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鐵血天驕> 224湘州刺史

224湘州刺史

  高飛見那官員四十多歲年紀,相貌清俊,下頜上掛著一部清須,看上去十分的儒雅。他上前一步,拱手道:「在下王羽!」


  那官員臉上浮現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急忙走到高飛的面前,彎下腰對高飛說道:「我是湘州刺史司馬承,王公子突然到訪,讓我感到很是驚訝。王公子,快裡面請!」


  高飛和毛寶跟著司馬承一起進了湘州刺史府,三個人來到大廳之後,分賓主而坐,隨後便有人端上來了一些茶水。


  司馬承首先開口說道:「王公子的大名我可是早有耳聞啊,一首《出塞》詩,可以說風靡大江南北,記得我當時離京之時,陛下還在念叨著王公子的這首詩,說王公子是不可多得的奇才,神童,那時我尚在想,似王公子這樣的神童,不知道我幾時才能得見。不想我會在這這裡見到王公子,可見上天垂憐啊!」


  「王爺過獎了!」高飛客氣的回應道,「其實都是一些人誇大其詞而已……」


  司馬承道:「王公子真是太過謙虛了。王公子出身名門,又能有如此謙虛的態度,實在是難得啊。對了王公子,你怎麼會突然來到長沙城啊?」


  高飛道:「王爺,實不相瞞,我是從武昌而來。」


  「武昌?」司馬承聽到這兩個字后,臉上頓時露出了一絲驚慌,但很快便轉瞬即逝,「王公子不應該是在建康嗎,怎麼會從武昌而來?」


  「一個多月前,我從建康啟程,去襄陽看望我的師父甘卓,去給他賀壽,回來的時候,途徑江州,被我伯父的部下給截住了,然後我就被送到了武昌,被軟禁在了大將軍府里,一住就是一個多月。」高飛一五一十的說道。


  「甘老將軍竟然是你的師父?」司馬承聽后,心裏面泛起了疑惑,「哦」了一聲,然後便問道:「竟然會有這種事情?大將軍……不是你的伯父嗎?他幹什麼要把你軟禁在武昌城裡?」


  高飛環顧四周,見大廳內尚有一些閑雜人等,便有所顧忌,沒有立刻回答。


  司馬承看出了高飛的擔心,便屏退了閑雜人等,然後才說道:「王公子,現在大廳裡面就我們三個人了,你有什麼難言之隱,現在可以說了。」


  「王爺,甘老將軍確實是我的師父。我伯父……哦不,應該是王敦才對!他仗著自己是大將軍,手裡握著二十萬重兵,就有背叛朝廷,想自己當皇帝的意思,但是又怕我父親阻攔他,所以才把我扣留在了武昌城,藉此要挾我的父親,逼我父親就範,想讓我父親和他同流合污!」


  「哼!王敦奸賊!果然有不臣之心!陛下如此重用他,他卻想反叛陛下,實在是該殺!」司馬承憤慨的道。


  高飛見司馬承如此激動,便繼續說道:「王爺是皇親國戚,如今陛下又派王爺來擔任湘州刺史,這個位置十分的重要,王敦一直將王爺看作眼中釘,肉中刺,一旦王敦犯上作亂,必然會派人前來攻打湘州,到時候,還希望王爺多多防範才是。」


  司馬承雄心壯志的道:「王敦雖然兵強馬壯,但是湘州也非等閑之地,只要他王敦敢來,我定讓王敦死於長沙城下!」


  高飛覺得司馬承未免有點太過大言不慚了,但是也不好直說,只是提醒道:「王敦兵精糧足,部下能征慣戰的將領也有很多,王爺還是小心謹慎為妙,千萬不要大意啊。」


  司馬承笑道:「王公子何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湘州六萬大軍,全是令師甘老將軍的舊部,雖然軍隊沒有王敦的多,但是得益於甘老將軍的操練,這六萬大軍都是百戰不殆的精兵。當時甘老將軍調任梁州時,我曾和甘老將軍做過交接,甘老將軍早就料到王敦有不臣之心,而湘州也是王敦一心想要拿下的地方,所以在去梁州赴任的時候,並未帶走一兵一卒,將所有兵將全部留在了湘州,就是為了以防萬一。如今我湘州境內重用的人,都是甘老將軍的舊部,他們早就看不慣王敦的惡行了,恨不得要殺進武昌去呢。」


  高飛聽后,心裡稍稍有了一絲安慰,看來甘卓果然有先見之明。只是,他記得歷史上,湘州還是被王敦給佔領了,而司馬承也被王敦給秘密殺害了。如果甘卓的部下真的那麼厲害,又是什麼原因讓湘州被攻下了呢?

  思來想去,高飛也想不明白,但是司馬承給他的印象比較輕浮,不夠穩重。甘卓在湘州時,以他的能力來說,或許能夠保護湘州一方百姓不受侵擾,但是司馬承能力有限,又過於託大,或許才是導致湘州被王敦之軍攻下的主要原因吧。


  歷史早已經無人考證,高飛也無需去想那麼多,但是現在他要做的,就是要聯合湘州的司馬承,一起遏制王敦,將王敦之亂徹底的扼殺在搖籃裡面。


  「師父的部下自然是很厲害的,但是王爺也應該謹慎一些才是,畢竟湘州的兵馬遠遠不能和王敦的二十萬大軍相抗衡……」


  一說到這裡,司馬承便不願意了,他的眼睛里瞥了高飛一眼,露出了一絲的鄙夷之色。緊接著,司馬承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便直接問道:「王公子,你剛才說,你是被王敦軟禁在了武昌城裡了,那麼你又是怎麼逃出來的?」


  高飛呵呵笑了笑,說道:「我是直接從大將軍府里走出來的,根本不用逃,因為沒有人敢攔我。如今,我已經獲得了王敦的信任,而且我還聯合了一些人,準備奪取王敦部下的兵權,等到哪天王敦真的反叛的時候,我們就有資本和王敦抗衡了。」


  司馬承將信將疑的聽著高飛說的話,忽然大笑了起來,問道:「王公子,你可真會開玩笑啊……」


  「王爺,你看我的樣子,像是開玩笑嗎?」高飛一本正經的說道。


  司馬承仔細看了看高飛,見他一副全神貫注,一絲不苟的樣子,心裡倒是咯噔了一下,急忙問道:「這麼說來,你說的這些都是真的了?」


  高飛重重的點了點頭,然後說道:「我這次來長沙,其實目的很簡單,就是想和王爺進行一次簡單的會晤,想告訴王爺,我們已經差不多將江州的軍隊全部控制住了。不僅如此,我們還聯合了我師父甘卓,以及豫州刺史、平北將軍祖逖,只要王敦敢亂動,我們就會一擁而上,從各處進行攻擊,將王敦的反叛計劃扼殺在搖籃之中。當然,我們也希望王爺能夠加入到這個聯盟,屆時除賊,也需要王爺的一份力。」


  司馬承聽后,仍舊有些將信將疑,不敢相信的問道:「此事當真?」


  高飛道:「王爺若是不信,完全可以派遣心腹之人前往襄陽,向我師父甘卓問個明白。」


  司馬承道:「我一定會派人去詢問的。王公子,你來長沙,想讓我做什麼?」


  「沒什麼,只是想請王爺配合。江州之兵我們可以完全控制下來,但荊州之兵我們卻無法控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在荊州領兵的人,是王敦的親哥哥王含,以及王敦的表弟魏乂,他們都是手握重兵之人,而且還是王敦所信任的人,經營勢力多年,黨羽早已經遍布各處,我們一時之間根本無法奪取他們的兵權。」


  「我們……指的是……除了王公子,還有其他人參與其中?」司馬承敏感的問道。


  高飛點了點頭,說道:「陸玩和江左八達的一干人等,都參與了其中。」


  司馬承道:「這就難怪了!我早就聽說王敦強行聘請了八個名士,原來這八個名士已經成為了王公子的黨羽,可見王公子一點都不簡單啊,小小年紀,就有如此能耐,實在是讓我佩服佩服啊!」


  高飛道:「王爺讚譽了!」


  司馬承和高飛聊的很好,兩個人直接開門見山,沒有任何花花腸子,接下來,司馬承同意參與了高飛的聯盟,並且邀請州裡面的幾個重要人物出來和高飛相見。


  大約過了一炷香的時間,刺史府的長史虞悝、司馬虞望、主薄鄧騫、西曹書佐韓玠、從事武延以及校尉桓雄等人先後來到了大廳。


  這些人原先都是甘卓的老舊部,司馬承上任之後,湘州的人事安排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動,還是沿用原來的班底。


  司馬承將虞悝、虞望、鄧騫、韓玠、武延、桓雄六人一一做了介紹,然後又把高飛做了介紹,當這六個人聽到高飛是他們的老上司甘卓的徒弟時,登時倍感親切。


  隨後,司馬承讓人備下了酒宴,盛情的款待了高飛和毛寶,而在酒宴上,眾人又聊起了王敦之事,司馬承便將高飛在武昌的所作所為一一說了出來,讓眾人都對高飛這個小小年紀的神童肅然起敬。


  這一趟高飛沒有白來,因為有甘卓的這層關係在這裡放著,所以上上下下都呈現出一派祥和的氣氛。


  酒宴上,司馬承因為高興,也就多喝了幾杯,不勝酒力的他,很快便喝醉了,被人攙扶進了房間休息。


  司馬承一走,虞悝、虞望、鄧騫、韓玠、武延、桓雄六人便圍到了高飛的身邊,向高飛詢問老上司甘卓的近況,高飛都一一做了回答。


  隨後,高飛又向虞悝、虞望、鄧騫、韓玠、武延、桓雄六人詢問了一下湘州的情況,六個人的臉上同時露出了一些不可名狀的難色。


  高飛發現了這個端倪,便追問道:「六位大人,是不是湘州的情況不容樂觀?」


  長史虞悝首先說道:「湘州已經到了外強中乾的地界,今年因為天氣原因,湘州發生了洪澇災害,農田欠收,百姓更是連溫飽都難以解決了。可是咱們的這位所謂的王爺,卻只知道窮兵黷武,既不肯開倉放糧,救濟百姓,也不願意修建水渠,疏通河道,致使大量湘州百姓外出逃難。甘老將軍辛辛苦苦治理的湘州,眼看就要毀在這個皇親國戚的手裡了!」


  主薄鄧騫道:「我們向司馬承提出了好多建議,可是都被他給拒絕了,說什麼陛下任命他為湘州刺史,就是為了鉗制王敦,不至於讓王敦恣意妄為。可是如果連州里的百姓死活都不顧的話,一旦王敦的軍隊打了過來,百姓們誰還願意同仇敵愾一起守城?」


  「除此之外,湘州與江州、荊州接壤的地方,王敦的軍隊一直在蠢蠢欲動,而且還不斷的煽動當地百姓出逃,造成大片良田荒蕪,數十里內都成為了無人區,湘州的形勢,並不像刺史大人說的那樣樂觀。」校尉桓雄說道。


  隨後,虞望、韓玠、武延也都各抒己見,大致意思都是司馬承太過專斷,不聽取建議,只顧著操練兵馬,卻不顧百姓死活的事情。


  違法亂紀的事情司馬承倒是沒有做過,但是他為了能擴大軍隊,盲目的招兵買馬,以前湘州只有三萬軍隊,在司馬承上任不到半年之後,就已經擴大到了六萬人,其中多數都是那些乳臭未乾的生瓜蛋子,都是被司馬承強行抓來當兵的,弄的百姓怨聲載道。


  虞悝、虞望、鄧騫、韓玠、武延、桓雄六人也曾聯名給朝廷寫過奏疏,但是卻被司馬承的耳目給攔了下來,不僅當著他們的面把奏疏給撕掉了,還罵他們不知道報效朝廷,弄的六個人也是無地自容。而且從那之後,六個人的權力基本上都被司馬承給收回了,司馬承自己提拔那些阿諛奉承的人來代替他們做事,軍紀、法紀都已經處在敗壞的邊緣。


  高飛聽完虞悝、虞望、鄧騫、韓玠、武延、桓雄六人的話后,不禁皺起了眉頭,這才想起歷史上的事情來,照此下去,司馬承怎麼可能會有不敗的道理呢。


  不過,司馬承的心是好的,但卻用錯了方法,高飛想,或許這就是導致司馬承最終失敗的主要原因吧。


  高飛道:「君,舟也。民,水也。民能載舟,亦能覆舟。虧得司馬承還是皇親國戚,難道他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嗎?六位都是我師父的舊部,難道就拿這個司馬承一點辦法也沒有了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