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9.

  田楷是明升暗降的,寧虎則是被以小兒輩的婚姻擺平的,許昇燾的處分也不輕不重,因此在場的人都以為朱由崧對謝友青的處分也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卻沒成想,結果卻是如此的嚴厲,雖然其中摻雜有德慶郡王和未來鄒妃試圖奪嫡的因素,但未必不是朱由崧在殺雞儆猴,所以,田楷等人一時間都有所觸動,不免戰戰兢兢。


  倒是金泰在謝友青黯然離開後,對寧虎說道:“寧舍人,眼下王府已經在島原之亂上摻和的太深了,半途而廢未免可惜了,所以,世子爺已經派人去濠境追那個什麽南藤了,我們這也應該有所安排。”


  是的,朱由崧以為光以教徒受難、教會摧殘的名義去澳門、馬尼拉哭訴根本沒用——日本基督教會、基督教徒被迫害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之前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管了嗎?沒有!馬尼拉教省管了嗎?也沒有!


  既然所謂的情感攻勢注定是不會起作用的,那就應該雙管齊下,在“哭秦庭”的同時,再用迫使日本打開國門與各國全麵貿易的理由,去蠱惑澳門的葡萄牙商人、菲律賓的西班牙權貴,乃至於英吉利的冒險家們,進而蠱惑出一支所謂的基督教聯軍來出兵日本,把日本搞的天翻地覆,這才能把已經暴露在日本人視線中的“濟州海盜”給隱藏在幕後了。


  隻是,讓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乃至英吉利人組成基督教聯軍,對日本進行遠東十字軍東征也不是那麽容易的,至少期間需要大量的時間進行秘密勾連,若是在這支遠東十字軍組成及出征之前,島原之亂就被江戶幕府平定了,則這出好戲就有可能直接夭折了,所以,朱由崧就需要把島原這把火給維持下去。


  寧虎問道:“不知道世子爺有何指示?”


  金泰說道:“日本諸侯對治下百姓酷烈,應該普遍現象吧,也絕非島原一地的百姓有揭竿而起的想法,所以,必須說服島原-天草的民軍派出鼓動人員,借著九州諸侯的力量被牽製在島原-天草前線之際,在諸侯領內發動更多的百姓暴動,進而擴大聲勢,調動討伐軍,讓討伐軍顧此失彼。”


  得,朱由崧是準備在這個時空的日本喚起一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從而把島原一地的問題,擴大到整個九州,乃至於大半個日本了。


  寧虎眨了眨眼,應道:“是,我這就去安排。”


  寧虎退下後,金泰便召喚道:“讓符筠生來一趟。”


  在等待符筠生前來的時間,金泰跟許昇燾說道:“王府已經研製出了一種新式火銃和配套的新式銃彈,但由於製造相對困難,所以,在學兵旅乙團、丁團北征之前,不能進行大規模更換,甚至為了保密,暫時不能進行試裝。”


  金泰這句話,聽起來像是廢話,既然現在不能列裝,有必要在許昇燾麵前說明嗎?

  但許昇燾卻想的更多一點,因此他試探的問道:“世子爺的意思是?”


  “世子爺的意思是,王府財力持續緊張,所以,學兵旅擴充為學兵師的計劃暫時不能實現,各部結束黑龍江輪戰後,下一階段的任務將以充實人力、適應新裝備為主,並在可能的情況下,優先編練炮兵團、夜不收團、工兵團、中軍團等輔助部隊。”


  許昇燾略有些失望,但他也知道福王府財政不寬裕,沒錢是辦不了事的。


  “此外,”金泰的話還在繼續。“運用了新式火銃後,戰法必然會出現變化,世子爺希望你們能加以研究,並妥善修訂講武堂及新軍教學大綱,不能有了新裝備還用老戰法,那就發揮不出新裝備的優勢了。”


  許昇燾覺得朱由崧似乎誇張了新火銃的威力,但又不好說什麽,畢竟,他沒有看到實物,也無法否定朱由崧的判斷,所以,他模棱兩可的回複:“是,我到了黑龍江後,一定跟嚴舍人交代清楚,讓他回來後,立刻對新火銃展開研究。”


  金泰知道許昇燾肯定有疑問,所以對身邊隨侍的小內侍說道:“去把那隻盒子拿來。”


  小內侍飛快的把金泰說的東西拿了過來,金泰隨即轉手交給了許昇燾:“許舍人,這是以新火銃的製造技術生產的最新型的四管短火銃,你拿回去驗證一下,就可以發現新舊火器差在哪裏了!”


  許昇燾聽懂了金泰的潛台詞,便笑道:“金公公這麽一說,昇燾手就有些癢了,現在就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去試銃了,還請公公海涵。”


  金泰笑道:“許舍人請自便。”


  許昇燾退了下去,金泰的目光便落到了現場還剩下的田楷身上:“田公公,你在濟州也有小兩年了吧,說一說,你覺得現在濟州島還缺了點什麽,希望世子爺給濟州島加強什麽吧!”


  田楷想了想,回應道:“濟州島眼下雖然修建了一係列的蓄水庫、引水渠,承接雨水和山間溪水,但總體上還是缺水的,受此限製,島上合適開墾的土地非常有限,進而島上人口目前已經顯得太多了,必須繼續分流到蝦夷地和小琉球去。”


  田楷雖然在對外事務上沒什麽發言權,每每被寧虎和謝友青搶奪了主導權,但他也不是一無是處的,至少對於島上民政還是能爛熟於心的。


  “按照我的計算,以壯男授地二十五畝、壯女授地十五畝計算,島上一共可以安置二萬壯男、一萬五千壯女,合七千二百五十頃,其中上等一千五百頃、次田二千一百五十頃、下田三千六百頃;上田現在實行小麥和苞米輪作,基本能實現一年兩收,次田則是小麥、苞米和大豆輪作,基本能實現兩年三收,下田種植金薯和洋芋,也能量大管飽。”


  田楷說到這,補充道:“隻是因為島上目前有一萬工匠、工匠家屬,鄉兵、新軍、淮丙船團、路通隊這些不事生產的也有小五千人,所以,糧食自給有餘,能外供淮安的非常少,一年也就一萬石而已,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金薯幹粉和洋芋幹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