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六章 感謝大家一路上的支持
初平四年,關中大旱,成群的飛蝗遮天蔽日,將百姓們的田間作物侵蝕而空。
無數百姓為之嚎啕,垂淚者比比皆是。
在這人不如狗的世道,沒了糧食,可怎麼活啊!
危急時刻,關中世家們非但不出手救濟,反而趁此機會,以極其低廉的價格兼并百姓土地,致使數十萬百姓流離落難。
期間,大量難民湧向長安,不少人佔據山頭落草為寇,劫掠四鄰。
一時間,關中動蕩。
流難途中,有人站立於高石,朝著疲憊的百姓大聲宣喊。
「我輩遭難,皆因上天動怒,究其緣由,乃有奸佞亂國!當年,十常侍作亂,亦是連年大旱,致使田野顆粒無收,後有大賢良師施符救人,揭竿而起。」
「如今,賊臣呂布好大喜功,欺虐幼君,老天降下神罰,令飛蝗為神使,向我們施加懲處,一切皆為呂布之過也!」
隨著此人的憤慨陳詞,越來越多的難民圍攏過來。
期間,有人在人群中故意附和,拉起了仇恨:「沒錯,憑什麼呂布犯下的過錯,要我們來接受懲罰?」
「我們在這裡啃著樹皮,人家說不定還吃著山珍海味,哪有心思管我們死活。」
「左右都是死,不如索性反了!」
「反了!」
「反了!」
百姓們群情激憤。
類似於此處的場景,關中各地皆在不斷上演。
「哈哈哈……」
獲悉此事,長安城內的某處宅院里傳出得意大笑,不枉這麼久的精心策劃。
長安城,未央宮。
劉協在皇帝的位置上伸手打著呵欠,自從太傅馬日磾被調往西涼,換了丁宮為新太傅后,劉協的日子可謂是滋潤無比。
不用看書、也不用去背誦那些難嚼的古籍,每天只管帶著小宦官們鬥雞遛狗,隨心所欲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算是好好享受了一回童年應有的樂趣。
今天清早天還沒亮,太傅丁宮便來宮中請安,說是該去早朝議事了。
劉協極不情願的從床榻起身,睡眼朦朧,往日他都要日上三竿才會起來。
突然這麼早就起床,他還真有些不太習慣,掐指算算,不覺間,他已是大半月都沒有上過早朝了。
嗯,是該去見見百官大臣了。
否則,朕豈非成了昏君?
念及此處,劉協意識霎時清醒了不少。他命宮女為自己穿好帝服,又用溫水洗了臉,然後走出殿外,坐上御攆,往未央宮而去。
「陛下,關中大旱,百姓們顆粒無收,不少人變賣土地房產之後,仍是難熬災荒,難民無數,請陛下定奪。」
見天子在座位上打起瞌睡,新上任的司空劉普出列,壓下手中笏板,語氣恭敬。
按照輩分,他還是劉協的叔父輩。
之前劉普基本上都是擔任的外地郡守,直至去年年底才被調回長安。
今年關中大旱,原來的司空遭到罷免,劉普就好巧不巧的被頂上了三公位置。
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三公其實也不是那麼好當。
三公之中,太尉負責『天』,司空負責『地』,司徒負責『人』。
基本上一有天災,諸如地震、洪澇、蝗災等等,負責『地』的司空就難逃罷官厄運。
「這麼多災民,卿等可有良策?」劉協打了個呵欠,漫不經心的詢問起下方百官。
朝中大事他從來都怎麼過問,近些時日又忙著偷閑玩耍去了,那些呈上來的治荒之策,他壓根兒就沒碰過,更別談有什麼建設性的想法了。
「回稟陛下,三年豐,三年欠,六年一小災,十二年一大災,天象在堯舜時就是這樣。在豐年存糧備荒,在荒年賑濟災民,這是臣等的責任。」
司空劉普恭聲答道,他悄悄瞄了眼天子臉色,見天子神色如常,才又說道:「逃難百姓皆是大漢的子民,朝廷不能見死不救,故臣建議,取出太倉貯米作粥施捨饑民。」
所謂太倉者,即京師儲谷的大倉,裡面存糧無數,雖不能徹底抑制災荒,但起碼能讓不少災民熬過一段時日。
「難民如此之多,僅憑太倉存貯的谷糧,恐怕也是杯水車薪吧。」群臣之中,有人不予苟同。
「那趙中郎可有其他良策?」劉協看了過去,乃是左中郎趙潛。
「這……」
面對天子的詢問,趙潛一時語塞。
「既然給不出更好的法子,那就先按司空說得去辦吧。」
劉協此時倒也果斷,畢竟人命關天,就算是治標不治本,也總比眼睜睜的看著百姓去死要好。
「陛下,臣也有事啟奏。」站在群臣中的尚書郎張沅出列,躬身說了起來。
劉協微微點頭,示意他可以繼續往下說。
張沅頓了頓語氣,緩緩道來:「稟奏陛下,昨日有快馬至長安,言大司馬已經從陳留動身,不日將班師回朝。」
呂布,要回來了!
此話一出,如似巨石投入湖面,濺起巨大水花。
朝堂百官神情各異,天子更是怔楞了好一會兒后,才訥訥擺了擺手,道了聲:「朕,知道了。」
朝會散去,百官各自忙活開來。
劉協回到偏殿,臉上不見半點喜色,整個人坐在位置上一動不動,怏怏不樂。
「陛下,御史大夫郗慮求見。」小黃門韓宣進殿稟報,語氣小心翼翼,因為他能感覺得到,此刻的天子正處於一種極其壓抑的氣氛之下。
「讓他進來。」劉協揮手說道。
郗慮算是天子的半個丈人,其女郗予被選秀入宮,深得劉協喜愛,很快就封了貴人。作為父親的郗慮也因此沾光,從侍中一躍升為了御史大夫。
郗慮進殿,向天子行禮完畢之後,見天子神情恍惚,拱手問道:「陛下悶悶不樂,可是和大司馬回朝有關?」
「你如何知道?」劉協面色詫異。
「臣只是瞎猜罷了。不知陛下所憂何事,說不定臣能為您分憂。」郗慮恭敬說著,稍稍一詐,便試探出了想要的結果。
唉!
劉協嘆了口氣,稚嫩臉龐上有著悲與喜的交加,最後漸漸浮現出一抹苦澀:「大司馬不在的時候,長安城裡的一切都是朕說了算,如今他回來了,朕說的話,還有人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