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進攻方向的選擇(中)
在第65集團軍設防的是德軍第9集團軍,巴托夫在得到了羅科索夫斯基的進攻命令后,和參謀長格列博夫進行了仔細的研究,最後覺得將進攻方向選擇在德軍第6軍第26步兵師的方向。
羅科索夫斯基在收到了巴托夫上報的作戰計劃后,只是隨口問了一句:「巴托夫同志,我想問問你,為什麼要將進攻方向選擇在巴里奇?」
「司令員同志,」巴托夫聽到羅科索夫斯基的問題后,如實地回答說:「我們之所以選擇這一方向,是因為這裡的地形很乾燥,沒有河流障礙,利於我們的部隊展開。」
「巴托夫同志,敵人不是傻瓜。」雖然羅科索夫斯基的心裡是想讓血淋淋的事實,使巴托夫和其他集團軍司令員認識到,他們覺得最好進攻的方向,不一定能取得成功的道理,但他還是鄭重其事地提醒巴托夫:「他們會在主要的制高點建立強大和縱深的梯形防禦工事,用密集的火力來給我軍造成重大的傷亡。」
巴托夫沒有聽出羅科索夫斯基的畫外之音,他還是自信地說:「放心吧,司令員同志,如今我們得到了上級補充的彈藥,這樣在戰鬥打響后,我們的炮兵就能為進攻部隊提供必要的炮火支援。我想,敵人是擋不住我們這種進攻規模的。」
「好吧,巴托夫同志。」羅科索夫斯基見巴托夫是不見南牆不回頭的性格,也懶得繼續和他辯論,而是隨口說道:「我和元帥同志在這裡等你們的好消息。」
巴托夫組織的進攻,在第二天上午開始。長達一個小時的炮火準備結束后,蘇軍的步兵朝敵人的防禦陣地發起了衝擊。
也許堅守在陣地里的德軍,很長時間沒有遭受過蘇軍的炮火打擊,因此在蘇軍的炮擊停止后許久,他們的陣地上還是一片寂靜。
看到敵人的陣地上沒有動靜,指揮進攻的巴托夫心中不禁一陣狂喜,他甚至在想,可能剛剛的炮火,已經將敵人全部消滅在陣地里了。想到這裡,他連忙命令通訊兵,給擔任進攻任務的步兵第40師師長打去電話,對他說道:「上校同志,你看到了嗎?敵人的陣地上一點動靜都沒有,讓你們的戰士們動作快點,爭取早點佔領敵人的陣地。」
師長連忙回答說:「報告司令員同志,我看到了,敵人的陣地上一點動靜都沒有,因此我將作為預備隊的那個團,也投入了戰鬥。」
「好樣的,上校同志。」聽說步兵第40師已經將全部的兵力都投入了戰鬥,巴托夫滿意地說:「我預祝你們在今天的戰鬥中,建立偉大的功勛。」
步兵第40師的指戰員沒等硝煙完全散去,便衝進了德軍的第一道塹壕,與裡面倖存下來的德軍展開了白刃戰。激戰十幾分鐘后,便全部控制了這道塹壕。
師長得知部隊佔領了德軍的第一道塹壕后,連忙吩咐通訊兵:「給我接司令部,我要向司令員同志報告這個好消息。」
巴托夫雖然在觀察所里看到了指戰員們佔領了敵人的陣地,但聽到師長的報告時,還是高興地說:「幹得不錯,上校同志。假如造這樣打下去,我想在天黑之前,你們就能打到敵人的師部,繼續努力吧,我會將你們所取得的戰果,立即向方面軍司令部報告的。」
羅科索夫斯基在接到了巴托夫的報告后,臉上並沒有什麼喜悅的表情,他表情如常地問:「巴托夫同志,假如我沒有弄錯的話,你的部隊此刻所佔領的第一道塹壕,是位於平原地帶吧,在它的後面是德軍的一個制高點?」
「沒錯沒錯,司令員同志。」巴托夫連忙點著頭回答說:「您猜得沒錯,的確是您所說的那樣,在我們所佔領的第一道塹壕前方,是德軍設防的一個制高點。」
「巴托夫同志,」羅科索夫斯基等巴托夫說完后,接著說道:「假如我是你的話,我就會將炮兵調到前沿,採用直瞄射擊的方式,轟擊德軍的制高點,掩護部隊的進攻。」
巴托夫雖然口頭上答應立即將炮兵調過來,但等放下電話,他就把這事置之腦後,而是舉起望遠鏡繼續看遠處正在戰鬥的部隊。
羅科索夫斯基的擔憂很快變成了現實,德軍在第一道塹壕後方五百米的制高點上,建立了堅固的防禦。距離陣地一百五十米的地方,是兩道帶刺鐵絲拉成的障礙物;過了鐵絲網,又是密密麻麻的雷區。
步兵第40師第25團一營的指戰員們衝上山坡,才發起自己被鐵絲網攔住了去路。正當他們嘗試清理鐵絲網時,高地上的十幾挺德軍機槍開火了,密集的火力將那些被擋在鐵絲網前的指戰員們成片地打倒。
「卧倒,卧倒,快卧倒!」一名上尉見自己的戰士遭到了密集的火力打擊后,成片地倒地,老兵們戰鬥經驗豐富,見敵人的火力密集,連忙就地卧倒;而新兵慌了神,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發獃,他連忙沖著他們大聲地喊道:「不想死的,都給我趴下!」
他的喊聲救了不少戰士,不過他卻被一顆罪惡的子彈擊中了頭部,身體往後一仰,噗通一聲摔倒在山坡上。
見連長陣亡,而敵人的機槍還在居高臨下地掃射著,那些趴在地上的戰士不敢再留在山坡上,趕緊連滾帶爬地退了回來。
見到第25團一營的進攻,被德軍輕易擊退了,巴托夫忽然意識到羅科索夫斯基的擔憂是正確的,他這才拿起桌上的電話,給集團軍炮兵司令員打去了電話,吩咐對方說:「立即調一個炮兵團到前沿來,我們需要炮火支援步兵進攻敵人所佔據的制高點。」
師長看到自己部隊的進攻被擊退了,連忙給該營營長打去了電話,怒氣沖沖地問道:「大尉同志,你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退回來了?」
聽清楚是師長的聲音后,營長有些慌亂地回答說:「師長同志,我們的戰士被鐵絲網擋住了,而敵人的火力又太猛,我們無法繼續前進。我請求師里能進行炮火支援。」
「炮火支援,炮火支援!」師長惱火地說:「我現在到哪裡去給你找什麼炮火支援。」他的話剛說完,旁邊的師參謀長就在喊他,「師長同志,集團軍司令員的電話。」
師長掛斷了營長的電話,過去接過參謀長手裡的電話,對著話筒說道:「司令員同志,我想您剛剛可能也看到了,我們對制高點的進攻失敗了。」
「剛才的進攻過程,我都看到了。」巴托夫和顏悅色的說:「敵人是不甘心自己的失敗,所以他們會進行拚命地頑抗。我已經給炮兵司令員打去電話,命令他儘快調一個炮兵團到前沿來,用炮火掩護你們對制高點的進攻。」
聽說在進攻時,能得到炮火的支援,師長頓時喜出望外,他連聲說道:「司令員同志,這真是太好了,有了炮兵的支援,我們就一定能奪取這個制高點。」
炮兵團趕到前沿,緊急布置好炮兵陣地后,便朝著制高點上的德軍陣地開火。看到敵人的陣地被硝煙所籠罩,巴托夫立即給師長打去電話,命令他說:「行了,上校同志,命令你的部隊立即發起進攻!」
「什麼,現在發起進攻?」巴托夫的話將師長嚇了一跳,他連忙說道:「我們的炮兵正在轟擊敵人的陣地,此刻發起進攻,可能會造成誤傷!」
「上校同志,」見師長有點推三阻四的樣子,巴托夫不滿地說道:「要是等炮擊結束后,再向敵人的陣地發起進攻,那麼敵人會利用你們沖向他們陣地的這段時間裡,做好一切防禦準備,那樣就將給你們帶來巨大的傷亡。」
「我明白了。」師長見巴托夫說得如此堅決,知道自己就算想反駁也不行,只能硬著頭皮說:「我這就命令部隊立即展開進攻。」
一營長接到師長的進攻命令后,望著前方硝煙滾滾的德軍陣地,將自己手下兩個倖存的連長召集起來,對他們說道:「指揮員同志們,師長命令我們立即向敵人的陣地發起進攻。」
一名連長扭頭朝制高點上看了一眼,喃喃地說道:「可現在我們的炮兵,正在用炮火轟擊敵人的陣地。我們在這種時候發起進攻,不是有可能遭到炮火誤傷嗎?」
「連長同志,」一營長盯著自己的部下,表情嚴肅的說:「這是上級的命令,我們必須無條件地執行。我現在命令,所有的指揮員、黨員和團員,必須沖在整個隊伍的最前方。好了,行動吧!」
那些待在塹壕里的指戰員們,見新一輪的進攻,沖在最前面的居然是各級指揮員,以及黨團員,頓時個個熱血沸騰,不管前面的高地上還在遭受炮火的轟擊,端著武器、高聲地吶喊著沖了上去。
由於有炮兵的支援,德軍布置在陣地前的鐵絲網和雷區,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因此指戰員們順利地衝過了剛剛受阻的地段。為步兵提供炮火掩護的炮兵,看到步兵距離山坡頂部的陣地只有一百多米時,便果斷地停止了射擊。
躲在隱蔽部里的德軍官兵,聽到蘇軍的炮擊停止了,連忙鑽出來準備進入陣地,阻擊蘇軍所發起的進攻。但等他們一進入塹壕,就被迎面而來的子彈打倒了一片,剩下的人慌忙又縮回了自己的掩蔽部。
衝上來的蘇軍指戰員,與德軍在塹壕里展開了激烈的戰鬥。他們試圖奪取敵人藏身的隱蔽部,但卻被裡面射出的子彈擋住了去路。有聰明的指戰員從另外一頭繞到了掩蔽部的旁邊,朝裡面扔進去一顆冒著青煙的手榴彈,轟的一聲巨響后,掩蔽部里就清靜了。
一營在佔領山坡頂部的陣地后,營長通過剛架好的電話線,向後方的師長報告:「師長同志,我們營已經成功地佔領了德軍的制高點。」
「好樣的,大尉同志。」師長在誇獎了一營長一句后,繼續問道:「你們營如今還剩下多少人?」
「報告師長同志,」一營長在戰鬥結束后,曾經清點過人數,因此他毫不遲疑地回答說:「全營還有一百四十人。」
「一百四十人,」師長將這個數字重複一遍后,有些遺憾的說:「人數有點少。你們還能繼續向前進攻嗎?」
營長望著山坡另外一側的德軍陣地,果斷地回答說:「放心吧,師長同志,我們營還能繼續擔任主攻任務。」
「好樣的,你們真是好樣的。」師長聽完后,果斷地命令道:「大尉同志,那就繼續進攻吧,我會讓你們的團長將另外兩個營派去支援你們的。」
誰知一營剛剛離開山坡頂部的陣地,朝著山坡腳下的德軍陣地發起進攻時,忽然遭到了突如其來的炮火打擊,正高喊著「烏拉」向前沖的指戰員,紛紛在炮火中倒下。一營長見情況不妙,連忙吹著哨子,通知部隊撤回陣地。
師長看到了山坡的另外一側騰起了硝煙,聽到了轟隆隆的炮聲,但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連忙問一營長:「大尉同志,你們那裡出什麼事情了?」
「報告師長同志,」手臂挂彩的一營長一邊讓衛生員為自己包紮傷口,一邊回答說:「我們剛剛離開了陣地,朝山坡下衝去,就遭到了德軍密集的炮火打擊,部隊傷亡慘重。」
「你們還剩下多少人?」
聽到師長的問題,一營長朝站在不遠處的副營長望去,看清楚他所比劃的數字后,對著話筒說道:「全營還剩下三十八人。」
「什麼,你們還剩下三十八人。」師長被這個數字嚇了一跳,也就是說剛剛德軍的那一輪炮擊,就報銷了自己的一個連,他在思索后對一營長說:「你們先留在陣地里待命,我向司令員請示一下,看是否將你們撤下來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