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孫承宗謝幕
崇禎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張春部4萬達軍越過小淩河,逼近大淩河城,隨即,張部在距大淩河城15裏處時,與後金軍的打援部隊相遇。
張春為了扼製後金騎兵的衝擊,動用了許多偏廂車,這些偏廂車上都配有犀利的火器,所在雙方交戰的最初階段,八旗兵衝了幾次,都被明軍用火器逼了回去,阿巴海見狀便立刻采用了誘敵深入的戰術,一麵放任明軍戰車陣緩緩向前推進,一麵又趁著明軍推進速度過緩而迅速調來了“烏真超哈”部隊。
正當後金軍調整戰場布局的時候,一看後金部隊退了,明軍總兵宋偉和吳襄二人都以為有便宜可撿,因此,兩人所部沒有跟著大部隊徐徐而進,反而是無腦的向著大淩河城方向一路衝殺,宋偉和吳襄兩人的部隊部隊往前這麽一衝,實際上就把明軍的兩翼直接暴露了出來。
注意到戰場上出現的新動向,阿巴海立刻命令己方騎兵部隊直接從兩翼切入明軍陣營,同時又命令已經到位的“烏真超哈”部隊用紅衣大炮對著突前的明軍騎兵一頓猛轟。
遭到數十門紅夷火炮集火的吳襄所部根本擋不住後金軍強大的火力,當即全軍潰退——一說是明軍沒有料到後金軍也有了如此犀利的紅夷炮隊,大受震撼,所以坑隊友的天賦技能又故態複萌了-——吳襄部這麽一跑,剩下的宋偉所部亦是獨木難支,轉眼便被反擊而來的後金軍給擊敗了。
前麵的宋偉和吳襄部隊潰敗,牽動了張春率領的明軍主力及輜重部隊的陣型。
張春一開始還想扼製潰逃,然而兵敗如山倒,他的努力毫無作用,最後連他自己也被卷進了敗退的大潮中,隻得無可奈何的率著手下跟著大隊潰軍一起向後退卻,殊不知,後金軍一早已經在明軍撤退的路線上設下了伏兵,於是張春所部就此徹底陷入了後金軍四麵圍攻之中,此時,早就無心抵抗的明軍們大都放棄抵抗選擇了投降,張春則和他的三十餘名部將一起被後金軍俘獲,隻有總兵吳襄和宋偉兩人率數十人僥幸逃歸錦州。
第四次增援大淩河失敗了,孫承宗也好,明廷也罷,再也無力如此浪費有限的兵力了,因此,此後就再也沒有能力向大淩河派送任何一支援軍了,所以,見明軍不再派人來送人頭,阿巴海便於十月七日和十月九日這兩天先後致書祖大壽、何可綱、張存仁等大淩河城內的明軍將領,勸其立刻投降。
但何可綱以阿敏屠戮永平四城為例,堅決認為:投降也是死,不投降也是死,與其投降被殺死,倒不如不屈而餓死,餓死還能留下個忠烈的好名聲。
何可綱的態度,得到了部分祖大壽部將領的認同,因此祖大壽決定絕不投降,繼續堅持最後五分鍾,等待轉機的到來。
可問題是現在大淩河城中的老百姓差不多被吃光了,實在無法堅持到明軍新一輪援軍的抵達,甚至也不知道以遼鎮兵馬的尿性,會不會有援軍開來——祖部因為上次被假冒援軍的後金軍坑了,所以,對於之前後金軍迎戰張春部的隆隆炮聲,下意識的以為是後金軍故技重施,並不以為是真的援軍到了——所以,在軍事會議上剛剛言辭鑿鑿的表明自己絕不投降,轉過身來,祖大壽就和後金方麵派來的談判使者熱切交流,並派出了部將韓棟前往後金營地與阿巴海直接麵唔,以敲定投降條件。
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的私下勾連後,十月二十八日,祖大壽在殺害了堅決不同意投降的何可綱後,正式向圍城的後金軍投降,後金軍隨即進城點檢,發現除了一萬一千多士兵和三十二匹將領坐騎外,所有隨行民夫都被祖大壽部啖食殆盡了······
人骨上的嚼食痕跡連後金軍普通士兵看了都要惡心嘔吐,但後金高層對這支食人軍隊的投降卻大為歡欣,因此,祖大壽以下的張存禮、祖可法、劉天祿等七十多名前明軍將領都受到了極高的禮遇,甚至當祖大壽聲稱自己願意替後金軍回錦州詐城,阿巴海都表示了同意。
阿巴海難道不知道祖大壽回錦州後一定會受到明廷的監視,所謂詐城根本是不可能的嗎?
當然不是,阿巴海看的更深,他知道祖大壽丟了身邊一萬多子弟兵,回到明軍中後,必然如脫了毛的鳳凰一般失去了原有的影響力,但遼鎮將門是一個枝器連生的團體,明廷不用祖大壽,依舊得用其他遼鎮將門,因此,他釋放祖大壽固然可惜,但換取遼鎮兵馬更加萎靡不振,卻是大賺了,所以,阿巴海毫不猶豫的同意了祖大壽的要求,縱放了祖大壽回錦州-——後來有人,說什麽後金權貴不學無術,打仗依靠《三國演義》,大約就是從阿巴海釋放祖大壽回錦州,與小說上七擒孟獲類似而演繹出來的。
事實上,阿巴海沒有判斷出錯,明廷對祖大壽自述的“成功”突圍將信將疑,所以一麵加官進爵以按祖大壽之心,一麵卻又再三想要把祖大壽調回關內,因此,祖大壽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即不投降後金,也不願回北京陛見,實質上已經形同割據的獨立勢力了-——雖然之後遼鎮兵馬依舊與後金之間有小打小鬧,但這些戰鬥的目的更像是向明廷騙取經費。
按下祖大壽不說,大淩河之敗後,孫承宗在崇禎皇帝的眼裏已經是無用的老朽了,再加上明廷中對寧錦防線的質疑聲再度高漲起來,孫承宗也就不得不以老病為由,向明廷提出了辭呈,對此,崇禎皇帝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孫承宗就此徹底離開了大明的政治舞台。
大淩河之敗,不單單是送走了老邁的孫承宗,而且還斷送了那些隻有嘴炮的東林黨人重新掌控明廷大政方針的最後機會,至此東林黨成為了明廷中的邊緣勢力,至少東林黨依舊不放棄染指朝政的機會,所以日後便有出現了所謂“周溫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