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楚亂(18)
俞番是十大宗門之外的實力很大的勢力,叫『俞岳宗』。
俞番便是這個『俞岳宗』第二人宗主,如果李文輝在,一定能認出俞番,此人是原是大秦國皇家文武學院,武院一位教官,因為其陰損狠毒,勒索欺凌學生,人品極差,最後被解職,消失了一段時間后,卻不想一躍成為『俞岳宗』的第二任宗主。
這讓人意外之餘,又覺得不奇怪了,因為『俞岳宗』就是俞番的祖父創建的。
岐山玉清子的師叔,易陽子和韓宇的師叔韓瑋不明白『俞岳宗』怎麼找上他們,他們沒有什麼交往,也無仇怨。
「俞宗主,只是為何呀?」
「你們宗主不識時務,那就得有累他的門下弟子了。」
易陽子皺了皺眉轉頭看向韓瑋,兩人忽然有些醒悟。
原來『岷山道宗』和『岐山道宗』以及『俞岳宗』都在大秦國境內,『岷山道宗』和『岐山道宗』,一個是正宗的道門,一個是算是俗世道門,兩宗交往甚密,『岐山道宗』的精英弟子,大部分都輸送到『岷山道宗』成為正宗的道家弟子,不願意離開俗世的繼續留在『岐山道宗』。
『岷山道宗』和『岐山道宗』都在十大宗門佔一席位,在大秦國算上是除了文武學院外的第一大勢力,文武學院是大秦國皇家的,為大秦國服務,而『岷山道宗』和『岐山道宗』卻不受大秦國節制,而兩宗高手頗多,大秦國皇帝很眼熱,總想將他們拉攏過來為己所用,幾番遊說都被拒絕了,可是放著兩大勢力在自己國內,又不能為己所用,還有潛在的威脅,大秦國皇帝把他們視為眼中釘,誓要拔除。
但是兩大宗門在忢月大帝統一大陸前就存在,想將其滅除,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兩宗門底蘊頗深,很難撼動。
於是大秦國皇帝在謀臣建議下,由皇帝的貼身侍衛,最忠誠的俞鈸在兩宗之間必經之路秦岳山脈建立了『俞岳宗』,其一目的是阻斷兩宗的聯繫,但是效果不佳,修行之人天下皆為路,什麼荒山野嶺,雪峰大河都阻擋不住他們。
其二目的是在國家秘密資助下,讓『俞岳宗』迅速強大起來,以江湖方式除掉兩宗,因為出動軍隊剿滅兩宗有很多顧忌,一是不一定能滅了兩宗,二是會得罪天下的宗門和江湖中人,那將是個大.麻煩,弄不好有亡國之險。
你想象一下,道門弟子滿天下,很多江湖遊俠,出自兩宗門,或者其祖上是兩大宗門的人,再加上和兩大宗門交好的各大小門派,群起為兩宗門報仇,在強大的國家也受不了,皇帝的晝夜穿著鎧甲,被大批護衛護著,不然隨時都有遇刺的危險。
還有一點最重要,十大宗門和數不清的小門派,因為大秦國出手滅了兩大宗門,一定把他們推向對立面,影響太大了,秦國想統一大陸,那就不用想了。
江湖門派不是不可以滅掉,得有理有據,能讓各門派相信被滅門派威脅到了國家和國民,或者他們劣跡斑斑,人神共憤,這樣不但不會影響到聲譽,還會得到名望。
但是『岷山道宗』和『岐山道宗』卻是名門正派,雖然有個別弟子作姦犯科,但影響不到他們的聲譽。
『岷山道宗』和『岐山道宗』為什麼秦國開國皇帝一直惦記想滅掉他們,除了拉攏不成外,還有就是一次開國皇帝因為一個靠近『岷山道宗』的城鎮。
因為城主暴戾貪婪,兩年時間征了七年的稅,該上交的交了,剩下的都貪覓了。
結果轉過年來這位城主又要收三年的稅,逼得百姓無法活下去,群起反抗,殺了城主。
這下惹大禍了,這位城主是開國皇帝的表兄。
開國皇帝震怒派大軍欲屠城,『岷山道宗』和『岐山道宗』得到消息,兩位宗主請見皇帝欲說明情況,阻止屠城,但開國皇帝拒見,一意孤行,結果兩宗派大批高手與官兵對峙起來,大秦國開國皇帝最後服軟,但是卻將兩宗記恨起來。
大秦國當時因為國力羸弱,有心報復,卻不敢輕動,現在國力強悍,就開始準備報當年之怨。
先禮後兵,遊說不成,雖然不能大兵壓境,就採取江湖事江湖了的方法。
『俞岳宗』幾十年的發展,卻是強大了,人多勢強,但是高手可不是用錢堆出來的,兩宗高手如雲,那是幾百年堆積起來的。
俞鈸努力了幾十年,沒有形成對抗兩宗的實力,秦沐即位后對俞鈸很不滿,訓斥了很多次,讓他心力交瘁,不久后病故,秦沐把名聲不好的俞番從文武學院調出來,讓他掌控了『俞岳宗』,因為俞番修為高有頭腦,而且陰狠毒辣,只有這樣的人才適合江湖。
俞番接任后就開始對付兩宗,但是兩宗實力太強,『俞岳宗』根本和人家碰不起,於是就採取了挖牆腳割肉打悶棍的手段蠶食兩宗。
這不就盯上了兩宗精英弟子,如果拉攏過來最好,不聽話就廢了他們。
「俞番,做事不要太過分了。」
易陽子和韓瑋想通了,不過他們不願意同有皇家暗中支持的『俞俞岳宗』發生衝突,宗主也強調過,盡量避免和他們衝突,雖然這段時間兩宗弟子有的失蹤,有的慘死,也懷疑和『俞岳宗』有關,但是還是一個字『忍』。
「我做的過分嗎?嘿嘿嘿.……哦,你們認為過分就過分,一句話,加入『俞岳宗』給你們榮華富貴,反之死。」
俞番冷笑道。
易陽子和韓瑋看了看小巷兩頭黑壓壓的人,又聽到俞番這番話,知道今天是被算計了,此事不可能善了,但是他這些人,還真是難以同俞番帶隊的『俞岳宗』門徒抗衡,為今之計,唯有突圍向宗主傳信彙報這裡的事。
「小兄弟,連累你了,一會我們拼力掩護你突出去。」
玉清子和韓宇對張顯歉意道。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