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漢末之逆臣賊> 第十七章 原來如此

第十七章 原來如此

  王安的婚姻不是自己能決定的,孔夫人也知道,之所以找到王安,也是考慮到國相孔休的顏面。新都侯王莽為了拉攏孔休,肯定不會提過分的要求,況且王家真正的決定者是深居長樂宮的太皇太后。


  王安派大丫前去向母親稟告此事,自己卻隨杜詩前去農田轉悠。開春以後,王安除了籍田時揮了兩下鋤頭,就沒來過了。王家莊這裡杜詩是大管事,大丫是賬房,二丫負責教育,魏宣負責莊子的安全,他打算再訓練一批庄丁,王安拒絕了,很簡單,沒錢。王安的辦法是養鵝,既能警戒,還能吃肉,花錢還少。


  王安和杜詩沿著田埂向河邊走,此時農田已經被平整成整齊的長方形,再被分成小塊。幾輛巨大的筒車立在河邊,把水從河裡導入引水槽,流入引水渠,澆灌著農田。


  杜詩指著農田道:「這是按照氾先生的方法選種,育種和播種,秧苗的成活率很好。」然後指著正在巡查的農夫道,「可惜,氾先生的方法好是好,需要的農夫他多了。也只有叔孫這裡有這麼多人才能行的通。」


  「更可惜氾先生過世了。若是氾先生能來,君公也能清閑不少。」王安真的是感到遺憾,這是古代的農業技術推廣專家,可以說是讀書人中的異類,會被讀書人所排斥。


  「我還能清閑?」杜詩打趣道,「叔孫肯定又要丟給我一大攤之事。」王安沒有繼續糾纏這個問題:「宿麥的產量出來了嗎?」


  「畝產大概三十石,達不到氾先生的四十石。」


  那也有一千二百斤左右了,王安在心裡嘀咕,難道這個時代土地很肥沃?王安誇獎道:「這已經很好了,或許是種子,天氣,土壤的原因,我們可以從三輔地區弄些種子試試。」王安看著河對面的孔家莊,那裡也立了幾輛巨大的筒車:「孔家莊啥也安了筒車?」


  杜詩也看向對面,那裡有艘船正往這邊划:「應該是這幾天,先是陰陸向其兄推薦,然後新野令就知道了,要求推廣到全縣,並上報南陽太守和大丞相府,要推廣到天下。」


  「朝廷難道沒有賞賜?」


  杜詩在看著那艘船,沒有回答,那船已經到了江心,正向這邊而來。王安也盯著看,過了一會船靠岸,從船上下來一名童子,走到王安他們面前,行了一禮:「可是王家三郎?杜君公?」


  「正是。」「正是在下。」


  童子又施了一禮:「家主請二位到對面一敘。」


  「你家主人是?」王安問道。


  「家主乃是前任新都相。」


  大丫抵達侯府將孔夫人的話告訴夫人。夫人與君侯商量之後決定,新都侯延請孔休之女當王莽的大女兒王嬿的老師。


  「侯爺,真打算請孔休之女教嬿兒?」


  王莽拍拍夫人的肩膀:「夫人出自侯門,卻跟隨本侯吃了那麼多苦。如今嬿兒也已六歲,有些事不用親力親為。」


  「最近長安都在盛傳三郎造紙之事,家父也從長安來信,唯恐有事。」王莽又想起了王安所說的關於神的事:「夫人放心,三郎是得神眷顧之人。」心裡卻在想王安所說的「親賢臣,遠小人」。賢臣,難道說本侯會……


  「侯爺,太皇太后的壽誕還有幾個月就要到了,可宮中還沒有旨意傳來,妾身不知如何是好?」


  「有備無患吧,」王莽問道,「大丫回去了嗎?」


  「孔家送了幾對小兔子,三郎讓她帶來送給嬿兒和曄兒,捷兒。」


  「嫡庶不分,」王莽罵到。


  「三郎不是說過,只有弟弟和妹妹,沒有嫡庶嗎?」


  「三郎和大丫行了周公之禮?」王莽問道。夫人搖搖頭道:「未曾。」王莽大驚,難道自己的兒子有龍陽之好?夫人一看就明白了:「侯爺還請放心,三郎只是想等成親再行周公之禮罷了。」


  「娶妻取賢,取妾取貌。更何況大丫還是官婢,只能為妾了。」


  此刻,王安和杜詩正在孔家莊做客。孔休坐在上首,看著王安道:「老夫膝下有二子,長子如今打理孔家生意,尚有幼子一名,老夫這些年無暇管教,再加上夫人溺愛,導致此子頑劣。為了此子將來著想,想請二位當他的老師。」王安和杜詩剛想說話,孔休又開口道:「你們的情況,李通李次元已經告訴老夫了,老夫覺得二位正合適。」他轉向杜詩:「杜詩杜君公,你幫王安把莊子管理的僅僅有條,無論是誰都誇在你,僅憑這一條,將來不可限量。」孔休又看著王安:「對於叔孫,老夫認為你應該出去闖闖了。你是新都侯之子,你現在可以躲在新都侯的後面,別人也會顧及到新都侯,不敢對你如何,使叔孫以為這都是自己做出來的。」


  王安行了一禮:「國相,此話怎講?」


  「你以為那些遊俠兒不想逃嗎?是君侯不讓他們走,以便讓你招攬人心。這些人的所做所為,田大管事都記著呢。他們敢走,那就不是充軍發配的下場了,所以他們只能乖乖的待在莊子里,讓你一網打盡,還以為是自己的功勞。至於李通,」


  「難道也是我家大人安排的?」


  孔休搖搖頭:「不是,但君侯對李守有舉薦之恩,李家一直想要報答,可你家大人啥都不缺,不需要他們報答,正好叔孫要開個造紙工坊缺錢,李家自然有錢出錢了。」


  王安行了一禮:「國相認為,小子應該如何行事?」


  孔休捋一捋鬍子道:「做事有始有終,盡然長安都在盛傳叔孫造紙之事,若能成功,叔孫就能名傳天下了,將來出仕也方便許多。」


  孔休咳嗽了幾聲,接著道:「老夫不為自己考慮,卻也要為子孫考慮。我孔氏一門,也是經過秦末之亂的。如今雖然還是太平盛世,可各地流民殺官造反也時有出現,現在就差天災了。亂世一起,我孔家家大業大,卻無自保之力,孔家必亡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