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以血為引
「娘的,好歹毒的計謀!」李滄海憤憤地咒罵了一聲,他想了想,問道:「除此之外,可還有其他辦法解毒?」
「辦法倒不是沒有,除非能夠找到可解百毒的靈藥。不過這種靈藥向來世所罕見,乃是天材地寶,這短時間內又如何尋得?」慧光搖頭嘆息道。
「能解百毒?」李滄海念叨了幾下,他忽然道:「大師,不如用我的血試試,我也喝過毒酒,但並沒有中毒。」
「什麼?你也喝過毒酒?」慧光詫異地看著他。
李滄海忽然想起張懸命曾經說過的話,他因吃過一種神奇的果子而變得百毒不侵。
「是了,我曾經吃過一種果子,似乎百毒不侵。事不宜遲,就用我的血試試看吧!」李滄海鄭重地說道。
慧光沉思了片刻,點頭道:「也只有這樣了。」
李滄海隨即命人拿來了一個瓷碗,用匕首在手中劃出一條深深地傷口,霎時間大片血水流進碗中。
狄晴見狀頓時嚇了一跳,她驚呼道:「滄海,你瘋了不成?你會失血而死的!」
「無妨,我的血可以解毒,放這點血死不了。」李滄海臉色有些蒼白,咬牙說道。
很快,便放了整整一碗的鮮血。
李滄海突然覺得有些頭暈目眩,他看著慧光,吃力地說道:「大師,你身為出家之人本不應沾染血腥,讓你破戒,滄海萬分抱歉。」
慧光忙雙手合十,恭敬地道:「阿彌陀佛,李施主願以自身血液救助他人,頗有佛祖割肉喂鷹之慈悲。小僧能為李施主效勞,乃小僧之幸,李施主放心,小僧定會全力以赴,幫眾人解毒。」
「如此,多謝了!」
李滄海對著慧光吃力的拱了拱手,眼皮越發沉重,一陣頭暈目眩后,險些昏倒了過去。
「滄海,你沒事吧?」狄晴忙扶住他,關切的說道。
李滄海搖了搖頭:「不妨事,休息片刻即可。」
狄晴忙將他扶了過去,找了個椅子讓他坐了下去。
趁著李滄海休憩之際,慧光以血為引子,開始調製解藥,然後分發給眾人,讓眾人喝了下去。
眾人喝下解藥之後,紛紛嘔吐不止,慧光又挨個的將眾人檢查了一遍,確定他們體內的毒素排出之後,才舒了口氣。
就在此時,麟趾院外突然傳來一陣急匆匆的腳步。
「陛下,臣救駕來遲,望陛下贖罪!」只見崔渙帶著幾人著急忙慌的走了進來,跪在地上拜道。
李隆基剛解了毒,吐出一灘酸水,無力的揮了揮手。
崔渙等人站了起來,李滄海這才發現他身後還跟著張懸命與小五等人。
「大人?您真的沒死?」小五見到李滄海,頓時欣喜萬分地道。
李滄海看了眼眾人,對張懸命點了點頭。
「張兄,這段時間有勞你了。」
張懸命拱手行禮,不以為然地道:「大人言重了,能為大人效勞,是張某之幸。」
李滄海本就重傷未愈,加上又放了一碗鮮血,身體逐漸有些支持不住,很快就暈了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李滄海從葯香中醒來,身旁坐著狄晴。
經歷這許多之後,狄晴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開始變得溫柔似水起來。
「滄海,你終於醒了。」見李滄海醒來,狄晴忙將他扶了起來,關切地道。
「我沒事。」李滄海對著狄晴溫柔地笑了笑,他看了看四周,發現自己身處一座華麗的房間之內。
李滄海不用想也知道自己身處行宮之內,他喝了口狄晴端來的茶水,忽然問道:「晴兒,我昏迷多久了?」
「一天。」狄晴輕輕給他捶打著肩膀,帶著責備地語氣道:「滄海,你受了如此重的傷,應該好好休息才是。」
李滄海深深地吐了口氣,說道:「我皮糙肉厚,那點傷不礙事。對了晴兒,張懸命他們何在?」
「他們都在外面等候呢,你先休息片刻,我去喊他們前來。」狄晴對著他款款一笑,隨即走出了屋子。
片刻過後,張懸命與小五兩人走了進來。
「大人,您無恙吧?」小五關切地問道。
李滄海搖了搖頭:「我沒事,聖上如何了?」
「大人放心,聖上與眾官員已經無虞。」張懸命回答過後,不禁感慨道:「大人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實在令人欽佩。」
李滄海笑了笑道:「這也並非是我之功勞,全賴眾人齊心協力,才得以揭露『逆鱗玄武』陰謀。對了,聖上有沒有說如何處置那些叛賊?」
「所有的反賊都被關進天牢,由重兵把守,聖上說此事交由大人,待查出真相之後,再做處置。」張懸命說道。
「還有,金水縣縣令狄懷來到了洛陽,說是有重要事情要對大人言說,因為大人昏迷狄大人現正在廳堂等候。」小五說道。
李滄海聞言,忙從床上跳了下來。
「狄兄到了?真是太好了,小五你速速去請狄兄前來,我要與他共同面聖!」李滄海邊穿衣邊道。
小五點了點頭,隨即離開了房屋。
「大人,金水縣距離正陽甚遠,會有什麼消息?」張懸命一臉疑惑地問道。
李滄海在狄晴的幫助下穿戴整齊,說道:「就是因為金水縣遠離正陽,才能夠查到有用的線索。」
張懸命很快明白了他話中含義,恍然大悟地道:「難怪大人所留錦囊之中有金水縣的線索,原來大人早就有所安排啊!」
洛陽行宮大殿,李隆基正與群臣商議國事。
如今內憂外患,李隆基不再似之前那般只求長生,而是一心撲到國事之上,充分展示了自己治國之力。
「陛下,李滄海覲見。」一名侍衛走進大殿,跪下后參拜道。
「宣。」李隆基合起奏摺道。
大殿之外,李滄海與狄懷重逢,兩人沒有說話,而是心照不宣的相互點了點頭,隨即走入大殿。
「臣等參見陛下!」兩人對著李隆基跪下行禮。
「平身。」
「謝陛下。」兩人拜謝后,站了起來。
「這些是邊境傳來的八百里加急奏摺。移花接木之計已然奏效,吐蕃和突厥如今針鋒相對,這都是你的功勞。」李隆基揚起奏摺,讚許地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