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小步,一大步
李得一直接被師哥這滿臉殺氣的樣子給嚇懵了,他來威北營這麼些年,還從沒見過師哥這幅模樣。在李得一心中,師哥就是整個威北營的頂樑柱,不管遇到什麼天大的難事兒,師哥從不慌亂,總是能從容應對。
小劉醫官好像還沒意識到此刻的自己渾身殺氣騰騰,瞅見師弟傻愣在那裡不答話,不耐煩催促道:「我問你話呢!」
被師哥這一句話給點醒,李得一咽了口唾沫,惴惴答道:「除了俺自己,再就是那三個鐵匠夫子看過這個筆記。怎麼了師哥?有什麼不對么?」小劉醫官聽了師弟的話,這才長出了一口氣,渾身的升騰的殺氣頃刻之間消失無蹤,語氣平緩地說道:「沒什麼,是你這個筆記做的太好。就連你師哥我這個門外漢,看了幾頁你這筆記之後,對於如何鍛冶鋼鐵都有了初步的認識,這可了不得了。」
李得一不敢置通道:「師哥,還不至於吧。關於鍛冶方面的書籍,雖然不算很多,可也絕對不少。俺整理的這個筆記還算不了什麼。」
小劉醫官摸了摸自己那光禿禿仍未留出鬍鬚的下巴,尋思了半響,這才說道:「鍛冶方面的書籍,你師哥我也略讀過幾本。那些書跟你這個筆記,完全不一樣。那些著作書籍,門外漢看了,只會滿頭霧水,根本就不得其門而入。那些書也只有經驗豐富的老鐵匠才能讀得懂。你這個筆記則不然,裡面把整個鍛冶過程,每一個步驟,都詳細地分門別類列出。並且每一個步驟所需要的技巧都用一眼就能讓人看明白的數字做了具體記述。就比如礦石處理一節,鐵礦石粉碎后要整成粒狀大小一致的礦塊,你不光用標準的尺度,詳細記述了這礦塊的大小,還記述了碎擊所需鐵鎚大小,碎擊次數等等。讀了這一節的人,即便是個從沒學過鍛冶鋼鐵的門外漢,只要照著你所說的去粉碎礦石,也能與熟練地鐵匠一般把礦石粉粹成顆粒大小齊整的礦塊,只是多費些工夫而已。」
聽師哥如此稱讚自己做的這個筆記,李得一還有些不好意思,小臉一紅,嘿嘿笑道:「嘿嘿,連師哥都這麼說,看來俺這幾個月工夫沒白費,這本鋼鐵鍛冶標準教材,總算是勉強編成拉!」
小劉醫官點點頭,由衷為師弟感到高興,接著說道:「又如這炒鋼一節,你詳細記述了在一刻鐘內要攪動多少圈,才符合標準,又記下了總共需要攪動多少次,還有木棒要深入鐵水多長,共攪動多久。等等諸如此類細節,皆以詳實數字記述。據我所知,這炒鋼技藝,不是經過幾十年的親身制練,並且有師父從旁悉心指教,是絕無可能練成的。這項技藝在鐵匠之間,也歷來作為絕藝,只口口相傳。可看了你的記述筆記之後,師哥覺得我這個門外漢,都懂了一些的炒鋼的要領。師弟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不?」
這話李得一卻能答的上來,因為他識海中曾出現過那樣的畫面,張口說道:「師哥,只要有了這本書,假以時日,咱們威北營就能培養出大量的鐵匠。到時只要找到足夠的鐵礦,咱們就能源源不斷地製造出兵器,鎧甲。甚至有一天,達到書中所描述的,平周朝開國太祖時期那樣的日產量也不是問題。」
小劉醫官感慨道:「《太祖定亂演義》這書在世間流傳至今,少說也得有四百多年,世人一直把這書當做閑暇之餘的小說來看。卻從未有人想過要實現書中所描述的種種,偶有人提起,卻被人當成了笑話,無不是撫掌大笑。今天看了師弟你這本筆記,我覺得這遙不可及的路總算有人邁出了第一步,始覺太祖時期的兵器鎧甲製造,恐怕是真有其事。走,跟我去見師父,這麼重要的好事兒,也得讓他老人家高興高興。」
孫老醫官只看了兩頁自己這個小徒弟所記下的筆記之後,忽地就把筆記放下,站起身來,運轉身形快如奔雷,先去把屋門給關嚴了,並且給門外值守的兵士下了軍令,讓他們立即戒嚴四周五丈範圍,不許任何人經過,任何事情都要先在外頭等著。
布置好這些事,孫老醫官轉過身,盯著小徒弟,神情嚴峻地問道:「這個筆記你還給旁人看過么?」李得一搖搖頭:「除了那仨鐵匠,就是俺和師哥看過,現在還有師父你,其他人不曾看過。那些鋼鐵學堂的學生俺還沒給他們看過。」
孫老醫官聽了這話,伸手摸著花白的鬍鬚,說道:「為師已經看過此書,卻是難得一見。這百年間,關於鍛冶的書籍也有不少問世,為師也曾涉獵過。但那些書籍大多都是達官貴人,朝廷官員所著。他們平日里高高在上慣了,向來看不起那些賤籍的粗鄙匠人,哪裡會跟你一樣日日與鐵匠待在一起,詳細詢問這些細節和數據。所以他們在著書之時,只是大略記下來鍛冶的過程,卻從未如你一般,進行過如此詳細的記錄。你這筆記,只要識字的人看了,照著裡面寫的老實練習,不用半年,就能成為一個當用的鐵匠。為師問你,這本筆記你打算以後如何使用?」
李得一撓了撓頭,說道:「俺原打算當做學堂的標準教材發下去,儘力做到那些學員每人一本。」這話一出口,小劉醫官和孫老醫官同時出聲說道:「不可!」
李得一不知道為啥師父和師哥會如此強烈地反對,一時間也愣住了,只得干坐那兒靜等著師父給個說法。說實話,李得一自打來到威北營,那真是順風順水。師父師哥向來對自己是疼愛有加,自己的一應要求,幾乎從沒被駁斥過。師父師哥對自己偶有嚴厲,也不過是怕自己年少,本事不濟而吃虧罷了。後來自己本事漸長,師父更是放心地讓自己獨當一面,師哥也是不遺餘力地幫忙。這麼多年順風路走慣了,李得一從沒想過,自己的意見會被師父和師哥一起反對。李得一當即意識到,此事必然非同小可,不然師父和師哥反應不會如此強烈。
孫老醫官略一沉吟,說道:「這本筆記寶貴異常,只要有了此書,咱們威北營只需耗費原來十之一二的工夫,就能培養出大批得用的鐵匠。將來有了那麼多的鐵匠,到時咱們威北營生產刀槍鎧甲的效率就會極大提高,這可是頭等大事。這樣,為師看你這書中把整個鍛冶過程分為數個課目,咱們不如就把這筆記也給那些學生按分好的課目發下去。每個課目的學生只許觀看本課目的筆記,絕不許看其他科目的筆記。此外,你那定北鋼鐵學堂的戒備也必須提高等級,回去就提到最高戒備級別,就按照戰時營寨戒備來,晝夜十二個時辰巡查不斷。先選派二十名咱們威北營最忠心的老兵輪崗執行此事,一崗五人,分為四崗,晝夜交替。為師會再挑選忠心耿耿的老兵,逐漸加派人說巡查。」
小劉醫官點點頭:「這事兒我馬上就去安排,師父說得對,有了這本筆記問世,你那學堂必須得提到最高戒備級別。學堂中的學生既然是脫產學習,那麼從今往後,若是無有軍令,一律不許隨意外出。他們進學堂時就已經簽了契書,這事兒倒也好辦。」
孫老醫官繼續說道:「恩,定北鋼鐵學堂以後的管理必須嚴格起來,就按照戰時威北營的軍紀進行管理,萬萬不能輕縱。」
李得一也同意師父的想法,說道:「這個好辦,俺回去之後,就在學堂進行軍事化管理。師父,你之前說不讓俺給每個學員都發一本這個筆記,可俺原來的打算是,把這筆記當做以後鋼鐵學堂的標準教材來使。既然師父不同意這樣,那俺使個新辦法。師父咱們不如把俺這筆記內容刻在數塊大木板上,就按照課目來刻。每個課目用木板刻出來之後,就掛在那個課目平時上課的教室之中。這樣一來,每個學員上課時都能讀到這筆記內容,只要咱們嚴禁他們抄寫,這筆記上的內容也就不會輕易外泄。」
孫老醫官又細細琢磨了一陣,說道:「你這筆記是要教授給那些學員的,就很難做到完全保密。若是刻在不易搬動的大木板上,確實可以做到既讓學員全都能照著筆記學習,又能使筆記上的內容免於像書本紙張一樣被人輕易帶走。這法子雖然笨拙,但不失為一個折中的良方,可行。」
李得一就著師父的話說道:「師父,雖然這法子不錯,可也有問題。俺不會刻字,怕是要練好久才能做得出來一塊木板。而且為了保密,這件事情又不能請其他的木匠來幫俺刻,只能俺自己動手。」孫老醫官哈哈一笑:「這倒不礙事,為師親自動手來刻制這些木板便是。將來你這學堂辦成了,都用為師刻制的木板教學,到那時為師也是與有榮焉啊!哈哈哈……」孫老醫官開懷大笑起來。
「師父你還會刻字兒那?俺都不知道師父你還會這個!」事情解決了,李得一也有心情拿話瞎湊趣。
小劉醫官笑呵呵說道:「咱師父的本事多了,你沒見過師父這裡有些藏書上蓋的章?那都是師父自己動手刻的。行了,你把這筆記先留在師父這兒,讓師父照著慢慢把木板刻出來。你跟我先去安排老兵站崗守備的事兒吧。」
接下來這半天工夫,李得一跟在師哥後面親自走訪了二十位老兵,挨個通知他們威北營給他們安排的新任務。這幫老兵雖然現在都退役在家了,可一見兩位小醫官親自找上門來,就知道事情非同小可,立即把兩人請到屋裡間單獨相談。請動這二十個老兵之後,李得一又趕回學堂內,給這二十個老兵單獨騰出一間大屋子,好方便他們在換崗執勤之時用來歇歇。
李得一匆匆忙忙這一天,縱是他已入氣壯境,身軀強悍無比,也覺得頗有些吃不消。實在是這一天下來,受到的刺激太多所致,多是精神疲乏。
然而此刻疲乏歪倒床上的李得一卻不知道,他這本標準教材,將會掀起怎樣的驚濤駭浪。因著這本剛鐵學堂標準教材的出世,他當初對三爺爺李有水許下的諾言,也終於邁出了第一步,一大步。
此刻,蒸蒸日上,縱橫天下,不可一世的突遼人想不到,在平周天下西北一處犄角旮旯里,已經有了一點微小的火種灑了下去。將來的一天,這個小小的火種會掀起滔天的烈焰,將整個突遼焚燒殆盡,撼動整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