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千騎校尉
李榮與李楷固一起回到了李府。狄仁傑也隨其而來,特意來拜見了李晦,感謝李榮的救命之情。李晦與狄仁傑是老相識了,交情深厚,自是沒把這些放在心上。
「不見父親有三年了!」李榮看著眼前一襲白衣,雙鬢斑白的父親說道。
晚上李晦招待過李楷固,狄仁傑后,叫李榮一起走進了書房。
「榮兒這些年沒有荒費,修為精進了不少,不枉我一番苦心。」李晦說道。
「父親,你身上的傷勢如何?是否又嚴重了?」李榮看著父親忽然皺眉道。
李榮身懷柔水真氣論生機活性,治病療傷天下第一,自是感覺到了李晦身上的生機不足,不是一名宗師級高手應有的氣息。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修短隨化,終期於盡,我這一生雖談不上精彩,但自覺經歷了許多,做了些事,也有些許遺憾。」李晦沒有多說傷情,只是感嘆道,「況且有你送來的瑜伽秘術,為父已經延命數年,沒什麼可以抱怨的。」
「父親?」李榮說道。
「有些事情是天意,不是人力所能挽回的,你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李晦接著說道,「過幾天宮裡會有旨意下來,你先到禁衛里打磨幾年,避避風頭。現在風潮漸起,朝廷里動亂來臨,找不到多少安靜的地方了。」
「是,父親大人。」李榮肅聲說道。
李楷固只是在李府住了兩天就離開了,準備回到契丹去,李榮沒有阻攔。
「此次離別,不知道會不會有再次見面的機會?」李楷固說道。
「放心吧,就算你不來大唐,我也會去塞外找你的,踏遍中土與八荒是我的夢想。」李榮說道,「一路走好!」
李楷固揮手致意,消失在遠處的官道中。
第二天清晨,李府迎來了一位年輕宦官,那名宦官手持詔旨走進院門。
「雜家奉太后意旨,特命李榮為千騎校尉,統領右千騎,即日起赴西苑營中上任。」楊思勖坐在凳上,恭敬地向坐在主位上的李晦說明來意,旁邊早有侍女奉上一杯甘甜的酪漿,其白如雪,清香撲鼻。
「早就聽說李尚書府的酪漿是都中一絕,果然如此。」楊思勖心裡暗道。酪漿尚未入口,一股冷冽的香氣就浸入心神。
「多謝公公幫忙!」李晦溫聲說道。
楊思勖是內侍之首楊景臣的義子,天絕宗未來的掌門人,武功在年輕一代裡面絕對屬於最前列的幾人之一,自然是知道李晦的強大,以他平時桀驁不馴的性子卻不敢在李晦面前表現分毫傲氣,畢竟李晦是八品宗師,站在武道頂峰的存在,與他的師傅相提並論的角色,另外太后對李晦的寵遇也不是他一個小小的宦官可以相比的。
「那裡,雜家只是跑跑腿罷了,」楊思勖謙恭地說道。
「元明,還不過來謝謝這位楊公公。」李晦對著坐在旁邊的李榮說道。
李榮端起杯子過來向楊思勖舉杯敬禮。
「郎君儀錶非凡,怪不得太后慧眼有加呢?」楊思勖笑道,心裡卻不由起了一絲戰意。
楊思勖能被楊景臣看中,出色的資質固然是重要原因,過人的感知力卻是連楊景臣都驚嘆的,當然楊思勖對武道的熱誠也是原因之一。楊思勖天生感知力驚人,表現在武道修行上,總能快人一步,效率不凡,在觀看他人時,可以輕鬆看出他人的虛實。
李榮舉杯而行的動作看似簡單,在楊思勖的眼裡卻是完美無缺的,每一步的距離都如尺子量過一樣,身形如同巍峨的青松一樣挺直,動與靜的完美統一。
「楊公公過譽了。」李榮輕聲說道,飲盡杯中的茶水。
李榮不喜歡唐人所謂的「酪漿」,更不喜歡在茶中添加糖,鹽,花等佐料,只愛清茶一杯。
「可惜沒有上好的茶具,什麼時候到無錫去,把紫砂壺弄出來。」李榮心裡嘆道。
自他記憶慢慢復甦后,整個精力都投入到武道修行中去,那有時間去造紫砂壺。
「請郎君明天隨雜家一同赴任,到時雜家在府外恭候郎君。」楊思勖說道。
「怎能勞公公大駕呢?」李榮說道。
接著楊思勖向李晦提出辭行,李晦讓人奉上禮物,楊思勖也欣然納下,轉身回宮。雖然楊思勖並不愛財,但也不會拒絕約定俗成的規矩,宦官出來傳旨時總是能得到受封官員的一些謝禮。
「入宮后,記著和這宦官搞好關係,他可不是一個簡單人物,武功不在你之下。」李晦突然說道。
「他的武功確實不錯,」李榮說道。
衡量武功高低的因素很多,境界、力量、招式等,這些不容易看出來,但一個人的氣質卻是無法瞞過人的。楊思勖表現出的氣勢不在李榮之下,那是一種陰柔中暗藏鋒利的獨特氣質。
「他是天絕宗的傳人,宗主的親傳弟子。」李晦說道。
天絕宗是魔門八大宗派之一,除了天絕宗外還有天魔宗,天巫宗,天鬼宗,天屍宗,天血宗,逍遙派,奼女派。天絕宗是極為獨特的一個門派,直白說它的門人都是宦官,宗中的功法也只有閹割過的男子才能修行,不然就會走火入魔,可以說相當詭異,當然功法的威力也是異乎尋常,不在當世絕學之下。
「天絕宗的暗影絕劍,早就想領教一下這絕世的武技了。」李榮眼中戰意高昂,「這位楊公公也是如此想的,剛才看到我時,他身上露出了一絲戰意,看來也是武痴一個。」
「不要把武功看得太重了,如果武功能解決一切問題就好了,可惜不是。」李晦說道。
「省得了。」李榮說道。
這可不是跟父親大人爭辯的時候,武力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所有問題的解決肯定離不開武力。
「千騎新近成軍,大部都從飛騎中調入,裡面關係盤根錯節,你要注意,不能讓人抓住痛腳。」李晦說道。
「父親大人放心吧,我會處理妥當,壓服所有人,更不會讓人非議。」李榮回道。
大唐武道修行不但有著嚴密的理論體系,在武道等級的劃分上也是非常精確合理的。武道九品,一到三品練力,四到六品練氣,七到九品練神,七品以上為宗師可稱得上超一流的高手,六品為一流高手,大部分宗門世家的掌門人也不過六品高手,宗師可謂是鳳毛麟角,而任何一個大勢力的首領是不會去禁衛里做統領千把人的校尉的。李榮連六品高手「石煞」常建都殺了,還怕其它人。
「書房裡有飛騎,百騎的詳細資料,你去看一下,」李晦搖搖頭道,年輕人總是喜歡用武力去解決遇到的問題,卻不知使用智慧。
李晦自營州都督入朝後,在高宗朝一直負責宮中宿衛,任金吾大將軍,掌控禁軍數十年之久,自然對飛騎,百騎深為了解。
「千騎是由百騎擴充而來,至於百騎則是太宗皇帝從侍從親軍飛騎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成軍的,成軍后一直擔任皇帝身邊的貼身禁衛,」李晦講解著千騎的由來,「這次千騎校尉的人選本不是你,而是尉遲修寂,吳國公尉遲恭的孫子,不知太後為何決定讓你去,想是你在長安力挫武重規引起了她的注意。」
李榮接過李晦遞過來的一卷書,展開一看,裡面記載了千騎的各級長官的履歷,出身,愛好甚至一些至為隱私的秘密。
「看完就毀去,」李晦無視著李榮疑惑的眼神說道。
「看來這位父親大人身上的秘密不小,怎麼會有如果詳細的情報?」李榮心道,「這些東西泄露出去,就算父親職位再高,武則天對他再信任,也免不了去職一途,甚至可能賠上性命。」
「你從小就不是安於平凡的性子,」李晦說道,「看似安靜,實則你的桀驁不馴超出了這個世界允許的規則,是種比魔門還要偏激的信念,但你是我的孩子,我希望你在我走後能平安無事,所以還是想讓你融入到規則中去。」
李榮身軀不由一震,自從記憶復甦后,他並未表示出什麼異常之處,除了展現所謂武學的天賦,創出自己獨有的刀法。自己的這位便宜父親的眼光真是獨到,看出自己那種出自內心的氣質,一種不同於世上其它人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