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何剡的選擇
“牡丹園開園後的前五天,一共有二百來家六千多人遊園。”何剡向朱由崧報告道。“平均每家都有三十來人,其中多半是內眷和丫鬟婆子;不計外場各家商號、酒肆和小商販這邊的成交,以及給園內小廝的打賞,園內累計營收二百二十兩八錢三分有奇。”
前五天來的都是豪門大戶的女眷,這些人還是有足夠的購買力的,所以在門票收入隻有不到十三兩白銀的情況下,吃喝和購物方麵的收入是門票收入的十多倍也是很正常的事。
“可惜了!”朱由崧歎息一聲。“接下來可就沒那麽容易賺那麽多了。”
按照朱由崧的推測,接下來三十天的花展中,每日入園遊客數量肯定要比前五天為多,但收益會大大下降,能維持每日20兩白銀的園內收入就是大成功了,整個花展期間,可以預計獲得800兩的園內營收,再加上廣告、攤位的出借費、接送馬車的盈利差不多就能把自己最初的投入給賺回來了-——花國進士和三甲的獎金,則由相關的押注收益來平衡,應該也正好打平,甚至還有些小盈利。
至於後來投入的士紳嘛,自然一次性是不能回本的,但九月辦一個菊花展,也就差不多了,最多最多明年上半年的牡丹節之後,也能讓士紳們拿回投入,接下來就是淨賺的了。
“對了,流民都返鄉了?”
“回小王爺的話,大部分的流民都返鄉了。”春暖花開之後,故土難離的流民牽掛自家的土地,已經陸續辭工回家了。“但也有三十來號流民沒回去,還留在牡丹園做工!”
朱由崧點點頭:“牡丹園在牡丹節結束後,還要繼續完善,所以需要工人,若是流民都走了,倒還是要另外聘人的。”
其實繼續折騰牡丹園,主要目的是不想讓士紳們這麽快回本,否則,見到牡丹園這麽好賺,保不齊有人動了小腦筋,另起爐灶。
何剡有些尷尬的回複道:“其實,光靠這三十來號流民是不夠,還是要請人!”
“園內的那些小廝是幹什麽的?”朱由崧冷冷的看了何剡一眼。“你是雇他們整年呢,還是隻雇幾個月啊。”何剡小意的做了回答,就聽朱由崧繼續道。“既然是雇他們整年,不辦展的那些日子,難道白養他們嘛!”
朱由崧這麽一說,何剡隻能應道:“是,小的,知道該怎麽做了!”
見何剡還是比較乖巧的,朱由崧便打一巴掌給顆棗道:“新辦的工場你也多關心一點,畢竟,你現在是雙福號的掌櫃,不是單單一個牡丹園的主事!”
何剡倒是有些擔心:“小王爺,工場那邊收的是大豆,正好是在菊花展前後,小的隻怕到時候無法分身,反而耽誤了小王爺的事。”
在洛陽這邊搞豆麥套種,大體是九月末播種冬小麥,來年五月收,收完小麥立刻播種大豆,到九月初就可以收大豆了,如此可以完美的實施無間隔的連中連收,但問題是,這麽一來,大豆收獲季節就跟菊花盛開季節撞在一起了,所以何剡擔心自己不能兩頭兼顧。
“你的意思,找一個人幫你分擔一下?”朱由崧有些吃驚,畢竟,願意集權的人很多,願意分權的卻很少。“那你準備是顧哪頭呢?”
何剡答道:“小的,還是想去看顧工場那頭。”
朱由崧暗自誇獎何剡聰明,沒錯,工場的活是累一點,可一旦做好了,拿到手的錢比較多,而牡丹園這邊,雖然能結識一些達官貴人,但一年才兩次活動,又有外人分潤利益,所以,實際上是沒太多收益的,要知道,你作為商人,沒有錢,在達官貴人麵前連個屁都算不上,因此某種意義上,何剡是舍名而取實利了。
朱由崧想到這,便同意道:“也好,等牡丹節這邊結束了,你就把牡丹園移交給顧鑫吧。”
顧鑫眼下已經不再是福王府的典樂了,朱由崧幫他搞了一個迪功郎的散官官階後,他就辭去了典樂的職務,專心幫朱由崧做藍毬會的事務,但藍毬會裏其實還有姚力在,所以,顧鑫倒是可以分心在牡丹節、菊花展上,畢竟,同樣也是迎來送往,主要負責與大戶接洽嘛。
何剡鬆了一口氣,應道:“是!”
朱由崧擺擺手,何剡退了下去,看著何剡的背影,朱由崧嘴角浮出了一絲古怪的笑容。
是的,原本朱由崧是想把料器場也並入雙福號名下的,如今何剡既然更看重錢財,那自然是不能讓他更加得意了,否則,一旦朱由崧給了少了,隻怕就會出現某種不可測的情況,所以,朱由崧必須要未雨綢繆。
什麽?料器場現在還是在做虧本生意,怎麽能讓何剡得意呢?
不好意思,事實上,料器場雖然還沒有做出徹底純淨的白玻璃,但自打通過順和店寄賣料器後,基本已經盈虧平衡了——盡管朱由崧名下的這個料器場生產的料器比不上京師和山東方麵的出產,但問題是,洛陽距離陝西、四川、湖廣比較近,少了運費,也少了折損,再加上賣的價格遠比京師和山東同行的底,因此也是大受往來的商賈歡迎的,如此,薄利多銷,自然能初步抵消了朱由崧獲取白玻璃器皿的開銷。
接下來,隻要搞出了徹底純淨的白玻璃,朱由崧就會搞鏡子,這才是真正一本萬利的收益,所以,朱由崧才不想把這份好處讓給了何剡。
既然想到了製取銀鏡,朱由崧便決定現在做一次銀鏡反應的實驗,所以,他換上實驗用的粗布衣物,先用硝酸製取了硝酸銀溶液,然後在潔淨的試管裏加入一些濃度為2%的硝酸銀溶液,然後加入10%氫氧化鈉水溶液2滴,振蕩試管,可以看到白色沉澱。
再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最初產生的沉澱恰好溶解為止,取得銀氨溶液,再加入玉米澱粉製取的葡萄糖,震蕩後,在熱水中加熱,由此在試管內部附著一層光亮如鏡的金屬銀。
等做完實驗,記錄下步驟,朱由崧陷入了思索之中。
朱由崧在前世沒有實際操作過如何製取鏡子,他曾經讀過的書上也沒有工業化的步驟,那麽該如何實現在平麵玻璃的一麵上鍍銀呢?
難不成,最終還是隻能使用銀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