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漢末之逆臣賊> 九十五章 有效

九十五章 有效

  南郡太守府的書房,毋將隆坐在上首,下首坐著江陵令和賊捕掾。毋將隆首先開口:「當陽長王安寫信給本官,道賊匪成重可能在江陵鬧事。看他說得有憑有據,本官有些擔心,因此把二位找來,就是想問問,江陵防務如何,會不會出事?」


  賊捕掾和江陵令互相看了看,江陵令首先開口:「王安從何得來的消息?此人會不會為了減輕罪責而誆騙明府。」賊捕掾撇了一眼江陵令,大家都是聰明人,就別裝傻了。江陵城若出事,你這個江陵令首當其衝。王安謊報軍情你又能怎麼樣?你難道敢擔保江陵風平浪靜,安安穩穩?不出事大家安心過年,出事了第一個惟你是問?王安是報給太守的,信不信取決於太守,今天看來,太守應該相信王安的消息。


  毋將隆沒有說話,扭頭看了看賊捕掾:「江陵城可有異常?本官能否安穩的過完正月?」


  賊捕掾的嘴張了張,:「馮司馬在離開江陵前,曾對下官言道,要多多留心月出館?」


  「月出館?賊匪鬧事跟青樓有何關連?」毋將隆問道。


  江陵令搶先答道:「明府到任時間短,有些事情可能不清楚,月出館的主家放了不少利錢,那些還不起利錢的人家,被它逼得賣兒賣女,蕭明府時百姓幾次到太守府告狀,在蕭明府的強壓下,月出館被迫將一些欠款勾銷。而且,」江陵令看了一眼賊捕掾,不再言語。毋將隆也沒有追問,顯然心知肚明,剛才只是故意裝作不知。


  看到毋將隆與江陵令一問一答,賊捕掾感到一陣慌亂,顯然,毋將隆對自己未曾稟報,調動人馬討好別駕心懷不滿,而江陵令已經投靠了毋將隆。賊捕掾這才明白毋將隆為何只召見自己和江陵令,整個江陵城有權調動兵馬的就這三人,如果自己不從,下場想必不會比前幾天抓入大牢的若縣令和高成長好。看來王安的信只是個幌子,總攬軍權才是毋將隆的目的。賊捕掾馬上拿定了主意,對毋將隆行禮道:「下官隨時聽候明府調遣,不敢推脫。」毋將隆滿意的點點頭,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至於賊匪之事,反正大家已經習慣了,鬧就鬧唄,天塌了有王家在前面頂著。


  毋將隆笑著對江陵令和賊捕掾道:「如今若縣和高成縣出缺,你們家中若有賢才儘管推薦給本官,本官一定上報朝廷,准予任用。本官不會像蕭明府那樣,找個外人來南郡。」


  賊捕掾道:「下官想知道,王安是從何得到有賊匪要在江陵鬧事的消息?


  「是孔家招募來的遊俠兒審問賊匪得到的消息,」能夠把賊捕掾的人馬納入麾下,毋將隆很是高興,於是繼續道,「賊匪曾經邀請成重一起打劫藍口聚,但被成重拒絕了,一來此時是冬季,刮的是北風,不便行船,二來,成重已經準備在江陵鬧事,不願壞了計劃。」


  「成重的計劃怎麼綠林匪都知道,而太守府卻毫不知情?」


  「綠林匪為了鼓舞士氣,於是告訴眾人,成重會在江陵鬧事,江陵派不出人馬到當陽。只不過他們沒想到,本官那麼快就派兵過去了,使綠林匪不得不半途而廢,幫王安保住了一做營寨。」能夠示好王家,也算是意外收穫吧。


  江陵令補充道:「至於太守府沒有得到消息,想必那些投靠官府的人都被成重召集起來,消息傳遞不出來吧。」


  毋將隆對二人道:「還望二位多多辛苦,不要讓王安這個外人得意。」


  毋將隆口中的「外人」王安正帶領當陽兵,從位於藍口聚下游十里處的渡口過河。看了看四周,王安問道:「這裡就是綠林匪渡河之處?當初為何沒人發現?」


  魏伯答道:「我們沒有騎兵,而綠林匪集結了二十多匹馬當作斥候,把我們派來巡邏的人給殺了,營寨那裡得不到消息。」


  王安看了看腳下的土地:「沔水東岸是若縣的管轄範圍,當初我們和若縣談的好好的,綠林匪來犯,我們把守營寨,由若縣出兵斷賊匪的後路,到時把搶回來的財物分若縣一半,可惜太守突然把若縣令抓人大牢,打亂了我們之前的安排,不得不從江陵借兵,延緩了出擊的時間,讓賊匪跑了。」


  王安這麼一講,眾人也覺得事有蹊蹺,早不抓晚不抓,出事前一天才抓,時機拿捏的剛剛好,要說不是針對某人,誰也不信。可惜王安不能去問毋將隆是誰給他的情報。


  王安讓眾人休息一下,把負責教士卒識字的隊副和小旗召集起來:「你們這麼多天能堅持下來教這些士卒讀書識字,我很滿意。只是這些士卒大多沒有離開當陽縣,他們當兵就是因為家裡窮,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才出來的,在他們眼中,當兵吃糧,從軍就是把命賣給了官府,儒家的那些大道理他們不懂。」


  「不知縣尊有何打算?」有人問道。


  聰明人就是聰明人,一下就理解了王安的心思,王安很高興的道:「有句話叫,從身邊做起,我們要讓這些士卒明白,他們不是給官府,給我賣命的,他們從軍是為了保境安民的,是為了讓百姓安居樂業的。」


  有人突然道:「孔夫子說過,苛政猛於虎也。很多人淪為盜匪都是被官府逼得,很多人逃入山中也是因為官府苛捐雜稅太多了。敢問縣尊如何解決?」


  王安聞聲看過去,正是以前自己親自任命的小旗,見其他人也在看著自己,王安問此人:「士卒剛從軍時有多少人識字?能不能看懂朝廷的公文?」


  小旗想了想,答道:「大概五人吧,他們只是會寫自己的名字而已。」


  「他們不識字,不會算賬,只能聽別人說啥是啥,朝廷的稅是什稅一,到了他們那裡就變成了五成稅了。先帝時的輕車都尉氾勝之先生寫了一本書,教人如何種地,多打糧食,你們可知道?」


  幾位儒生相互看了看,答道:「不知道。」


  不知道就好,王安心裡這樣想,嘴上卻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這些道理離士卒太遠了,他們只想活下去,想要活得好。可惜他們不識字,不會種地,只會打打殺殺,離開了行伍,為了活下去,要麼給人看家護院,要麼攔路搶劫,落草為寇。不知幾位同意不同意?」


  幾位儒生齊聲答道:「同意。」


  「要改變這些士卒的命運,第一步就是要讓他們識字。」王安大聲道,「不知各位同不同意?」


  儒生再次點頭同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