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糧草太重要
李無敵低頭瞅了瞅地上這人,說道:「昏了。」
李得一擺擺手,「這不礙事。」說著就解開褲腰帶,李無敵可學不來李得一這股子沒羞沒臊的勁兒,他從小受到的良好世家教育,讓他扭頭走到一邊,裝作沒看見。李得一撒了泡熱尿下去,直接把這俘虜給沖醒了。
這人一醒過來,還習慣地用舌頭舔了舔嘴唇,「呸,怎麼這麼騷?誰尿老子……」李得一上去就是一巴掌,「這叫什麼話,你是誰老子?在這荒山野嶺的,上哪兒弄水潑醒你,有點水俺們自己都留著喝了。老實點!不然把你切成塊兒喂狼!」
說著話,李得一扭頭就去喊「四眼」,「四眼,四眼,又上哪兒去了!趕緊過來,俺找你有事兒!」沒一陣工夫,「四眼」嘴裡叼著個山雞,就從林子里跑了出來。李得一喊過「四眼」,接著嚇唬這俘虜道:「瞅見沒?!正宗的青巨狼,就你這小身板,他一頓能吃仨!」說著,拿手偷偷一捅「四眼」的腰,「四眼」立馬配合地呲出了狼牙,嗓子里還發出威脅的低吼。還別說,這招真好使,當場就把這俘虜給嚇了個半死。
眼瞅這俘虜又要昏過去,李得一趕緊伸手把他給拍醒了,「醒醒,別昏,你要是昏了,就只能切了喂狼咯!」這句話還真好使,那俘虜一聽自己要死無全屍,又給嚇醒了。
只要把人給唬住,剩下的事兒就好辦了。李得一把這探子身上衣甲兵刃都卸下來,配合著「四眼」不停的嚇唬,順利地問出了不少東西。都問完了之後,李得一把這人渾身扒光,照著他屁股蛋狠踹了一腳,直接把他送下了山。
李無敵在後面納悶道:「不殺?」李得一道:「放他回去,更能擾亂郭無常的心神。打仗么,不能一味蠻幹,得鬥智斗勇。這偵察兵回到大營,郭無常看見他這個樣子,肯定就知道自己營盤的布置已經全部泄露,少不得又要折騰一番,重新布置。」李無敵點點頭,對這個說法表示贊同。
李得一拉過李無敵,低聲說道:「俺剛才都問道清楚了,現在郭無常已經把營里的輜重糧草都移到了大營中間,兵士全在外圍,為的就是防備咱們趁機偷襲他的糧草器械。郭無常這兩萬人馬的下一批糧食,要在五天後才會從朔縣運過來,這期間他就這麼些軍糧。你瞅見了么?」李得一說著話,領著李無敵走到山頭上,往山下郭無常的大營指去。
倆人觀望了一陣,李得一接著說道:「俺瞅著這事兒十有八九是真的。俺從昨天觀察到現在,發現郭無常的兵士進進出出,都是在營地周圍的帳子里。他營地中間的帳子少有人走動,而且安排了兵士一直站崗守備,多半就是存放著糧草輜重。」
李無敵道:「有詐。」
李得一點點頭,「俺也拿不定主意,可別忘了,今天郭無常還得拔營啟程,接著往咱定北縣進軍。咱們耐心等著,等他拔營的時候,兵士來回搬運東西,總能再看出個一二來。然後,咱們晚上再去試他一試,你說咋樣?蒙對了是咱們的運氣,蒙錯了咱又沒啥損失,你說是吧?反正眼下也只有你能把火把撇那麼遠,到時候還是咱倆人行動,隨時都能跑。」李得一說這番話,其實自己心裡也沒什麼低兒,因此用了好幾個問句,想聽聽李無敵的意見。畢竟,現在也就他倆能商量事兒。
可惜,李得一想跟李無敵商量事情,完全是找錯了人。李無敵還是老一套,猛點一下頭,「幹了!」瞅見沒,還是倆字兒。李無敵自打來到威北營,能撈著上陣了,這口子一開,就再也合不上咯。隨著上陣次數越來越多,李無敵深藏在骨子裡的好戰因子徹底顯露了出來,只要有仗打,他就歡喜異常,簡直就是個戰狂。他爹李寺乃要是知道小兒子現在這個樣子,不知道會不會感慨,自己之前又是請名師,又是親自教導,費那些工夫想把兒子培育成名將,結果還不如在威北營打幾場白爛仗。
李得一把李無敵招呼過來,低聲細細說著晚上行動的細節,倆人秘密商議起來。商議完,李得一抬頭看看天還早,吆喝道:「『四眼』呢,哪兒去了?今晚上使不著你,現在趕緊去逮點野雞兔子來,讓俺吃點硬頭菜,晚上也好有勁兒幹活!」
「四眼」接到指示,二話沒說,調頭就鑽進了林子里。李得一站在山頂四下里望了望,發現郭無常派出來的哨探,在摸清威北營這邊只有二百多步卒,並無其他大軍埋伏之後,紛紛撤了回去,只留下幾個人,隔著老遠,監視著這二百多步卒的行蹤。
李得一心說:「看來白天是啥也幹不了了。」再往山下看看,郭無常的人馬已經開始拾掇東西,準備繼續朝定北縣前行。
郭無常麾下,近兩萬兵馬的大軍,如今馬上就要走出晉軍自己的地盤,來到了與威北營勢力交錯的地帶。到了這兒,大軍每日行進,與之前相比,就會有許多不同。
首先一條,此地已經臨近威北營的勢力範圍,大軍隨時可能遭受威北營的突襲。平周朝太祖當年留下的兵法有云: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儘管平周太祖一再宣稱這被後世奉為鐵律的兵法,是一位叫孫子的前賢所說。但天下人都不相信,誰沒事會起個名叫「孫子」,還不如叫爺爺呢,最起碼是個大輩兒。天下人都相信,這不過是平周太祖謙虛的說法而已。對此,我只能說,不同文化背景,解釋為什麼有人會叫「孫子」實在是個大課題,要是寫篇論文解釋解釋,A4紙起碼得七八頁。
所以,為了防備隨時可能出現的突襲,晉軍必須廣布哨探,做好一切防禦工作。而且行軍的陣列也必須做出變化,大軍必須把糧草輜重圍在中間,不能讓敵人到自家的偷襲糧草輜重。在自己家地盤上時,為了大軍行進速度,大可以把糧草輜重落在後頭。
第二條,為了保持大軍整體的士氣和全軍的體力,為作戰考慮。行軍速度也必須慢下來,現在一天只走三十里路。因為每天若是行軍超過四十里,兵士就會感到疲憊異常,即便歇息一晚,第二天也難以恢復。連續幾天這麼行軍,兵士由於長時間疲憊,就會心生不滿,導致士氣下跌,兵無戰心。
第三條,這將近兩萬人,每天光吃喝拉撒,那個量就非常驚人。若是在自己的地盤上行軍,只要一個命令傳到,沿途的州縣,各府,都會給大軍提前徵發民壯,給過路大軍準備好營盤,做好伙食飯菜,這樣一來,就能省事許多。因此之前在自己地盤上行軍時,郭無常率領大軍每天可以走六十多里,反正到了地方就有人給端出來熱乎飯菜,營帳也都是現成的,自然可以每天多走些路。
現在到了威北營與晉軍地盤的交界處,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什麼都得靠自己。所以,晉軍每天都要專門安排民壯和兵士,負責安營紮寨,摟草打柴生火。這就要憑空多耗費許多人力,但不做又不行,人總得吃飯睡覺不是。
同時,這也是為什麼長久以來,各地文官深恐大軍從自己治下州縣經過的原因。不提個別的軍紀敗壞的擾亂地方,單是這幾萬人的伙食準備,那就是個大窟窿。若是準備不出來,讓大軍餓了肚子,誰知道這幫餓急眼的丘八會不會把那些文官的府衙給拆了。
再者說了,為大軍準備應用之物,往往要提前準備好,這些東西,可都得花費枚銀錢的。若你是個清官,這就要了老命了,往往是得傾家蕩產貼補出去,還不一定夠用。若你是個貪官,也夠受的。貪官搜刮百姓,往往需要提前立好名目,到時才好巧取豪奪。可這大軍經過,往往只提前兩三天通知給地方州府縣衙。這麼短的時間裡,再厲害的貪官也搜刮不出這麼些錢來啊,所以他們也只好先拿自己的枚銀錢墊上,免得惹怒了這幫不講理的丘八。貪官往往都愛財如命,讓他們把好容易搜刮來的錢財,就這麼白白送出去,還是送給一群丘八。更要命的是送出去之後,自己既不能陞官,也不能利滾利的發大財,這滋味兒,簡直比拿刀子戳他們的心肝都疼。
什麼?有人說地方州府不都是有府庫銀可以動用的么?平周朝自打開國太祖崩了之後,天下的吏治也隨之開始崩壞。歷任地方官上任之後,第一件要事,就是查清前任欠下的府庫銀子,把這筆帳查查清楚咯,別讓自己坐了前任的屎盆子。知道了吧,這平周朝還在的時候,天下各地的府庫銀子,從來都是欠賬,那是一點兒現錢都拿不出來,遇到花錢的事兒,往往是與百姓士紳攤派。只有個別清官在任上之時,才會留下點府庫銀子。
李得一看著山下郭無常大軍開動了,轉身對著身後仍在歇歇的兵士下令道:「咱們也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