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
你要責怪那些逃出去的人,以道德來責備他們,這是多麼地蒼白無力啊。為了保命,人做出什麼事情都是正常的。其實他們何嘗不想留在國內啊?可是人們是不可能傻傻地等死,逃出去又是多麼正常的一件事。
你國家要是強大,我能在祖國過得更好,我又怎麼會想出去呢?所以想要責備這些流亡,流落到海外的人,還真是責備不了。
或許更多的人是身於這個痛苦的祖國之中,而見到別人出去過得好了,在不斷地橫加指責。可真正到了自己有機會出去的時候,誰不會出去啊?
漢人必須強!一定要變得強大,只有強大了,就能吸引別人前來,凡是離開的人,讓他們後悔去吧!只是當他們要回來的時候,還是能讓他們回來的。
這該死的戰爭,一定要儘快地結束,從而讓整個漢人的王朝變得強大。
石嘉雖然想是這樣想,可是他很明白,想要讓戰爭結束,以現在的情況來看,難度是非常非常大的。
劉媛來到了石嘉的身邊,她緊緊地擁著石嘉,她知道石嘉內心中的痛苦和難受,她唯有用這個方法來告訴石嘉,作為他的妻子不管發生什麼,她都會陪伴在石嘉的身邊,支持石嘉,一起走下去。
別人常說,男人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此話是有道理的,這不,石嘉躺在劉媛的懷中,他可以安詳,他能有什麼就說什麼了。
「媛,你知道嗎?當我和劉沖接觸的時候,他說到了中原混戰不休,漢人被充當兩腳羊,他那一副置身事外,冷眼旁觀,還有慶幸的樣子,就讓人心疼!要知道他是漢人啊!更是漢宗室之後啊!可是現在呢?他為劉阿知東渡的明智而慶幸!他們這一族人活了下來,還活得很好,其代價卻是數典忘祖!」
「第二代人就這樣了,漢文化的保留就很少了,可是等第三代呢?第四代呢?他們將完全地融合於倭人之中,成為真正的倭人。可能在漢人的王朝崛起,如唐王朝時,他們會覺得要是漢人還好,並且推動國內自認為漢人血統。可一旦……」
石嘉話鋒一轉:「可一旦,漢人勢危,倭人勢強,他們就會欺凌漢人,就會舉起屠刀,忘記了祖宗來攻打祖宗之地,來攻打具有同樣血脈的兄弟姐妹!甚至於殘忍地殺害,禍害兄弟姐妹!他們以倭人而自豪,卻忘記了,他們的祖先是在這片土地上!他們的身上也流著他們所殺的人的血!」
石嘉說到這,是很痛心的,他不由念出了一首詩:「一自蕭關起戰塵,河湟隔斷異鄉春。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
這是一首後世唐朝司空圖所做的詩《河湟有感》,蕭關自秦時開始就是重要的關卡,一直到了唐朝也是漢人引以為傲的關卡。
這是在吐蕃乘唐朝衰落攻佔了河湟之地,唐人百萬陷於吐蕃,一百年之後,生活在此地的漢人卻忘記了母語,全部學的是吐蕃語,完全把自己當成了一個吐蕃人,一點對漢人的認同感也沒有,反而充滿的是對唐朝,對漢人的仇視。
他們用吐蕃語來罵漢人,把兄弟當成了仇人,怎麼不讓人心裡在滴血,痛苦萬分啊?
石嘉就是想到這一點,所以他才用了後世司空圖的詩來抒發內心中的苦悶和痛苦。
劉媛則是一傻,她經常覺得夫君有些話是聽不懂的,唐朝?哪有這個年代,要說有,那是遠古時期的唐國,不過是一個國,當時的一個國連一個縣都不到,可聽其所說,必是非常強大的皇朝,絕非一縣不到的春秋時的小國可比。
倒是那一首詩讓劉媛聽到了意義深重的一面,她看著石嘉,她能明白石嘉的心思,石嘉一定是想要對倭國有了吞併之心,從而讓那些東渡的人,能不至於如他詩中讀的情況出現,也不會出現如他痛苦訴說中的情況出現。
劉媛不由問了:「夫君,倭人真有這麼強大的時刻嗎?他們真能對我們漢人構成威脅?」
石嘉苦笑了一下,回答:「他們真的有可以強大的時刻!不止對我們構成威脅,而且也會對許多的國家構成很大的威脅!他們是一個能隱忍,善於學習的民族!更何況如他們自己說,他們之中是有很多歸化人的,是一個容納朝鮮和中國大陸的人再加上本島的人而成的一個民族!自王仁等東渡開啟了倭人文明,倭人從此見到了好處,便開始了學習!」
石嘉說到這,黯然了,畢竟倭人的崛起不是沒有道理的,一個積極向上進取的民族,他們能有成就完完全全是正常的。
「你知道嗎?由於倭人的善於學習,他們曾經把長安的樣子原原本本地搬到了他們的京都,所以後世就有種說法,要想見識唐都長安最原始的樣貌就應該到倭國去,你就會見到!有不少中國的文化,可卻在倭人那裡得已保存,包括不少的古籍!這是不是很諷刺的一件事啊?」
劉媛一聽到石嘉所說,又是不解了,因為她知道長安早就因為戰火被毀過很多次了,如項羽破咸陽,然後到了西漢末赤眉和綠林起義時,義軍破長安,同樣長安被毀,劉秀不得不定都於洛陽。再到了東漢末,董卓被殺,李傕和郭汜進犯長安,長安同樣也毀於戰火之中。
現在怎麼石嘉就說了,倭人到長安學習?這是漢朝時的事?東漢時長安的輝煌早已不在,只有西漢時才是最為輝煌的。
倭人就算是真想學習,他們也不會去長安學習啊,應該是洛陽等才是啊,這難怪劉媛有這樣的想法了,畢竟她不懂後世的歷史。
雖然心中有疑問,正如石嘉有時說出一些超時空的話來,劉媛也是疑問重重的,可她好就好在一點,不管你說什麼,我都是選擇去相信你!你是我的夫君,我連你都不相信,我還能相信誰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