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血染黃沙
郭無常看到威北營已經列陣緩緩走了過來,趕緊擊鼓聚將,點出手下步軍大將宋伍進,讓他帶著本部兩千精銳步兵出營列陣。宋伍進領命而去,郭無常又叫來大將鄭齊,讓他去準備好麾下的一千騎兵,隨時待命,好接應出戰的步兵。安排下這兩員戰將,郭無常又點起自己麾下的兩名校尉,讓他各帶五百步兵,共同出營列陣,作為後備。
布置完出戰兵士,郭無常下令大軍就地安營,立即生火做飯,先得讓走了一上午的兵士吃飽肚子,這才能出去作戰。至於現在派出去的那些兵馬,全是平日里桀驁不馴,對郭無常不肯俯首聽命的刺頭。晉軍兵制,乃是兵歸將有那一套,有兵就是草頭王。
郭無常雖然是這一路大軍的統帥,可他只是對諸將有節制之權,除了他自己麾下的本部兵馬,諸將各自的兵馬他也無權隨意調動,只能分配作戰任務而已。這套軍制,也是那兒皇帝石麥州為了防止手下人造反,或者趁機做大,而有意採用的。這樣大軍內部,諸將派系林立,各擁山頭,互相暗中爭鬥不止,正好便於他這皇帝居中調和,拉攏人心,也更容易掌控住各個將領。①
郭無常肚裡對這些門道很清楚,覺得很好用,有樣學樣,也跟皇帝把這套東西搬來了自己軍中,用來御下。所以這次派出去打頭陣的,都是些平時不服自己的刺頭,至於自己的本部軍馬,和那些肯老實聽話的,都留在了營中,先吃晌飯。等吃飽了飯,下午才好有勁兒繼續作戰么。
到時候,先派出去的宋伍進和鄭齊倆人也把威北營的兵馬打的差不多了,正好用吃飯的借口把他們輪換回來,換上自己的兵馬出去摘桃子,立戰功。這套流程,他們的皇帝石麥州是最練不過,郭無常能成為他的得力幹將,顯然是得到了其真傳。
不過身為一軍主帥,當然也不能真的放任麾下將領不管,樣子還是要做的,姿態還是要擺的。郭無常大義凌然地登上瞭望車,高聲對著身邊的親兵喊道:「今日若不全勝,本帥陪著出戰的兄弟一起餓肚子!」下面的親兵馬上就領會了大帥的意思,立即一起大喊道:「大帥仁義!我等敢不效死!」然後,兵士中就響起一片「拚死作戰!」,「為大帥效死!」的呼喊聲。演完了這套把戲,郭無常滿意地點點頭,在親兵拱衛下,回到了營帳中。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郭無常當初能從一個籍籍無名的普通小兵,這麼些年一路混到一軍主帥,這演技自然是爆表。他麾下的兵馬,都覺得自己跟了一個能征慣戰,還體貼兵卒的好主帥。
外面負責統領威北營步兵作戰的是,李得一,李無敵,和王壯彪三人。李得一和李無敵倆人騎著坐騎,王壯彪慣於步戰,就混在了步卒裡頭。在晉軍眼中,威北營清一色全是步兵,只有兩人騎著坐騎,大概是校尉之流。此時雙方還隔著幾百步遠,看不清楚也是正常的。
晉軍步兵大將宋伍進看清威北營的衣甲裝備之後,心裡也是忍不住有些輕視起來。無他,威北營的裝備實在寒酸的很,兵士的身上的甲胄那是五花八門,什麼樣的都有。兵服也是各色混雜,至於手裡的兵器,也是雜亂不齊,遠遠看著就跟雜牌軍一樣。他是不知道啊,威北營這些甲胄,都是這些年東拼西湊,好容易才攢出來的,自然樣式也是五花八門,各色各樣。
反觀晉軍則不然,雖然他們皇帝認了突遼狗賊當爹,可好歹也控制著三省之地,擁有大片的人口,田地。所以晉軍的裝備比起威北營,那絕對稱得上是豪奢。整套的赭色軍服,每個步卒都穿著遮胸半身皮甲,手裡的長槍,鋼刀不時反射出點點寒光,一看就是好家什(shi)。
李得一瞅著對面晉軍這清一色齊刷刷的兵器甲胄,心裡暗暗咬著牙發狠,「等待會兒打贏了,這些東西可都是俺威北營的了!暫且先借給你們穿穿!」陣前李得一這裡眼饞這晉軍的裝備,後頭小劉醫官可不糊塗,他凝神觀察發現晉軍的陣勢頗有些慌亂。
顯然是經歷連續一上午的行軍之後,不曾歇息,就倉促出來迎戰,晉軍兵士們的情緒和士氣都有些低落。小劉醫官心中暗道這是個機會,可手上卻沒有任何行動。這一戰既然交給師弟指揮,他便不能多事,否則即便打贏了,師弟也學不到什麼東西。按下心頭的想法,小劉醫官耐心等著師弟做出應對。
沒過一會兒,陣中李得一小手一揮,隨即下達了進攻的指令。步兵方陣中間的小鼓手忽然加快了鼓點,隨之威北營的兵士也加速行進了起來,看樣子是要立即發起進攻。
小劉醫官在後頭看了,心中暗喜:「師弟乾的不錯,居然也發現晉軍立足未穩,搶先發起攻擊。真不錯,師父沒白教導他一番。」可憐的師哥啊,你師弟不是看出來晉軍兵心士氣不高才下令攻擊的,他是瞅著人家帶的家什好,迫不及待地想搶過來自己使喚啊!不管怎麼說,李得一這也是誤打誤撞,抓住了戰機。
威北營的兵士雖然都是初上陣不久的新兵,未必如晉軍這些老卒一樣精銳。可威北營在兵卒訓練上自有一套本事,這是當年狄大帥留下的訓練方法,據傳師法自平周朝開國太祖留下來的兵書。威北營的兵士經歷過那種訓練之後,可以在快速的行進之中依然能保持住陣勢緊密不散。
踏踏踏,威北營的步兵方陣邁著整齊的步子,保持著緊密的陣列,快速走向晉軍。威北營這幅樣子,在晉軍將領看來,可了不得了。他們訓練出來的兵卒,能走十步保持陣列不散,那就可以稱得上是訓練有素的精卒,這樣的將領也可以讓人誇讚一句治軍有方。
這威北營的兵士快步行進了得有近百步了吧!?怎麼還能保持如此緊密的陣勢,他們是怎麼練出來的?還未交戰,這宋伍進已然有些心虛了。心說:「難道坊間傳言,當年威北營百戰百勝從無敗績是確有其事?!這怎麼可能!?」他在這兒胡思亂想,李得一可不會放過搶奪這些甲胄兵器的機會。瞅著威北營步卒已經走得足夠近了,晉軍步卒依然沒什麼反應,李得一大喊一聲:「殺!」身先士卒,帶著隊伍發起了整齊的衝鋒。
「殺!」威北營的三千兵士齊聲高喊,響應主將,一時間殺聲直衝九霄雲頂,然後向著四下擴散而去,由此帶出來的那股氣勢端得是震人心魄。晉軍大營中,原本老神在在的郭無常聽到這喊殺聲,猛然間就渾身哆嗦了一下,直接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撩開營帳就走了出去,重新登上瞭望車,凝神關注著營外的戰事。
此時,威北營先聲奪人,已經與晉軍的步兵糾纏在了一起。威北營新訓出來的這些兵士看著勁頭挺足,陣勢也齊整,等打起來,就出現了不少問題。威北營雖然陣列齊整,兵士們使手中長槍刺殺也是整齊有素,可畢竟是身上的護甲差著些。晉軍雖然陣型擺的略亂,兵士打起來也亂鬨哄的,可架不住他們裝備精良。威北營憑著陣列的優勢,第一波交戰,只是與晉軍打了個平手而已,雙方互有傷亡。李得一、李無敵和王壯彪三人卻沒有急著參與這第一波接戰,只是在陣中隨著陣列往前推進。
晉軍的軍陣是平周朝標準的步卒陣列,兩排長槍兵之後,就是手持盾牌短刀的刀盾兵。威北營的步兵方陣則是清一色的長槍兵,連弓箭手都沒有。威北營的長槍要比晉軍的長出一截,因此,剛交手時,是威北營佔了便宜,但好景不長。頭兩排長槍兵比拼過後,雙方陣勢就徹底攪在了一起,此時就該刀盾兵發威了。
這時候,威北營裝備略差的問題就凸顯了出來。威北營沒有刀盾兵,清一色的長槍兵。晉軍刀盾兵混進戰陣,只要一刀砍中,往往直接就能砍翻一個威北營的兵士。威北營步卒護甲不如晉軍的精良,此時,這劣勢就被慢慢放大開來。而且晉軍步兵后陣還有弓箭手掩護,不時就往威北營陣后射一波箭雨,殺傷威北營後排的兵卒。
小劉醫官在後頭看的清楚,發現自家的陣勢在交戰之後,就從雙方接戰中間位置開始凹陷。應該是被晉軍壓制住了,導致那個地方的兵士死傷過快,後面的兵士來不及補充,所以出現了凹陷。小劉醫官忍不住就要帶著麾下兵卒去幫師弟一把,但到了最後,還是硬生生忍住了。
如果戰事就此打下去,威北營必敗無疑。然而威北營卻有王壯彪這個猛人,還有李得一和李無敵他倆。李得一雖然對戰事不很清楚,但也覺出不大對勁兒,沒多想,直接發下軍令,讓王壯彪衝到了兩軍交戰的中間位置,自己和李無敵緊隨其後,也一起殺了過去。
王壯彪,不停地擠開沿途礙事的自家兵士,徑自衝到那陣勢凹陷處,掄開大鐵鞭就是一頓狂砸亂劈。王壯彪這身力氣,尋常晉軍兵卒根本就扛不住他一下,眨眼間就被他打翻了七八個。可晉軍也是精銳異常,後面的兵士不顧一切地繼續往此處殺來。
看來晉軍的指揮將領宋伍進也是觀察到了威北營陣勢的凹陷處,認為這裡是趁勢擊垮威北營陣勢的一個突破口,在後面不停指揮兵士往這裡沖,意圖把這個凹陷擴大,藉此撕開威北營的陣勢。
饒是王壯彪勇猛無雙,可他畢竟只有一人,一鐵鞭砸下去,最多砸翻兩三個晉軍兵卒,另一手大鐵盾再一掄,撞翻三個。可晉軍依舊源源不斷地涌過來,不少晉軍兵卒就趁著王壯彪顧不過來,向他身後的威北營步兵衝殺過去。正這時候,李得一和李無敵倆人也殺到了。他倆算是騎兵,說實話,在如此緊密的步卒陣列中,胯下坐騎根本無法加速衝起來。
尋常騎兵沒有了速度優勢,遇上大量步卒還真不太好辦。也虧得就是李得一和李無敵倆人,李無敵手舞黑鐵棒,也不用瞄準,就是一頓猛砸,往往一棍子下去,就能打翻三兩個晉軍步卒。李得一原是拿著自己慣用的軍刀上陣的,可這回他是騎兵當了步兵使,軍刀就有些不得勁兒了,太短。李得一在來的路上,遇上個負傷被送到後面的長槍兵,隨手就把他的長槍拿在了手裡。胯下「悍馬」猛踹猛咬,李得一在上面一手摟著「悍馬」的脖子,穩住身形,一手是不是拿長槍戳一個,撿撿漏掉的人頭。
有這仨人的加入,三個人就硬生生堵住了這個扣子,威北營原本有些危急的陣勢,不多工夫就重新穩住了。接下來,雙方就進入了膠著的狀態,一時間誰也弄不動誰,就是慢慢耗著。
仗打到這個份上,就到了比拼手下兵士體力,毅力的時候。威北營可是提前一個時辰吃過飯了,晉軍可還沒吃晌飯那!打著打著,晉軍兵卒肚子里就開始打鼓,手上的力氣也漸漸小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