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七章 難堪的戰鬥總好過酣暢的大敗
李得一張嘴就來了一句:「打南邊來的三叔?你咋改行守墓了?」
「這位老人家,你可知這是誰的墓?」孫老醫官忽然問道。
「這是狄再青的墓地。老漢我雖然是個要飯的,可也曾聽人說過,這狄大帥是個了不起的大英雄。當年若是他在,這中神城就不會被攻破,平周朝也不會亡。中神城被攻破那天,老漢我趕緊逃到這裡住下,從那時起就守著狄大帥的墳居住。還別說,狄大帥虎死餘威在,老漢我在這裡住著,突遼狼賊把中神城屠了個乾乾淨淨,也沒一個突遼騎兵敢來這裡撒野。」老漢說起話來,還挺有條理。
孫老醫官聽完這番話,眉頭皺了一下,擺擺手,讓小劉團長把這討飯老漢收留。
小劉團長讓兵卒掏出一塊光餅,遞給這討飯老漢,先讓老漢填飽肚子。看著老漢三口兩口吃完,小劉團長叫人把老漢先帶下去安置,等會兒一起帶回大營。
起出狄大帥棺槨,由四名老兵抬著,孫老醫官走在最前面,將狄大帥迎回。
到達大營,孫老醫官不再逗留,與一干老兵一起,立即帶著狄大帥棺槨啟程,返回定北縣。
李秀鳴帶著兩個兒子,一起返回。畢竟這裡是前方大營,接下來又即將北伐,戰事頻繁。她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留在這裡,實在不太安全。
丈夫小劉團長出門在外作戰一年多,兒子想父親,她才跟著來一趟前方,看望久征未歸的丈夫。如今新一輪戰事即將開始,她只能帶著兩個幼子返回定北縣。
送走師父,送走媳婦,小劉團長站在碼頭邊,駐足長久,這才反身回營。
那名討飯老漢倒是留在了營中。小劉團長把他安排到火頭營,每天就幫著燒燒火,也不用他干體力活。
送走師父,李得一和師哥開始商議如何往北攻打許都省。
許都不比江北,許都省一馬平川,突遼騎兵在這裡可以肆意縱橫。若是定北守備團依舊如在江北省那樣,一座城池一座城池攻打,恐怕不會像當初一樣順利。
在許都省,突遼騎兵完全可以憑藉騎兵在平原上超強的機動能力,與定北守備團反覆拉鋸,游斗。比如趁著定北守備團去攻打城池之時,突遼騎兵可以繞后侵擾甚至搶回被攻下的其他城池,或者繞路侵擾守備團大營。
守備團以步卒為主,騎兵為輔。這種兵力構成,在這許都省平原地帶,顯然跑不過突遼騎兵。行軍速度跟不上,就會出現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定北守備團在不久將來所必須面對的,根本無法避免。
「這突遼騎兵跑來跑去,還真是個大麻煩。先前讓俺在北面搞了一下,如今他們都學精了,似乎在有意避開咱們的主力。師哥,咱們在這裡紮營這麼久,也不見一個突遼騎兵來。」李得一略有些著急道。他想了半天,也沒想出辦法應對這種局面,忍不住就有些急躁。
「這倒無妨,目前咱們已經站穩腳跟,不妨先取一城,看看突遼皇帝作何反應。」小劉團長決定先動手攻取一城,權作試探一番。
十天之後,中神城廢墟北面的興慶府,被定北守備團攻下。
攻下興慶府之後,小劉團長迅速在城外做好種種布置,等著突遼騎兵主力現身一戰。但這一等就是半月,卻只等來零零散散幾名突遼斥候,預料當中的突遼騎兵主力並未出現。
時至今日,金狼騎兵幾次與守備團大規模正面交戰,皆是以失敗告終。前幾次時,定北守備團皆是全力以赴,金狼騎兵有范國師帶領,尚且難以取勝。李得一在北面那一戰,僅用三千守備團騎兵,夷人騎兵,與十萬平唐國兵馬配合,就把佔據優勢的突遼騎兵打敗。
現在的突遼騎兵,早已沒了初入關那時的睥睨百合,縱橫無敵的模樣,他們現在可學的老實多了。
此時的突遼騎兵,依然在豫城突遼皇帝金帳附近盤桓,尚未出發。
「大勝」定北守備團的阿史那·豁耳,已經被突遼皇帝吹捧到了天上,被稱為突遼族年輕一代的希望,什麼阿史那家族傑出的青年俊傑。阿史那·豁耳怡怡然享受著鋪面而來的美酒,美人,以及自己日漸高漲的權勢。但他自家事自家知,什麼大敗定北守備團,根本就是自己吹出來的光輝戰績。
阿史那·豁耳一邊享受著皇帝賜予的美酒美人,享受著奢靡富貴的生活,一邊想盡辦法拖延時間,把自己南下再次對戰定北守備團的發兵日子一拖再拖。
終於,瞅著再拖下去,皇帝陛下就將忍不住龍顏大怒,阿史那·豁耳這才不得不離開美人的軟榻,騎上戰馬再次帶兵出發。
臨行前,連著三天,阿史那·豁耳都去范國師府上,對外則宣稱是請教征討定北守備團的策略。已經老邁的突遼皇帝對此大加讚賞,稱阿史那·豁耳勤奮好學,不愧是阿史那家族的後起之秀,還號召族中後輩都向他學習,要不恥下問。
很可惜,到了這種時候阿史那家族的貴人們依舊在不停嚷嚷著,我們是憑著勇武和戰馬,才打敗了喜歡讀書的平周人,隨便劫掠他們的財富,大肆蹂躪他們的妻女,怎麼能讓我們勇敢善戰的突遼人去學平周人的玩意。若是學了平周人的玩意,必然也將變得跟他們一樣手無縛雞之力,到時只能任人宰割。
突遼皇帝本想懲治這些愚昧的族人,但最終卻忍住沒有動手。他的身體已經開始衰敗,這時候,維持突遼族的穩定,使兒子能夠順利接權,才是重中之重。若是再血腥清理族中的雜音,必將引來一番動蕩,已經年邁的突遼皇帝,顯然不想引發動蕩。
阿史那·豁耳帶著五萬金狼騎兵,數萬擒生軍,再次出發,來平定南面的定北守備團。
儘管皇帝陛下和手下人都盼望著他能再次大敗定北守備團,但阿史那·豁耳頭腦卻十分清醒,知道他根本不可能正面擊敗定北守備團。
「這支定北守備團,實在是太過強大。他們的精銳騎兵,甚至比皇帝的金狼騎兵還要厲害。更別提那可怕的長槍軍陣,那簡直不可能攻破。」阿史那·豁耳心裡默默念叨著這一番話,苦苦思索著對策。
阿史那·豁耳在興慶府東面不遠的保安州下寨,開始與定北守備團對峙。
他一安下營寨,就立即派出擒生軍。每天擒生軍都會繞到定北守備團後面,試圖找到糧道,侵擾一番。
每當李得一親自帶隊去抓這些討厭的嗜血蚊子,擒生軍就會立即奔逃,即便落下部分被李得一逮住,其他擒生軍騎兵也會毫不猶豫撤走,絕不肯輕易交戰。
阿史那·豁耳這次,簡直是打算將縮頭烏龜做到底。定北守備團來攻,他就直接棄營而逃。定北守備團歇了,他就繼續派出騎兵,侵擾守備團糧道。射火箭,偷著射爆箭,射完一輪就跑,絕不戀戰,你守備團也追不上我的騎兵,反正怎麼各樣人怎麼來。
就這麼對峙了兩月,阿史那·豁耳雖然損失了一些騎兵,但主力卻保存的很好,定北守備團也沒占著什麼大便宜。
有阿史那·豁耳近十萬突遼騎兵在側,定北守備團始終無法放心攻城,兩個月有餘,居然一座城池未能攻下。
定北守備團幾次嘗試攻城,狡猾的阿史那·豁耳總會趁機帶著金狼騎兵繞到守備團後面,瞄著守備團的菊花,狼視眈眈。
迫使定北守備團不得不停止攻城,先來趕走突遼騎兵。
這時候,阿史那·豁耳又會無恥地再次敗逃。反正許都省皆是平原,他的金狼騎兵跑起來速度飛快,除了悍馬能一次留下二三百騎,其他騎兵都能順利逃走。
這兩個月內,阿史那·豁耳還取得不錯戰績,成功燒毀定北守備團兩支糧隊,殺死不少守備團後勤營的兵卒。
憑藉地形優勢,仗著突遼騎兵的速度優勢,阿史那·豁耳使用這種無賴打法,搞得定北守備團不勝其煩。
小劉團長與師弟合夥想了好幾個辦法,也沒能成功一次,就是逮不住這個阿史那·豁耳。小劉團長甚至感慨:「阿史那·豁耳此人實乃突遼狼群中最狡猾的一頭!孰難對付。」
然而讓小劉團長沒想到的是,最終幫了定北守備團大忙的,是金狼騎兵的統領們。
這兩個月來,阿史那·豁耳每次遇上定北守備團,都只顧逃跑,這讓向來高傲,自視甚高的金狼騎兵極為難受。在又一次落荒而逃之後,金狼騎兵軍中十幾名千夫長終於忍受不了這種恥辱的作戰方式,聯名上奏突遼皇帝,稱阿史那·豁耳欺君罔上,虛報戰績。
十幾名千夫長聯名揭發阿史那·豁耳,聲稱他所殺的守備團兵卒,不過都是些運送糧食的輔兵,並不是精銳戰兵。
突遼皇帝聽到十幾名千夫長一起送來的傳信兵口述這份奏章時,正趕上他心疾發作,頭腦昏沉,心中暴躁欲狂。
聽完之後,突遼皇帝頓時大怒,不分青紅皂白,直接下旨奪了阿史那·豁耳的兵權,要把他押回金帳,用萬馬踏死。
病榻上的突遼皇帝英明神武地決定,派英勇無畏的阿史那·高狼與自己的一名兒子阿史那·泰迪前去替換阿史那·豁耳統領大軍。
這兩位新來的統領都是主戰派,強硬的好戰分子,來到軍中不過十天,他倆就親自統帥大軍,向著定北守備團發動總攻。
這一戰,定北守備團絞殺金狼騎兵三萬,連帶擒生軍全軍覆沒,甚至連他倆帶來的五萬狼牙都與撞令軍,都被打得十不存一。定北守備團趁勢連下三城,整個許都省南面三分之一的土地,就此永遠脫離突遼國的掌控。
定北守備團取得輝煌的一場大勝。
捷報(噩耗)傳到突遼皇帝的金帳之時,范國師正在盡最後的努力勸諫皇帝不要殺死阿史那·豁耳,稱阿史那·豁耳自從統兵一來,從未有大敗,還有小勝,是難得良將,不能殺。
阿史那·豁耳則看著那即將踏死自己的萬匹突遼健馬,絕望地閉上了眼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