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借人
「師侄黃琦拜見師伯!」
黃琦對著天山童姥抱拳一禮。
天山童姥沒有說話,只是看著黃琦,他不確定黃琦這是不是在試探她,因此寧可不出聲。
「師伯看好了!」
黃琦見狀也猜出了一些,抱拳一禮后,在天山童姥的前面踏著凌波微步,手上使著天山折梅手,他相信以天山童姥的眼力,肯定會看出這兩門武功,而後不再跟他裝小姑娘。
「凌波微步、天山折梅手!你是他的弟子?」
正如黃琦所料,天山童姥在見到黃琦使出兩門武功后,立即不再裝聾作啞,此刻她的臉上滿是激動,卻是認為黃琦是無崖子的弟子,如此一來,她就可以經過黃琦知道無崖子的下落了。至於說為什麼不猜測黃琦不是李秋水的弟子,卻是因為黃琦會天山折梅手,這門武功只有她和無崖子兩人會。
黃琦抱拳回道:「回師伯,家師乃是無崖子。」黃琦之所以說是無崖子的弟子,而不說是無崖子的女婿或者孫女婿,這是有原因的,天山童姥深愛無崖子大幾十年,這要是知道無崖子已經有了孩子,心情不定會有多糟糕,他再想借兵,可就不大可能了。
天山童姥聞言急忙道:「快告訴姥姥,你師父他在哪裡。」
黃琦回道:「家師目前在中原,至於在中原的什麼地方,這個師侄就不知道了。」
「混賬東西,自己師父在什麼地方都不知道,你是怎麼做弟子的。」天山童姥聞言大怒,她好不容易得知了無崖子的下落,可黃琦卻給她來了一句不知道下落,她如何能夠不生氣。
被罵的黃琦也不生氣,回道:「好叫師伯得知,師侄在中原武林得罪了許多人,因而才與家師失散,這次前來天山,正是要來尋找師伯,向師伯借人,好回去報仇的。」
天山童姥沒說同不同意借人,而是道:「回了中原,你可能夠找到你師父?」
黃琦道:「九月十五在少林派將有英雄大會召開,到時候師侄的仇家會前往彼處,等到師侄報了仇,可以在中原行走的時候,自然就可以找到家師了。」
無崖子和天山童姥、李秋水三人之間的糾葛,這不是黃琦能夠管的,他能夠做的,頂多就是將天山童姥帶過去罷了。
天山童姥聞言道:「好,你替姥姥我做兩件事,我就將人借給你。」
「師伯請說!」黃琦聞言一喜,總算功夫不負有心人。
天山童姥道:「第一件事就是替姥姥我除去那些叛徒,將他們全部殺了。」
黃琦聞言不由道:「師伯,那些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洞主、島主乃是師伯您的手下,師侄要是將他們都殺了,那師侄哪還有人手前往中原報仇?」
天山童姥冷哼道:「姥姥的靈鷲宮有九天九部,個個武功比之那些叛徒可是一點也不差,這些人手,足夠你報仇的了。」
黃琦搖頭道:「師侄得罪的可不是一點點的人,中原第一幫的丐幫被師侄得罪了,師侄前去少林派尋仇的話,少林派自然也不會袖手旁觀,因此少林派到時候可能也將是師侄的對手,因此單單就靈鷲宮的人手,只怕不夠。」
天山童姥道:「姥姥我雖然少履中原,卻也知道少林、丐幫乃是並列的江湖第一大派和大幫,你能夠得罪這兩個勢力,倒是難得的很啊。」
黃琦抱拳道:「殺了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那些洞主、島主,其實並無好處,與其殺了他們,還不如讓他們隨師侄前去中原報仇,到時候要是打了起來,其等只怕同樣性命不保。」
「好,那就依你!」
天山童姥也不堅持,冷哼道:「待到姥姥我恢復之後,再找他們算賬不遲。」
黃琦沒有接話,而是道:「師伯,不知那第二件事是何事?」
天山童姥道:「姥姥我要你替我殺一人!」
「不知這人是誰?」
黃琦心下暗暗皺眉,如果這人他不認識的話,那殺了就殺了,可他清楚,只怕天山童姥要他殺的人將是李秋水,如果是這樣的話,他肯定不可能下殺手的,李秋水說什麼也是他的丈母娘。
天山童姥神色扭曲道:「那是一個賤人,一個卑鄙無恥的賤人,我一定要殺了她才行。你現在先別管她是誰,等遇到她之後,我自然會告訴你。」
黃琦聞言提醒道:「師伯,英雄大會將在九月十五舉行,師侄得在那個時間之前前往的。」
天山童姥看了他一眼道:「這個你放心,那個賤人差不多這幾天就會出現,如果能夠遇到她自然最好,要是遇不到她也沒關係,姥姥我會先將人借給你,你今後再幫我殺她就是了。」
「是,師伯!」
黃琦決定先答應下來,要是遇到李秋水的話,那再拒絕就是了,能夠不遇到,那自然是最好了。
正在這時,數道腳步聲響起,被黃琦聽在耳中個。
「師伯,那些人追上來了。」
天山童姥聞言道:「你可有本事制服他們?」
「小事一樁!」黃琦抱拳回道。
天山童姥道:「既然如此,你便將這些人擒下,姥姥暫時沒有時間浪費在這些叛徒的身上,讓他們知道厲害就好。」
「是,師伯!」
黃琦應了一聲,便不多言,等待著烏老大等人的到來。
「看到他們了,他們就在前面。」
隨著烏老大的聲音響起,數道人影出現在黃琦和天山童姥兩人的眼前,在兩人前方三丈之處停下。
烏老大等人到來之後,並沒有馬上動手,而是圍著黃琦和天山童姥兩人。他們後面還會有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洞主、島主到來,這個時候動手不是良機,等到所有人都來后,才是動手的真正良機。
烏老大等人不動手,黃琦也不動手,任由著他們等人,這也是他準備做的,只有將他們都擊敗之後,他們才知道厲害,而到時候他統領這些人前往中原的時候,這些人也才會聽他的命令,不至於陰奉陽違。(未完待續。)