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無賴戰
過了會兒,山下的晉軍營地里飄起了炊煙,晉軍的兵士開始燒水做飯。看到炊煙升起后,李得一沒急著發動,而是又等了片刻。片刻之後,琢磨著晉軍的米該下鍋了,餅子也該烙上了,這才對身後趴著的兵士說道:「走,跟俺去沖一陣,不能讓他們安生的吃完這口飯!」說完,帶著「悍馬」,「四眼」一起就往山下衝去。
恩,李得一也是心眼越來越多,專挑這時候跟晉軍打起來。此時晉軍每個灶里的米已經下鍋,也撈不出來了。前頭打仗了,自然沒工夫看著火,軍令一下,你得抄傢伙上啊。到時候,戰事只要稍微拖延一陣,再回來,這米非糊在鍋里不可。其實出現這種情況,也主要與晉軍的兵制有關,他們沒有專管做飯的火頭兵。到了吃飯的點兒,都是兵士排隊去後勤營領米,領面,然後或五人,或八人,十人為一灶,各自生火做飯。
其實最早的時候,平周朝開國太祖創立的軍制,各種功能類的兵種其實一應俱全。當初因著狄大帥承襲平周太祖軍制,威北營還專門招募了火頭兵,後勤兵。多年以來,威北營依然保留了這幾類兵種。
後來平周太祖死後,天下太平安定,後世子孫漸漸也不再熟悉兵事,轉而把精力都用到了朝政,或者與大臣勾心鬥角,或者享受奢侈的生活上頭。自然的,天下各路兵馬也漸漸腐朽。甚至三百年後,許多兵種都失傳了,後人根本不知道這些兵種是幹什麼用的。
當時有一位著名的王姓書法大家,因祖上世代將門,便在軍中任職。他每天在軍營中乾的事情,就是騎著一匹馬,然後專門有一個兵士在前頭給他牽馬,帶著他到處轉悠。忽然有一天,有個人問這位王將軍,說你在軍中的職務是什麼?這位書法冠絕一時的王將軍尋思了一陣,說道:「我看每天都有人牽來一匹馬,讓我騎上,然後就帶著我滿營溜達。我認為我大概是養馬的。」然後那人就跟吃了屍米一樣難受,扭頭走了。這位王姓書法大家當時的軍職,是右將軍。
三百年前天下兵馬就腐朽若此,更遑論今日。雖說這些年經歷過平周朝末年的戰火洗禮過後,各地也湧現出了一些名將,比如這郭無常就是其中之一。可這些名將,也分跟誰比,要是跟六百年前平周朝開國金鼎台三十六將相比,那可就差遠了。不說別的,單說招募兵勇這一項,許多將軍根本不挑食,剜籃子里就是棵菜,發個木棍擱你手裡就是戰兵,若是再訓練上兩日,能明白號令,立即就可稱是精銳。
招兵,訓練都如此粗糙,更遑論兵種分類分工。此時的天下兵馬,除了威北營之外,一律只有兩種兵。一,戰兵,二,民壯,即輔兵。個別有本事的將領,還會訓練一些精銳兵士,充作自己的親兵護衛,但一般不多,數千人就了不得了。所以說,晉軍沒有專門管做飯的火頭兵,也是正常。這時節天下兵馬都這樣,晉軍如此,也無可厚非。
回頭咱再說此時,李得一正帶著身後二百多兵士,從山上一路大聲吆喝著衝下來。其實這山上離著山下大路尚有兩三里地,按理說不該這早就發起衝鋒。因為路程太長,沖兩三地這麼遠,不等衝到敵軍的近前,兵士的體力就消耗過半,等真打起來,可就要吃大虧。可不知為什麼,李得一根本沒管這套,嘴裡高聲吆喝著,帶著人就往山下沖,衝到山腳下,翻身上了「悍馬」背上,吆喝著繼續往前沖。李無敵雖然不知道李得一為啥要這麼愣沖,但也跟著一起沖了上去,嘴裡吆喝的更響。李無敵雖然平時不愛說話,一句話就倆字兒,但他嗓門其實極大,比王壯彪也差不多少。
你想啊,這工夫,郭無常的兵士正忙著做飯呢,兩三裡外忽然傳來了大片喊殺聲。得了,先別急著吃了,把手裡等著盛飯的瓦罐陶盆都先擱下,抄起傢伙準備迎戰吧。這郭無常手下的兵士果然都是精銳,在各自將領的帶領之下,不用片刻工夫,就列好了隊形,甚至還有將領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擺出一個嚴密的防守陣型。
這工夫,李得一才剛從山上衝下來不足一里地,瞅見對面晉軍已經準備好迎戰了,趕緊一揮手,手朝後一擺,叫停了身後正低頭衝鋒的兵士。李無敵騎著大黑牛猝不及防,多衝出去十幾步才剎住了,轉頭納悶道:「不沖了?」李得一不耐煩地說道:「還衝個屁啊,沒瞅他們都擺好了陣勢么?!現在急火火衝上去,是送死!」扭頭對著身後的兵士道:「列戰陣!咱們慢慢走過去!別忘了一人手裡摸起塊石頭,待會兒好砸他們!」
恩,很明顯了,李得一就是想拖延時間,讓晉軍的米糊在鍋里,餅子烙成黑炭。可晉軍他們不知道啊,還在嚴密防守呢。所以說,教條主義害死人。
那邊郭無常也被驚動了,他還以為威北營偷襲來了,趕緊出來看看情況,一邊命令手下兵士緊守營門,不得擅自出擊,以免中了埋伏。畢竟此地已經離著威北營的地盤不遠了,他又不熟悉周圍的地勢,謹慎些總沒有大錯。
李得一讓手下兵士列好了陣型,故意慢騰騰地向著對面晉軍大營走去。就兩里地,居然硬生生磨蹭了半個時辰。他在這不急不慢地拖時間,晉軍可都餓著肚子呢。終於有位裨將餓的受不了了,對著郭無常說道:「大帥,末將看他們不過二百來人。不如讓我帶人去沖一陣,也好試試他們把大軍埋伏在哪兒了。」
郭無常點點頭,嚴肅道:「你帶五百人去試試水,若是情況不對,立即調頭,從側門撤回。萬萬不可衝擊本陣,若是給對面埋伏的大軍以可趁之機,到時本帥的劍可不認得你!」
「大帥放心,末將省的!」說罷,跑去自己本部麾下,點出五百兵馬。這晉軍兵制還是兵歸將有那一套,軍中大小將領都有自己的嫡系人馬,這也是他們各自安身立命,立功受賞的本錢。這名裨將也是看到對面不過二百來人,以為有便宜可占,便迫不及待想吃了這份送上門來的軍功。
這邊李得一帶著人不急不慢地繼續走著,李無敵忽然拿手一指晉軍大營,高聲嚷嚷道:「快看!」李得一聞聲瞅了瞅對面出來的這支人馬,把手舉起左右一擺,身後的兵士立即就停了下來,列出一個鬆散的陣勢。
這鬆散陣勢的好處就是,隨時可以轉身逃跑,不怕擠著身邊的袍澤,也不用怕被周圍袍澤的兵器誤傷。李得一又把李無敵叫過來,在他耳邊仔細吩咐了一陣,李無敵聽得是喜上眉梢,連聲道:「好好!」這會功夫,那員裨將已經帶著麾下的五百步卒沖了過來。他沒帶騎兵,騎兵哥哥都是寶貝,少一個他都要肉疼半天,可捨不得輕易拿出來使喚。
在這名裨將看來,對手不過是二百步卒,他只要派出五百步軍就足夠了。這一仗他也沒打算把對面這二百多人全留下,能砍幾十個腦袋回去就知足了,畢竟這也算是頭一功啊。再說了,現在還不知道附近有沒有大軍埋伏呢,就這麼愣頭愣腦派出自己的寶貝騎兵來,萬一中了埋伏,可就血本無歸了。
這位裨將大哥,老話說得真好啊,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你這麼會精打細算,投軍那真是入錯了行,應該去做買賣啊!不用兩年,大哥你准能發家,再不濟也是個小康水平。
眼瞅著晉軍五百步卒越沖越近,李得一仍舊按兵不動,任憑對面五百步卒壓了上來。等兩邊走到三十多步,都能看清對面人臉上有幾個麻子,幾個痦子的時候,那員裨將再也忍不住了,一揮手,命令手下的兒郎殺了過去。
「殺……」激昂的喊殺聲陣陣響起,猛奔著李得一這邊就沖了過來。
李得一依舊紋絲不動,耐性等著,等對面衝到十幾步遠的時候,李得一手猛地朝前一揮,喊了聲:「砸!」一片石頭就飛了過去,有個別機靈的,先前撿了兩塊石頭,這會兒就能多扔一塊出去。剎那間,一片石雨就覆蓋了衝過來的五百晉軍。
威北營的兵士可都專門練過這門絕活,更別提還有箇中高手,祖傳絕技的王壯彪從旁指導,這威力就更不可同日而語。尋常人徒手扔石頭,最多把人砸個頭破血流,威北營的兵士扔出去的石頭,那威力可大了。當場就把好幾十個晉軍步卒砸得昏倒在地,人事不省。
晉軍吃這一擊,頓時衝鋒的勢頭就為之一頓,李得一也算久經沙場,自然抓住了這個稍縱即逝的機會,高喊道:「喝!」軍令一下,威北營的兵士把手中長槍往前一舉,第二排的盾牌手把大盾短刀舉起,齊步往前走了起來,緊接著就與晉軍拼殺到了一塊兒。
後面郭無常看著外頭這仗,當看到威北營扔石頭砸人時,還撇嘴不屑道:「哼,雕蟲小技。」
此時陣中李得一可正忙著呢,騎著「悍馬」左沖右殺,尋常兵士哪裡是他的對手,基本是挨著就死,碰著就傷。李得一邊四下衝殺,邊拿眼找著敵軍主將,沒一會兒就讓他找到了,在陣後頭由幾名頂盔摜甲的親兵護著呢。
李得一大喊一聲:「李無敵!該你了!看到後面的那員裨將沒有?!殺!」在旁邊一直無聊地毆打小兵的李無敵這會兒早就忍不住了,聽到李得一下令,一催胯下大黑牛,徑直撲了過去。「四眼」這次也被李得一安排配合李無敵的行動,跟著一起沖了過去。李得一在陣中也是奮力四下拼殺,試圖纏住更多的兵士,以配合李無敵的突襲。
李無敵雖然屢次單打獨鬥都敗給了李得一,可要說沖陣,還是他猛一些,畢竟力氣大,手中兵器份量又足,打起來著實占不少便宜。李無敵從兩軍邊緣衝起來,使手中的大鐵棍趟開一條血路,直接殺奔對面的主將。
將將衝到晉軍這員裨將面前,李無敵一聲雷吼:「納命來!」舉棍就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