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談話
「抱歉,抱歉,老師突然家訪給耽誤住了。」李和不慌不忙的坐下,接過郭冬雲遞過來的啤酒,繼續道,「看樣子,你這等的時間不短了啊,沒等著急吧。」
郭冬雲舉起杯子和李和碰一下道,「浪費我的時間,損失你的金錢,划算不划算,你自己算。」
「這話說的好像我壓榨你似得,現在是下班時間,該休息就是還要休息。」李和走一路,也有點渴了,一口氣喝完。
郭冬雲笑著道,「自從進入你公司,我的睡眠就沒有得過保證,這個是事實你不能否認吧?」
她笑著的時候露出潔白的牙齒和小鳥一樣慧黠。
「罪過,罪過,自罰三杯。」這個李和有點愧疚,因為他做甩手掌柜一直都是很徹底。
「我敬你是條漢子!」郭冬雲沒去客氣的阻攔,待李和三杯喝完,她也自己喝了一杯。放下杯子,先給李和倒一杯,又給自己倒了一杯,才繼續道,「你是我所認識的人當中,最成功的一個,也是最懶的一個人。」
李和不自覺的點了一根煙,「你是不是想說我運氣好?」
郭冬雲搖頭,「你的投資和布局沒有一樣是靠運氣得來的。」
「跟我年齡差不多的人,如果真的想發財想出頭,靠的是機遇,比艱苦奮鬥重要的多,我們這一代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抓住機遇。」
因為有完整的工業體系,中國抓住了歐美去工業化的機遇。
因為有世界一流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體系,中國中國抓住了互聯網的機遇。
郭冬雲淺嘗一口酒,苦笑道,「你這個人有一個特色,許多歪理到你嘴裡都是成了冠冕堂皇,也許這是你成功的原因。但是我還是要跟你爭一爭,艱苦奮鬥不是你們內地經常提倡的嗎?機遇只是給了起點,但是如果個人不勤奮和努力,機遇來了不是沒有作用。」
李和道,「我沒否認艱苦奮鬥的重要性,一個人不努力肯定不會有什麼好結果。只是這個重要性相比機遇,在事業成功中的比例就可能只佔三成或者四成。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在中國、在歐美、在非洲,付出同樣程度的努力,得到是完全不同的結果。」
郭冬雲道,「那麼肯定在歐美的機遇最大,我去過你們首都和浦江、甚至深圳的大使館,許多人不都是排隊想出去嗎?」
「來,乾杯。」李和再一次一飲而凈,「如果是刷盤子,在歐美肯定比在中國有前途的多,這個和基礎國力有關係。如果是經商,他們放棄語言和國內社會關係優勢,以及眼前中國的機遇,出國未必好。」
他其實時常在想,那些賣房子給他的人,如果十年、二十年以後知道他們當初賣掉的房子已經價值過千萬、過億的時候,會是什麼表情,也許他們國外辛苦二十年不一定能積攢到千萬。
「可是華人富豪基本都是在美國、東南亞和港台地區。」郭冬雲依然在反駁。
李和道,「相對於海外華人三四千萬的總數,不管是科研界,還是商界,這點成功的人,簡直是微不足道。當然,相對於中國近12億龐大的人口,中國富裕人口更加可憐。所以眼前就是中國的機遇,不出十年,肯定會有一批大富豪出來,說不準是蘇明、或者付霞,也許是李愛軍,甚至是你不屑看一眼的許恆大。」
許多海外移民群體後來確實也新增了許多的富豪,只是因為一部分人抓住了中國的機遇,在改革開放中做流通貿易,在飛速旋轉的時代找到一塊屬於自己的天地,急速的富裕起來。
一方面是源於血緣地屬關係,一方面是源於語言優勢,他們把中國便宜勞動力生產出來的便宜貨輸送到世界各地。
華人、移民、甚至偷渡客都為拉動中國外貿出口這架經濟馬車做了很大貢獻。
這就是許多中國想著出口的企業、地方政府為什麼要拚命找海外關係的緣由,接待層出不窮的同鄉會,僑鄉會,聯誼會,在不在國內投資不重要,關鍵能不能幫助打開國外市場!
隨著中國海外留學生越來越多,留學生也被他們利用了起來,被他們冠了海外市場經理的名號。
比如魯萬向為了向美國出口汽車零部件,就是這麼乾的。
崇尚艱苦奮鬥的中國人遇上有語言優勢的中國人,也是簡直了。只要是勞動力便宜的行業,都贏得了一席之地。
習慣了坐享其成的歐美人才會大喊,中國人來了!
他們得適應中國速度,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速度是一種可怕的競爭力。
郭冬雲被李和說的一愣一愣的,調笑道,「你這張嘴不用來哄女人真的是可惜,還這麼有錢。」
李和再次和她對碰,「水中且無月,月是在青天。金錢對我來說最高的目的是成就了我至高無上的自由。時時與自己說,做人不宜過分苛求,能夠與社會脫節已是最大的福氣。世界上一切事情與我無關,多麼好,誰要與公眾息息相關?」
開什麼玩笑!
他之所以要賺那麼多錢,就是想用金錢劃出一條肯定的界限,與公眾離的遠遠的,沒人管得了他。
「沒你豁達。」郭冬雲沒和李和碰杯子,先是用一口,後來嫌不痛快,直接仰著脖子就痛飲,桌上的燒烤一樣沒動,新上的一紮啤酒又喝沒了。「老闆,再來一打啤酒!」
「差不多可以了。」李和朝服務員擺擺手。而早就過來,一直坐在遠處的丁世平也把要送酒的服務員攔住了,不讓再送酒
郭冬雲隨口問,「怎麼,瞧不起我?想信我,我肯定還能喝。繼續喝,還有正事沒跟你談呢。」
「那就再喝一紮。」李和還是讓服務員送酒過來了,「目前有什麼困境沒有?」
郭冬雲道,「團隊還在磨合當重,我按照你的建議,許多人的人事變動並不大,有能力有闖勁都是優先提升。我還想說個事,有沒有興趣做鐵礦石?」
「沒興趣。」李和想也不想的拒絕。
「這個我不明白,按照世界經濟的發展,鐵礦石的需求肯定會上升,這是一筆好生意。」
「你看我有做石油嗎?有買油田嗎?」李和目前跟能源、礦產沾邊的也就在東南亞地區的加油站業務,以及國內的油氣設備有投資,剩下的都是敬而遠之。
「李超人入股Husky 確實是敗筆,不過對於非可再生資源的投資確實是一筆好買賣。」郭冬雲以為李和是擔心投資受損。
李和搖搖頭,「我不怕虧錢,而是因為這裡面的關係太過複雜。不過石油業務我們可以再深化擴張一下,至於鐵礦石,想都不用想。」
這一點李和很堅決,也非常的肯定,他沒那個能耐。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
先不管有沒有本事在澳洲和巴西拿下繁蕪複雜的鐵礦公司的股權,就是各國監管機構他都過不了。
想想要對付十幾個國家的監管機構,他的頭皮一陣發麻。
中鋁後來入坑尚且不易,何況於他。
這需要幾十年的深厚國際關係的積累。
不管在哪裡,沒有關係都是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