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陳衷紀
李祥寶眨眨眼睛,回想起半年前在日本平戶見過的人裏,好像對眼前的中年美髯公沒什麽印象。
不過對方的名字李祥寶倒是耳熟的很,為後來的“十八芝”之一,李祥寶還記得,在原來的曆史時間線裏,陳衷紀好像就是在崇禎年初時死在了澎湖。
“恕晚輩愚鈍,實在是沒有印象了!”
李祥寶行了一禮表示賠罪,陳衷紀扶著椅子扶手哈哈笑道:“你算是沒有說謊!果然和鄭一官說的一樣,是個真性情!”
接著道:“你去平戶的時候我確實是見過你的,不過那時我在側室,是去和幕府家臣談事的,你應該是沒有看到我的,認不得老夫自然怪不得你!”
李祥寶納頭便拜道:“今日多謝陳先生救命之恩,如果不是陳先生,今日祥寶及眾多弟兄必然要葬身海底了!”
陳衷紀上前扶起他:“你不必謝我,我是專程趕來接應你的。不然何以至此?”
“專門來接應的?”李祥寶疑惑的看他。
陳衷紀道:“紅毛番之前占據澎湖時,劫掠了鄭一官的兩艘商船,他一直想報這個仇。不過除了劫掠荷蘭人的船之外,也沒什麽好的報複手段。本來按照鄭一官的性子,這件事大概也就這麽算了,沒想到兩個月前,我們有三艘商船從南洋麻六甲(馬六甲)、孟買和呂宋回來,途徑台南,被駐守在台南的紅毛番給扣下了,船上的人全都被殺,隻有三四個人逃了出來……”
“有這種事?”
李祥寶皺眉,他就在澎湖,距離台南不過半日距離,咫尺之間,竟然毫無發覺。
“這等於是在我們頭上撒尿,這樣的挑釁鄭一官當然不能當沒看到。所以消息傳回日本後,立即整合船隊出發報仇,而我,便是鄭一官派來澎湖通知你的,巧的是路上攔了劉香手下一夥兒海盜,經嚴刑拷問說是劉香派他們來監視澎湖的,並且已經在你出門的必經之路上設好了伏擊,就等你入套呢。我不放心,便從澎湖轉道向澳門接應你,誰知來的正是時候!”
“原來如此!多謝陳先生細心,才挽救祥寶一條性命!”李祥寶再次拜謝,陳衷紀將其扶起道:“不必謝我,眼下還是正事要緊,先回澎湖再說。”
“那劉香一夥兒的確可惡,沿海居民以及各地海商都被其洗劫過,就連我鄭氏的商船都遭過毒手。這人心狠手辣,絕非善類,毫無為人底線!”陳衷紀聲音中帶著憤怒。
“剛才逃走的那一夥兒,你可認得出是劉香手下的哪個弟兄?”
李祥寶搖頭:“陳先生,劉香派人設的伏擊在來的路上已經遭遇了,對方派了劉三和劉四劉五來,劉五被我們俘虜,就在先跑的幾條船上,劉三跑了,劉四戰死,屍體還在船艙裏堆著。至於剛剛那夥人,對方並沒有掛出旗號,具體身份不清楚。”
“這就麻煩了,若是知道對方的身份,這個仇一定要報!我輩縱橫海上,講的就是一個快意恩仇,這件事我會派人查的,一定查出對方的真實身份。”陳衷紀道。
李祥寶點點頭:“多謝陳先生,晚輩也會派人去調查的。我與李魁奇有仇,這次去澳門采購火器,碰巧遇到其手下水虎也在澳門采購火炮,便在他們出海後下手吞並了船上的貨物,晚輩猜想這夥人可能是李魁奇派來接應的人。”
“李魁奇?”田川義郎突然開口道:“我聽說過這個人,他手下有個名叫宋五的,外號”白鯊”,聽說不是很服從李魁奇的指揮,在海上也不掛任何旗號,肆意劫掠,三個月前,我們田川家運往浡泥的貨物就被其劫了。”
“看來**不離十了!”陳衷紀慢慢踱步,冷冷道:“敢惹我鄭家,天涯海角不死不休!”
陳衷紀稍微緩和後看向李祥寶:“這件事我回去會調查清楚,有結果了再給你回信。”
在陳衷紀的護送下,李祥寶的五艘船平安回到了澎湖,其中被打爛了水密倉幾乎喪失航行能力的直接用爪鉤拖著,一路上毫無耽擱。
媽宮港內第二艦隊正進行著日常操練,看到一片白帆駛來,連忙拉響了全島警報,在澎湖駐防的八艘戰船全部出來迎敵,在媽宮港南麵一字排開準備戰鬥。
然而等看清楚來船掛著的澎湖巡檢官旗以及鄭氏旗號後,祁義方和疤子等人方才重重鬆了一口氣。
“田川先生和陳先生請上島一坐,讓祥寶有機會盡一盡地主之誼!”
李祥寶向兩位救命恩人發出邀請,二人欣然同意。
得到消息的張敦已經快馬趕到金**半島這裏,行政官署還沒見好,幾人隻好借用了正在上課的學堂塾師休息室作會客廳用。
賓客雙方客套完畢,各自介紹一遍身份後,李祥寶道:
“陳先生,不知一官兄準備何時發起進攻?”
陳衷紀看了看門外,常貴和馬二蛋分別在會客室和學堂大門前把守著,防止外人闖入。
“我是作為先鋒來的,紅毛番戰力絕非普通海盜,其戰艦堅固靈活,從他們的國度跨越幾萬裏之遙來到大明,足以證明其戰艦的堅固。再有其火器之多,一艘戰艦火炮皆為百門以上,常在一百三十門左右,百炮齊發,矢石失色,是以明軍收複澎湖時,一兩萬人足足圍了半年才打下來,而紅毛番方才一二千而已。”
李祥寶吃了一驚,他以為自己的旗艦裝上四五十門火炮就能在這東南海域橫著走了,沒想到荷蘭人的戰力比他想象的要強的多得多。
“鄭一官聚集多路援軍隨後便到,到時會以澎湖為中轉之地,大軍在澎湖雲集,隨後繞道台南進行突襲,更具體的,要問鄭一官了。”
陳衷紀低聲說完,看著李祥寶道:“此事定然瞞不住大明朝廷,若是福建總兵俞谘皋問起來,你可有說辭?”
李祥寶沉吟道:“這個不消顧慮,我自會和俞大人稟明詳情。此事是為驅逐番夷,鞏固國防,俞大人應當不會為難。”
陳衷紀徐聲道:“李祥寶,這次幾乎是鄭氏傾巢而動,萬不可有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