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寶舊事
「哦?」崔渙和高洛川對視了一眼,他笑道:「請教不敢當,李大人有事,但說無妨。」
李滄海點頭道:「崔大人在朝為官幾十年,想必對朝中發生之事甚是了解吧?」
崔渙點了點頭,他捋了下鬍鬚說道:「老夫為官幾十年,雖無甚作為,但記性倒還不錯,只要是我聽到或是經歷之事,絕不會忘記。」
李滄海稍作思索之後,開口道:「不知大人對十四年前懷化將軍通敵叛國案,了解多少?」
崔渙和高洛川兩人臉色突然微變,崔渙眉頭微微皺了起來,疑惑地道:「李大人,你為何會突然間提及此事?」
李滄海看著兩人,鄭重地道:「晚輩近來在調查『逆鱗玄武』背後主使之人,發現他可能與十四年前的秦復通敵叛國案有關,但時隔久遠,且又無人得知當時發生之事,是以晚輩這才冒然前來,向崔大人請教。」
「這不可能吧?秦復一案發生在十四年前,如何會與逆賊有關?」高洛川吃驚地道。
李滄海將茶盞放下,說道:「『逆鱗玄武』組織龐大,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夠組成,從目前掌握的線索來看,『逆鱗玄武』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存在。」
崔渙低眉沉思,過了片刻之後,他站起身來,走到門前將房門關上,然後走回座椅,沉聲道:「滄海,此事已經過去十四年,你真要知道當年發生之事?」
李滄海重重的點了點頭,道:「一定要知道。」
崔渙猶豫了片刻,嘆了口氣,說道:「好吧,此事已經過去了十多年,但回想起來,卻恍如昨日。」
他頓了頓,說道:「十四年前,懷化將軍秦復之名,可謂是人盡皆知。他曾助聖上平定太平公主之亂,深受聖上信任,被聖上委以重任,鎮守邊關十年,使得吐蕃不敢踏足大唐半寸土地,可謂是聲名赫赫,名鎮邊關。」
李滄海一手放在胸前,一手摸著下巴,仔細的聽著。
「不錯,秦復為人豪爽,性格耿直,頗有忠義之名,后被陛下加封為懷化大將軍,風頭可謂是一時無兩。」高洛川接過話,說道。
崔渙點了點頭,說道:「可惜,這等風光並未持續多長時間,次年卻突然傳出他通敵叛國之事,聖上起初並不相信這等傳言,但緊接著吐蕃侵佔瓜州、長樂等地,扼住了我朝與西域之交通,聖上大怒,遂對傳言產生懷疑。爾時,秦復正在洛陽家中省親,尚未待其返回邊境,便被收回了兵權,打入大牢。」
李滄海皺了皺眉頭,問道:「僅僅是因為吐蕃入侵,聖上就認為秦復有通敵叛國之嫌疑?這似乎不合乎情理啊!」
「李大人為何這般認為?」高洛川問道。
「依兩位所說,秦復頗有威名,且又一心為國,聖上又豈會不知?邊境本就是多事之處,偶爾會有戰爭也在所難免,吐蕃侵佔瓜州,最多不過是個守衛不利之罪名,何至於會覺得他通敵叛國?」李滄海沉吟道。
崔渙嘆了口氣,說道:「當年所有人都如你一般,有著相同的困惑。秦復鎮守邊關十餘年,可謂是戰無不勝,令吐蕃忌憚異常,十餘年不敢侵擾大唐邊境。但正因如此,才讓陛下產生了懷疑。」
「這是為何?」李滄海問道。
崔渙捋了下花白的鬍鬚,搖頭道:「秦復威震邊關,從未丟失過寸土,卻在這時突然被吐蕃突襲了瓜州、長樂等地,如入無人之境。爾時,又有其通敵叛國之事自邊境傳來,聖上震怒之餘,自然是對其有所懷疑。」
李滄海摸著下巴,沉吟道:「秦復若是與吐蕃勾結,又何必回到洛陽?這豈不是自投羅網?」
崔渙喝了口茶水,嘆道:「這確實令人不解。不過,也正因他擅自離開邊境,才致使吐蕃突襲了瓜州等地。」頓了頓之後,崔渙放下茶盞,接著說道:「很快,懷化大將軍通敵叛國之事就傳遍了天下,鑒於案情重大,聖上下令三司會同洛陽府尹進行審理。當時,三法司與洛陽府尹共同審訊了三天時間,后得出結論,確定其通敵叛國,陛下震怒,便下了抄家滅族之旨意。」
「難道就無人替他求情?」李滄海低眉問道。
高洛川搖頭道:「凡是替他求情之人,皆被以共罪論處,誰還敢多言?自那以後,秦復這兩個字就成了一種禁忌,無人敢提,生怕因此而受到牽連。」
李滄海揉著眉心,陷入了沉思之中。
片刻過後,他問道:「兩位大人可知此案是否有案詞留下?」
「但凡審案,須得留有案詞,此乃律法所定,普通案件尚且有案詞保留,三司會審如此重要之案件,自然也有案詞留下。」崔渙捋著鬍鬚說道。
「如此說來,吏部之內也有案詞保留了?」李滄海問道。
高洛川卻突然嘆了口氣,說道:「吏部之內原本確實是有,但後來卻不翼而飛。」
李滄海心中一沉,忙問道:「高大人,這是怎麼回事?」
高洛川皺眉道:「十四年前,老夫作為吏部侍郎曾參與過此案,案詞一式五份,參與審理的三法司與洛陽府保存四份,餘下一份上呈聖上。案件結束之後,我奉命將吏部案詞封存保管。數年之後,我升任吏部尚書,在接手之時,曾前去查看歷年案宗,卻發現有關秦復之案的案詞不見了蹤跡,只因案件已經過去許久,是以老夫並未在意。」
李滄海眯起了眼睛,高洛川所說,可以斷定案詞確實存在。這也讓他更加確定之前猜測,有人盜走了案詞。
思索片刻過後,李滄海接著問道:「高大人,當年上呈給聖上的那份案詞,可是由三法司親自遞交給聖上的?」
高洛川想了想,搖頭說道:「此案雖說是三法司共同審理,但真正主事者乃是當時的相國,李林甫。按照規矩,三法司審理之後,要交給李林甫,之後再由李林甫上呈給陛下御覽。」
「李林甫?」李滄海摸了摸鼻子,對於這個名字他卻是不陌生。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奸相,論起輩分來,當今奸相楊國忠還是他的後生晚輩。
據他所知,李林甫擔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他大權獨握,蔽塞言路,排斥賢才,導致綱紀紊亂,還建議重用胡將,使得安祿山做大,可以說是大唐由盛轉衰的最關鍵人物。
李滄海沉思了片刻,忽然問道:「兩位大人,李林甫與秦復之間是否有嫌隙?」
「你怎知他們之間有所嫌隙的?」崔渙感到有些詫異地問道。
「他們之間究竟有何嫌隙?」李滄海沒有回答崔渙,而是迫不及待的問道。
崔渙皺了皺眉頭,說道:「李林甫繼任宰相之後,秦復曾幾次三番的上奏摺給聖上,說他獨攬朝權,蒙蔽聖聽,還企圖加害前相張九齡,兩人之間早已勢同水火。」
李滄海想了想后,繼續問道:「不過我有些不解,秦復既然在邊境鎮守,為何會突然回到洛陽?」
「據說是其子身染重病,有性命之危,他才自邊境回到洛陽。」崔渙說道。
「原來如此,但不知秦復有几子?」李滄海哦了一聲,問道。
「秦復只有一子,當時不過幼學之齡。」崔渙回想了片刻,長嘆道:「可憐小小年紀,也沒能逃脫斷頭之厄。」
李滄海揉了揉眉心,心中對整件事情逐漸有了大致了解。
「李大人,此事已經過去了十四年,你真要再次調查此事?」崔渙皺眉問道。
李滄海抬起頭,他看了下崔渙,深深地道:「崔大人,我想知道,對於此案你是如何認為的,你相信秦復真的通敵叛國嗎?」
崔渙愣了下,他和高洛川兩人對視了一眼,沉聲道:「老實說,老夫不相信秦復會通敵叛國,他鎮守邊關十餘年,若是想要通敵叛國,又何必等那麼久?只是,三司會審向來公允,又豈會冤枉他?」
高洛川也點頭說道:「我當年雖沒有直接參与審案,但也知道指認秦復通敵叛國之人證、物證皆有不少,何況秦復都承認了自己通敵叛國。」
「秦復自己承認的罪行?」李滄海詫異地問道。
「確實如此,在洛陽府受審之時,他承認了自己通敵叛國之罪。」高洛川說道。
李滄海端著茶盞,右手輕輕地轉動茶蓋,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發現這一切越來越複雜了起來,若說有人盜走結案陳詞是擔心其中蹊蹺被他人知曉,這說明這件案子另有隱情,但秦復自己認罪,卻推翻了之前所有猜測。
秦復的自我認罪,讓事情變的越發撲朔迷離起來,同時這也讓李滄海更加確定,這件十四年前的案子,一定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李大人,李大人?」見李滄海低眉不語,崔渙猶豫了片刻,連續叫了兩聲:「李大人,老夫知道你在想什麼,秦復是不是被冤枉的已經無從得知,畢竟已經過去了十四年,想要重查此案無異於難比登天。何況,聖上也不會同意重查此案。」
李滄海從沉思之中回過神來,他明白崔渙的意思,若是此案真如他所猜測是件冤案,無異於在說皇帝冤殺了朝廷重臣,犯了很大的錯誤。
李隆基又是個非常自負的皇帝,他又豈會讓自己可能冤枉臣子的情況發生?哪怕只有這種可能,他也不會嘗試,畢竟此事關係到皇帝名聲。
「這件事我是一定要查的。」李滄海堅定不移地說道。
「李大人,再過兩天聖上就要返回長安,你要如何說服聖上讓你重查此案?」高洛川問道。
李滄海將茶盞放下,說道:「兩位大人,勞煩你們前去讓聖上在洛陽多盤桓幾日,就說此案與『逆鱗玄武』有著千絲萬縷之關係,唯有徹查當年之事,方能找出『逆鱗玄武』的幕後主使者,麟主的真正身份。」
崔渙和高洛川兩人疑惑地對視了一眼,說道:「我二人可以替你前去面聖,但聖上是否同意就不是我二人所能夠測度的了,不過我二人會儘力說服聖上的,餘下之事就要看你李大人的本事了。」
李滄海站了起來,對著兩人深深的行了一禮,說道:「如此,滄海在此多謝了。」
「李大人何必客氣,對於十四年前之事,我等也是滿腹疑慮,若是能夠查明真相,還望李大人不吝相告。」
崔渙捋了下鬍鬚說道。
李滄海點了點頭,說道:「滄海就不打擾兩我大人了,告辭!」
兩人將李滄海送出了房間,崔渙看著李滄海的背影,轉身對高洛川道:「高大人,事不宜遲,我們這就去面見聖上吧!」
高洛川點了點頭,隨即跟著崔渙共同往行宮而去。
李滄海一路慢行,心中思緒萬千。
十四年前的這樁通敵叛國案,處處透著詭異,就好似一個矛盾體,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秦復究竟有沒有通敵叛國,這成了最大的疑團。
從崔渙以及高洛川的描述中不難看出,秦復性格耿直,且又是懷化大將軍,又豈會通敵叛國?
身受皇帝信任,且位高權重,手握重兵,可以說他的官職已經做到了極致,這種情況下,他通敵叛國又能得到何等好處?
通敵叛國,不等於造反謀逆。
他若是造反謀逆,可能是想自己做皇帝,而通敵叛國,則是投靠敵國。
退一萬步說,倘若吐蕃當真侵佔大唐,吐蕃又能給他什麼權勢呢?難道會讓他坐皇帝不成?
如論如何,秦復通敵叛國都不符合常理。
可他偏偏自己承認了叛國之罪,這就讓人琢磨不透了。
除此之外,還有李林甫之事。
李林甫把持朝政十餘年,不知禍害了多少忠臣良將,但此人於天寶十一年已經病逝,即便懷疑他與秦復案有關,如今也無從查起了。
李滄海雙手籠在衣袖之中,走在街道上,全神貫注的思考著問題,對周圍的鼎沸人聲置若罔聞。
然而,就在不遠處,一輛馬車自街道中間橫衝直撞的奔了過來。
「讓開!快讓開!馬兒受驚了,快讓開!」馬車上車夫臉色難看,拚命的勒住韁繩,驚恐無比地大叫道。
街道上的行人,頓時嚇得紛紛尖叫著朝兩旁躲避。
那馬車根本不受控制,在連續沖翻了幾處小販攤位之後,竟直接朝著李滄海沖了過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