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難擇路> 四百零五章 能臣良將如星渠,流入帝王錦囊袋

四百零五章 能臣良將如星渠,流入帝王錦囊袋

  他建議突遼皇帝千金市骨,重重封賞作戰有功的那些世家豪門子弟,藉以拉攏那些搖擺不定的世家大族。這回,不光是獎賞一些荒置的土地,而是實打實的封官封爵,封四品以上的高官顯爵。


  突遼皇帝聽了這個計劃,頓時面露為難。此事若擱在以前,突遼皇帝絕不會同意,在他心中,未來的朝堂重臣,只能是突遼阿史那家的各人,自己的親屬,兒子。突遼人的國,怎麼能讓平周人大量居於高位?

  但現在,隨著形勢變化,突遼人已經無力單獨攻佔這天下,如今單單一個平唐國,就能跟突遼皇帝分庭抗禮。更別提這天下,還有許多戰力不俗的梟雄軍閥。


  面對這種情況,突遼皇帝再想獨吞這天下,已是痴人說夢。現在,面對嚴重的資金短缺問題(實力不足,突遼人口少,戰死兵士沒發及時補充,死一個就少一個),他必須以出賣公司股份的方式,為自己拉來足夠的投資,靠著別人的血液(世家大族兵源支持,武將支持,軍資支持等等)擴充自己的實力,才能繼續圖謀天下。


  要是不這麼做,突遼國這個大公司,遲早要破產倒閉。


  但這事,饒是突遼皇帝英明神武,也不是一咬牙就能答應的,一旦答應,他首先要面對的,就是族人的龐大壓力。在大部分突遼人眼中,平周人不過是無能的兩腳羊,戰場上的炮灰,怎麼能在突遼國當官封爵?甚至在突遼國當比突遼人還大的官!

  范國師眼瞅突遼皇帝還有所猶豫,一咬牙,強行用一隻手從床上爬起來,噗通跪在地上,流著眼淚開始痛陳利弊。他開始回憶當初自己與突遼皇帝初創基業時的艱苦歲月。熬過滅族之戰的那個黎明,他與突遼皇帝就著敵人的鮮血,痛快暢飲。打下第一片水草豐美之地阿勒草原那次,他與突遼皇帝高興地烤著一隻搶來的黑羊。


  突遼國是他與突遼皇帝一生的心血,再難,也絕不能放棄。不能再因為固執死規矩,讓突遼國敗退草原,從新落魄為那個朝不保夕的小部落。


  一席話,范國師說的聲淚俱下,把突遼皇帝也感動的紅了眼圈。最後,范國師甚至提出,可以與那些世家大族做出盟約,異姓不封王,只封公。


  別誤會,范國師這可不是在趁機打壓那些世家大族,好讓自己一家獨大。他這是真正在表明突遼國的誠意,表明突遼國絕不會搞狡兔死走狗烹那一套把戲。


  千百年來的歷史表明,凡是異姓封王的,最終沒有一個好下場,不是造反,就是滅族。這種約定,看似不利,實則能更好表明突遼皇帝的態度,讓那些世家大族徹底死心塌地效命。我是真心實意要與你們共享天下,而不是先把你們封王,最後再剿滅你們,搞「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一套把戲。


  突遼皇帝聽完范國師一席話,思索良久,最終艱難點頭答應。


  但突遼皇帝思索一陣,又說自從范國師身受重傷以後,不少世家大族已經開始動搖,立場不再那麼堅定。甚至還有一兩家,殺了前去催促的突遼信使,拿著突遼信使的人頭作為「投名狀」,徹底轉投李家。


  范國師聽后,表面上也跟著皇帝一起義憤填膺,痛罵這些無恥的世家大族,罵他們是突遼奸。實際上,范國師早已通過手裡的情報系統,了解到這些事情,他斷定,今天皇帝來,必定會就此事問計於他。


  范國師罵過突遼奸之後,又裝出苦思對策的樣子,許久這才緩緩說出驚天動地的四個字「唯才是舉」。他建議突遼皇帝,效仿當年的平周開國太祖,不拘一格降人才。


  平周開國太祖,自身本是鄉野小民,太祖的父親僅僅是替縣衙里跑腿的白衣幫辦,混了一輩子,最後花三百枚銀錢買了一個縣衙小吏的虛名,幹了一年就徹底退休。


  終平周開國太祖一生,一直在大力發掘寒門中那些有才學的賢士,並且提出「唯才是舉」這一彪炳史冊的招賢方略。平周開國功臣當中,大多都是出身寒門,也是得益於這道招賢令。


  正是憑藉此令,六百年前,平周開國太祖才能在極短時間內,籠絡大量賢才,順利一統天下,完成前無古人的偉業。


  只可惜,隨著新王朝的建立,原本的寒門賢才,又成為了新朝權貴。先祖去世百年之後,他們的後輩毫不例外,又走上了原本那些世家大族自掘墳墓的老路。這些新的世家權貴開始拚命為自家子孫謀求官位,爭取門路,壟斷天下掙錢的大生意。


  當平周開國太祖仙去之後,後代竇家皇帝沒了先祖的本事,想要爭奪皇位,只能依靠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漸漸地,整個天下,又被這些新上位的世家大族徹底把持。


  自此寒門再難出貴子,放眼天下皆權貴。平周開國太祖首創的朝廷公試,為國選才的掄才大典,也淪落為世家大族子弟比拼人脈背景的遊戲場。


  平周朝越到末期,這種世家大族把持天下的情況越明顯。這些把握著天下大權,佔有大量資源的平周朝世家豪門,毫無例外,又走上了一條與前代世家豪門一模一樣的覆滅之路。


  在當時,平周朝世家大族的子弟,毫不費力就能當上高官顯爵,甚至連字都認不全的豪門子弟,都能直接從「筆帖式」一職做起,憑藉近水樓台的優勢,迅速攀上高官顯爵。而寒門子弟,一輩子也跨越不了四品朝官這道天譴。


  世家豪門有了權,自然就要有錢,這才能凸顯出「貴」字。他們順勢就用手裡的權勢,把持了天下最掙錢的每一門生意。


  甚至於到最後,就連平周朝的將軍,都是由這些世家大族子弟擔任。大量酒囊飯袋混入平周朝各地邊軍,充任將軍的要職。


  有權,有錢,又掌握著兵卒,平周朝的世家大族,在平周朝六百年間,終於攀上了世間的巔峰。


  與此同時,這些世家大族也親手給自己的家族挖好了墓穴。


  突遼國一來,毫不費力,就將平周這些世家大族「再貴五百年」的夢想輕易踏成了飛灰。


  平周朝的世家大族,隨著中神城被突遼人攻破,徹底成了歷史的塵埃。所有的繁華夢境,所有的亭台樓閣,所有的高官顯爵,全部化為黃粱一夢。


  徒留笑柄爾。


  范國師說出這條「唯才是舉」的招賢令,正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平周朝的開國太祖當年,就是憑藉此令,終結亂世,一合寰宇。


  聽完范國師對「唯才是舉」四字的分析,突遼皇帝沉默許久,終於點頭答應。


  范國師這些建議,看似一條條皆是在為突遼國著想,幫著突遼國進一步籠絡天下士紳之心,籠絡那些有本事,卻求不得功名利祿的寒門能人異士。


  但這其中,也隱藏了范國師極為隱秘的心思。突遼國,現在還是突遼人的國,整個上層權貴,除了范國師,其他都由突遼人組成。


  現在突遼皇帝同意范國師的意見,開始大肆吸納平周的士紳能人進入權力架構當中,雖然開始必然艱難,但隨著時間推移,慢慢的在突遼國朝堂之上,肯定會出現不少平周人。


  到時候,范國師這個身居高位的平周人,自然很容易拉攏一幫平周權貴,組成自己的勢力範圍,交織出自己的關係網。


  到那時,范國師在突遼國,就不再是勢單力孤,他背後將有一個龐大的勢力支撐,紮根在突遼國這棵大樹里,吸取營養,牢不可破。到那時即便突遼皇帝要動他,也要掂量一番。


  這就是范國師思索兩晚,為自己想出的一條大隱於朝堂的生存之路。這也是他現在實力大損,而且復原無望之下,被迫採取的辦法。


  拉幫結派,在朝堂組成自己的勢力,以此謀求富貴延綿。


  當晚,突遼皇帝與范國師密談一宿,第二天,突遼皇帝依然找到范國師,讓他親筆起草聖旨。


  數道聖旨一下,整個天下頓時驚起一片聒噪。但不少精英人才,依然是持觀望態度。


  隨後,突遼皇帝大肆封賞幾家出力頗大的世家豪門,諸如左家、陸家等等。封他們的家主為公,族中子弟凡是在突遼軍中效力的,最小也得了個男爵。


  這紅紅綠綠的公侯爵位,真是動了天下人的心。街頭巷尾,不少讀過書,修過原氣,自認為有三分本事的,想要搏一番功名富貴的,開始張嘴議論。


  「這突遼皇帝真是有心天下,居然如此厚賞那些效力之人。」這是位含羞帶臊的,想投靠突遼人,又不好意思明著來的。畢竟突遼人之前殺戮太甚,留的名聲太臭。


  「這突遼皇帝真是一代英主,賞罰分明,法令有度,值得我等誓死追隨!」這是位徹底不要臉的,為了自己的功名富貴,再噁心的話,再無恥的事,都說得出,都做的到。


  「哼!無恥之徒。」一甩袖子走了,回家卻在暗暗打聽突遼國的一舉一動,拚命打聽突遼皇帝是否真的招賢納士。這位是既要當表子又要立牌坊的。


  以上,就是到二月為止,突遼國發生的一系列大事。


  此時此刻,世上真有志氣有本事的人,已經開始在這天下尋找真正的明主。


  漸漸地,平周天下群豪當中,有三人脫穎而出。頭一個就是平唐國李家,擁兵三十餘萬,大批能臣良將在手,開國皇帝也是頗有明君之相的李寺乃。


  第二個,就是徐淮省的劉賴,自稱漢王那位。這位漢王很會來事,用人不疑,在他手下即便屠狗盜嫂之輩,只要有本事,一律重用。


  第三個,就是佔有雙水江以南十數郡縣,奉行「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朱祿臣。


  這天下的英才能臣,王佐之才,紛紛湧向這三家。


  就是沒有人肯考慮一下西北犄角旮旯里的定北守備團。(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