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難擇路> 六百三十章 東西兩方,道是無情卻有情

六百三十章 東西兩方,道是無情卻有情

  聽了李大哥這話,朱標和劉盈倆小子,滿眼放光用力點點頭。


  如今他倆也算是大小夥子,已經長大,該懂的事情,也都懂了。這三年來,李得一平時給他倆的功課之一,就是看書,專門看史書,而且專門逮著前朝皇帝太子的黑歷史使勁兒猛讀。


  如今讀了滿滿一肚子太子皇帝黑歷史的倆小伙,深知太子這個位置,聽著風光,實則危險之極。據史書記載,最近千年來的歷朝歷代,太子總共出現五十一個,然而最終能順利繼承皇位的,不過十二人而已,連一半都不到。


  他倆如今都已清楚,拜李大哥為師意味著什麼。那意味著只要他倆人不亂來不自己作死,就能穩穩繼承皇位,登臨大寶。因為只要他們的師父李大哥在一天,就沒人敢覬覦他倆的太子之位,即便是他倆的皇帝老子,也不行。


  男人大丈夫,哪個不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君臨天下,一展胸中宏圖,成就一番偉業。朱標和劉盈兩個大小夥子自然也不例外。


  在熟讀詩書之後,他倆現在已經明白一個道理,將來要想當一名威勢赫赫的帝王,不被大臣掣肘,就要有軍功傍身。這倒不是李得一教導他二人的,而是他倆自行琢磨出的道理。


  就拿前平周朝的皇帝來說,頭三位經歷過戰事的皇帝,那都是顯耀一代的英主,權威自專,君臨天下好不威風。


  到平周朝第四代皇帝,因為出生就趕上好時候,天下已經安寧,這位皇帝的一生,就顯得有些默默無聞,毫無可以彰顯榮耀的功績可談。而且正是這位皇帝在位時,大臣們的內鬥逐漸越演越烈,最終演變為黨爭,慢慢蛀空平周朝這座擎天大廈的根基。


  要說平周朝這第四位皇帝,倒也不是昏君,只是因為沒上過戰場,沒經歷過生死考驗,做事就有些猶猶豫豫,總喜歡動一些小心思,還自以為把大臣都玩弄於鼓掌之間。殊不知由於這位皇帝身上沒有殺伐果斷的氣概,很多大臣根本對其毫不敬畏,只是表面上恭敬而已。


  倆小子讀多了古來那些皇帝太子的黑歷史,自然就懂得這一類事情。加之李得一的影響下,倆人現在不知不覺間,已經發生改變,不再是當初那個有些軟弱的長子,漸漸變得氣勢十足起來。可若細細品味,倆太子這氣勢中,怎麼看都帶著一絲絲匪氣。


  有氣勢,再有赫赫戰功傍身,自然就有殺伐果斷的氣概。


  這一戰,就是他倆立下赫赫軍功的一戰。現在再看朱標和劉盈二人,果然就與戰前有幾分不同。倒不是說樣貌,而是兩人一舉手一投足之間,顯得信心十足。


  畢竟這一戰,可是能夠載入史冊的一場大戰。這是自平周朝末年,天下生民慘遭塞外鐵蹄塗炭十幾年後,首次有騎兵能夠在草原上,游牧民的老家,擊敗精銳金狼騎兵。


  更別忘了他倆的師父李得一是誰,那是天下聞名的赫赫殺星,能跟著師父一起孤軍深入千里,以身做餌誘敵,惡戰數萬金狼騎兵。這事說出去,就是最好的軍事資歷。有這份軍事資歷,世上任何一名將軍,都不敢輕視朱標和劉盈兩位年輕人,不敢仗著自身的赫赫軍功,輕視兩個年輕太子。


  經這一戰,朱標和劉盈倆小夥子可以算是經歷過大場面。擱現代,這叫工作經驗豐富,曾在全球五百強上班。畢竟這種規模的騎兵交鋒,即便是他倆的皇帝老子,也都不曾經歷過。


  劉盈他爹劉賴就不必說了,開國的兵馬窮的底掉,騎兵根本就沒多少。而且平漢國的騎兵,只要會騎馬就行,根本談不上什麼騎術,甚至不少坐騎都不是馬,用的大騾子來湊數。


  所以劉賴根本就沒經歷過這麼大規模的騎兵交戰。當年他倒是見過東突遼的精銳騎兵,可惜,當時他根本沒膽子跟東突遼騎兵野戰,只一味堅守城池而已。


  朱標他爹朱祿臣,起家在江南,受限於地理條件,自來騎兵就不多,手裡只有常逢春統帥的一支精銳騎兵。而且當年常逢春雖說曾渡江跟定北守備團一起作戰,但守備團從未讓常逢春帶兵攻打金狼騎兵,都是讓他幹些側翼的零活。


  現在,倆小子不光親眼見過如此規模一場騎兵大戰,更是親身參與其中,還都立下一份軍功。經此一事,他倆自然從中受益頗多。等以後繼承大寶,他倆在兵事上的見解,必然不低。


  李得一對倆徒弟的培養,不知不覺間,居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非常成功。


  給倆徒弟布置下作業后,李得一就急急忙忙趕著去見師哥。他自己也有一肚子疑惑,急著要問師哥。


  撩開帳簾,劉團長正在處理軍務,統計傷亡、戰功、準備補充兵力戰馬、傷兵安置等等一系列問題。用著李得一發明的照明火麟石,確實方便,既亮堂又不用時時舔油。劉團長正一頁一頁抓緊處理著手頭的軍務。


  李得一能遇上這麼個好師哥,也不知是他哪輩子修來的福氣。知道師弟不耐這些細務,劉團長從來都是一個人默默處理。好在守備團軍規森嚴,這些事情處理起來,劉團長有規律可依,倒也不算太忙。


  聽到腳步聲,劉團長就知道是師弟來了,手裡硬炭筆不停,抬起頭道:「你不去傷兵營巡視鼓舞看望傷兵,來我這裡有什麼事?」


  「師哥,俺剛去傷兵營看過。弟兄們情緒都還不錯。」李得一連忙道。說完,瞅了師哥兩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似乎因為之前一場大勝,劉團長心情此刻正好,瞅著師弟欲言又止的模樣,他決定逗逗師弟。


  劉團長故意裝著忙碌不停,李得一幾次想要開口說話,都被故意略過。


  最後李得一實在憋不住,上前一拽師哥的衣袖,道:「師哥,俺有事問你。能不能先抽點空?」


  劉團長瞅瞅師弟,到底沒忍住,哈哈一樂,把手裡紙筆放下,笑眯眯看著李得一道:「有話就問,吞吞吐吐的像什麼樣子。」


  「師哥,為何你伏擊那些金狼騎兵時,故意網開一面?甚至在東面也只布置下背嵬軍一點兵力,似乎在故意縱那些金狼騎兵潰逃?」李得一終於問出連日來心中的這個最大疑惑。


  當時在戰場上,李得一就已察覺不對。但那時戰鬥激烈,容不得他提出疑問,必須先無條件執行軍令。


  那場戰鬥,定北守備團有備而來,完全將金狼騎兵打得措手不及。劉團長若是布置得當,四面合圍,以定北守備團騎兵的戰力,全部吃掉那四萬多金狼騎兵,也不是什麼難事。


  可在戰鬥打響后,守備團騎兵僅從西、南兩個方向發起進攻,並未四面合圍。後來王壯彪帶著六百背嵬軍在東面擺下陣勢,主要目的也不是攔截潰兵,而是為攔截阿史那·豁耳的那支精銳騎兵。


  結果後來,金狼騎兵硬生生逃回去一萬多,逃走將近一半。這幾天來,李得一不停尋思這事兒,怎麼也想不通,今天決定來問問師哥,到底為何。


  「哦,不錯!如今你居然能看出這問題,也算這些年來,師父沒白教你一場。」劉團聽到師弟提出這個問題,質疑自己的軍令,非但沒生氣,反而十分讚賞。


  「我來問你,你有沒有想過,為何你這次會如此輕易就從統萬城中引出數萬金狼騎兵?那范國師與阿史那·豁耳皆是精通戰事之輩,怎麼會忽然間就犯起糊塗,被你惹得憤怒失常,無端端派出數萬金狼騎兵來追殺你?」劉團長問道。


  李得一頓時被師哥問住,好半天也沒能答上來。


  「師哥這麼說,這事兒背後確實透著一股子蹊蹺。俺不過在統萬城下殺死一名阿史那貴人,又不是范國師的親戚,他如何會如此失常?難道是無意中殺了阿史那·豁耳的兒子?」李得一心中開始胡思亂想。


  有了問題肯思考就是好事,總比含含混混過去強。即便一時想不通,總能請教旁人不是?


  這些年來,孫老醫官對李得一這個小徒弟的教導,一直就是引導為主,引導他自己思考問題,引導他自己走一條自己的修原氣之路。


  劉團長明白師父的心思,自然也秉承這個路子,引著師弟一步步往深里思索。瞅著師弟想不出,劉團長開始慢慢對其引導。


  「還記得否?因為當年咱們千里奔襲直搗黃龍府,殺死突遼國小皇帝,不久之後突遼國就陷入大亂?當時突遼國諸皇子爭奪帝位,內戰不休?」劉團長話風一轉,忽然提起這段舊事。


  李得一點點頭,這事兒他當然記得。


  「如今突遼國平息那場內亂不過幾年,統萬城中對范國師與阿史那·豁耳不肯敬服的阿史那貴族必然仍有許多。」劉團長說到這兒,故意停頓,似乎在引著師弟把剩下的話說出來。


  哪知李得一仍舊不開竅,傻乎乎點點頭,「師哥說得對!」


  劉團長這師弟,平時耍小聰明,冒壞水誰也趕不上他。可一到正八經的大事,就變得稀里糊塗。


  劉團長忍不住抬手就給了師弟腦門一個響。


  「邦」一聲。


  李得一雙手捂頭,一臉莫名其妙委屈地看著師哥。


  「突遼國制,金狼騎兵歸皇帝統領,但實際卻隸屬於各大阿史那貴族。如今突遼國皇帝是個傻子,形同傀儡,根本無法指揮金狼騎兵。那些實際上擁有兵權的阿史那貴族們,必然不會把范國師與阿史那·豁耳放在眼裡。范國師非是阿史那族人,阿史那·豁耳又出身較低,而且當初一場大敗,活活氣死突遼太祖皇帝。」劉團長忍不住提醒師弟道。


  這回,李得一可就小心多了,先往後退一步,然後才小心翼翼道:「師哥說得對。」得了,還是不開竅。


  瞅著師弟實在不開竅,劉團長無奈道:「你有沒有想過,這次是范國師和阿史那·豁耳兩人暗中合作,故意借你之手,除去統萬城中那些不聽話的阿史那貴族的爪牙,就是這次被咱們伏擊的那些金狼騎兵。」


  李得一聽師哥這麼分析,雙眼頓時一瞪,凝神思索起來,想了好一陣,緩緩道:「很有可能。俺在戰陣上曾殺過一個老阿史那貴族。這可不常見,阿史那貴族很少親自上陣。這回有可能是中了范國師的計策,才親自上陣,結果被俺一舉擊殺。」


  話說到這兒,李得一冒壞水兒的本事終於又派上用場,他一拍手,高聲道:「那麼說來,咱們定北守備團累死累活打這一仗,反而是讓范國師和阿史那·豁耳撿了現成的便宜?!馬的!這兩條老狗,俺得好好想個法而收拾他倆!」


  劉團長微微一笑,成竹在胸道:「不急,我正在等統萬城的最新消息,過不兩天,咱們就能弄清到底怎麼回事。范國師和阿史那·豁耳如意算盤打得好,想借咱定北守備團的手,除去那些礙事的阿史那貴族,把金狼騎兵徹底攥在手裡。我偏偏不叫他如意,故意圍三缺一,放一半金狼騎兵回去,看他如何處理這些逃回去的麻煩!」


  劉團長還真說准了。


  此刻,統萬城中,皇宮內,范國師和阿史那·豁耳,兩人正在焦頭爛額地處理後事。阿史那·祖獒雖然死在陣上,兒子也沒了,一脈斷絕。但他的家族畢竟人丁興旺,成年男子身上還帶著爵位的,就有十五個之多。


  這些阿史那貴族老爺當然不能就這麼算了,他們把逃回來的金狼騎兵集結起來,聯合其他一些小家族,一起嚷嚷著,要找皇帝討個說法。


  一群阿史那貴族老爺,前面有一萬多個個帶血的金狼騎兵,把皇宮大門堵了個水泄不通,各種腔調喝罵著,讓范國師出來給個交代。


  阿史那·豁耳和范國師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覺得事情的後續發展,已經完全出乎自己意料。此時此刻,兩人根本就束手無策。


  按照他兩人原本的算計,這一戰不論是否成功伏擊定北守備團,阿史那獒族必將大傷元氣。到時候阿史那·豁耳帶著大軍返回統萬城,與范國師聯手,把阿史那獒族這塊失去頭領的肥羊分吃乾淨,兩人自然又能增長勢力。


  可現在,阿史那獒族依然肥美,但人家手裡還有一萬多金狼騎兵,這頭肥羊長著獠牙,可就不那麼容易吃下肚咯。總不能沒有任何理由,就在統萬城內火拚吧?


  突遼國那位傻皇帝,坐在上邊龍椅上,正用手使勁兒捏著一個女奴的胸脯,嘴裡傻呵呵笑著:「嘿嘿……嘿嘿嘿」那女奴面上神情痛苦不堪,卻又使勁兒捂著自己的嘴,不敢發出一絲動靜。這個已經不再年輕的女奴,原本是平周朝的皇家公主,十六歲前享盡榮華富貴,國破家亡后,卻只能淪落到如此地步。


  阿史那·豁耳和范國師兩頭狡猾的凶狼完全沒想到,向來心狠手辣不留俘虜的定北守備團,這次居然會搞網開一面,圍三缺一的把戲。


  范國師思索良久,忽然目露凶光,對著阿史那·豁耳耳語一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