給了一座府邸、封了一位世子就心疼肉疼了?那麼好,朕這個皇帝本來就不想做了,還是把皇位還給皇兄!來人,起草退位詔書!」
這下可把太后嚇壞了。皇上已經不是第一次說這樣的話了,這樣的話可不是隨便說的!如果把皇上把皇位交出去,那自己可就一文不名了!不僅再不是高高在上發號施令的皇太后,很可能會走多爾袞母親阿巴亥大妃陪葬的悲慘之路,被勒死給先皇殉葬!皇上偏執起來是不計後果的,一旦退位,母子就成了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了。不管誰來當皇上自己母子都沒好兒。但是這話她又不能說明,只好緩和下來笑著說:
「皇上啊,額娘不過是隨便說說,不是攔著你做什麼。你二皇兄確實是勞苦功高,反正是早晚都得立世子,早點也好。」
順治皇上知道母親的話言不由衷,拂袖而去。
要說太后這個人也是個不簡單的,臨事處置沉靜果斷,皇太極時代就是皇太極的好幫手。崇德七年,清軍攻克松山,俘獲明薊遼總督洪承疇。開始,洪承疇為了表示忠於明室,絕食抗爭。當時的太后自薦誘降洪承疇。後來順治即位,太後為了消除多爾袞對帝位的威脅,按照滿族「兄死則妻其嫂」的習俗,毅然下嫁多爾袞。雖然史書極力掩蓋此事,對孝庄下嫁說法不一,但是文獻中對孝庄下嫁之事還是有正規記載的。順治也曾經稱多爾袞為「父皇攝政王」,可見太後下嫁也不是空穴來風。正是由於太后的作用,順治的皇位沒有被多爾袞取而代之。後來為了使創建時期的清王朝能得到漢族上層的支持,太后衝破滿漢不得通婚的慣例,把漢人將領孔有德的女兒孔四貞養在宮中,又把皇太極十四女和碩建寧公主嫁給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起到拉攏漢軍將領的作用。總的來說,這位「孝庄太后」在歷史上還是比較正面的形象。在清王朝的歷史上是輔佐三代君主的女強人。但是她沒有處理好和兒子順治皇帝的關係,過於寵溺、依從他,使得順治皇帝非常剛愎自用,行事也固執偏激。
在輔佐康熙皇帝到時候這位太皇太后就完全改正了先前的被動方式,沒有事事干涉康熙,而是扶上馬背,送他一程。之後就讓他自己走了。
由於歷史的局限、環境的局限,這位歷史有名的孝庄太后也沒有擺脫維護「家天下」的窠臼,在處理很多事情上都是從保護兒子的龍椅來考慮,變得疑神疑鬼。對於丈夫和兒子的恩人瑞王爺完全是充滿了戒心,隨時都想除掉。根本就不相信瑞王爺甘心情願把皇位讓出來,一直覺得他是韜光養晦、等待時機。所以每當順治皇上給王爺什麼恩寵、賞賜,她都要攔一攔,結果惹得順治皇上的十分不滿。不過呢,她跟佟氏錦繡的關係還是不錯的,雖然按輩分是婆媳關係,但是倆人的年齡基本同齡,都是貴族出身,很多話能談得來。太后最欣賞福晉的地方就是平時溫柔賢惠,關鍵時刻不懼生死。
話題回到瑞王府,王爺把皇上的聖旨和賞賜帶回府上,府上立刻歡騰了。剛剛出生的孩子就封了世子,這也太有福氣了吧?菩薩座前的善財童子會沒有福氣嗎?
府上的人都說雲主子的肚子太爭氣了,進府還不到一年就給王爺生了兒子、不但兒子被封為世子,還增加這麼大的一筆收入。要知道,一個七品知縣一年的俸祿才有四十五兩銀子,而世子是六千兩!還有祿米六千斛,一斛米是二十五斤,六千斛是十五萬斤!能養活多少人?難怪是善財童子,一出生就給老爹帶來這麼大的一筆財富!當王爺把煊世子的冊封金冊和皇上的賜名帖子、世子俸祿、祿米摺合的銀票、太后賞賜的一千兩銀子、補品、綢緞、珠寶等拿回來的時候,府上一片歡騰,將軍府的府門紅燈高掛、鞭炮齊鳴!不但大擺筵席還給了府上所有的侍衛、太監、丫鬟、嬤嬤、小廝、工匠等每人發了一個大大的紅包。
瑞王爺的兒子封了世子是他府上的喜事也是皇家的喜事,不光頒發世子金冊,還要在戶部備案,以便今後支取錢糧。
王爺很惦記雲兒,生個孩子跟玩了命一樣,自己在戰場上連死都沒怕過,雲兒生個孩子卻嚇得他膽戰心驚。
真正熱鬧的還有洗三和滿月酒,足足鬧騰了一個月才消停。以往都是王爺福晉給人家賀喜,煊兒的出生大家肯定要來。
慶賀之後王爺到雲兒房裡看她,雲兒已經靠著被子坐起來了,雖然臉上還是沒有血色,精神卻好多了,正在吃東西,福晉親自給她剝雞蛋。姑娘、嬤嬤們身前身後地圍著。王爺心裡突然很為福晉難受:她現在心裡一定很不是滋味,成親十八年,盼孩子就盼了十八年,求醫問葯也沒個結果,人家雲兒一來就生了個胖小子。
和雲兒的婚姻是師父的吩咐,王爺自小信佛,虔誠地對著佛像頂禮膜拜,而現在的師父卻是真真的菩薩,他能有一點不遵從的嗎?師父說的一定有他的道理。可是綉兒的難言心事該怎麼勸解呢?十八年的患難夫妻,千萬不要因為這件事產生什麼隔閡。
王爺和福晉說了皇上給兒子的冊封和賜名,姐妹兩個都很高興,於是,新生的嬰兒就有了「煊兒」的小名。雲兒坐月子,當然不用王爺陪了。新來的奶娘蔣嬤嬤給煊兒開奶之後,雲兒喝了回奶的葯,還有魚兒水兒和林嬤嬤的照顧,剩下的事就是雲兒將養身體了。生了世子的雲兒幾乎成了國寶大熊貓,被人眾星捧月般地呵護著。
新生的煊兒被冊封為世子,也說明了皇上對瑞王爺的榮寵,前來祝賀、送禮的人絡繹不絕。
王爺放心地回到了福晉的房間,他觀察著福晉的神情、態度,倒也看不出不自在。便說道說:「綉兒,你看生個孩子受多大的罪,幸虧你不用遭這份罪。」
「臣妾倒是想受這份罪,可是肚子不爭氣。」
「好了,好了,我們不說這個。這些日子你真是操了不少的心,雲兒應該知足啊,誰家的主母這樣大量呢。」
「您不用安慰臣妾,臣妾知道王爺在想什麼,怕綉兒不自在。綉兒要說沒感覺也不可能,可是退一步想,您有了兒子,才是最大的喜事。雲兒這丫頭知書達禮,綉兒誠心對她,她不會不知道,等老了,綉兒不能動了,她的兒子也不會不管我這個當嫡母的。」福晉臉上雖是笑的,眼淚卻不聽話地流下來了。
「綉兒,別這樣!你不是還有二哥嗎?到多會二哥也不會錯待你的。我們之間是什麼樣的感情,你不清楚嗎?」
「二哥,有您這句話,綉兒就放心了。」
王爺把福晉緊緊地抱在懷裡,「這些日子,光顧了雲兒的事,冷落了你。」
「您說什麼哪?綉兒這麼大的人了,還和雲兒爭懷啊?明兒得告訴陳大人兩口子。人家女兒要生孩子了,一準得惦記著,生沒生啊?男孩女孩呀?平不平安哪?您別光顧了自己高興,把老丈人、丈母娘給忘了。」
「虧了你提醒,乾脆明天就派車接來吧。光告訴他們,還是個惦記,不如來看看,才能放心。」
「也好,明天一早就接來!」
陳大彬夫婦聽說女兒平安生了一個男孩,高興得嘴都閉不上了,忙忙地帶著禮物、坐著將軍府的車就來了。陳大彬雖然是父親,終歸是男女有別,他本人又十分重視禮教,安慰了女兒幾句,看了看外孫,就出來和王爺在前廳說話。王爺也沒敢說雲兒疼得多麼慘,免得她父母惦記著。陳夫人囑咐了女兒一些如何將養身體的話,就四處打量。上一次匆匆忙忙地來看女兒並沒有注意雲兒的卧室有什麼,擺設怎麼樣。現在她看到女兒住的大房子,房子中的陳設,心裡十分安慰,看到丫鬟婆子眾星捧月似的圍著女兒侍侯,趁沒人的時候看了看女兒的「私房」,所有的箱籠櫃櫥都是滿滿的,各種顏色、各種質料的衣裳和大盒子小盒子的首飾都要裝不下了,這些都是后添的,還不算嫁妝!陳夫人心裡又高興又得意,女人的虛榮心總是比男人大,她想:「我這閨女也太爭氣了,以後的富貴榮華算是穩當了。」
接下來的就是「洗三」、「滿月」等儀式了,世子的洗三、滿月能不熱鬧嗎?足足鬧騰了一個月,府上收的禮物都和山一樣了,這是后話。王爺平時是不收禮的,可是這種禮要是不收還真是得罪人,人家不是求你借你的,是好心祝賀來的,能打人家的臉嗎?不過呢,在此之前,他也曾經多次祝賀過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