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君心

  看著父親對自己偷來欣慰的笑容,軒轅望(趙子軒)笑笑而退。


  下一場,軒轅光對軒轅成。


  巧的是,軒轅成跟軒轅望也是同母所生,不過他的天賦就比不上軒轅吉了,因此這一場純屬走過場,抽簽結果出來結局都定了。


  果不其然,不出三招,太子就輕鬆擊敗軒轅成。這個也不怪軒轅成太弱,太子本身就年長,而且天賦和根骨都是頂尖的,所以進展遠超其他兄弟也是很正常,不單這一場,後麵的三場比試,太子軒轅光都用不了三招就獲勝,碾壓之勢一覽無餘。


  不過,軒轅望也一樣,一路輕鬆過關,沒墜皇子中天賦和根骨第一人的名號,沒讓將籌碼放在他身上的人失望。


  就在軒轅光和軒轅望交手之前,分別支持兩方的大臣開始了比試。


  第一場,由巡檢司指揮使唐千秋對陣禁軍副統領傅青龍。前者是太子的支持者,後者是軒轅望的支持者。


  唐千秋是煉體強者,結丹中期修為,一身橫力之強,同境界中難有對手,據說能硬抗同境界對手全力一到兩擊而不受傷。善用斧頭,所用的天罡三十六斧是一門剛剛達到近道級的功法。這門斧法的招式幾乎沒有任何變化,每一招如何練就如何用,比起其他變化多端的功法(例如一招有成千上百中變化的功法)容易上手多了!其威力完全靠真元和橫力支撐,真元越雄厚、橫力越強,其威力就越大。據說這一門斧法是其先祖在夢中得一老者傳授,可惜其先祖天賦不強,並未能學全,是以品階不高。


  傅青龍實力跟唐千秋差不多,功法路子也差不多,不過他的兵器不是斧,是雙鐧。雙鐧的分量極重,非力大之人不能運用自如,殺傷力自然十分可觀,即使穿著玄級的盔甲也能將人活活砸死。功法法技巧上,與刀法劍法接近。以銅精配合一些天材地寶煉製而成,通體呈黃色,揮動起來金光閃閃,形似硬鞭,狀如竹根節,鐧端無尖。鐧體斷麵成方形,有凹槽。


  兩者一交手,頓時贏得眾人發自內心的喝彩!實在是剛才的比試,沒什麽看頭,讓有些人看得昏昏欲睡。現在場上的兩人,都是成名多年的結丹中期的好手,功法層次也高,比諸皇子之間的交手更有觀看價值。


  隻見場上的唐千秋,手持亮銀斧,攜巨山壓頂之勢砍向對手,再加上時不時以聲助勢,看上去氣勢雄渾,亮銀斧的每一次滑動都帶起絲絲風聲,銀光閃閃,猶如銀灰落地。


  傅青龍的雙鐧,力量與靈巧相結合,化作兩條金龍迎向對手。


  場上金銀色相互纏繞,時而一條金龍纏住銀灰,另一條金龍直逼對手;時而金銀相碰發出巨大的聲響;時而兩條金龍隨著銀灰共舞,如同在場上升起一簇高達十幾丈的金銀火花。


  雪亮的斧氣,黃澄澄的鐧氣,威力驚人,尋常凝真境後期的人一碰即亡,將擂台邊緣的透明防護圈打得產生了一絲絲晃動,有時候甚至出現了一絲波紋晃動的跡象。


  “傅青龍的雙龍亢金鐧當真不是浪得虛名,聽說品階還在天罡三十六斧之上,現在看來,傳言非虛。”太尉龍雲鵬忍不住讚歎道。


  太子軒轅光雖說不高興,但也不得不承認龍雲鵬所說屬實,陰沉著臉說:“從目前看來,唐千秋想要贏,不容易啊!”


  “放心吧,殿下。”龍雲鵬笑著說,“就算是輸,傅青龍也要付出不小的代價,起碼還能撐接近一盞熱茶的時間。更何況真要以命相拚,他那從未用過的絕命斧一經使出,誰勝誰負還真不好說呢。”


  軒轅光問言點了點頭,他親眼見識過唐千秋的絕命斧,那是非常令人意外,方向、勁力、變招都非常詭異,若非提前知曉有了準備或謹慎不冒進,一般人還真會被他一斧劈成兩半!

  場上兩人交鋒逐漸劇烈,鐧斧相碰的次數也越來越多,說明交鋒已到了緊要關頭。


  “皇上,這傅青龍的實力,著實不簡單啊!”洛明智笑著對永康帝說,能夠讓皇上知道自己一係人馬的真實水平,對他們來說很關鍵。


  永康帝的話簡單明了:“是個人才!”


  洛明智笑笑退後,不再說話。有些話點到即止即可,說太多反而不妙。他熟知皇上的性格,自然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傅青龍贏了!”


  “頂多百招,傅青龍就能獲勝!”


  這時候,場上的形勢已經越來越明顯,很多人都看出了兩人的勝負之數,紛紛說出了自己的判斷。可即便如此,場上兩人的實力都超過在場的很多人,畢竟在場眾人能穩贏兩人的,不會超過十人。


  最終結局正如大家所料,傅青龍在一鐧擋開唐千秋的巨斧以後,另一鐧迅速射出一條金色亢龍,將唐千秋打飛出一邊。好在他身上帶有比武專用的防禦符,因此並未受傷。


  唐千秋倒也幹脆利索,起來後直接認輸:“傅統領實力高強,千秋甘拜下風!”


  “承讓!承讓!”


  “這一場,傅青龍勝!”裁判大聲宣布,“下一場,由校事府總管樂高對陣國武監左祭酒武東來。”


  裁判的話剛說完,場下已是議論紛紛。


  “有是太子和三皇子的人比武,看來他們打算在任何場合都要分出勝負啊!”


  “這種時候,隻要己方有一人獲勝,或者一人因此而得到晉升,對提升整體士氣的作用非常大,對整體實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他們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表現的機會!”


  “競爭得如此劇烈,對國家來說恐怕是禍非福啊!”


  一人聽到同事的議論後忍不住憂心忡忡地說,他就是吏部右侍郎包濟民。


  包濟民並非兩黨中人,雖然兩邊都拉攏他,但他堅決不站隊,因此深得永康帝的信賴。可惜,由於能力的問題,所以一直止步不前。


  禮部左侍郎陶世元輕輕搖頭反對,說:“你當皇上是傻子嗎?一國之君的選定何等關鍵,若不經過這種養蠱一般的鬥爭,誰知道哪個更厲害,哪個更能穩住局勢。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你這麽說也有道理!”包濟民聽後不得不承認陶世元反對得有理,不過隨後又問,“你說兩人誰會獲勝!”


  “還用說嗎,肯定是校事府總管樂高贏!兩場比試,絕不可能讓一方全勝。皇上聖明,不會糊塗到這個程度的,所以欽點上場的人,都經過一番算計的。即讓雙方保持鬥誌,但是又不讓任何一方獲得壓倒性優勢!都處於那種隻要再加把勁,就能翻盤或者獲勝的情況。”


  陶世元湊到包濟民的耳邊輕輕地說。這種話,他可不敢讓其他人聽到。雖說是事實,但絕不能讓其他人知道,要是傳到皇上的耳朵裏,那他就死定了!


  陶世民也並非兩黨中人,不過他的實力和能力比包濟民強太多了。因此,兩黨拉攏不成後均對他進行打壓,生怕他支持勢力還小的皇二子,給兩人的競爭增添變數。


  若非永康帝看他還算正直和識趣,他就不是被挪到禮部了,而是直接就退了!不然以他尋道境中期的修為和高人一等的才華,早就做到尚書的位置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