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你要像殺豬一樣
李傅說變了臉色。
“今天沒有應對敵襲的演戲。”
“弓馬族真打過來了!”
李傅說並不覺得緊張。
相反,他卻有種躍躍欲試的感覺。
他早就想跟弓馬族的騎兵,正麵硬碰硬,幹上一場了。
炎黃族與弓馬族之間,鋪滿了繞不開的血海深仇。
從李傅說記事起,每年入冬前,弓馬族都會來北唐鎮,大肆劫掠一番,還會抓走一部分人做奴隸。
劫掠完北唐鎮,弓馬族就會轉向其他鎮子,大肆搜刮。
弓馬族的最後一個目的地,通常都是鎬京城。
但他們幾乎不會強攻鎬京城,每一年,鎬京太守都給弓馬族準備好了戰利品,包括錢糧、布匹、棉麻和人口。
讓他們浩浩蕩蕩地帶回去。
二者之間,仿佛早已做好了什麽約定一般。
鎬京城的食利階層,日子永遠都過得滋潤得很。
天生正義感爆棚的李傅說,想報仇而不得。
北唐弱小,大夏積弱。
現如今,機會終於來了。
聽到槍響的那一刻,李傅說也聽到了希望。
“謝謝小侯爺。”
李傅說在心中感慨道。
讓他唯一覺得,心裏有些不舒服的地方,在於弓馬族進攻的時間點。
按照往年,弓馬族可從未這麽早地來過。
在李傅說的設想裏,半個月之後,少數火繩槍手的命中率,能達到十中六七。
到時候,再跟弓馬族爆發戰爭,那無論是場麵還是結果,就更不一樣了。
李辰海道:“我知道你恨弓馬族。”
“想給那些被殺害、被劫走的炎黃族百姓報仇。”
“隻可惜,今天這一仗,想談報仇,還差得很。”
李傅說驚訝地問道:“小侯爺何出此言?”
李辰海道:“這一仗體量太小,甚至算不上‘打仗’。”
“弓馬族二十餘年來,未遭遇過抵抗,鎬京城及周邊的鎮子,對於弓馬族來說,更相當於一個大倉庫,而不是敵國的城鎮。”
“我們是資源,不是對手,在弓馬族看來,我們恐怕跟長在地裏的棉花、草原上的牛羊,沒有區別。”
李傅說握緊了拳頭,道:“就這麽瞧不起我們?”
李辰海道:“大國謀利益,小國講尊嚴。”
“一定要讓人看得起,是小孩子的追求。”
“兩軍對壘之際,被人看不起,反而是一件好事。”
李傅說道:“如果弓馬族輕敵冒進,我們倒是能占些便宜。”
李辰海道:“等兩族真正爆發戰爭時,這個便宜是占不上的。”
“隻要發生過一次摩擦,甚至是拒絕一回弓馬族從北唐鎮搬東西,我們的新武器就會暴露,弓馬族也會因此,察覺到北唐鎮的異樣,並改變對我們的態度。”
“坐在太尉的位置上,兵法要用,計謀要用,但從正麵摧垮敵人的覺悟,一定不能少。”
李傅說道:“我明白了。”
李辰海道:“今天,弓馬族派出的軍隊,不會很強。”
“裏麵還摻雜著一群搬運工,和幾個監工。”
李傅說有點懵:“這……”
李辰海繼續道:“弓馬族肯定怕奴隸逃跑,所以不會往這種隊伍裏,安排炎黃人。”
“所以,你要像殺豬一樣,狠狠地屠戮他們。”
……
剛才吹響的號角,共計二十支,已經在李旬的房間裏,擺了十多年了。
號角上早已落滿了灰。
由於北唐鎮和弓馬族,軍事實力有著雲泥之別,所以早在二十多年前,北唐鎮就放棄了抵抗。
任由弓馬族劫掠。
辰海變法開始後,李辰海早就有跟弓馬族爆發戰爭的計劃。
所以,李辰海把這些號角,又翻了出來。
李旬在臥室裏,聽著高亢淩厲的號角聲衝天而起,不禁覺得,眼眶有些濕潤了。
這號角聲,他等了幾十年。
……
李傅說帶領唐軍快速落位。
唐軍不止一次地,演習過號角聲吹響後,該怎麽辦。
但是大家表現得仍有些慌亂。
趙求寶和陸萬抬著火繩槍,躍進戰壕裏,尋找上一次演戲時,自己標記的射擊點。
他們二人在訓練中表現出現,有幸入成為了火繩槍兵。
即使是訓練中的優秀表率,真正上了戰場,大敵當前,陸萬仍然緊張得麵色慘白。
這和訓練、演戲時不一樣。
弓馬族打過來了,是真要死人的。
他們強大的騎兵,所到之處,全無敗績。
那“嗒嗒”的馬蹄聲重如鼓點,讓人連反抗的心思都升不起來。
“弓馬族不可戰勝”的傳言,人盡皆知。
反抗者死。
陸萬現在就是反抗者。
這也是陸萬害怕得臉色慘白的原因。
趙求寶比陸萬強上不少。
他看上不去並不緊張,很快就選好了自己的射擊位。
趙求寶和周軒昂是同年生人,兩人曾一起在地主家做過長工,關係不錯。
對於周軒昂的手臂被打斷,而無法參軍這件事,趙求寶一直認為非常遺憾。
他覺得,以周軒昂不服輸的執拗性格,絕對能在訓練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名火繩槍兵。
“出現了!”
火繩槍兵隊伍裏,一位班長喊了一聲。
趙求寶和陸萬一直死盯著前方。
荒涼的草原盡頭,前來劫掠的弓馬族人像一顆顆黑點。
陸萬的手心裏全是汗。
“來,深呼吸。”
“像我這樣。”
趙求寶在一旁道。
“我跟王忠驍學的。”
“他說,這是小侯爺教他的。”
陸萬嚐試了一下深呼吸,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原因,似乎有那麽點效果。
騎兵沒有衝刺。
弓馬族劫掠隊的移動速度不是很快。
從目光盡頭走進火繩槍兵的射擊範圍,陸萬覺得,他們仿佛能走一百年。
……
弓馬族劫掠隊裏,幾乎所有人的臉上都平靜如常。
尤其是一些年紀偏大的人。
每年一次對大夏皇朝的劫掠,就像一場入冬前的例行公事。
大夏皇朝幾乎不會反擊。
因為反擊的人,都被殘忍地殺死了。
大夏皇朝有個詞,說得很好。
“殺雞儆猴”。
敢反抗的就是雞,不反抗的就是猴。
說是劫掠,其實就是搬東西。
少數第一次隨劫掠隊而來的年輕人,臉上倒是透著些好奇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