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難擇路> 二百九十一章 新的枝葉在萌發

二百九十一章 新的枝葉在萌發

  聽到師弟要正式辦學,招收孩子來讀書識字。小劉團長也不由認真起來,這確實是個大事。戰死弟兄留下的遺孤,必須照顧好,才能讓活著的弟兄沒有後顧之憂。而讓他們的遺孤上學識字,正是一種好辦法。因為只有識字,以後才能開蒙修原氣,修原氣之後,普通人才有更進一步的可能。現在雖然天下大亂,但那些權貴大將,高官,依舊都是修原氣的。


  小劉團長略一思索,問道:「你上哪兒找那麼多識字的夫子?光咱們守備團兵士的孩子,適齡的,少說也得有二三百個。」


  李得一大聲道:「師哥你忘啦!俺那些學生可都是識字的。二十四個氣壯境的要訓練,要作戰,不能長留在家。其餘那二十九個學生還是和合境而已,每日只是訓練,並不用他們上陣殺敵,正可在家教孩子讀書。他們每日里給孩子上半頭晌課,正合適!」


  小劉團長一想,對呀。師弟那些孩子如今可都是修原氣的,教人讀書識字,還不是手到擒來。二十九個學生,足夠辦個大學堂,教二三百孩子也剛剛足夠。


  「行!這事可行,就按你說的辦。如今咱們定北守備團一戰損失這麼多袍澤,不少都是定北縣的坐地戶。等明日這些戰死袍澤的消息公布出去,到時全縣肯定是人心惶惶,你這個消息在明日要一併說出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安撫民心。」小劉團長想到師弟這個主意的一個好處,直接就說了出來。


  「師哥,俺還沒說完。這些年來,俺發現個事情。俺發現,縣城裡好些種地為生的老實人家,並不願讓自家娃娃念書。因為家裡太窮,咱們這裡土地貧瘠,又乾旱少雨。這些年多虧咱們不斷開挖河渠,引小清河水來灌溉,情況才得到改善。但好多人家窮日子過慣了,依舊難改當年的習慣。」說到這兒,李得一停住了腳步,對著師哥認真起來。小劉團長隨之停下,認真聽著。


  李得一接著說道:「以前咱們定北縣百姓日子過得窮,為了糊口,不得不讓孩子五六歲就幫著幹活。都說窮人孩子早當家,他們這些人家孩子,四五歲就跟著大人下地幹活,從土裡刨食吃,就這樣還時不時要餓上一頓。若是這些孩子讀書,就根本沒法幹活。一來家裡少了人幫著種地,本就不夠吃的糧食,就會更加短缺。二來,念書的孩子還要消耗紙筆,這些錢看著不多,但對一個貧苦人家來說,確是一筆不小的花費。所以俺瞅著很多人家寧願讓孩子去學徒,給人做工,掙一點枚銅錢補貼家用,也不願讓孩子讀書識字。」


  說到這兒,李得一又想起了自己那累死的娘親。「俺娘當年決不讓俺下地幹活,說俺爹種了一輩子地,可種地再好有什麼用?最後也是個沒本事的,說死就死了。拋下老婆孩子,一點兒反抗的本事都沒有。俺娘當年一個人拉扯俺,家裡能吃飽飯就不錯了,俺也沒撈著念書。可就這樣,俺娘寧願讓俺去跟村裡的三爺爺拉呱,聽他當兵打仗的故事,也不讓俺下地幹活。如今俺是有了點本事,可又上哪去孝敬俺娘?」


  瞅著師弟又悲從心起,小劉團長趕緊岔開話題。「若依你,又該如何才能讓這些孩子來上學?」小劉團長徑直問道。


  「師哥,你看這樣如何。咱們招孩子來上學,每人每月給發半個枚銀錢,而且每天管一頓飯。這個條件就相當於咱們在幫著那些人家養孩子,他們肯定會一口答應。」李得一大嘴一張,就說出了這優厚異常的條件。


  「這事可沒那麼簡單,先不說這花銷巨大。單說人若是讀多了書,心裡就會不安分,長大了總想著那些功名富貴之類。咱定北縣不過是個彈丸之地,將來可沒法給他們這麼多的功名富貴。」小劉團長直接抓住問題的要害,提了出來。


  哪知李得一似乎也考慮過這個問題,他張嘴就說道:「師哥,現在是亂世,外頭到處都在打仗,文人且難有什麼作為。如今正是武人的天下,等教會了這些孩子識字,咱們正可以讓他們參加定北守備團,保衛家園為條件。若答應,就順勢給他們開蒙。到時候,咱們守備團就可平添許多實力,這豈不是好事!」


  小劉團長道:「說是這麼說,但你這計劃若要見效,少說也得十年以後。這是個長久的打算,你可以先把書坊的架子搭起來,以後的事,可以徐徐圖之。眼下,咱們定北守備團戰力大損,還是得先想辦法把戰力抓緊恢復起來才是。突遼皇帝的金狼騎兵被咱滅掉兩萬,難保他不會因怒興兵,馬上盡起大軍來報復咱們。」


  李得一高興道:「師哥,沒事。俺馬上就組織給一等兵士們開蒙,頭一批就是那些上過俺思想統一課的。到時候咱們多了這些修原氣的兵士,只要熬過這三五個月,突遼人縱然再來他兩三萬,咱們也不怕他!除非那突遼皇帝昏了頭,把十萬金狼騎兵一夥全都派來!」


  定北守備團如今可是有豐富經驗,如何把修原氣的好手組織成一支精兵,讓他們在戰場上發揮出以一當十,當百的巨大作用。李得一的二十四個氣壯境學生,就是最好的例子。突遼金狼騎兵如此兇悍,瀕死反撲更是悍勇絕倫,縱然如此,這一場大戰下來,二十四個學生,只有五人受了輕傷,其他人什麼事都沒有。不光如此,據李得一說,死在這二十四個氣壯境學生騎兵手下的金狼騎兵,沒有五百,也差不多少。


  小劉團長對師弟搞得那個騎兵密集牆式衝鋒戰法的巨大威力,經這一仗,也有了直觀的認識。若是定北守備團能再多出一支這樣的騎兵,兩下掩護,那效果,小劉團長簡直難以想象。到時縱然金狼騎兵來的再多,小劉團長也有信心一戰。


  「對,這才是當務之急,明日給戰死的袍澤安魂完畢,把他們送入英烈祠之後。你立即就著手準備此事,我幫你做好其他準備工作,包括與師父分說此事,都交給我來辦。你只管全心全意做好開蒙的準備事宜即可。」小劉團長當即決定全力配合師弟,先做好這箭事。


  商量完畢,師兄弟倆分別,各自回去準備,當夜無話。


  第二天,定北守備團全體將士,早早起身全都來到大校場上,為死去的袍澤舉行安魂儀式。孫老醫官穿上最隆重的禮服,親自登台,為此次戰死的七千三百二十九名袍澤念誦了祭文。然後親自刺血,用原氣把血在指間燃起一股業火,將這祭文焚燒。


  之後,就是隆重的骨灰抬入英烈祠的儀式。這些戰死袍澤的親屬,忍不住在外圍嚎啕大哭。


  這一刻,全體守備團將士都紅了眼,逝者已去,生者必將牢記他們用生命換來的勝利,更加珍惜他們付出自己生命所保衛的家園,為止奮鬥不息,為止前仆後繼,勇敢犧牲。


  在安魂儀式的最後,李得一親自登台,宣布定北守備團對死去英烈的遺孀,遺孤的特別照顧。這樣,好歹安撫住了部分民眾。


  這次陣亡如此多的兵士,還能順利安撫住定北縣百姓,沒有鬧出動蕩,還要多虧威北營當初招兵時那繁瑣細緻的要求。威北營在定北縣招兵,只要忠厚老實的良家子,而且必須是家中有兄弟二人以上的,這才可以。那些從流民中招募來的兵卒,也都是孤身逃亡到此的,並沒有家人。


  有不少人,在加入定北守備團后,由於作戰勇敢,成為一等戰兵,得以娶妻生子。對這部分一等戰兵留下的遺孤,遺孀,定北守備團更是不遺餘力地照顧。李得一站在台上親自宣布,他將把這些遺孤召集起來,親自給予教導,讓他們修原氣。女孩子,則會送入傷兵營,接受教導,將來成為一名女醫士。遺孀發給死去丈夫的烏木牌,照樣按月領餉,定北守備團奉養到老。


  如今整個定北守備團都知道,自家副團長教出五十三個孩子,個個都成功開蒙,其中二十四個更是邁入氣壯境。因此眾兵士一聽副團長要招收這些遺孤,並親自教導,原本因為朝夕相處的袍澤戰死而有些低落的士氣,瞬間又高漲起來。


  戰死也沒什麼!守備團一定會把後事處理好,並且教導自己的兒子成才!自己的兒子,將會比自己更有出息,因為他們將來會修原氣!李得一那五十三個孩子的事迹此刻提醒著他們,副團長給孩子開蒙,一定會成功!


  說完這事,還不算,李得一又直接公布了另一個震撼消息!他將給部分一等戰兵開蒙!教授他們如何修原氣!李得一又補充道:「凡是參與這仗的一等戰兵,只要識字,並且上過自己的思想統一課程,都有資格接受開蒙!」


  這下,台下全體一等戰兵的士氣,直接全被調動了起來!那些二等戰兵也是摩拳擦掌!心中暗暗給自己鼓勁兒,要成為一等戰兵。


  眾兵士如此重視修原氣,實在是一旦修了原氣,好處太多,從此就再也不是一般人。以後無論幹什麼,都要比普通人方便的多!走到哪裡,都會被人高看一眼。


  孫老醫官事先並不知道兩個徒弟已經決定此事,這會兒在台上聽到這個消息,頓時大吃一驚!(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